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和園小區居民入住8年沒「媽」管 垃圾無處堆

2020-12-19 湖南頻道

  4月24日,錦和園小區,居民將垃圾倒在了小區外的麓雲路上,出入的車輛只能從垃圾堆 中經過。                               圖/瀟湘晨報記者謝長貴

  紅網長沙4月25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吳和健)「小區沒地方倒垃圾了,再不解決,又只能往大馬路上倒了。」4月22日,長沙錦和園小區居民向瀟湘幫幫團反映,他們安置小區一直沒有明確的歸屬社區,包括垃圾清運等社會事務一直不知該找哪個部門解決,事情拖了很多年,很希望有個「媽」來管管。

  4月22日中午,記者在小區大門口看到,裝滿垃圾的7輛鬥車一溜排在路旁,小區物業保潔員還在不停清理各處垃圾。

  「昨天倒在路上的垃圾被環衛清走了,今天又沒(環衛)來了。」保安王師傅介紹,由於小區垃圾長期得不到拖運處理,21日上午居民將垃圾倒在小區外的麓雲路上。王師傅稱,小區夾在嶽麓區和高新區之間,一直沒有明確的歸屬社區管理。

  「原來小區有個垃圾中轉池,多年日曬雨淋,已沒辦法用了。」王師傅稱,3月份完全無法使用後,小區的垃圾突然就堆成了山。

  家住15棟的張女士將手機拍的照片拿出來給記者看,稱15棟後原本有個堆建築垃圾的平地,垃圾池壞了,小區垃圾就像小山堆在他們樓棟後面。「前幾天才清走,拖了47車。」

  22日中午,小區物業負責人唐女士說,他們已為小區服務近6年,由於一直找不到主管的環衛部門,垃圾清運一直是通過私人關係找車輛拖運,但垃圾池報廢后,已沒有車願意再進場了。一車光運費就要200多元,拖到別的垃圾中轉站後再拖至收納場,還要另交錢。

  昨天下午記者再次來到現場,問題還沒得到解決,部分居民將垃圾倒在了麓雲路上。

  據相關資料顯示,錦和園小區屬於安置小區,匯集了長沙內五區的拆遷安置人員,同時低保戶、困難戶及廉租戶也佔了一定比例。2004年以行政劃撥的方式取得位於嶽麓區天頂鄉川塘村地塊的土地使用權。2008年小區交房,但社會事務歸屬問題一直沒明確。

  不少居民證實,他們「來自長沙的各個地方」,有東風二村的、二馬路的、濚灣鎮的,也有坡子街、五一廣場及九尾衝等地的拆遷戶,陸續入住後,他們成了同一小區居民。但困惑的是,他們的戶口還在各自原拆遷地。

  「我們都是空掛戶。」張女士說,她在小區住了6年,但女兒產檢、孫女打疫苗及她辦醫保,都要返回東風二村辦理。小區旁邊就有一所小學,但自己孫女卻要回到原戶口所在地讀書。「要轉三趟公交車,花一個半小時。」

  「我們『嫁』了過來,但沒『媽』管,辦什麼事都不方便。」張女士希望有關部門能重視。

  媒體曾多次對錦和園小區社會事務歸屬問題進行關注,嶽麓區與高新區也曾就此多次協商,且已將情況反映至市政府,但至今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相關焦點

