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論究竟是什麼》:一種促成生活中更優局面的解決問題方法

2020-12-12 果凍雙雙

生活中的博弈論現象

博弈論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我們為何要了解博弈論?

請思考以下問題:

為何商家總愛扎堆?

為何熱門旅遊景點的東西大多價格貴質量差?

打撲克時如何利用博弈策略?

何為著名的「囚徒困境」?

為什麼家長們都在給孩子們報興趣班或補習班?

為什麼知名品牌還要打廣告?

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許多,在此就不一一舉例了。

這些都是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也是很多人想要搞明白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答案可以從很多角度解答,其中一個經濟學角度便是博弈論。

關於基礎的博弈論

博弈論有三個前提設定,它假設參與者都是理性的:

1.你得知道你想要什麼,並且對你想要的東西有一個明確的排序,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2.你的行動是在一定的規則之下,爭取到你想要的東西。

3.你知道對手也是這麼想的,而且對手也知道這些規則。

損人利己、愛心上頭、衝動行事等非理性情緒化行為不在博弈論的討論中。

博弈論中最出名的一個例子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即囚徒困境( Prisoner's Dilemma )

在此將這個有趣精緻的模型再講述一遍。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兩個一起偷東西的小偷被警察抓住了,他們被安置在兩個不同的房間。

此時直接證據不足需要口供,警察給每個人的條件為:

如果兩個人都不招供,缺乏證據,那麼兩個人都判1年;

如果一個人招供,另外一個人不招供,則招供的人屬於立功,當即釋放,未招供的人嚴懲判5年;

如果兩個都招供,那麼兩個人都判3年。

顯然,在選擇組合中,最佳的方案是兩人都不招供,然後各判1年。因為這個選擇之外的其他選擇組合都會至少使一個人的情況變糟。

這樣的選擇被稱為帕累託最優(Pareto Optimality)。

帕累託最優是指某個局面已經處於最優狀況,不存在帕累託改進的餘地。帕累託改進是指某個改進能夠做到在不傷害任何一個人利益的前提下,使至少一個人的境遇變得更好。

不過帕累託最優是很不穩定的局面,人心難測,對手可能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損害對方的利益。

在囚徒困境的博弈中,一個人不能只考慮如何做對自己最有利,還需要將對方的選擇加入到自己的考慮之中。

他需要考慮到對方如何選擇,雖然都不招供是最優選,可萬一對方為求自保招供怎麼辦呢?

如果對方選擇招供,那麼他的最佳策略是招供(3年),如果對方選擇不招供,那麼他的最佳策略依然是招供(0年)。

通過以上比較得出結論,無論對方做什麼決定,他的最佳策略都應該為招供。

這即為壓倒性策略(Dominant Strategy),無論對手選擇什麼,這個策略對他來說都是最優的,這個策略壓倒了其他的一切策略。

如我們所見,不穩定的帕累託最優會輕易被壓倒性策略所瓦解。

在博弈中,如果存在壓倒性策略,理性的我們需要選擇壓倒性策略。

如果兩個人的壓倒性策略都是招供,理性的兩個人都會選擇招供。

這樣的結果被稱為納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亦稱為非合作均衡。

沒錯,納什均衡就是電影《美麗心靈》的主人公約翰·納什所提出的理論。

因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論方面做出的卓越貢獻,他和其他兩位博弈論學家約翰·C·海薩尼、萊因哈德·澤爾騰共同獲得了1994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這個結果不是對雙方整體最有利的,但它是穩定牢固的,在這個局面裡沒有人會單方面改變自己的策略。

在生活中,商家愛扎堆、學生不得不補課是納什均衡,也是多人囚徒困境。

可能這樣的局面許多人都不喜歡,但形成了的納什均衡中理性的玩家不會單方面輕易改變。

為什麼要了解博弈論呢?

因為博弈論並不是距離我們遙遠的、高高在上的無用理論,而是能夠讓人們在決策中用得上的思考問題方式之一。

博弈論研究的是競爭、合作的數學理論和策略,在經濟學、金融學、生物學等許多學科上有著廣泛的應用。

《博弈論究竟是什麼》一書中作者萬維鋼從最基本的博弈論知識點入手,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將博弈論面面俱到的傳遞給求知者。

其中的許多博弈理論比如重複博弈、後發優勢、混合策略、鷹鴿博弈等在此就不贅述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博弈書籍仔細研究,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穫。

