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居民小區將逐步配齊垃圾分類指導員

2020-12-19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黃哲程)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於5月1日正式實施。記者今日(4月29日)從北京市城管委獲悉,北京市居民小區將逐步配齊垃圾分類指導員。今年底,北京市90%以上的街道和鄉鎮都將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工作,東城區、西城區、石景山區和城市副中心將率先實現區域全覆蓋。

居民正確分類投放垃圾賺積分 可換購超市商品

在石景山區八角街道建鋼南裡社區西院門口,垃圾分類指導員李慶如正在清潔垃圾分類投放站點的垃圾桶。該站點設置了三個灰色「其他垃圾」桶、兩個綠色的「廚餘垃圾」桶,以及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桶各一個。像這樣的垃圾桶站,在建鋼南裡社區西院共有三處,每一處均有垃圾分類指導員值守。

建鋼南裡社區垃圾分類指導員正在檢查各類垃圾桶投放情況。攝影/新京報記者 吳江

垃圾分類指導員李慶如正在檢查居民送來的垃圾是否按要求分好類,並引導其正確投放至不同類別的垃圾桶裡。每天上午7:30到9:30、下午3:30到5:30,李慶如和兩名同事都會輪流在垃圾桶旁值守,指導居民分類投放垃圾。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固廢處三級調研員吳潤江介紹,像李慶如這樣的垃圾分類指導員,目前全市共有2萬餘名,主要負責開展社區宣傳、現場指導、分類整理、投放監督。接下來,北京市還將繼續擴大垃圾分類指導員隊伍,逐漸覆蓋全部居民小區。

建鋼南裡社區西院從去年12月開始實施垃圾分類,八角街道建鋼南裡社區黨委書記屈璠介紹,為鼓勵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社區推出了垃圾分類小程序,面向居民提供積分兌換服務。在垃圾分類指導員值班時間內,居民正確分類投放一次即可獲得1個積分,相當於1元錢。每個月底居民可用積分到社區指定的超市換購衛生紙、洗衣液等生活用品。屈璠說,全院300多戶居民中,已經有三分之二參與了垃圾分類。

建鋼南裡社區垃圾分類指導員正在指導居民投放垃圾。攝影/新京報記者 吳江

石景山區居住小區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

石景山區城管委固廢科科長侯淼介紹,石景山區372個居住小區目前已全部開展垃圾分類。全區83家黨政機關、210家醫療機關、96所學校和幼兒園、41家大型商超,以及1597家餐飲單位也全部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石景山區計劃為每個小區建設1處垃圾分類積分與再生資源交投「兩網融合」集中投放站,並為部分小區更新、補裝垃圾分類桶架,加裝垃圾分類公示牌或宣傳欄。

目前石景山區八寶山、老山和廣寧3個街道已完成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剩餘6個街道已啟動創建工作。預計8月底前,全區9個街道將全部完成創建驗收。

為推動居住小區垃圾分類,北京市自2017年起創建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吳潤江介紹,計劃到今年底,全市90%以上的街道鄉鎮都要開展創建工作,督促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落實《條例》相關規定。

對於已經完成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工作的街道鄉鎮,北京市會組織驗收,並開展常態化的運行情況檢查。「檢查周期為每月一次,每次檢查5個居民小區,發現問題會要求及時整改。今後檢查力度將進一步加大。」

硬體設施方面,全市已配備11.3萬餘組垃圾分類桶站、分類驛站,共有廚餘垃圾運輸車1259輛,其他垃圾運輸車6412輛,密閉式清潔站、小型垃圾中轉站980座。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現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共44座,總設計處理能力達到32711噸/日。

