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493人發熱嘔吐、腹痛腹瀉!專家:或因洪澇災害引起水質汙染

2020-12-18 健康時報客戶端

健康時報記者毛圓圓近日,安徽淮南市壽縣保義鎮493人發熱嘔吐引發關注。

「從20號以來,保義鎮陸續收到了患者發熱嘔吐、腹痛腹瀉的報告,給這些患者做的核酸檢測顯示,都是陰性。省市縣疾控中心懷疑是因為水質汙染,立即聯合調查,判定為志賀氏菌感染所引起。」安徽省淮南市壽縣衛健委副主任馬克益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壽縣保義鎮自來水廠及居民家中自來水有無此類病菌,安徽省市縣聯合調查組仍在排查當中。

8月23日18時26分,@壽縣發布在微博發布了《關於淮南市壽縣保義鎮發生發熱腹瀉病例的通報》:

8月20日以來,壽縣保義鎮居民493人陸續出現發熱嘔吐、腹痛腹瀉症狀,壽縣立即成立處置工作領導組,迅速開展人員治療工作,其中縣醫院、縣中醫院收治289人,目前病人病情普遍好轉,部分病人已治癒出院。據省市縣聯合調查組初步調查,判定為志賀氏菌感染所引起。為防止水體感染,保義鎮自來水廠已於8月21日關閉,有關處置工作正在進一步進行中。

志賀氏菌感染後不及時救治或造成休克、死亡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科主任醫師盛吉芳主任介紹,志賀氏菌(Shigella Castellani)是痢疾桿菌四個類型(志賀菌群、福氏菌群、鮑氏菌群、宋內氏菌群)中的一個,是一類革蘭氏陰性短小桿菌,是人類細菌性痢疾最為常見的病原菌,通過食物、水源等傳播,會引起細菌性痢疾。

志賀氏菌感染是一種夏秋季常見的消化道傳染病,臨床常表現為發熱、上吐下瀉、腹痛、黏液膿血便,小孩和老人嚴重會引起中毒性休克。「雖然將水燒到100攝氏度能殺滅這種細菌,但是,用汙染的自來水衝洗瓜果蔬菜、喝了汙染的生水等,也會造成感染。」

普通的志賀氏菌感染,經過一個星期左右的抗生素治療,病情會好轉;嚴重的志賀氏菌感染,會造成中毒性休克,需要及時送醫,按照膿毒性休克來救治,如進行補液、糾正酸中毒、給予營養支持、治療原發病等等。「如果患者休克半個小時沒有及時救治,就很危險了;如果兩小時以上沒有及時救治,可能會造成多功能衰竭、死亡。」盛吉芳主任說。

馬克益副主任告訴健康時報記者,目前,首先感染患者中無重症和死亡病例,都是輕症患者,醫護已經為他們進行抗感染治療,部分群眾已經出院了。

洪水可破壞自來水管網系統,造成水質汙染

「自來水廠按照標準執行消殺、有足夠的餘氯(處理生活飲用水時,常用氯氣或某些氯化合物,如次氯酸鹽、氯胺化合物消毒)、嚴格的檢測,一般很少發生汙染。集中爆發痢疾桿菌感染的,一般都是因為井水汙染或肉質汙染。如果自來水廠被汙染了,很可能是因為排洩物造成的,或者是因為沒有嚴格按照水質要求標準執行等等。」 盛吉芳主任介紹。

消化道傳染病,一般是大災之後發生。結合安徽省壽縣近日遭受了洪澇災害的情況,盛吉芳主任談到,此次集體感染,可能是因為洪災引起的。洪水可破壞城鄉的自來水管網系統、下水道系統、汙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堆肥場等,洪水中的細菌、病毒、原蟲、寄生蟲等微生物和原生動物也會隨著洪水的傳播而擴散,這些病原體可以造成輕微的腹瀉症狀,也可以造成嚴重的痢疾、傳染性肝炎等嚴重的疾病。洪水過後,往往會造成水質糞便汙染指示菌升高和胃腸道症狀病例的上升。

因此,盛吉芳主任建議,找到傳染源後,一定要徹底地消殺。「如果是自來水廠被汙染,就要關閉、清洗、消毒,嚴格檢查餘氯的含量、大腸菌數、病菌、PH值等等之後再開放。感染患者的排洩物、嘔吐物等都要無害化處理。每家每戶都要用含餘氯的消毒劑,如漂白粉,進行消殺處理。如果食物被汙染了,就要立即被銷毀掉。」

馬克益副主任介紹,事件發生後,縣委縣政府立即成立了相關的工作組,協調人員到收治醫院、事發現場進行指導工作,市縣衛健委調配專家組進駐了保義鎮衛生院等醫院;相關部門已經對患者的糞便、嘔吐物,進行了消殺、處理工作;也將消殺藥品發放到了居民手中。相關部門已經從附近合格的自來水廠調水,來保障保義鎮街道居民的日常飲水;已經指導偏遠行政區居民從壓井水中取水,並指導他們進行消毒、沉澱後再飲用;部分鄉鎮的自來水廠已經關閉,進行徹底的消殺工作。

