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是性格養成黃金期,父母著重培養這三種性格,孩子受益一生

2020-08-03 家有三寶育兒經

孩子的成長總是要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家長都要幫助孩子解決。孩子的成長也是尤為重要,孩子的幼兒時光也是孩子性格成型的時間段,孩子所在的環境、家長的教育都會影響孩子,想要孩子養成好的性格,家長就要孩子幼兒時光多費心。

3-6歲是性格養成黃金期,父母著重培養這三種性格,孩子受益一生

身邊一個同事的兒子小天會經常來找他爸爸,小天性格比較差,小天要求爸爸買玩具,他爸爸沒用大意,就在那哭鬧,還摔東西,還說爸爸是壞蛋。別人勸解小天還生氣,這就是同事在小天小的時候沒有教育好,造成現在不講理的情況。

3-6歲是性格養成黃金期,父母著重培養這三種性格,孩子受益一生

那麼孩子的性格是怎樣造成的?

首先就是壞脾氣,很多孩子都會有壞脾氣。這是孩子受到外界和周圍的情緒影響,模仿他人,造成孩子出現壞脾氣。一般孩子脾氣比較壞,孩子的家庭有人是脾氣暴躁,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形成這樣的性格,所以孩子在家,不能有過激的情緒,要保持心平氣和的態度。

3-6歲是性格養成黃金期,父母著重培養這三種性格,孩子受益一生

現在孩子也經常會有自卑、膽小的性格,這樣性格孩子也有很多,常常喜歡一個人悶在家裡,纏著父母。這樣的孩子都是經常在家,家長沒有帶孩子多接觸,造成孩子不限這自卑、膽小的性格。所以平時家長就要對待孩子玩耍,多認識一些新朋友,孩子自然會擺脫這樣的性格、變得自信、活潑。

3-6歲是性格養成黃金期,父母著重培養這三種性格,孩子受益一生

那麼在孩子年紀小的時候,家長要培養孩子什麼樣的性格?

第一個性格:誠實守信

誠實守信是中華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上交流交易的基礎。培養孩子想要說到做到,家長平時就要少說大話。做到一口唾沫一口釘,不要為了哄騙孩子經常說些大話給孩子聽,只要孩子高興,不管能不能實現。家長這樣的行為,導致孩子會不信任家長,孩子也不相信外人說的話,自己也成為一個謊話連篇的孩子,這樣孩子在與朋友和同學的相處中,就會慢慢失去朋友,從而自己變得孤單。

3-6歲是性格養成黃金期,父母著重培養這三種性格,孩子受益一生

第二個性格:善良

善良這個品格已經在慢慢失去,尤其是現代社會,很多人為了金錢不擇手段,首先放棄的就是善良,有的只是冷血、只看利益。所以要教會孩子善良,不然孩子不懂的感恩,以後變成自私自利的人,也會對家人和朋友只有利益關係。所以多教會孩子善良,這樣孩子才能知道別人辛苦,懂得體諒他人,還能孝順家長。

3-6歲是性格養成黃金期,父母著重培養這三種性格,孩子受益一生

第三個性格:堅持

現在孩子都在爸爸媽媽的關愛下長大,很多都是家長幫助孩子做。就算孩子上體育課,孩子也不能堅持鍛鍊,造成孩子體質太差。所以家長教會孩子堅持,不要孩子今天想做,明天不喜歡就不用做。這樣導致孩子沒有堅定目標,容易一事無成。所以平時生活中就要教會孩子如何堅持,比如孩子每天陪家長一起鍛鍊,這樣孩子骨骼也會健康,也有堅持的意志。

3-6歲是性格養成黃金期,父母著重培養這三種性格,孩子受益一生

寄語:性格的好壞對於孩子的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於現在的孩子,競爭壓力大,從小就開始進行比較,孩子沒有好的性格怎麼能夠競爭過他人。所以家長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多灌輸孩子一些正確的思想,教會孩子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這樣孩子有好的性格,在孩子將來的一生都會受益。

