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網訊 記者梁懌韜 郭起報導 廣州即將在9月1日起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強制分類區域每月不少於兩次執法檢查,此前,市城管部門已提前公布:混收混運分類標識不清晰弄虛作假應付檢查等行為將受到處罰,看起來廣州垃圾分類要動真格。在距離強制分類開啟日子還有兩天之時,羊城晚報記者走訪部分此前公布的100個生活垃圾分類樣板居住小區,發現小區對垃圾分類已基本準備就緒。但實際分類效果,則強差人意。據悉,100個樣板小區已將「強制分類」字眼刪除,但仍會進行一定的考評驗收。
器材配齊,經驗複製,各樣板小區GET READY!
在8月4日進行的廣州市深化垃圾分類處理暨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動員部署視頻會議上,與會人員達成了要在省市機關、事業單位開展強制分類的共識。8月28日早上8點,記者在以公務員居民為主的天河區石牌街道穗園小區看到,好多居民會在早上上班期間扔垃圾。在穗園小區內,記者看到配有分類垃圾箱,並配有宣傳欄告知居民如何分類。
荔灣區「西村模式」在金花街道得到複製推廣,社區牆上掛有有害垃圾桶 梁懌韜 郭起 攝
荔灣區金花街道隆慶社區,同樣是100個樣板小區之一。8月28日上午記者在小區內看到,社區垃圾投放點均設置了分類垃圾桶,小區內不少走道牆壁還掛有紅色的有害垃圾桶。據悉,荔灣區此前曾在西村街道創建出引進社會力量協助分類的「西村模式」,同屬荔灣區的金花街道則直接引入了「西村模式」操作的社會力量,移植複製相關經驗。
越秀區六榕街道興隆東社區,本身就是2012年起廣州試水推進垃圾分類的樣板小區之一,如今再度「樣板」,記者走訪發現社區依然維持著此前的分類熱情。社區內的宣傳牆上,碩大的「能賣拿去賣,有害單獨放,乾濕要分開」的宣傳語依然醒目掛著。小區內掛著地圖,指引居民垃圾桶分布的具體位置,指導居民分類投放垃圾。
海珠區沙園廣重北社區,垃圾投放點全部配置分類垃圾桶 梁懌韜 郭起 攝
海珠區沙園街道的廣重北社區,和興隆東社區一樣同樣「以前是樣板現在也是樣板」。記者8月28日早上在社區看到,一過投放時間,所有定時投放點的垃圾桶均被馬上撤離,此舉讓社區形成了「無垃圾桶乾淨清新」的感覺。為了方便居民投放,社區依然安排了一定的誤時投放點,給居民分類投放垃圾。
從記者走訪的社區看,被列入100個分類樣板居住小區的社區,基本配齊了分類設備,並進行的一定的宣傳,相比廣州部分完全沒實施垃圾分類的小區,記者走訪的社區無愧「樣板」之名。
配置「樣板」,分類效果「有待樣板」
器材配齊,宣傳先行,100個樣板小區實施垃圾分類「水到渠成」。但從實際效果看,樣板小區距離「分類效果樣板」仍有一定距離。
記者在穗園小區看到,垃圾投放點在投放時間,除了設置的分類垃圾桶外,環衛工人還推了一臺敞開式的手推垃圾車到現場。不少居民投放垃圾時,首選將垃圾投放到敞開的車內而不是分類垃圾桶。在早上投放時間,穗園小區居民扔出的垃圾,堆滿了六臺手推車。記者目測發現,手推車內的垃圾基本沒分類。環衛工將手推車一輛輛推到小區內的二次分揀點。
「我們在二次分揀點實施分類,下午4點會有垃圾車將分好類的垃圾運走。」環衛工人表示,儘管以公務員居民為主的穗園小區推行垃圾分類多年,但要居民參與分類或者參與者精準分類還是有難度。目前穗園小區交稿的分類成績,還是要靠環衛工人後端分揀。
天河區石牌街道穗園小區,設置醒目的分類投放箱方便居民分類投放 梁懌韜 郭起 攝
「但可以看得出一些居民還是有分類的意識。」環衛工人透露,部分居民可能趕時間,未必願意將垃圾投進分類桶中而是放進敞開的車內。部分居民在投放前會把乾濕垃圾分不同袋子打包,減輕環衛工人分揀壓力。
在金花街道隆慶社區,記者看到部分掛在牆上的有害垃圾桶儘管也投放有電池、廢舊燈管等有害垃圾,但也有人投了其他垃圾進去。記者到訪期間,有環衛工在社區巡查,打掃居民沒有投放進垃圾桶的垃圾。
「居民願意把垃圾投進桶內,我們就很滿意了。」打掃垃圾的環衛工告訴記者,極少部分居民還沒養成將垃圾投放進垃圾桶的習慣。從改善社區環境角度,可能先對這些居民進行教育讓小區長期保持乾淨整潔,再進一步推廣垃圾分類為秒。目前,環衛工採取在投放點內將其他垃圾桶敞開,可回收物餐廚等分類垃圾桶關閉的方式,先「引」居民把垃圾投放進桶中。有意識進行分類的居民,則會自己把分類垃圾桶打開投放分好類的垃圾,確保分類垃圾桶內的垃圾分類純度高。
天河區石牌街道穗園小區,垃圾分類還需「二次分揀」 梁懌韜 郭起 攝
注意,「強制分類小區」已更名「分類樣板小區」,弱化「強制」強調「樣板創建」
對比此前城管部門的宣傳口徑,記者發現自8月4日廣州垃圾分類動員會後,廣州市一級城管部門對於此前公布的100個強制分類社區,其稱謂已經修改。8月4日的會議材料,已全部改成「100個生活垃圾分類樣板居住小區」。一篇8月28日發在城管委官網上的文章,對越秀區該類小區的稱謂,也冠以「生活垃圾分類樣板居住小區(社區)」,一篇記載荔灣區同類小區的文章則冠以「精準分類樣板居住小區」。據悉,這是廣州市城管部門對8月4日廣州垃圾分類動員會上「先要求公共機構序列,特別是全市各轄區城鎮範圍內黨政機關參與強制分類,各居住小區要因地制宜地實行垃圾分類鼓勵措施,有針對性地強化激勵機制」的回應,弱化了「強制」強調「樣板創建」。
記者獲悉,100個社區名稱的改變雖然對「強制」一詞進行弱化,實際上相關的準備工作並沒有弱化,相關的執法檢查工作仍然會從9月1日起每月不少於兩次進行。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物業等單位將是執法的重點,對於普通居民仍將以宣傳鼓勵為主。廣州市還計劃在11月對分類樣板小區進行驗收工作,驗收合格小區將正式授予「生活垃圾分類樣板居住小區」稱號,對驗收期間存在問題的社區將責令整改。
來源:金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