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教育孩子是每個家庭都必須要做的事情,如果孩子教育不好,兩位家長再有成就也不會被其他人認可。
大多數家長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謙遜有禮,如果是男孩要做到既能穿上軍裝保家衛國,又能穿上西服運籌帷幄。
如果是女孩,則希望孩子可以做到溫文爾雅,不要因為金錢而出賣自己,更不要把自己的寶貴時間,用在撒潑耍賴這件事上。
想把孩子教育好,就要先糾正孩子身上的不好的習慣,李玫瑾教授提醒廣大家長:如果您家孩子有這四種表現,不能再慣著了,要及時教育孩子,該打就打。
小朋友有的時候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很正常,他們可能會委屈到失控,嚎啕大哭,這種時候,家長只要控制好孩子的情緒就可以了,可能好好哄一哄,孩子能緩過來。
但如果孩子在生氣發脾氣的時候,喜歡亂摔東西,這種行為家長要及時制止。3-6歲的小朋友通過摔東西來發洩自己的情緒,這不是一種好習慣。
如果家長不及時阻止這種行為, 孩子的發洩方法很可能越來越過分,甚至很有可能會上手打人,等到這個時候,家長想要教育也來不及了。
▼ 解決辦法:
在孩子正在生氣的時候,家長不要和孩子硬碰硬,可以適當的對其教育,可以拍一拍孩子的手心,通過這種方式來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即將生氣,不能再這樣無理取鬧。
隨後慢慢的讓孩子冷靜下來,當孩子完全冷靜下來之後,家長再告訴他們,為什麼這麼做是不對的,為什麼摔東西要受到懲罰。
有些小朋友在家裡的時候有些嬌慣,面對自己的長輩時,可能會出現目中無人,不懂的尊重自己的爺爺奶奶等人的行為。
在爺爺奶奶帶著孩子玩耍的時候,如果孩子不開心,還可能會向長輩發洩自己的脾氣,可能是上手撓或者是上腳踢,這些行為都是不尊重人的表現。
小朋友今天敢這樣對自己的長輩,明天可能會做出更過分的事情,這是很明顯的「欠揍」表現,家長一定要及時將這種行為扼殺在搖籃裡。
▼ 解決辦法:
當孩子不尊重長輩和家長的時候,第一時間要阻止他的行為,隨後要對其進行處罰。同時家長也應該反思一下,為什麼小朋友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究竟是和外面的小朋友學的,還是家長做了什麼事讓他們誤會了,找到原因,並進行根治。如果孩子已經開始動手打人,家長不能再簡單的說兩句解決問題。
有些小朋友在小的時候,可能會在商場中撒潑打滾,只為了得到自己喜歡的玩具,很多家長礙不住面子會給孩子買,而孩子們往往就是用這一點威脅家長。
可能在買完玩具後,家長會埋怨孩子幾句不懂事,但是這有什麼關係呢?小朋友已經通過自己的方法得到了玩具,並且也沒有付出什麼代價,挨兩句罵沒什麼關係。
▼ 解決辦法:
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心軟,也不能著急的讓孩子起來,並表示自己什麼條件都答應他,這樣的行為只會讓孩子得寸進尺,長大後就不僅僅是買玩具這麼簡單了。
家長最好先冷靜的看著孩子胡鬧,這沒什麼可丟人,大多數人都知道這樣才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在孩子明白自己胡鬧沒有用之後,家長要這樣做。
先告訴孩子自己為什麼這麼做,不是因為不心疼他,而是因為他這樣做是不對的,自己不能縱容他,疼愛和縱容是兩件事。
隨後和孩子講清楚,當他想要玩具的時候,可以通過什麼方式來獲得,這樣事情就可以輕鬆解決了。
小朋友不懂規矩,家長的教育是很失敗的,孩子從小沒有禮貌,吃飯的時候來回翻菜,或者是搶著自己的喜歡的菜吃,沒有好吃的便開始敲碗筷。
這樣的小行為都是沒有規矩的表現,在其他人眼中是妥妥的「熊孩子」。相信沒有家長願意被其他人說自己的孩子不好吧。
▼ 解決辦法:
阻止孩子的行為,如果不聽勸阻可以採取強硬措施,這件事是必須要做好的,沒有商量。
最後為了大家能夠找到與孩子互相磨合的教育方式,給大家推薦一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養成》,這套繪本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它運用了小動物的可愛形象,吸引了孩子的閱讀,並圍繞著孩子成長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事來對孩子展開教育,每一冊書都有自己的主題,同時能教會孩子很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