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親筆書寫的信件,一段飽含深情的演繹……日前一檔名為《見字如面》的節目安靜地「紅」了。正所謂「紙短情長,見字如面」。但萬一這個字你不知道怎麼讀,情況就有些「監介」(音)了。(←注意哦!這可不是小e沒文化,近日,臺灣地區的教育部門正式認定:「尷尬」不僅可以讀作gān gà,還可以讀作jiān jiè,據說這是「尷尬」的古音。)
最近,剛搬來車陂居住的小李,就遇到了這樣的困擾☟
小李
「我想約朋友在鶇銀大廈門口見,但這個『鶇』字究竟怎麼讀?」
鶇銀大廈位於中山大道旁,BRT東圃鎮站附近,位置十分醒目。
這個讓人「懵懵噠」的字,到底有什麼含義?普通話和粵語又該怎麼讀?
解字:據《繁簡字對照字典》,
東改為東,鳥改為鳥,
偏旁類推可得,「鶇」即為「鶇」的繁體。
初解:
「鳥類的一科,嘴細長,翅膀長而平,叫聲悅耳。」
——《新華漢語詞典》
詳解:
「鳥綱,雀形目,鶲科,鶇亞科,鶇屬各種的通稱。體長約23~28 cm。羽毛多呈淡褐或黑色,常雜以白、灰、赭或棕慄等色。胸部常以白到灰白底色而綴以黑、褐色斑點。幼鳥體羽大多有斑點。為陸棲,善奔馳的鳥類。常在田圃或疏林間地面上覓食,受驚則飛上樹枝。春季善囀鳴。主食昆蟲,為農林益鳥。在中國分布較廣的有鳥鶇、灰背鶇、斑鶇等。」——《農業大詞典》
鶇鳥(圖自百度百科)
中國漢字中絕大多是形聲字,既表音又表義。「鶇」字也不例外。小e走訪時發現,大多數街坊的讀法都是正確的。
「鶇」讀作dōng,普通話和粵語發音一樣。
「鶇」字你讀對了嗎?
這只是小意思,
正確用普通話和粵語讀出下面這些字,
才是真的「有文化」!
氹同「凼」,也寫作「凼」,特指田地裡漚肥的小坑。車陂曾有一個地方叫做「人頭凼」,你聽說過其中的故事嗎?小e曾經寫過的哦,點擊右側連結就可以聽「古仔」啦!
☞ 傳送門:殘山剩水,猜一個漢字!南方地名為何常用這個字?從車陂「人頭凼」說起...︱地名故事
2011年,「人頭凼」旁重建。
你看過《羋月傳》嗎?即使沒看過,現在也應該會讀這個字了。但萬萬沒想到,片名用粵語讀居然是「咩月傳」!「羋」是楚國的祖姓,在春秋戰國時期,這個字作為大姓在楚國是很常見的。而據資料記載,屈原就是因其祖先被封於屈邑而以屈為氏,他的姓其實是楚國祖姓「羋」。
常言道: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駟,古代同駕一輛車的四匹馬,或套著四匹馬的車。雖然「駟」和「四」普通話讀音一樣,但要注意它們粵語發音有區別哦!
廿
普通話讀:niàn
粵語讀音:jaa6,同「冉」音
還記得《開心廿四味》嗎?看看傳說中「葛優癱」的老廣版☟就想起來了吧~
這部講述廣州人工作生活的家庭喜劇,曾陪伴一代人長大。片名中的「廿四味」,是一種廣東涼茶,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而「廿」字,就是「二十」的意思。正宗廿四味含24種藥材。
其實,字不會讀還不尷尬,我們打出來問百度就知道了~但問題又來了,不會讀怎麼打?小e教你四招技巧,總有一個能解決問題。
用萬能的「五筆輸入法」唄!只要會寫,就不愁打不出。使用搜狗輸入法的,將狀態欄中的「輸入方式」改為「手寫」,再「照葫蘆畫瓢」即可。
在輸入法打開的狀態下,先輸入字母u,再按照筆畫書寫生僻字,筆畫與字母的匹配為:h(橫)、s(豎)、p(撇)、n(捺)、z(折)
在打開輸入法的狀態下,輸入u,然後依此輸入偏旁的拼音,例如:「犇」字的操作為:u →niu→niu→niu
你還知道什麼生僻字?趕快留言評論,考考大家吧!
【圖文記者 珠珠】
部分圖自網絡
【編輯 橙子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