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何強)隨著生活便捷性提高,生活垃圾如何處理,成為困擾居民的一大難題。今日(9月10日)記者從市政協召開的垃圾分類處理重點提案檢查督辦座談會上獲悉,2018年,全市要創建84個垃圾分類示範區,擴大垃圾分類制度覆蓋範圍,為市民生活提供便利。
北京作為擁有2000多萬人口的特大型城市,做好生活垃圾處理與再利用問題既是補民生之短,也是治環境汙染之痛。2016年5月,北京市通過了《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的意見》,該意見提出到2020年要實現人均垃圾產生量零增長、原生垃圾零填埋和生活垃圾資源化率60%以上等三大目標。2017年11月北京市出臺的《關於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意見》中提出到2020年底,北京基本實現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全覆蓋,垃圾分類相關制度和標準體系基本建立,市民基本養成垃圾分類習慣,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明顯提高。
記者了解到,針對生活垃圾管理的問題,在2018年市政協委員已提出提案21件,由市城管委辦理。在上午的座談會上,據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2017年開展19個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的基礎上,2018年啟動了84個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全市已經招募各類垃圾分類專兼職人員27800多人,同時招標217家次社會企業參與垃圾分類,2018年上半年廚餘垃圾分出6.82萬噸,同比增長30%。在推進大類分流管理和源頭減量方面,北京市建立了44752家餐飲單位管理臺帳,基本與有資質的收運單位籤訂了服務合同,上半年餐廚卡機收運處理量達到19.7萬噸,同比增長149%。
據介紹,下一步,北京市將大力實施垃圾分類乾濕分開,在條件具備的地區試點推行密閉式清潔站機械化分選技術。在推進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方面,北京市將創新社區再生資源回收管理運營機制,整合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回收業務,保障再生資源回收與生活垃圾收運系統有效銜接。北京市還將完善垃圾分類財政政策,實施分類垃圾價差調控政策和區域垃圾減量激勵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