「身為一個局面的參與者,未必能洞察這個局面。身處一個時代,未必能理解這個時代。」

博弈論能夠幫大家理解社會上生活中存在的現象,以及關於現象背後的博弈規則。

不合理的情況可能由單次博弈、信息不完全、不可信的許諾等現象造成。

亦如作者所言,博弈論更重要的作用,是告訴我們如何改變不好的局面,例如通過「懲罰」「聚焦點」「威脅和承諾」等措施,促成比之前更好的局面。

了解博弈論有助於拓寬我們日常觀察事物處理問題的視角,面對事情處理問題能夠保持理性思考。

相關焦點

  • 漫談博弈論之一:演化博弈模型在實際運用中需要注意的關鍵性問題
    漫談博弈論之一:演化博弈模型在實際運用中需要注意的關鍵性問題2017-12-09 演化博弈模型及其相關數學分析、數學求解方法的確是一個非常好、非常聰明的工具,物理意義明確​​引子:博弈論是一個非常重要和非常有實用價值的學術分支,在經濟、軍事、政治、管理等領域都有大量的運用(最近十幾年在環境領域的運用也越來越多)。
  • [趣味數學]從日常生活中看「博弈論」
    」原本是數學的一個分支,但由於它較好地解決了對競爭等問題的可操作性分析,成為經濟學中激蕩人心的一個研究領域。如此眾多的「博弈論」研究專家的頻頻獲獎,凸現了「博弈論」在主流經濟學中日益重要的地位。  「博弈論」原本是數學的一個分支,但由於它較好地解決了對競爭等問題的可操作性分析,成為經濟學中激蕩人心的一個研究領域。可以說,「博弈論」已經改變了經濟學的傳統輪廓線。  「博弈論」的英語原文是Game Theory,直譯過來就是遊戲論、運動論或競賽論。
  • 什麼是博弈論與納什均衡
    博弈論 :亦名「對策論」、「賽局理論」,是研究決策主體的行為發生直接相互作用時候的決策以及這種決策的均衡問題,具有鬥爭或競爭性質現象的數學理論和方法。博弈論提供了一種計算各種可能決策所產生效益的數學方法,該理論為在各種競賽性場合做出最佳決定建立了一套具體的數學公式。正如經濟學家赫伯特-金迪斯(Herbert Gintis)所說,博弈論是我們「研究世界的一種工具」。但它不僅僅是一種工具,「它不僅研究人們如何合作,而且研究人們如何競爭」。同時,「博弈論還研究行為方式的產生、轉變、散播和穩定。」
  • 博弈論困境的一些解決路徑
    並在此基礎之上提出了他的「社會博弈論」, 它表現為三個層次: 結構博弈、鑲嵌式博弈和「結構—博弈—功能主義」 模型。本文節選自該文第二部分《博弈論困境的一些解決路徑》。參考文獻和注釋省略。博弈論困境的一些解決路徑文/王水雄在過去的50 多年裡,博弈論逐漸成為經濟學的一種標準語言。
  • 博弈論在生活中的應用,讓你的邏輯思考高人一等
    今天是2020年9月28日,我們要給大家分享的書是《博弈:所有問題都是一場賽局》。這本書是由經濟學博士川西諭所寫。博弈論將所有的問題都視為一場「博弈」。站在博弈論的基礎上,一切問題都有據可循。如果你了解博弈論,就知道改善了哪一部分,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作者在這本書中,讓你學會博弈論的思考方法,面對問題時,你就能把握博弈的結構,也就是問題的全貌。
  • 漫談博弈論
    簡單來說,「完全理性」指的是參與人足夠聰明、擁有無窮的計算和推理能力,而且從來不會犯錯誤。博弈論研究的主要範式就是:如果大家都這樣聰明,最終會出現一個什麼結果呢?博弈論裡把最終可能出現的結果稱為「納什均衡」。所謂納什均衡,就是這樣一種局面:對於每個人而言,如果其他人都不改變他們行為的話,那麼他也不願意改變自己的行為。
  • 對抗機器學習的博弈論方法
    更具體地說,基於博弈論的模型可以考慮以下因素:攻擊者在適應分類器的成本和從攻擊中獲得的收益之間進行權衡。防禦者所做出的權衡是在正確的攻擊檢測與錯誤警報的成本之間取得平衡。這篇文章,我將與你分享如何將博弈論應用於對抗式機器學習。讀完這篇文章,你會學到:博弈論如何應用於機器學習?博弈論如何幫助解決對抗性學習問題?
  • 博弈論中的策略:強者未必勝券在握,弱者也未必永無出頭之日
    有時候,科學並不一定意味著煩瑣的計算與測量,而是一種有濃厚藝術氣息的思維方式。前者固然可以得出正確的結論,但是後者同樣可以用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曲徑通幽。這種方式,與我們在生活中運用博弈科學有異曲同工之妙。大量的數學模型嚇不倒我們,因為我們可以對它們置之不理。
  • 普通人研究方法,而聰明人研究規則,聰明人用的博弈論是什麼樣?
    01 什麼是博弈論? 博弈論是什麼? 平時之所以覺得博弈論高深,是因為傳統博弈論都是研究什麼策略最高明。 實際上日常的博弈論並沒有那麼遙遠,我們平時遵守的規則,已經是相互競爭和妥協的產物。 只要是一群聰明而又理性的人一起競爭,那麼最終決定局面的不是策略,而是規則。
  • 黃昱寧︱當簡·奧斯丁遇見博弈論
