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軟實力英語的第684篇原創文章。
眾所周知,語言啟蒙越早越好,因為小孩的辨音和模仿能力比較強。其次,學好一門語言需要時間的積累,在學齡前這一階段,孩子的業餘時間相對比較充裕,有助於日積月累的訓練。
不過,也不能說,起步晚的孩子就學不好英語,相反,很多英語高手都是很晚才開始學外語的,馬克思務實多歲時才學俄語,並且在半年之內就達到了閱讀俄文書籍的水平,就是一個比較有名的例子。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老先生,在72歲高齡時開始學習法語,達到了可以進行簡單交談的水平。
因此,不要因為孩子英語啟蒙比較晚,就感到焦慮不安。其實,只要方法得當,完全可以實現彎道超車,取得令人羨慕的成就的。
01
TPR+高頻詞+自然拼讀
通常情況下,兒童英語啟蒙,應該先從語感啟蒙開始,即培養孩子的辨音能力,包括語音意識和音素意識。然而,許多孩子從7歲,甚至是從小學三年級才開始英語啟蒙,基本上已經學過了漢語拼音,所以可以暫時略過語感啟蒙這2一環節。
但是,因為時間有限,7歲的孩子不可能慢慢通過TPR親子互動和繪本音頻磨耳朵,積累1000左右聽力詞彙,然後再開始接觸高頻詞彙和自然拼讀。積累1000聽力詞彙,至少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對於上小學的孩子來說,不太現實。
為了彌補這一缺陷,可以將「TPR+高頻詞+自然拼讀」結合起來,同步訓練。與幼兒相比,大童學英語的優勢,心智發展漸趨成熟,理解能力不斷提升,無論是聽說還是閱讀,學起來都會比幼兒快許多。特別是220個高頻詞,幼兒可能需要半年時間,才能熟練掌握,而7歲的兒童,也許只需一個月時間,就能夠熟記於心了。
因為學過漢語拼音,小學生學自然拼讀的速度,也要快於幼兒園的小朋友。漢語拼音脫胎於英語音標,而英語音標與自然拼讀有屬於孿生姐妹,所以說,學過漢語拼音的孩子,再學自然拼讀就要快得多了。
02
大量閱讀
在英語啟蒙教育中,閱讀的重要性得到大家的普遍認可。從思想塑造角度來說,閱讀是提高孩子英語水平的最重要的途徑。
幼兒閱讀,興趣為主,所以每次閱讀的內容比較簡單,閱讀的數量也較少。如果從字數上說,小學生一天的閱讀量,抵得上幼兒一周的閱讀量。
不過,令人尷尬的是,小學起點開始學英語,閱讀初級的英文繪本,會覺得比較幼稚。看符合自己心智發展水平的英文讀物,生詞太多,看不懂。於是高不成低不就。其實,只要突破詞彙量這道坎,孩子的閱讀量會穩步提升的。
苗爸一直強調一件事情,英語啟蒙成功的前提,不是父母的英語水平的高低,而是良好的親子關係。很多父母會因為孩子的英語啟蒙起步較晚,而武斷地給孩子規定大量的訓練任務,導致孩子產生牴觸心理,不願意積極配合,結果欲速則不達。
英語閱讀亦是如此。雖然說大量閱讀非常重要,但是操作的時候,要注意循序漸進。先從每天閱讀4頁開始,然後根據孩子的自然拼讀掌握的情況,逐漸增加閱讀的頁數。當孩子詞彙量增加了,自然拼讀也掌握的比較熟練了,就會逐漸喜歡上英語故事了。到那個時候,孩子會因為感興趣,自己主動閱讀的。
03
彎道超車:背誦
苗爸以前曾經介紹過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推薦背誦200遍《新概念英語》,新東方的另一位老師強浩曾經將《新概念英語》背誦過近200遍。
我一直認為,小學生零起點學英語,想要彎道超車,唯一的捷徑就是背誦。正所謂大道至簡,只有將所學的東西爛熟於心,才能在需要的時候活學活用。我見過許多學生背誦英語課文,包括背誦語文課文,結結巴巴,抓耳撓腮,半天憋出一句,這種背誦沒有效果,純粹屬於浪費時間。
熟能生巧,適用於任何語言啟蒙。在新時代,背誦的方式需要有所調整。苗爸推薦使用「盲聽--模仿--背誦」的模式。
第一,盲聽。先不看文章,盲聽音頻資料,儘量聽懂每一個句子,甚至是每一個單詞。大童學英語的一個軟肋,就是缺乏大量的聽力輸入。看懂沒有用,聽懂會說才是王道。
第二,模仿。錯過了英語啟蒙的關鍵期,只有通過無數次的模仿,才能使英語發音日益接近母語者,至少是顯得比較地道。
第三,背誦。背誦一遍,甚至十遍都是沒有用的,一個星期,或者是10天時間,就專心背誦一篇小短文,把它背到滾瓜爛熟,並且能夠默寫出來。這就是「少即是多」的道理。
我是苗爸,「職業化家庭英語啟蒙訓練」推廣人。我會每天分享英語啟蒙和高考英語相關的原創文章。
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我們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