新京報記者 黃哲程 協作記者 吳江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李立軍

相關焦點

  • 居民參與度如何?北京垃圾分類實施一周觀察
    居民參與度如何?——北京垃圾分類實施一周觀察  新華社記者關桂峰  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5月1日起施行。小區內垃圾分類桶站是否配備到位?垃圾分類監督員、指導員上崗了嗎?居民參與度如何?餐飲商超執行情況如何?垃圾分類實施一周之際,記者走訪了北京部分小區、餐廳、超市。
  • 居民參與度如何?——北京垃圾分類實施一周觀察
    居民參與度如何?——北京垃圾分類實施一周觀察新華社記者關桂峰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5月1日起施行。小區內垃圾分類桶站是否配備到位?垃圾分類監督員、指導員上崗了嗎?居民參與度如何?餐飲商超執行情況如何?垃圾分類實施一周之際,記者走訪了北京部分小區、餐廳、超市。
  • 東城:建國門這小區獲評北京市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
    歷時三個月,經過區級評議、現場核驗、綜合評議、市級審定四個程序的篩選,首批「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名單於近日公布,建國門街道趙家樓社區東總布胡同2號樓榜上有名!據了解,此次北京市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創建過程中,基層通過創造性地開展垃圾分類工作,湧現出一批好經驗、好做法。市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工作指揮部已對示範小區、村代表授牌表揚。下一步,還將對典型經驗加大宣傳,落實激勵措施,進一步激發社區居民、村民的榮譽感和獲得感,形成人人參與垃圾分類的良好社會氛圍。
  • 走訪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垃圾分類指導員主要幹什麼?垃圾分類後...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實習生 易建旭/文 李化 /圖據市城市管理局數據,截至6月底,主城區已啟動43個街鎮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示範。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後,小區居民在幹什麼,小區有哪些變化,與試點有關的工作人員又在做些什麼?
  • 通州11個小區、村上榜北京市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
    歷時三個月,經過層層評選,通州區通典銘居、玉橋北裡、前夏公莊村等11個小區(村)獲評北京市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 12月15日,通州區召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調度例會暨示範小區(村)授牌儀式。在玉橋北裡小區,志願者為居民講解垃圾分類知識今年9月至11月,北京市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創建工作,按照要求,入選需滿足「黨建引領作用好、分類設施規範、桶前值守到位、分類成效顯著和居民滿意度高」五個標準,經過區級評議、市級核驗、綜合評議、指揮部審定四個程序的嚴格篩選,最終全市154個小區、20個村被確定為北京市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
  • 市民對話一把手: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談「加強垃圾分類 促進生活垃圾...
    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低調亮相、平穩開局,但逐步擰扣、爬坡升溫。可以說低開高走。我們堅持穩紮穩打,步步深入,不斷擴大戰果,這就是北京的節奏和策略。  從動員會到實施只有六天的準備時間,但是經過三個月的努力,知曉率、參與率、精投率「三率」不斷上升,家庭廚餘垃圾分出量每天都在增加,我們的信心也每天都在加固。
  • 北京垃圾分類的「破袋」尷尬:廚餘垃圾分出量猛增,但部分小區仍...
    她的任務是將廚餘垃圾桶裡所有的塑膠袋重新打開進行「二次分揀」,確保裡面沒有塑膠袋、玻璃瓶等物品。她和十來個同事是被小區物業招聘來做垃圾分類指導員的。「其實我是站在這兒告訴你怎麼分的,不是來替你們分的。」她一邊快速將垃圾袋破開,熟練地把垃圾倒入回收桶,一邊對《華夏時報》記者說。旁邊,一位居民見狀主動挑出袋裡的廚餘垃圾遞給她,她還道了一聲謝謝。
  • 揭垃圾分揀員工作:每天拿半米長鐵鉤翻垃圾桶2小時
    垃圾分類指導員戴著綠袖標每天翻揀兩個小時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今年年底,新街口街道的99個樓房小區將逐步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這些小區將全部配備垃圾分類指導員,總數超過600人。指導員不僅負責宣傳引導,還要親自下手「二次分揀」垃圾,彌補居民源頭分類不到位、投放不準確等問題,提高廚餘垃圾「純度」。到2018年,垃圾分類指導員制度將擴展至西城區全部457個樓房小區。
  • 密雲久潤花園東區與物業攜手推進垃圾分類
    在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中,密雲檀營社區久潤花園東區,社區久潤花園東區與物業攜手推進垃圾分類共建,不斷提升居民垃圾分類意識,讓垃圾分類成為新風尚,今年檀營社區久潤東區被評為2020年第一批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
  • 北京首批:東直門兩小區入選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