此外,盛吉芳主任提醒,洪水過後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飲用水衛生。不喝生水,只喝開水或符合衛生標準的瓶裝水、桶裝水;裝水器具必須乾淨,並經常倒空清洗;對臨時的飲用井水、河水、湖水、塘水等,一定要進行消毒;混濁度大、汙染嚴重的水,必須先加明礬澄清後再消毒;飲用水消毒劑(漂精片、消毒泡騰片)必須放在避光、乾燥、涼爽處存放(如用棕色瓶擰緊瓶蓋)。自來水水管或水龍頭如被汙染,退水後應充分清洗管路,水龍頭表面使用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

食品衛生。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分開,餐具須清潔並消毒後使用,進食前要洗手;不吃腐敗變質或被洪水浸泡過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水產品;不吃剩飯剩菜,不吃生冷食物;不到無食品經營許可證的攤檔購買食品。

環境衛生。對室內外環境進行徹底的清理,做到先清理、後消毒、再回遷。排除積水,清除汙泥和垃圾雜物;打開門窗,通風換氣,清洗家具,清理室內物品,必要時對房間牆壁和地面進行消毒;整修廁所,清刷衛生間,修補禽畜圈。不要隨地大小便,糞便、排洩物和垃圾要排放在指定區域。

手部清潔。不用手,尤其是髒手揉眼睛。每個人的毛巾與臉盆應單用。如果不得不與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病人共用臉盆,則應讓健康人先用,病人後用,用完以肥皂將臉盆洗淨,並常用消毒劑浸泡消毒。

