評論丨斬斷「送養」灰色鏈條,別讓更多「李星星們」跌入人生的陷阱

2020-12-19 紅星新聞

「上市公司高管被指性侵養女」事件近期引發軒然大波,受害者李星星(化名)的遭遇,令許多人深感同情和惋惜。有媒體調查發現,網絡「送養」從事收養、送養的中介組織打著「營養費」「感謝費」的旗號收取錢財,甚至未出生的嬰兒就被預定,一個新生兒的價格從幾萬元到十數萬元不等,並且包辦出生證明並落戶……網絡送養灰色產業鏈逐漸浮出水面。

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成了可以交易的商品,標上價格在網絡出售,這一幕幕場景令人驚駭。據媒體報導,李星星母親稱,她在網上看到網友轉發的有關收養女寶寶的帖子,便通過QQ跟網站中間人取得聯繫,從而約定和鮑毓明見面,談妥將女兒「送養」給鮑。

許多收養行為,或許比較單純。但無論是出於什麼動機,大多網上收養,都無法擺脫違法的嫌疑,也不符合一個文明社會的倫理,對於那些被收養的孩子,更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其實,類似非法「送養」的灰色鏈條,已非第一次曝光,各地曾進行過多次打擊。然而,為何這樣的地下產業鏈條至今仍然存在?

其中或許存在一些客觀因素。比如,非法「送養」交易比較隱蔽,查處難度較大。相關報導披露,一些收養、送養群裡的監控非常嚴格,經常不說話或身份可疑的,會被馬上踢出群。為了躲避追查,每個群不會使用太長時間,需要經常更換「馬甲」,每次轉移,群主會在群裡發布新的群號。而且,在群裡的聊天,往往使用暗語,送養者和收養者尋找合適的對象,交易成功後,便自動退群。這給網絡收養的追蹤和打擊帶來很大難度。

但即便如此,相關的查處和打擊,仍然大有可為。媒體記者介入調查,就發現了大量非法收養線索。一些志願者,也通過潛伏在收養、送養群中,為媒體和執法部門提供了相關信息。執法部門鐵腕打擊,相信將能更有力遏制網絡收養產業的猖獗。

▲偽裝成買家的打拐志願者正在和賣家溝通。圖據新京報

媒體報導中還提到,一些違法團夥還代辦出生證明,人、證分開賣。那麼,這些出生證明是通過什麼渠道辦理的,背後又是怎樣的利益鏈?相關部門可以更加嚴格出生證明的管理,和警方信息共享,協同合作,杜絕出生證明造假,這對於網上「送養」灰色鏈條,同樣是一記重擊。

網絡非法收養的存在,還暴露出許多深層次的問題。

一些人非法送養孩子,往往是因為經濟陷入困境,不得已而為之,比如媒體報導中提到的一位送養者,她欠下了20萬元的債務,撫養壓力太大;有的送養者是年輕女孩,生下孩子後無力撫養,加之未婚生子影響到個人聲譽,唯有選擇把孩子送人……如果能完善對這些困難群體的幫助救濟渠道,或許也能從源頭減少非法送養的行為。

需得承認,為了打擊人口販賣,保障未成年人權益,收養制度確實應當設置門檻,但亦可探索更為科學合理的方式,以免部分合理合法的收養,走向地下渠道。

李星星指控養父性侵,這一事件拖了幾年還沒有結果,她經歷了外人難以想像的煎熬和折磨。對於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固然需要嚴厲打擊,明快處理。但更好的辦法顯然不是如此,而是通過斬斷「送養」灰色鏈條,避免更多「李星星們」跌入人生的陷阱。而這,無疑需要整個社會的努力。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於平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

(紅星新聞V6.8全新上線,歡迎下載)