相關焦點

  • 李玫瑾:3-6歲前是性格養成黃金期,這3招可以幫孩子塑造好性格
    在中國父母的傳統思維中,孩子的成功取決於他們的成績和他們在中學的表現。事實上,有句名言:「三歲看老」。他的意思是看一個孩子是否有未來。這在他3歲的時候就能看出來。因為孩子未來的生活是童年的縮影。就像建造房子一樣,童年是基礎。我們都知道,房子是以堅固的基礎而建造。
  • 3到6歲是培養孩子性格的黃金期,3個辦法,養成孩子優秀品格
    1.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生活時間最長的地方,也是影響孩子性格養成的一大部分因素。家長的性格特點很可能會「遺傳」給孩子,也就是說,在一定程度上,家長的生活會影響孩子性格習慣的養成。父母與孩子朝夕相處,每天接觸的時間很長,一起經歷的事情也很多,孩子可以通過觀察家長在做一些事情時的反應來幫助自己品格的養成。
  • 性格決定命運,培養這幾種黃金性格,讓孩子受益一生
    而性格的培養往往是從幼兒階段就開始的,尤其是3-6歲,這段時間內孩子養成的性格習慣將會伴隨其一生。良好的性格品質能夠讓孩子更加優秀,父母要重視從小對於孩子性格的培養。但是,什麼樣的性格才算是真正「優秀」的性格,家長要培養孩子怎麼樣的性格品質呢?
  • 李玫瑾: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黃金期,這3個方面家長要「使勁管」
    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黃金期」3-6歲這個年齡段,正是孩子行為習慣培養最關鍵的時期,孩子85%-90%的性格、思維模式、行為方式都是在這個階段形成的。她曾經在多個場合表明,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和塑造的最重要階段。這個時候不管,以後就難管了。
  • 6歲前孩子性格養成黃金期,父母是不可代替的教育者,應該這樣做
    還記得李玫瑾教授說過這樣一段話:"能力的東西更多與天賦有關,而我們真正要關注的是孩子的性格,因為性格是沒有天生的。"0-6歲是孩子品質及良好習慣形成的關鍵期,父母則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教育者。
  • 3-6歲是性格培養黃金期,在這4個方面"使勁管",孩子會更出色
    3-6歲是性格培養黃金期,在這4個方面&34;,孩子會更出色當孩子出生後,相信有很多家長都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一直悉心呵護著孩子成長。耶魯哈佛大學研究指出:3-6歲是孩子性格、行為習慣培養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也被稱為&34;
  • 書單:2-6歲性格養成關鍵期,5本經典繪本幫孩子養成好性格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尤其是孩子處在3-6歲這個年齡階段。在孩子6歲之前幫助他養成好習慣,不僅會讓孩子受益一輩子,父母自己也會省心很多。推薦5本非常經典的性格養成書,也許這比你給孩子講道理要有用得多。而在所有性格特質中,最寶貴的是——樂觀。這套《皮特貓》就是培養孩子樂觀性格的最好的一套書。皮特貓是一隻超級正能量的貓。翻著它的故事,孩子會情不自禁地被皮特貓感染,樂觀、快活、熱愛生活。
  • 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最佳階段,爸媽一定要看
    而3-6歲正是孩子性格養成最佳年齡,在這個階段,如果父母能夠正確引導,對孩子進行性格培養和塑造,讓孩子能夠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質,這對孩子的一生都是大有裨益的。其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家庭當中度過的,父母的培養教育對孩子性格養成更是起到一個決定性的作用。那麼,父母該怎麼做才能正確培養孩子的性格呢?
  • 李玫瑾:家有男孩,6歲前一定要教會孩子四種能力,孩子一生受益
    李玫瑾坦言:教育兒子宜早不宜遲,抓住6歲前的黃金期將一生受益  李玫瑾老師曾經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有過系統的研究,她曾經在一次講座中指出3~6歲是性格培養的關鍵期,孩子將來什麼樣,6歲前的教育基本上就確定了。」  李玫瑾老師的建議並非沒有道理,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0~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階段,這時的孩子能對周圍的事物產生初步的認識。
  • 李玫瑾教授:3-6歲是孩子性格的「養成期」,這4方面要「使勁管」
    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裡,父母們的管教就對孩子的一生能產生特別嚴重的影響。從孩子出生以來,他就背負了家長們所有的期望。 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變得優秀,過最好的生活。所以從小就會用心地去教育孩子們。
  • 哈佛教授:快樂孩子「6共性」,要在3歲前的兩個性格關鍵期培養
    6個共性,要培養得在3歲前為了了解快樂孩子的共性,哈佛大學研究組持續37年的時間研究「哈佛學前項目」,通過數千個美國嬰幼兒家庭跟蹤觀察研究,發現了快樂的孩子有「6個共性」:但是我們總會發現,這類的孩子少之又少,如搶別人玩具、沒有禮貌、發洩不滿、和小朋友打架等等,似乎都成了媽媽們最頭疼的事,事實上,孩子之所以這樣,和父母培養教育有著密切的關係。
