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建國門這小區獲評北京市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

2020-12-12 瀟湘晨報

歷時三個月,經過區級評議、現場核驗、綜合評議、市級審定四個程序的篩選,首批「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名單於近日公布,建國門街道趙家樓社區東總布胡同2號樓榜上有名!

據了解,此次北京市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創建過程中,基層通過創造性地開展垃圾分類工作,湧現出一批好經驗、好做法。市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工作指揮部已對示範小區、村代表授牌表揚。下一步,還將對典型經驗加大宣傳,落實激勵措施,進一步激發社區居民、村民的榮譽感和獲得感,形成人人參與垃圾分類的良好社會氛圍。

重引領

因地制宜定方案

自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以來,街道、社區精心制定工作方案,建立黨建引領、政府推動、因地制宜、全民參與、執法保障的垃圾分類工作機制,嚴格落實「四分法」投放要求。

各社區黨委結合自身特點和實際,廣泛徵求居民意見,同時發揮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深入推進垃圾分類的開展。

重宣傳

人人知曉齊參與

為調動轄區居民在家中源頭分類的積極性,街道、社區全面發放「兩桶一袋」,並通過報紙、微信、微博、抖音等媒體廣泛宣傳垃圾分類條例、知識、舉措,以及通過召開居民議事會徵集意見、張貼海報、籤署《垃圾分類承諾書》、開展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活動、舉辦知識競賽、組織專題培訓等方式,持續強化垃圾分類知識普及和指導,在轄區形成生活垃圾源頭分類的濃厚氛圍。

重長效

良好習慣早養成

在垃圾分類工作推進過程中,街道、社區不斷完善配套設施,站點整齊擺放分類垃圾桶,懸掛《建國門街道生活垃圾分類公示牌》,配套各品類生活垃圾投放點指示圖、防雨棚、拉環開蓋裝置,方便居民分類投放垃圾,同時,增設垃圾投放點位——綠色生活驛站。

在東總布胡同2號樓西側,就有一處綠色生活驛站,居民不出大院就能實現可回收物稱重變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投放一次積2到3分,積分可兌換大米、垃圾桶、洗衣液等日常用品,這讓居民更加積極參與生活垃圾分類行動。

此外,街道、社區在動員垃圾分類指導員、小巷管家及公共文明引導員等居民志願者參與「盯桶」值守的同時,還通過評選「垃圾分類達人」、設置三個「21天習慣養成周期」幫助居民逐步養成主動自主分類的習慣。

(責任編輯:邊瑋暄)