相關焦點

  • 李星星年齡假的 但「鮑毓明」們戀童是真的
    李星星的父親用虛假出生材料,申請修改了她的出生日期,讓李星星憑空變小了四歲。然後多次發布求「收養」信息。最後2015年10月10日,兩人以收養名義發展關係,至2019年兩人關係破裂。而且鮑毓明在與李星星相處期間不知道她修改過年齡。他明確的將她當未成年看待,並且與她發生了性關係。所以,這怎麼能說是反轉了呢?只能說陰差陽錯讓他沒能得逞,而且讓他逃過了法律的懲罰。
  • 別罵李星星了,鮑毓明背後的人口販賣產業鏈,最令人細思極恐
    李星星改過年齡。2015年3月,李星星父親把李星星的出生年月改成了2001年8月,這時候李星星就變成了13歲。通報裡非常嚴謹的指明了這件事:鮑毓明自認為李星星未成年,仍然以收養關係與李星星交往並發生性關係!
  • 鮑毓明案更多細節曝光:李星星母親曾要求先辦收養手續再辦結婚手續
    現在我們送養孩子,也是必須要有保障的手續。」 2017年4月8日,李星星對他改口叫「爸爸」 可見,劉平安、李星星母女,堅稱與鮑毓明是收養關係,在鮑李二人實際相處中也得到印證。 回到2015年,也有證據顯示,劉平安確實是要送養女兒。2015年9月6日,她註冊了天涯帳號「劉平安2015」。兩天後,她在論壇發帖《誰能幫助保護這個小女孩,求助》。
  • 淅江必須斬斷高考灰色利益鏈
    淅江必須斬斷高考灰色利益鏈但是,他以高考作文閱卷組長之名出書售書,在培訓機構傳授高考作文戰法;在命題和閱卷中利用職務之便讓購書和聽課考生評高分滿分的營私舞弊鏈條,尚未揭露出來。最近,媒體又披露,李勝宏教授多年參與浙江高考數學試卷命題,而他每年都在培訓機構任教,對迎考的高三學生進行「強化」培訓。
  • 鮑毓明案牽出送養黑產:知乎上有送養信息 小孩售價10萬起
    法治周末記者調查發現,在他們棲身的網絡世界,送養者、中介、收養者已然形成了一根銜接緊密的鏈條。作為百度貼吧裡「未婚媽媽吧」的創建人,「送養、收養」是宇文無豔(網名)聽不得的字眼。4月10日,法治周末記者在網上向她提出一些關於民間送養的問題,她很快發來大段的文字。
  •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反轉:這一次,我們都被李星星騙了
    ,但是依然希望對方收養李星星;6、鮑毓明在不知道李星星實際年齡的情況下依然與她發生關係,李星星在跟鮑毓明相處期間還交往其他男性,兩方都不是省油的燈。此外,李星星的母親明確表示希望以後鮑毓明和李星星結婚。
  • 記者暗訪網絡送養:中介建群牽線,已出生孩子10萬起價
    1記者暗訪網絡送養:中介建群牽線,已出生孩子10萬起價這是一個隱秘且數量不容小覷的群體——民間送養者。法治周末記者調查發現,在他們棲身的網絡世界,送養者、中介、收養者已然形成了一根銜接緊密的鏈條。文丨法治周末見習記者 鄭超法治周末記者 孟偉責任編輯丨尹麗作為百度貼吧裡「未婚媽媽吧」的創建人,「送養、收養」是宇文無豔(網名)聽不得的字眼。
  • 斬斷教師兼職利益鏈條「全程錄像」只是第一步
    其中,為斬斷教師到校外培訓機構兼職的利益鏈條,要求校外培訓機構教育教學全過程錄像。教育主管部門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監控錄像,並對外公布抽查結果,對監控錄像弄虛作假的,嚴肅查處並列為重點監管對象。(12月21日 澎湃新聞)近年來,校外培訓行業蓬勃發展,在滿足學生個性化教育、差異化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飽受詬病的問題。
  • 林奕含,李星星,和洛麗塔們
    在「女孩'愛'上誘姦犯」這一類似的敘事路徑下,林奕含成了李星星(化名)的鏡子。她的經歷和言論,對李星星來說,以及對公眾如何看待李星星來說,都具有了強烈的參照意義。一個成年男性與未成年少女多次發生性關係。假使其中夾雜著混沌不明的「情感」意味,不僅會造成司法界定的難題,也使得「受害者有罪論 」從不缺席。
  • 輿情關注:警方斬斷故宮周邊非法一日遊鏈條
    1月6日,北京市公安局發布通報,2020年11月起對故宮周邊涉旅違法犯罪開展全鏈條打擊,抓獲多名非法「一日遊」攬客人員、黑車司機、黑導遊等人員,其中刑事拘留39人,行政拘留22人。據警方通報,不法人員勾結旅行社,以「零團費」甚至負團費方式吸引遊客組團,用虛假話術帶遊客消費,通過收取回扣形式非法獲利。
  • 李星星自拍曝光,鮑毓明案件塵埃落定,善良人對此表示不想說話
    想當初有多少人在為李星星助陣吶喊,可是現在這樣的故事結尾,讓許多善良人表示無語。他在網上發布收養孩子的信息,挑選了未滿14歲的李星星,並且在他年滿14歲時候進行自己的計劃,從而走了法律擦邊。其次,對李星星進行教唆洗腦,限制其自由,對李星星進行精神控制等。最後,李星星報警沒得到有效處理,還被撤案。如今事實是,李星星的年齡是假的,由其父母把她年齡改小4歲,也就是說她第一次與鮑毓明見面已經18歲了。
  • 依法斬斷「名店」灰色產業鏈
    根據相關報導,製作售賣授權牌、獎牌等生意,在網上已形成一條灰色產業鏈。店家可以在網上花錢購買獎牌,但這些獎牌的落款單位很可能是「山寨社團」,這種行為無疑是對市場秩序的幹擾,更坑害了消費者。對於上述現象,市場經營主體應當有清醒的認識。從法律層面講,如果店家製作懸掛的獎牌獎盃是虛假或山寨的,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廣告法,可能構成虛假宣傳或不正當競爭行為。
  • 知乎、QQ清理「領養送養小孩」信息後,母嬰網站仍有人發帖
    北京頭條客戶端4月16日消息,鮑毓明「性侵養女」事件被曝光後,有關民間領養、送養孩子的灰色產業鏈也浮出水面,知乎、QQ等應用程式被爆有諸多「領養送養小孩」的信息。隨後,知乎、QQ均對此做出回應,對APP內「領養送養」相關信息進行全面清理,並對有關帳號進行永久封停。
  • 鮑毓明養女事件新進展:鮑毓明與南風窗隔空論戰,稱媒體誹謗、尋釁滋事,並爆出李星星照片
    ,但是李星星的媽媽就是不給。為了證明自己的說法,鮑毓明第一次放出了李星星的本人照片,我們也是在全網第一次看到李星星的真人照片,的確,從照片上看,還真看不出是一個14歲的孩子,而且身高比旁邊的成年人店員還要高。
  • 斬斷圍繞「五唯」現象的灰色利益鏈
    導致學校狂熱追求「學術GDP」,教師們無心教學,脫離了教師教學的本職工作,使得高校教育質量滑坡。「重量不重質」的評價機制還促使青年教師疲於學術產出,一些人甚至為了完成評職稱的科研量化指標,喪失師德,做出一些學術不端行為:抄襲論文、胡編亂造、花錢掛名專著、代發論文……亂象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