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東城區建國門街道啟動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教育月,作為市級垃圾分類示範區,建國門將深入踐行垃圾分類,建設無廢街道。
自2020年5月1日起,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正式實施,建國門街道將積極踐行垃圾分類,人人有責,引導居民科學進行垃圾分類投放。「所謂無廢街道就是從源頭減量,引導全街道單位、居民養成源頭分類、定點投放的文明習慣,並對各類垃圾實現資源化利用。」建國門街道相關負責人說。
在建國門街道的樓房區、平房區、小區、院落裡,各種類型的分類垃圾桶已經設置完畢,垃圾分類引導員也已上崗。在建國門街道的多個防疫卡口,也新擺放了廚餘、其他兩個分類垃圾桶,形成新的垃圾分類投放點,並各安排1位專業垃圾分類指導員於每日早、晚6點至9點,在此引導居民科學進行垃圾分類投放。
新版《條例》實施後,建國門街道將利用2個月的時間,分階段促使全街道單位、居民逐步養成源頭分類、定點投放的習慣。今年年內,將著力打造「六個一」示範點,即打造一個示範宣傳長廊、一個示範商超、一個示範酒店、一個示範樓宇、一個示範街巷、一個示範社區。
同時,在現有大件垃圾(資源化)就地處理站和10個綠色生活驛站基礎上,建設一座集宣教、科普、辦公、大件垃圾處理、循環再利用為一體的「綠色生態島」,設立5處「綠色生活驛站」,實現閉環管理,為邁向「無廢街道」不懈努力。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瑤 和冠欣
編輯:匡峰
流程編輯: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