  • 孩子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養成這個好習慣將來比同齡人更出色
    愛因斯坦曾說過:"一個人所取得的成就取決於他性格上的優秀,而構成一個人優秀性格的,往往是他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個好的習慣。"李寧原是一位普通的體操運動員。但他有個好習慣:每天堅持訓練10多個小時,每次訓練一定要突破一個動作難度,不然就不離開訓練館。他終於成功了,在洛杉磯奧運會上,一人獨得3枚金牌。
  • 李玫瑾:6歲前是孩子性格養成黃金期,家長要堅持做好這4件事
    我在看了很多李玫瑾教授的講座和公開課之後發現,李玫瑾教授特別注重對孩子的性格培養,她曾說過: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性格才真正決定命運。家庭教育的最佳時期是12歲之前,即依戀期。而在依戀期中,1-6歲又是最關鍵的時期。6歲前之所以是最關鍵的時期,是因為6歲前是孩子性格養成黃金期,這個階段類似於建房子打地基的階段。通過家長的引導和教育,孩子形成好的性格、完整的人格,那麼他以後的生活基調就定下來了。
  • 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在孩子6歲前,父母要讓孩子養成這3種性格
    在長期的研究過程中,她發現所有人的犯罪心理都源於小時候,要想讓一個年輕人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就要從小時候開始培養。李玫瑾還說,孩子之所以在青春期出現叛逆的問題,一般都是在12歲之前,還有可能更早,如果在這個時間段孩子還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性格,後面再想糾正就難了。
  • 3歲看老?孩子性格養成不得不說的3件事
    1.孩子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少年若天性,習慣如自然。跟0~3歲的孩子不同,3·6歲的孩子已經能夠聽懂父母的教誨了,他們也非常願意接受父母的教育和引導。他們能體會到自己的成長和能力,都在增強。一味拒絕的態度逐漸減少,更願意分享和依賴,是難得的情緒穩定期,在這個時期,家長有意注重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以及良好性格的鑄造,無疑是最省力,也最有效果的。
  • 李玫瑾:6歲以前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家長必須要引起重視
    著名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曾在她的講座中說過:6歲以前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孩子3歲時,自我意識逐漸形成,這個時候的孩子就像一塊海綿,迫切地吸收著外界環境給予的各種刺激,而這種刺激主要以家庭刺激為主。2、對孩子恩威並施,6歲之前學會對孩子說「不」李玫瑾教授說,我們做父母的對孩子要恩威並施,3歲之前幫助孩子解決痛苦,有恩與他,3到6歲立威與他,比如對待長輩的態度、吃飯的規矩,見生人的禮貌、對自己行為的克制、吃苦耐勞等等一系列的事情,都要教會孩子。
  • 清華媽媽的教育法:處於3-6歲的孩子,父母幫助孩子養成3個習慣
    清華媽媽的教育法:處於3-6歲的孩子,父母幫助孩子養成3個習慣每一位家長教育孩子,都是希望孩子能夠有一個好的習慣伴隨著成長的,並且能夠有一個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的綜合素質。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積千累萬,不如養成一個好習慣。」大多數的時候,成就一個孩子的命運就是看一個習慣怎麼決定的。
  • 想要培養高情商的孩子,父母做好這6點!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老話說得好:3歲看大,7歲看老。所以說3-6歲是培養孩子好的性格的最佳時期,父母不要錯過哦~有些家長總覺得還小,長大了自然就懂事了,就沒太在意,可以時間過去了,孩子的問題越來越大,就有點慌了。爸媽抓牢,一定能培養出高情商的,性格陽光的孩子。
  • 3-6歲是性格養成關鍵期,父母要狠心立規矩,娃越大越難管教
    3-6歲是性格養成關鍵期,父母要狠心立規矩,娃越大越難管教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每家每戶基本都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因此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們小時候長嘗夠了苦頭,所以長大後都捨不得讓孩子吃苦。如果父母們不想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就一定得抓住孩子3—6歲的性格養成關鍵期,父母們狠心立下規矩,幫助孩子更好地長大。
  • 教育要趁早,性格是逐漸養成的,性格的培養主要發生於6歲之前
    教育要趁早,孩子的性格是逐漸養成的,而性格的基礎培養主要發生於6歲之前,因此家長們一定要做到兩點。1 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即便他哭鬧也不能妥協,只有這樣才能讓他知道,父母不會無條件滿足他,才能培養出孩子的克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