  • 東營金山小區三期北邊成垃圾場 居民很無奈
    近日,有市民劉先生爆料稱,位於華山路的金山小區三期北邊護欄外成了垃圾場,「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近一年,冬天還好,到了夏天肯定有異味,這怎麼讓人受得了。」  據劉先生介紹,他是從2016年入住的金山小區三期,「入住以來這個垃圾堆一直存在,也沒人清理。小區裡的垃圾桶少,不少居民和物業打掃衛生的為了省事也往外扔。」說到這裡,劉先生非常氣憤,「也沒有部門管,這到了夏天可怎麼辦?」記者來到劉先生所說的金山小區三期北護欄外發現,就如劉先生所說,這裡生活垃圾和建築垃圾幾乎堆成了山。
  • 德州陵縣一小區入住六年沒發證 多部門均稱不歸自己管
    齊魯網濟南5月17日訊(記者 孔冠軍)小區入住六年,一直沒能辦下房產證,孩子落戶、房屋再次買賣都成了難題。收據上蓋有「陵縣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財務專用章」的部門,卻稱小區不歸自己管理;被認為有管轄權的安德街道辦事處卻稱小區是居民集資建房,非政府行為。六年之後,問題何時能夠解決,居民心裡更加沒了底。
  • 小區蓄水池8年沒徹底清洗 162戶居民擔心水質
    小區蓄水池8年沒徹底清洗 162戶居民擔心水質 昨日,鐵西區e佰家園小區居民高興地說。當天,瀋陽水務集團運營公司鐵西分公司的工作人員冒雨來到該泵房,義務對蓄水池進行了清洗、消毒處理。據了解,該小區泵房一直由開發商僱人管理,可蓄水池從沒徹底清洗過。對此,162戶居民心裡一度忐忑不安。  居民:蓄水池8年沒徹底清洗  「正常情況下,蓄水池一年應該清洗一次。
  • 寶雞一小區「歸誰管」沒確定 2000多戶居民辦事受影響
    媳婦快生了  計劃生育服務證還沒辦下來  11月6日,家住寶雞市渭濱區軒苑尚城小區的於先生反映稱,自己2016年住進該小區,妻子懷孕馬上就到預產期,但自己的計劃生育服務證還沒有辦下來「小區物業說,小區現在歸誰管還沒有確定,導致很多事情辦不成。我去了渭濱區清姜街辦和渭濱區神農鎮諮詢,兩家都說軒苑尚城小區不歸自己管,後面怎麼辦要問渭濱區。小區建成、入住這麼長時間了,竟然還是三不管區域,這也太奇怪了。」於先生說。  6日上午,軒苑尚城物業工作人員稱,小區目前入住2000多戶居民,社會事務找誰辦物業也不清楚,因為小區歸誰管還沒有定下來,建議居民自己去政府部門問。
  • 奧體新城區:高檔小區一片片,垃圾中轉站沒一個 - 現代快報
    今年春節後天氣轉暖,可能是聞到了異味,該小區居民上網檢舉「河西中央公園東面驚現超大垃圾場」,而且還自爆「家醜」:「垃圾來源於拉德芳斯,是小區的生活垃圾。每天上午8點左右,保潔工準時在這裡倒垃圾。」  記者從照片上發現,該「垃圾場」就位於拉德芳斯南面的一塊空地上,北面是河西大街,東側隔著廬山路就是中央公園及家樂福超市。周邊小區和重要公共設施環繞,是絕對的核心地帶!
  • 小區建成8年不知歸哪管,武昌洪山兩區正協商移交
    入住8年來,小區居民心中一直有一個疑團,那就是小區到底歸哪個社區管轄。入住8年不知所屬街道社區「想把戶口遷過來,但不知小區到底屬於武昌區還是洪山區。」7月31日,小區業主60多歲的汪女士說。汪女士介紹,團結名居楓園小區有兩棟樓房,共有一千多套房,業主大多是原武昌區團結村的村民。
  • 輕點屏幕 垃圾入桶 垃圾分類智能箱現身柳錦社區
    居民使用智能垃圾桶投放垃圾。(陳朝霞崔寧攝)「垃圾桶『裝』進『格子間』,環境乾淨了;觸控螢幕一點『窗戶』自動打開,再也不用自己『動手動腳』,扔垃圾更方便。」昨天一早,在海曙區南門街道柳錦花園小區113號樓旁的垃圾分類投放點,居民王阿姨動作麻利地在智能垃圾箱正中的觸控螢幕上點了下「廚餘垃圾」圖標,之後左側廚餘垃圾箱上的黑色板蓋向內徐徐移動。經現場桶邊督導員檢查無誤後,她將垃圾袋丟了進去。30秒後,板蓋自動復位。整個過程一目了然、乾淨方便。這是柳錦社區引進的智能垃圾箱運用場景。
  • 居民變身垃圾分類能手 長沙八方小區有妙招
    (長沙市長房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八方小區負責人劉習成在接受採訪時,向記者介紹公司在小區c片利用垃圾桶,引導居民垃圾分類的經驗。均由星辰全媒體記者 賀亞玲 見習記者 張奇濤 攝。)  星辰在線5月30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賀亞玲 見習記者 張奇濤)垃圾分類是提升城市發展水平的重要環節。作為嶽麓區的一張小區名片,八方小區將從六月上旬開始試點推行垃圾乾濕分類。  在八方小區C區裡,星辰全媒體記者看到,各樓棟前都擺放好了一綠兩灰三個垃圾桶。「每個垃圾桶的容量是240L,綠桶主要回收溼垃圾,也就是廚餘垃圾。
  • 市直機關象園公寓成垃圾分類試點小區 共建美麗象園
    社區志願者向居民介紹怎樣進行垃圾分類。  福州新聞網4月23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何佳媛/文 陳建國/攝)昨日上午,象園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在樂園社區市直機關象園公寓啟動了「參與垃圾分類 共建美麗象園」系列活動,吸引上百名社區志願者和黨員群眾到場參與。   市直機關象園公寓環境整潔、居民素質高、管理有序,被推選為象園街道垃圾分類工作的試點小區。
