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路子,創建雅安城市垃圾分類「可借鑑可複製」樣板!

2020-12-17 騰訊網

#

垃圾分類

——

垃圾分類是一件小事,人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參與;垃圾分類又是一件大事,關乎生態文明建設,也綜合體現文明程度、城市治理水平以及公眾素質高低。

垃圾分類既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持久戰。

14日,全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建設工作推進會召開,對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以紮實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全市中心城市全面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奮進號角已然吹響了!

「共建共治共享」

垃圾分類工作新格局

一直以來,雅安都將垃圾分類這件「關鍵小事」當大事對待。

購買設施設備

2019年購買配置了380萬元生活垃圾分類和運輸設備,投放到青江街道部分小區和公共區域。

投入資金

2019年開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投資1000餘萬元,分3年對全市中心城區餐廚垃圾進行預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完善機制

今年來,全市不斷完善工作推進機制,調整充實垃圾分類組織架構,貫徹「全域督導、全面提升」的推進機制,垃圾分類工作的「雅安力度」不言而喻。

8月,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雅安市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置工作方案》。

9月,市政府成立雅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置工作領導小組。

10月,市政府確定通過購買服務方式,高效有序推進雨城區青江街道示範區建設。

12月10日,政企雙方籤訂採購協議。

12月14日,全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建設工作推進會召開。

當前,生活垃圾分類各個環節正在逐步納入依法管理軌道,與之相關的《雅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考核辦法(試行)》也即將出臺。

目前,青江街道轄區小區、大院即將安裝垃圾分類設施,並積極營造垃圾分類的宣傳氛圍,有序推進垃圾分類示範片區打造工作。按照工作計劃,通過示範街道建設為切入點,逐步擴大覆蓋面,直至實現中心城區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推進會上劃重點

會議明確下一步

劃重點

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首輪工作任務將這樣推進:

中心城區公共機構基本實現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主體和收集設施全覆蓋,配備專兼職分揀員(勸導員);

青江街道建設生活垃圾示範區,實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的生活垃圾處理系統,確保群眾知曉率達到95%以上,參與率達到95%以上,垃圾減量率達到5%以上,無害化率處理率達到98%以上;

青江街道辦、各社區、各物業公司以及四川能投公司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基礎臺帳,完整記錄各類垃圾產生量、分類投放正確率、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置各環節的作業信息。

下一步

如何結合實際推動雅安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更進一步?

雨城區垃圾分類先行示範區的創建工作不僅要做出特色,更要形成示範。除了做好精細分類,發揮好社區作用,引導居民形成良好習慣外,還要因地制宜,重點打造青江街道垃圾分類「雅安模式」

未來,垃圾分類工作的方向是精細化、人性化,青江街道必須拿出成效,才能讓雨城區的垃圾分類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並讓雅安的工作在全省更具亮點。

「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垃圾分類長效工作機制,舉全區之力加快建成垃圾分類先行示範區。」垃圾分類是一項艱巨、複雜、系統的長期工作,雨城區將加快建成垃圾分類先行示範區,為雅安提供垃圾分類「雨城經驗」

生活垃圾分類不是終點

抓好城市綜合治理

提升城市總體品質

才是終極目標

表面上分的是生活垃圾

實際上它體現的是

居民的意識理念、科學管理、文明進步

在此,我們呼籲市民朋友重視起來,參與進來,從身邊的你我他做起,分出一份「潔淨美麗、和諧有序、進步文明」的社會主義新時尚,為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新格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全民分類的新開端共同努力。