【來源:東城區文明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北京首批:東直門兩小區入選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
    日前,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組織召開《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7個月新聞發布會。會上公布了本市首次評選出的2020年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包括154個小區和20個村。其中,在東城區獲評的11個小區中,東直門街道的清水苑和東中街36號樓兩個小區在列。
  • 通州11個小區、村上榜北京市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
    歷時三個月,經過層層評選,通州區通典銘居、玉橋北裡、前夏公莊村等11個小區(村)獲評北京市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 12月15日,通州區召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調度例會暨示範小區(村)授牌儀式。在玉橋北裡小區,志願者為居民講解垃圾分類知識今年9月至11月,北京市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創建工作,按照要求,入選需滿足「黨建引領作用好、分類設施規範、桶前值守到位、分類成效顯著和居民滿意度高」五個標準,經過區級評議、市級核驗、綜合評議、指揮部審定四個程序的嚴格篩選,最終全市154個小區、20個村被確定為北京市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
  • 北京首批154個垃圾分類示範小區亮相,評選有這5大標準
    此外,經過兩個多月的嚴格篩選,北京市首次評選出2020年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154個,年底前後還將評出第二批。資料圖 圖文無關 新華社發 謝正軍 作示範小區不達標將被「摘牌」今年9月至11月期間,全市開展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創建。
  • 朝陽六裡屯甜水西園社區榮獲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
    北京市日前首次評選出2020年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共174個,朝陽區六裡屯街道甜水西園社區上榜。甜水西園社區黨委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黨建引領作用,全面統籌、倡導黨員帶頭實施垃圾分類,在職黨員變身實施垃圾分類的「帶頭人」和「監管人」,以點帶面,讓垃圾分類的環保理念輻射到整個小區、整棟樓門,乃至整個家庭,讓居民們共同參與,讓垃圾分類真正能夠深入人心。
  • 垃圾分類怎麼做?東城區建國門街道的經驗在這裡!
    打造「無廢街道」示範宣傳長廊、擬利用快遞車開展垃圾分類「移動宣傳」、趙家樓社區擬推行「兩桶一袋」、防疫卡口志願者變身垃圾分類宣傳員、城管執法隊員開展專項執法檢查……5月1日起,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東城區建國門街道作為市級垃圾分類示範片區,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向居民繼續推廣垃圾分類
  • 北京市居民小區將逐步配齊垃圾分類指導員
    新京報快訊(記者 黃哲程)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於5月1日正式實施。記者今日(4月29日)從北京市城管委獲悉,北京市居民小區將逐步配齊垃圾分類指導員。今年底,北京市90%以上的街道和鄉鎮都將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工作,東城區、西城區、石景山區和城市副中心將率先實現區域全覆蓋。居民正確分類投放垃圾賺積分 可換購超市商品 在石景山區八角街道建鋼南裡社區西院門口,垃圾分類指導員李慶如正在清潔垃圾分類投放站點的垃圾桶。
  • 小喇叭、宣傳長廊……東城區建國門街道「花式」宣傳垃圾分類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新版《條例》)將於5月1日起正式實施,為進一步提高轄區居民的垃圾分類參與意識,作為市級垃圾分類示範區,東城區建國門街道先行一步,於4月28日上午在弘通巷舉辦「家園衛士 分類先行」垃圾分類主題活動,這也標誌著為期一個月的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教育月活動正式啟動
  • 北京市級垃圾分類示範區建國門將變身無廢街道
    4月28日,東城區建國門街道啟動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教育月,作為市級垃圾分類示範區,建國門將深入踐行垃圾分類,建設無廢街道。自2020年5月1日起,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正式實施,建國門街道將積極踐行垃圾分類,人人有責,引導居民科學進行垃圾分類投放。「所謂無廢街道就是從源頭減量,引導全街道單位、居民養成源頭分類、定點投放的文明習慣,並對各類垃圾實現資源化利用。」建國門街道相關負責人說。
  • 建分類驛站添智能設備 豐臺讓垃圾分類成生活「新風尚」
    、1個村全部通過北京市評議審定,獲評北京市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12月15日,記者來到豐臺區盧溝橋鄉周莊子村,看到工作人員正將「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村」的牌匾懸掛在村委會辦公樓前。記者從周莊子村總支副書記李雪了解到,周莊子村全體黨員籤訂了垃圾分類承諾書,並自覺參與「桶前值守」,帶動身邊人主動參與。此外,還廣泛開展「敲門行動」,分時段入戶向小區住戶發放垃圾分類「一封信」、宣傳折頁及「兩桶一袋」等向村民講解垃圾分類相關知識,並在小區單元樓內設置「垃圾分類紅黑榜」公示牌,通過「紅黑榜」鼓勵廣大村民進一步主動參與垃圾分類,養成源頭正確分類好習慣。
  • 海澱17個小區、1個村首批上榜
