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為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大考,成績的好壞也直接決定了孩子將來的發展。
雖然,今年因為特殊原因,原本應在6月的畢業季延遲了一個月。然而如今隨著時間來到8月,中高考的成績均已出爐,孩子能上什麼樣的大學、什麼樣層次的高中,想必許多家長心中也已有定數。
顯然易見的是,如果孩子能夠上一個好的高中,往往將來能夠考上好的大學的概率也就大一點。同時,這也是很多家長在幫孩子選擇高中的時候,多會選擇普高,而不選擇職高的原因。
但如今,雖然我國的高中教育普及率在多數地區已經高達90%,可是值得指出的是——其中能夠上普高的孩子其實卻依然只有50%多。
孩子中考競爭其實十分激烈,有老教師直言:「初中最怕3類孩子,尤其容易在中考被淘汰」。
由於當代交通與信息的發達,許多家長已給孩子配上了手機,本身是為了聯絡的便利,卻也成為一些孩子沉迷遊戲、不思學習的推手。
孩子如果在初中就沉迷遊戲,尤其是出現分不清學習和遊戲的主次任務,學習任務不完成卻花費過多的時間在遊戲娛樂上、由於熬夜打遊戲而影響白天的精神狀態,這樣的行為都值得家長警惕。
雖然玩遊戲不一定是壞事,玩遊戲也可以是鍛鍊大腦思維、反思身心的方式,但是由於孩子自制力的原因,與遊戲設計中本來就容易讓人沉迷的心理學設計,家長一定要提醒孩子——適度、適量、控制時間。
由於現在信息的開化,許多孩子接觸網絡的時間很早,而網絡上什麼信息都有,也影響造成一些初中的孩子早早地就出現了一些「戀愛」現象。
但是大多數情況其實是什麼呢?其實是對管束的一種叛逆。
在中國,相信絕大多數大人都是反對孩子早戀的,尤其是在中學這樣學習任務嚴峻的階段——但受網絡上一些「消費主義」思潮的影響,比如:很多孩子就以為談戀愛就是兩個人一起吃飯、看電影,娛樂而已。這時候孩子的世界觀、責任觀、價值觀還未健全,很容易就因為一時衝動,而做出一些過激的事情。
而這些事情的後果,又往往是孩子的心理無法承擔的。最後就導致孩子的無心學習。
最後,還有一類孩子就是「認為學習不重要」,也無心學習的孩子。
這類孩子普遍的現象就是,討厭老師、對學習喪失了信心,經常作業不完成、考試作弊,而家長則常常因在外打工等原因無心管教孩子,讓孩子放任自由。
孩子不努力學習,往往和其從小受教育到的觀念有關,進而產生模仿周圍環境的人的行為。脫離學校之外,大部分都是受孩子原生家庭環境的影響。而中學三年,第一年打基礎,第二年拉開差距,第三年往往很多孩子想追,就追不上了……
最後,孩子就容易破罐破摔,放縱自己,無目的地學習。
這時候,家長對孩子適度的關心、管教,以及樹立良好的奮鬥的榜樣,就十分重要。
點擊視頻,免費了解一下10萬學生都在學習的來川學習方法課,學習數學、語文、英語等單科學習方法,掌握如何背單詞、如何考試不粗心、如何復盤、如何做總結的訣竅。
而更多學習方法秘籍,請點擊「了解更多」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