記者:石雨川

編輯:魏玲

審稿:程普、高菲菲

相關焦點

  • 廣州:匠心打造全國垃圾分類樣板城市
    與會代表現場觀摩了廣州市垃圾分類工作,代表們表示,廣州因地制宜構建出「三化四分類」的垃圾分類體系,即以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目標,建立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全鏈條,初步探索出一條適應超大城市發展和具有廣州特色的垃圾分類路子。
  • 廣州 匠心鑄就全國垃圾分類樣板城市「新名片」
    原標題:廣州 匠心鑄就全國垃圾分類樣板城市「新名片」   一個好習慣可以成為一座城市的生活「新時尚」——垃圾分類,正讓老城廣州煥發新生。
  • 穗打造全國垃圾分類樣板城市
    當前,廣州市垃圾分類蔚然成風:創意設計的分類投放點成為「城市風景線」,市民、學生組團到資源熱力電廠觀光「打卡」,街坊鄰裡、黨員和志願者們站桶指導分類投放……垃圾分類成了廣州城市文明風貌的一張「新名片」。
  • 縱觀四大城市樣板 探索垃圾分類「中國模式」,垃圾分類,固廢處理...
    2017年3月,為切實推動生活垃圾分類,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和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簡稱「住建部」)頒布《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要求在中國46個城市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並提出了「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的主要目標。
  • 青島市南區:「三結合三創新」探索可複製可推廣垃圾分類模式
    青島市生活垃圾分類率先在市南區開展試點工作以後,香港中路街道辦事處於全市最早啟動垃圾分類工作,立足物業小區多、餐飲單位多、駐街單位多的區位實際,凝聚全員全域、主動參與的社會共識,在不斷實踐中探索了垃圾分類「三結合三創新」可複製、可推廣的工作模式,不斷將垃圾分類工作推向深入。率先完成全市首批、全區首家垃圾分類「達標街道」創建工作。
  • 創建生活垃圾分類樣板居住小區穗100個社區準備好了
    在距離強制分類開啟日子還有兩天之時,羊城晚報記者走訪部分此前公布的100個生活垃圾分類樣板居住小區,發現小區對垃圾分類已基本準備就緒。但實際分類效果,則強差人意。據悉,100個樣板小區已將「強制分類」字眼刪除,但仍會進行一定的考評驗收。器材配齊,經驗複製,各樣板小區GET READY!
  • 發動全民參與推動源頭減量 廣州打造全國垃圾分類樣板城市
    當創意設計的分類投放點成為「城市風景線」,資源熱力電廠吸引著市民觀光「打卡」,街坊鄰裡比賽賺取垃圾投放積分……垃圾分類早已在廣州蔚然成風,成為展現城市文明風貌的一張「新名片」。  垃圾分類是城市發展的「關鍵小事」,也是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事。廣州市垃圾分類工作起步較早,是全國首批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
  • 做好垃圾分類 共享綠色生活
    ,不斷加強宣傳教育,探索出一條具有廣州特色的垃圾分類路子。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波 通訊員成廣聚突破:創建生活垃圾分類樣板小區去年是廣州生活垃圾分類取得新突破的一年:《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出臺實施,廣州繼續推進創建300個精準分類樣板居住小區(社區),推動中心城區物業居住小區(社區)垃圾分類全覆蓋
  • 山西長治:打造垃圾分類處理與循環利用的「山西樣板」
    一年來,長治市按照「試點先行、注重實效、全民參戰、統籌推進」的工作要求,聚集突出問題,補齊硬體短板,夯實群眾基礎,推動習慣養成,全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與循環利用工作點線面結合、成體系推進,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處理方式和運行模式,取得階段性成效,為全省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與循環利用工作提供了可借鑑、可複製、可推廣的成功經驗。
  • 大鵬:率先啟動創建全市垃圾分類示範區
    他們再接再厲,持續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努力將新區建成深圳市垃圾分類先行示範區,助力深圳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無廢城市」,全力衝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事實上,近年來,大鵬新區堅持發動群眾、依靠群眾、方便群眾,堅持「生態立區」,立足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高度,加快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新格局,切實提高大鵬新區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水平,建立健全垃圾分類工作體系,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垃圾分類模式。
  • 巧解垃圾分類難題 這十大城市交出亮眼成績單
    3月,北京市正式開始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行動,目前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已全面啟動。垃圾分類試點片區的創建將從今年開始,一直持續到「十三五」末。每區至少有一個街道參與試點,其他街道至少有一個社區作為試點。在創建垃圾分類示範片區的同時,全市還將考核示範片區廚餘垃圾分出率。據了解,示範片區覆蓋率2018年將達到30%,2020年達到90%。
