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一個熱點話題就是:高中越來越難上,當然這裡的高中指的是「普通高中」。但是看到這個消息讓我感到意外:
教育部:普通高中即將實現基本普及「全國已有28個省份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超過90%,其餘3個省份今年也將實現90%的普及目標,由此今年全國及各省份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均能夠實現90%的普及目標。
今年我們這裡好多初中畢業生都沒有上了「普通高中」,中考成績低於300分的基本與「普高」無緣,只能上「職高」或者中專「技校」,好多學生和家長都急得團團轉,但也沒有辦法,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從今年開始,今後將近一半的畢業生上不了「普高」,被分流到「職高」或技校。記得前些年,普通高中都「吃不飽」,200來分就能上,甚至更低,簡直是來者不拒,因為那時沒有名額限制。可是好多學生卻不願上或者不想上,輟學率也很高,到高中畢業時得流失三分之一,從今年9月份開始,「普高」招生有了名額限制了,高中不是想進就能進了,家長著急了,學生也著急了,都說高中越來越難上了,要我說這也有利也有弊,利大於弊。
首先,中考「分流」是大勢所趨,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我們知道:現在大學生遍地都是,大學生找工作難已成為不爭的事實,網上流傳著一個順口溜:博士您坐下,碩士您留下,本科你等下,專科你讓下。可見現在的大學生找工作多麼難,很多畢業生畢業即失業,有的不得不考研繼續深造,即使找到工作, 薪水也就三五千。但與此相反的是,很多企業卻招不到工,尤其是優秀的技術工人,有的崗位就是「萬金」難求啊。這說明了什麼問題?我國正處於工業化階段,需要大量的優秀的技術工人,而這些卻恰恰是我們所缺少的。「物以稀為貴」嘛,因此,「技術工人」就成了「香餑餑」了!而技校或職高正是培養這樣人才的基地。
其次,「政策」把一部分畢業生分流了,「逼」著他們走上了學「技術」的道路,我們的「職業學校」做好準備了嗎?
家長、孩子也知道:學技術也確實不錯,掌握一門技術是一輩子的飯碗,但是真正想把技術學好也並不是一件容易事,這需要學校和學生共同努力。既要有高質量的技術院校,也要有嚴格的管理,加上學生的刻苦努力,才能培養出優秀的技術人才,而不是去那裡「混日子」,或者學得「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最後錢花了,時間浪費了,什麼也沒學到,這正是家長所擔心的。因此,職業院校一定要拿出實力來證明給家長、孩子,才能吸引更多的學生來學技術,學有所獲,學有所成。
最後,家長、學生要轉變觀念,做好兩手準備:一方面,初中階段更要努力學習,爭取考更好的高中;另一方面,也要為「中考失利」做好心理準備,條條大路通羅馬。
實際上,以後的中考難度更大,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將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進行分流,這是必然!因此,初中變得越來越重要,雖然是義務教育,入學「零門檻」,但是中考卻決定著你能去哪裡:重點高中、普通高中還是技校?甚至你的人生、你的未來!
因此,作為老師,溫馨提示:初中甚至小學的莘莘學子,一定要「緊」起來,以前是「高考」決定命運;現在可能提前到「中考」決定命運了!加油,自己的路,自己選,莫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