  • 海口廢舊家具小區角落隨意扔 市民:賣不掉無處堆
    近日,家住海府路一小區的住戶李先生撥打南國都市報熱線反映,小區裡有業主不知大件廢舊家具應該如何處理,便直接將廢舊家具扔在垃圾桶旁,幾天都沒有運走,影響小區環境。實際上,不少市民在處理廢舊家具時都有些犯難,賣又沒人要,直接扔影響環境。對此,記者從海口市有關部門獲悉,「三無小區」等特殊單位可聯繫環衛清運車隊處理。
  • 南京、蘇州垃圾分類試點街道和小區名單公布!顫抖吧......
    南京、蘇州垃圾分類試點 街道和小區名單公布 顫抖吧. 去年,南京在實施垃圾分類的區域中,居民垃圾分類參與率計劃達50%以上,全市垃圾分類回收率計劃達到20%左右。到2020年,全市垃圾分類回收率達到35%。全市第一批全域開展垃圾分類的12個街道名單也公布。
  • 小區建成已8年 至今不知歸哪管 無法成立業委會 武昌洪山兩區正在...
    □楚天都市報見習記者 張奇 記者 滿達團結名居楓園,位於徐東大街和團結大道交會處附近,建成於2012年,共有千餘住戶。小區居民多為原武昌區團結村的拆遷戶,但小區地處洪山區梨園街。入住8年來,小區居民心中一直有一個疑團,那就是不知道小區歸哪個社區管轄。
  • 寧波2020年垃圾分類示範創建名單出爐,有你家小區嗎?
    剛剛,記者從市生活垃圾分類指導中心獲悉,寧波2020年垃圾分類示範創建名單火熱出爐! 2020年,寧波共新增1005個垃圾分類示範小區、2598家示範單位、14個示範片區、500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定時定點投放和清運小區、35條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定時定點投放和清運商業街。
  • 部分居民垃圾分類意識仍然不明確 有人稱小區分類垃圾桶「形同虛設」
    近日,南都記者走訪了部分大型社區了解到,部分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並不明確,有人表示分類垃圾桶「形同虛設」,督導員並非時時在現場。垃圾分類指引較為完善,居民建議加強宣傳工作9月8日下午,南都記者在深圳市福田區梅林一村進行了走訪。
  • 蘇州西環路一小區垃圾成堆 560戶居民感到尷尬
    眼看2016年5月又有一批新業主交房在即,西環路的水韻新苑小區卻在年後接連出現垃圾成堆的現象,讓已入住的560戶居民感到很尷尬。本報對此作相關報導後,引起多方重視,3月13日記者了解到,小區垃圾清運工作已恢復,同時開發商也對相關事宜作出說明。
  • 超前規劃,高新區這個小區垃圾分類先行一步
    通過完善分類設備配置,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幾個月以來,小區垃圾分類成效顯著。小區內看不到生活垃圾桶,居民扔垃圾主動到指定的投放區域,在小區垃圾集中轉運的垃圾房內,分類垃圾桶擺放整齊,地面乾淨,一改往常人們印象中汙水橫流、臭氣燻天的景象。從廚餘垃圾收運單位的數據可見,小區8月份的廚餘垃圾量為4.875噸,9月份的廚餘垃圾量為7.65噸。
  • 西安萬華園小區西門的規劃路20年了還沒建好 居民出行十分不便
    盼望了20年的規劃路到現在還沒建成,西安萬華園小區還是借用便道通行,便道不寬、更有商家擺攤,居民出行十分不便。在鳳城七路未央路十字西南角,一個不寬的小巷子轉進去走到頭就是萬華園小區。「2018年夏天小區11號樓起火,消防車來了但是堵在未央路巷子口進不來。」近日,該小區11號樓一名業主說,著火後是樓上有人拿滅火器滅了火。她2004年買的房,開發商說11號樓前有條規劃路,所以她以每平方米近3400元的價格買了一樓一套住宅,臨街部分可以作為商鋪。
  • 消除事故隱患築牢安全防線錦和園住宅小區舉辦2020安全生產月活動
    、政策、法律法規紮實推進安全生產管理的重大舉措強化安全意識,提高安全素質,推進安全文化建設2020年6月3日上午錦和園住宅小區項目主要參建單位召開第十九個「安全生產月」活動啟動儀式在侯馬錦和園項目舉行本次活動由廣和地產與山西省侯馬市建築安裝總公司聯合舉辦。
  • 紹興業主曝光小區消防安全隱患:有管無水,電瓶車上樓充電……
    現場記者檢查了龍驤園78幢15樓消防栓的信息卡,發現上一次的檢查記錄是2020年8月5日,但該消防栓內卻沒有水。隨後記者帶著這個問題來到了龍驤園物業辦公室,發現物業負責人李經理不在辦公室,於是記者電話聯繫了他,說明來意後,李經理匆匆掛斷了電話。
  • 北京市居民小區將逐步配齊垃圾分類指導員
    今年底,北京市90%以上的街道和鄉鎮都將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工作,東城區、西城區、石景山區和城市副中心將率先實現區域全覆蓋。居民正確分類投放垃圾賺積分 可換購超市商品 在石景山區八角街道建鋼南裡社區西院門口,垃圾分類指導員李慶如正在清潔垃圾分類投放站點的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