  • 株洲垃圾分類,他來了,仁仁潔集團全力以赴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11月25日,株洲市召開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大會,湖南仁仁潔集團作為城市創文創衛先導者和踐行者,受邀出席本次會議,參與株洲垃圾分類施行模式探討。會議要求,株洲市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樹立現代治理新標誌,塑造城市文明新時尚,堅決打贏城鄉生活垃圾分類治理攻堅戰。株洲市城市將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由點及面、分片實施、分步推進。計劃利用五年時間,全市中心城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體系;同時有序推進縣(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努力實現「一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五年全面決勝」的目標。
  • 垃圾分類廣州模式有幾犀利?
    現在,廣州已經形成了「家裡分好類、定時拎下樓、定點精準投」垃圾分類投放原則,「專桶專用、專車專收、專線專運」垃圾分類收運原則,「焚燒為主,生化為輔,填埋兜底」垃圾分類處理原則等三方面共識。通過多年持續不斷地宣傳發動和積極引導,市民群眾對垃圾分類普遍認同、支持,對垃圾分類是城市文明水平的具體體現和低碳生活「新時尚」形成了共識。
  • 探索垃圾分類治理「長沙模式」
    探索垃圾分類治理「長沙模式」北極星固廢網訊:實行垃圾分類,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係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2017年1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關於加快推進部分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湖南省長沙市入選全國46個垃圾分類試點重點城市之一。
  • 我為創建文明城市獻一策(2)鄧業芳:推進垃圾分類的五點建議
    從2019年「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在全國各地推廣以來,時隔近一年,似乎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雖然垃圾分類看似只是一件小事,中山也不是全國首批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之一,但是越來越多的垃圾的確降低了中山市民的生活品質,對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社會公共衛生、環境管理、市容面貌等都產生直接影響,而這些恰恰是文明城市評選的重要指標。
  • 天元區實施城鄉生活垃圾分類 確定了時間表、路線圖
    「垃圾分類,要做出『天元樣板』」天元區實施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確定了時間表、路線圖株洲晚報記者 伍靖雯 通訊員 黃天鶴天元區將如何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在昨日的天元區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大會上,《天元區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簡稱《方案》)正式印發,為該區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確定時間表、路線圖。目前,天元區已在江灣壹號小區和富景園小區分別進行生活垃圾「四分類」以及廚餘垃圾分類工作試點。
  • 讓垃圾分類成為文明「新時尚」,南山這個社區再度打造全市「樣板」
    原標題:讓垃圾分類成為文明「新時尚」,南山這個社區再度打造全市「樣板」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7月6日訊(晶報記者 嚴佳穎 實習生 楊淑瑩)走進南山區南山街道的南光社區,映入眼帘的是一個個擺放整齊劃一的紅藍黑垃圾箱
  • 穗深莞佛各出實招推進垃圾分類 深圳探索「按量收費」
    據悉,廣州將採取對分類樣板小區加強前端投放,提升後端分類收運和處理,強化執法效率為抓手提升垃圾分類水平。垃圾分類提升了小區環境廣州市天河區石牌街道穗園小區,是廣州現有600個垃圾分類樣板小區之一。但在此前走訪中,記者發現該小區並未嚴格落實垃圾分類制度。在今年4月之前,該小區僅北片住宅樓實施樓道撤桶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模式。
  • 可回收物分七類,有害垃圾分八類,上海這兩個小區探索垃圾分類新...
    不知不覺間,《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實施一年。在分類源頭,絕大部分居民都已經能將幹、溼、可回收物、有害四類垃圾較為準確地分類投放。那麼,接下去在分類源頭這一塊,我們還能做些什麼?「我們覺得在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這兩個類別還大有可為,尤其是前者,所以在小區探索精細分類。此外,引導居民進一步認清垃圾分類的目的,在交投可回收物時只有積分榮譽,沒有物質或現金獎勵。」
  • 德國生活垃圾管理及垃圾分類經驗借鑑
    垃圾分類在世界及中國都不是一個新話題,早在20世紀50年代,中國很多城市就曾實行過煤灰與其他垃圾分開收集的制度。2000年開始,垃圾分類問題逐漸進入垃圾處理研究範疇,中國開始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試點,試點城市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廈門及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