    日前,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組織召開《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7個月新聞發布會。會上公布了本市首次評選出的2020年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包括154個小區和20個村。其中,在東城區獲評的11個小區中,東直門街道的清水苑和東中街36號樓兩個小區在列。
  • 朝陽六裡屯甜水西園社區榮獲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
    北京市日前首次評選出2020年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共174個,朝陽區六裡屯街道甜水西園社區上榜。甜水西園社區黨委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黨建引領作用,全面統籌、倡導黨員帶頭實施垃圾分類,在職黨員變身實施垃圾分類的「帶頭人」和「監管人」,以點帶面,讓垃圾分類的環保理念輻射到整個小區、整棟樓門,乃至整個家庭,讓居民們共同參與,讓垃圾分類真正能夠深入人心。
  • 垃圾分類新規十大熱點詳解
    熱點⑧ 管理責任人  物業是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責任人  在修訂後的《條例》中,提出了「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的概念,而同時,還提出要「在居住區設立生活垃圾減量分類指導員」。管理責任人和平時大家熟悉的分類指導員有何區別?
  • 北京垃圾分類試點14年:七成以上垃圾需二次分揀
    據了解,作為第一批全國垃圾分類處理試點城市,北京市2000年開始進行,距今已有14個年頭。從2010年至今,北京的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已從600個增加至近3000個,今年還將增加500個,佔到北京全部小區數量的近3/4,並在1200個小區、1200個村莊開展垃圾分類達標試點。另一方面,儘管垃圾分類工作開展以來收效顯著,但外界監管不力、垃圾容器標識不清、垃圾混裝等質疑依舊存在。
  • 推行垃圾分類 北京有啥新變化
    新職業 北京垃圾分類指導員:做好垃圾「安檢員」 石景山區八寶山街道的王之紅就是由「老街坊志願者」轉行成一名垃圾分類指導員的。 作為一名垃圾分類指導員,他們主要負責向社區居民宣傳垃圾分類常識、監督居民垃圾分類情況、指導居民進行正確的垃圾分類等內容,必要的時候還要對垃圾進行二次分類。 北京的垃圾實行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四分法」,小區的垃圾桶也根據這四類垃圾分成四個顏色,可回收物是藍色桶,廚餘垃圾是綠色桶,其他垃圾是灰色桶,有害垃圾是紅色桶。
  • 昌平青聯委員擔起垃圾分類「指導員」 「定製款」廚餘垃圾桶現場發放
    「請您來這邊領一個『定製款』的廚餘垃圾桶,以後廚餘垃圾不用套袋了,直接倒就可以,特別方便!」8月29日上午,在昌平區城北街道京科苑東社區,來自昌平南邵鎮中心幼兒園的門利豔正在為小區居民發廚餘垃圾桶。門利豔也是昌平區的一名青聯委員,她主動報名參與了垃圾分類桶前值守活動,在指導居民進行正確的垃圾分類之前,門利豔首先協助居委會為居民發放了廚餘垃圾桶。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個「定製款」廚餘垃圾桶全身呈綠色,大約有8升大小,每個桶上都有一個黃色的「拎頭」。
  • 劃定3處投放點、垃圾預約回收……白紙坊垃圾分類居民說了算~
    近日走進白紙坊街道萬博苑社區居民們正在將分類後的垃圾投放進社區劃定的垃圾分類投放點在社區小廣場社區成立的垃圾分類志願者團隊小區的4棟塔樓在建造時都設置有垃圾間。以往,居民們扔垃圾不用出樓門,只需扔到垃圾間裡,這個習慣至今已延續了20年。
  • 青島垃圾分類第一天,讓「老習慣」開始改變
    (記者 王 萌 通訊員 王玉明)  強制垃圾分類首日,記者兵分四路對市內四區居民小區隨機探訪——  垃圾桶基本配齊 分類率亟待提升   6日是《青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實施第一天,對於這個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規定,各居民生活區內是否配備了足夠的垃圾分類設施?
  • 引導居民參與垃圾分類 這些社區各有妙招
    我市是如何引導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近日,記者走進街道、社區、小區進行實地採訪。資源回收引導參與垃圾分類為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宣傳工作,號召更多的居民了解垃圾分類並參與到垃圾分類中來,近日,大渡口區春暉路街道翠華社區組織志願者開展了資源回收宣傳活動。活動現場,居民陸續來到資源回收宣傳點。
  • 未按規定分類罰200元?北京垃圾分類問題答疑解惑
    北京市城管委近期制定了《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類(兩桶一袋)指引》,建議居民可在家中設置「兩桶一袋」,分類收集垃圾。  「兩桶」是指廚餘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一袋」即指可回收物收集袋,紙盒、快遞紙箱等體積較大的可回收物體,可裝滿後預約上門回收,或投放到小區的對應垃圾桶。有害垃圾由於產量較少,不必單獨設置垃圾桶或垃圾袋,可以在下樓時投放到指定垃圾桶中。
  • 創建生活垃圾分類樣板居住小區穗100個社區準備好了
    在距離強制分類開啟日子還有兩天之時,羊城晚報記者走訪部分此前公布的100個生活垃圾分類樣板居住小區,發現小區對垃圾分類已基本準備就緒。但實際分類效果,則強差人意。據悉,100個樣板小區已將「強制分類」字眼刪除,但仍會進行一定的考評驗收。器材配齊,經驗複製,各樣板小區GET RE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