    12月2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組織召開《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7個月新聞發布會,市城市管理委、市城管執法局、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首都文明辦發布《條例》實施進展情況及下一步工作重點。會上,本市首次評選出2020年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共174個,相關典型經驗將進一步推廣。其中海澱17個小區、1個村榜上有名。
  • 上榜「達標示範小區」!市北區水清溝街道垃圾分類工作獲認可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丁學燕 青島報導  近日,市北區水清溝街道中糧祥雲小區在202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復驗中取得「達標示範小區」的光榮稱號
  • 普陀:省級高標準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建設加快推進
    浙江在線-普陀新聞網08月12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劉生國)「小區垃圾分類了之後,整個小區清清爽爽。」8月7日上午,在東港銘都花園小區生活垃圾集中投放點,陸續有居民前來投放生活垃圾。今年,我區又新增銘都花園小區、廣廈陽光城小區、華定公寓小區3個省級高標準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增強,小區垃圾分類氛圍愈發濃厚。  在銘都花園小區,記者看到小區入口處設有再生資源回收點、生活垃圾集中投放點以及智能化垃圾分類設備,小區住戶可在此投放生活垃圾和可回收物,其中投放可回收物可以選擇自助投放或人工回收。
  • 東城街道實行生活垃圾分類「四化」模式
    直面垃圾分類難題我們強化政策支持「長效化」垃圾分類已日漸成為社區文明的必修課,面對習總書記有關垃圾分類重要指示,東城街道第一時間制定《東城街道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明確社區主體責任和物業服務企業具體實施責任。一是列支專項資金,對居民小區垃圾分類硬體設施進行配套完善,出臺系列考核獎補辦法,確保各項工作有條不紊推進。
  • 福田區首創小區紅藍黑排行榜!正向激勵垃圾分類見實效
    福田區100個生活垃圾減量率高、督導到位、宣傳有力的小區獲表彰。近日,福田區城管和綜合執法局聯合各街道辦事處對全區所有小區進行了考評,選出了100個生活垃圾減量率高、督導到位、宣傳有力的小區作為福田區首批垃圾分類紅榜小區並予以表彰;同時也評選出30名全區優秀垃圾分類督導員。
  • 寧波2020年垃圾分類示範創建名單出爐,有你家小區嗎?
    剛剛,記者從市生活垃圾分類指導中心獲悉,寧波2020年垃圾分類示範創建名單火熱出爐! 2020年,寧波共新增1005個垃圾分類示範小區、2598家示範單位、14個示範片區、500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定時定點投放和清運小區、35條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定時定點投放和清運商業街。
  • 馬尾鎮打造省級垃圾分類示範片區
    近日,省財政廳、省住建廳公布了《2020年福建省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名單》。根據名單公布結果,馬尾區馬尾鎮被列入2020年我省首批創建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名單,並獲省級補助資金400萬元。「該補助資金對我們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將用於開展馬尾鎮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工作,提升馬尾鎮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水平。」馬尾鎮垃圾分類相關負責人表示。日前,兩輛快保車載著四分類垃圾桶緩緩停靠在儒江東路快安路口,工作人員以廣播形式通知沿街商戶收運垃圾。商戶們依次將分類好的垃圾倒入垃圾桶中,對於分類不準確的,工作人員現場予以指導。
  • 濱海新區這個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準確率達90%以上!這些經驗值得推廣...
    內容提要:記者了解到,今年7月,錦廬園作為中新天津生態城首批垃圾分類精品示範小區,順利完成傳統垃圾桶撤除工作。經過幾個月的磨合,現在該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準確率達90%以上,為中新天津生態城創建「無廢城市」作出重要貢獻,也為濱海新區實施《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奠定了良好基礎。
  • ...東莞物業小區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變「鄰避效應」為「鄰利設施」
    按照《東莞市生活垃圾分類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從第二季度起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啟動住宅小區「樓層撤桶」「收集點改造」及「定時定點投放」。如何科學設置垃圾分類投放點?連日來,記者走訪多個住宅小區發現,松山湖園區和一些物業企業先行作了探索。松山湖將根據300戶至500戶的標準建設一個垃圾分類投放點,選點的原則不能對著居民樓的窗戶,或在樓層側面選點。
  • 國考時事政治新聞熱評:生活垃圾分類居民小區覆蓋率達86.6%
    國考時事政治新聞熱評:生活垃圾分類居民小區覆蓋率達86.6% 2020-12-14 11:24:59| 人民日報
  • 引進新物業、配備門崗保安……東城老舊小區試點常態化封閉式管理
    引進新物業、安裝人臉識別設備、配備門崗保安……東城區首批5個老舊小區實現常態化封閉式管理,並在綠化保潔、停車管理等多方面實現提升。東城區還將結合老舊小區綜合治理,再推動15個老舊小區的封閉式管理,讓居民們住得安心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