    細讀這段定義,你就會發現小說與博弈論的關係也許並不像你想像得那麼遠,因為「人們為什麼要這樣做,而不是那樣做」,也恰恰是小說家們最好奇的問題之一。從導論到結語,這本書越來越清晰地讓我們看到兩者之間在關注對象和操作方式上的共通之處。在作者看來,「策略計劃類似於一種夢想,一種每個人按設想的劇本各行其是的夢想,」他追求的是「數學模型和文學敘述的彼此啟發與相互說明」。
  • 博弈論
    博弈論又被稱為對策論(Game Theory)既是現代數學的一個新分支,也是運籌學的一個重要學科。案例三7中國應用1理論歷史編輯約翰·馮·諾依曼博弈論[1] 是二人在平等的對局中各自利用對方的策略變換自己的對抗策略,達到取勝的目的。
  • 博弈論雜談:基本假設
    今天我們來點學術的話題,博弈論的基本假設。經典博弈論研究中的一個基本假設,就是參與人是完全理性的。什麼是完全理性?實話實說,學術界對此還沒有達成共識,這就讓我們很糾結了,因為對於博弈論來說,這是一個十分核心的問題。能不能搞清楚,這是學術大佬的事兒,我估計是搞不清楚了,但其實,這並不影響我們來了解博弈論。
  • 博弈論,又稱為對策論
    博弈論博弈論,又稱為對策論(Game Theory)、賽局理論等,既是現代數學的一個新分支,也是運籌學的一個重要學科。博弈論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勵結構間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鬥爭或競爭性質現象的數學理論和方法。
  • 博弈論中的「囚徒困境」是什麼意思?
    生活中,人們常常會陷入「囚徒困境」的兩難境地,不知該做出何種抉擇,但不管遇見怎樣的難題,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且,倘若採用巧妙的方法來解除困境,不僅能夠將難題化解,還可能為自己帶來更多的利益。那麼,博弈論中的「囚徒困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且聽小編為大家解惑。
  • 如何用博弈論來玩遊戲
    那麼問題來了,兩人重複多次石頭剪刀布的對局,且兩人都絕對「聰明」,那麼是否存在一種最優策略,使得勝率最高?遊戲,又叫博弈。研究遊戲的學科,在數學中叫博弈論Game Theory。本文不用去管博弈論的定義,只需要知道什麼情況下的遊戲可以用博弈論來解決。
  • 博弈論大師約翰·納什領獎返家途中遇車禍身亡
    什麼是博弈論與納什均衡 博弈論 :亦名「對策論」、「賽局理論」,屬應用數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勵結構間的相互作用。是研究決策主體的行為發生直接相互作用時候的決策以及 這種決策的均衡問題,具有鬥爭或競爭性質現象的數學理論和方法。也是運籌學的一個重要學科。博弈論考慮遊戲中的個體的預測行為和實際行為,並研究它們的優 化策略。
  • 博弈論中的幾個經典案例
    博弈論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勵結構間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鬥爭或競爭性質現象的數學理論和方法。也是運籌學的一個重要學科。博弈論考慮遊戲中的個體的預測行為和實際行為,並研究它們的優化策略。生物學家使用博弈理論來理解和預測進化論的某些結果。
  • 每日由新 ·書|《博弈論》如何幫助我們走出困境?
    2020.09.24 第86次打卡 @由新書店都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然而現實中,有選擇的時候是理想的少數時刻。更多時候,我們是處在一個被動的局裡,你只有看清這個局,才可能找得到破局點。這是為什麼,我想要跟大家分享萬維鋼的這本《博弈論》。
  • 博弈論(Game Theory)| 知識
    具有競爭或對抗性質的行為成為博弈行為。在這類行為中,參加鬥爭或競爭的各方各自具有不同的目標或利益。為了達到各自的目標和利益,各方必須考慮對手的各種可能的行動方案,並力圖選取對自己最為有利或最為合理的方案。比如日常生活中的下棋,打牌等。博弈論就是研究博弈行為中鬥爭各方是否存在著最合理的行為方案,以及如何找到這個合理的行為方案的數學理論和方法。
  • 博弈論初識
    博弈論被認為是20世紀經濟學最偉大的成果之一。目前可以應用在生物學、經濟學、國際關係、計算機科學、政治學、軍事戰略,研究遊戲或者博弈內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鬥爭或競爭性質現象的數學理論和方法。也是運籌學的一個重要學科。現代的博弈論的源頭是約翰·馮·諾伊曼對於雙人零和博弈的混合策略均衡點的發想和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