及時就醫。如果感覺身體不適時,要及時找醫生診治。特別是發熱、腹瀉病人,要儘快尋求醫生幫助。其次是遵聽醫囑,配合傳染病隔離,注意藥物使用方法。

編輯:張爽

相關焦點

  • 安徽壽縣493人發熱嘔吐腹瀉,當地水質引熱議
    8月20日以來,壽縣保義鎮居民493人陸續出現發熱嘔吐、腹痛腹瀉症狀。官方消息顯示,據省市縣聯合調查組初步調查,判定為志賀氏菌感染所引起。為防止水體感染,保義鎮自來水廠已於8月21日關閉,有關處置工作正在進一步進行中。
  • 安徽493人感染志賀氏菌!洪澇過後防止「病從口入」
    「從20號以來,保義鎮陸續收到了患者發熱嘔吐、腹痛腹瀉的報告,給這些患者做的核酸檢測顯示,都是陰性。省市縣疾控中心懷疑是因為水質汙染,立即聯合調查,判定為志賀氏菌感染所引起。」安徽省淮南市壽縣衛健委副主任馬克益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壽縣保義鎮自來水廠及居民家中自來水有無此類病菌,安徽省市縣聯合調查組仍在排查當中。
  • 493人發熱腹瀉,原因初步判定
    8月23日,安徽淮南市壽縣發布官方微博發布關於淮南市壽縣保義鎮發生發熱腹瀉病例的通報:8月20日以來,壽縣保義鎮居民493人陸續出現發熱嘔吐、腹痛腹瀉症狀,壽縣立即成立處置工作領導組,迅速開展人員治療工作,其中縣醫院
  • 安徽壽縣493人嘔吐腹瀉,當地自來水廠已關閉
    8月20日以來,安徽壽縣保義鎮數百名居民陸續出現發熱嘔吐、腹痛腹瀉症狀。當地迅速開展人員治療工作,依據病人病情進行分類治療。據安徽省市縣聯合調查組初步調查,判定為志賀氏菌感染所引起。孩子掛完水燒退了以後,過一段時間又會發熱。」李女士說,此後,出現症狀的人越來越多:「小孩子全部發熱、發高燒、拉肚子,老人也是。年輕人稍微好一點,都是小孩跟老年人體質弱一點的容易感染,醫院基本上都是發熱的,排隊都排不過來。」23日晚6點,壽縣衛健委通報稱,壽縣保義鎮有493名居民陸續出現發熱嘔吐、腹痛腹瀉症狀。
  • 一地493人發熱嘔吐腹瀉!感染原因披露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8月24日訊 據南方都市報消息 近日,安徽壽縣保義鎮多人出現不明原因發熱腹瀉症狀,引發關注。據@梨視頻,一位孩子家長表示,小孩發熱、發高燒、拉肚子,現在老人也是。不是那種從低燒開始,直接是高燒39.5°C、40°C。
  • 安徽493人發熱腹瀉,「罪魁禍首」離你並不遙遠!
    本文轉自【工人日報】;本文專家:楊超,醫學博士,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本文審稿:陳海旭,再生醫學博士,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副研究員 日常生活中 >不論是飲食、清潔還是澆灌 都會接觸到水 一則「安徽壽縣493人陸續發熱腹瀉」的新聞可以說 我們每天都離不開水 一旦日常用水出現問題
  • 493人發熱腹瀉,原因初步判定!|新聞日誌
    8月23日,安徽淮南市壽縣發布官方微博發布關於淮南市壽縣保義鎮發生發熱腹瀉病例的通報:8月20日以來,壽縣保義鎮居民493人陸續出現發熱嘔吐、腹痛腹瀉症狀,壽縣立即成立處置工作領導組,迅速開展人員治療工作,其中縣醫院、縣中醫院收治289人,目前病人病情普遍好轉
  • 安徽493人發熱腹瀉,如何預防被志賀氏菌感染?
    日常生活中不論是飲食、清潔還是澆灌都會接觸到水可以說我們每天都離不開水一旦日常用水出現問題後果將不堪設想近日一則「安徽壽縣493人陸續發熱腹瀉」的新聞引起人們熱議據省市縣聯合調查組初步調查判定為志賀氏菌感染所引起疑似因自來水出現問題
  • 六問六答:讓493人腹瀉的「志賀菌」
    原創 袁曉安 冀連梅 冀連梅藥師據新聞報導,自8月20日以來,安徽壽縣保義鎮數百名居民陸續出現發熱、嘔吐、腹痛、腹瀉症狀。據壽縣衛健委8月23日通報,此為「志賀菌」感染所致。
  • 安徽發布洪澇災害常見病證中醫藥防治手冊
    安徽省洪澇災害常見病證中醫藥防治手冊(2020版)(居民版)前言入夏以來,安徽省長江、淮河及巢湖流域發生了嚴重的洪澇災害。當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階段,為發揮中醫藥在救災防病工作的特色優勢,指導一線醫務人員和災區群眾合理運用中醫藥防治洪澇災害常見病症,保證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為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做出貢獻,受安徽省中醫藥管理局委託,安徽省中醫藥學會、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組織本省著名中醫藥專家針對我省洪澇災害可能發生的常見病證,在安徽省中醫藥學會、安徽省針灸學會編寫的《安徽省洪澇災害常見病證中醫藥防治手冊(2016
  • 洪澇災害期間,要做好個人防護
    考慮到洪澇災害對環境可能造成的破壞,和對飲用水衛生產生的影響,江蘇省疾控發布緊急提醒,相關單位和市民要加強環境衛生意識、保障飲水安全、做好個人防護。【加強環境衛生意識】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健康所副主任醫師鄭浩提醒:要做好糞便、垃圾的衛生處理,垃圾要定點堆放、及時清運,被汙水汙染的廁所和垃圾堆放點要及時進行消毒,防止成為腸道傳染病疫源地和蟲媒的滋生地。
  • 界面早報|京外大學生返校需做核酸檢測 安徽壽縣通報村民不明原因腹瀉
    安徽壽縣493人嘔吐腹瀉,官方通報:判定為志賀氏菌感染壽縣發布微博消息,8月23日,淮南市壽縣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關於淮南市壽縣保義鎮發生發熱腹瀉病例的通報》。8月20日以來,壽縣保義鎮居民493人陸續出現發熱嘔吐、腹痛腹瀉症狀,壽縣立即成立處置工作領導組,迅速開展人員治療工作,其中縣醫院、縣中醫院收治289人,目前病人病情普遍好轉,部分病人已治癒出院。據省市縣聯合調查組初步調查,判定為志賀氏菌感染所引起。
  • 焦點| 安徽493人發熱嘔吐腹瀉!感染原因披露
    近日,安徽壽縣保義鎮多人出現不明原因發熱腹瀉症狀,引發關注。據@梨視頻據@梨視頻,一位孩子家長表示,小孩發熱、發高燒、拉肚子,現在老人也是。不是那種從低燒開始,直接是高燒39.5°C、40°C。
  • 安徽省洪澇災害常見病證中醫藥防治手冊(2020 年版)發布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健康安徽微信號消息:8月24日,安徽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了《安徽省洪澇災害常見病證中醫藥防治手冊(2020年版)》,手冊分基層醫療機構版和居民版兩個版本,基層醫療機構版主要供基層醫務人員應用中醫藥防治洪澇災害常見病證時運用,居民版主要供災區普通社區居民應用中醫藥防治常見病證時參考。
  • 頭疼、發熱、腹痛腹瀉?警惕諾如病毒來襲
    根據2013 年發表的系統綜述,全球52.7%的病例和41.2%的暴發發生在冬季(12月-次年2月),78.9% 的病例和71.0%的暴發出現在涼爽的季節(10月-次年3月)2月10日,黑龍江亞布力一度假村多名遊客在度假村用餐後,陸續出現腹瀉、腹痛、嘔吐、發燒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狀。經檢測為諾如病毒感染。
  • 265名學生腹瀉、嘔吐、發熱!學校通報來了……
    9月4日晚間,西北民族大學官方微博發布「關於校內部分同學發生腹瀉等不適症狀情況的通報」稱,截至9月4日18:00時,學校共計265名學生出現不適症狀,已有214人恢復健康正常上課,其餘同學症狀輕微正在治療。
  • 竟引起38名兒童腹瀉嘔吐
    10月21日,大化曦龍灣幼兒園16名幼兒相繼出現嘔吐、腹痛症狀,經醫院檢測,工作人員在小孩嘔吐物中檢測出諾如病毒,初步分析因感染諾如病毒引起。9月24日,四川省成都市某幼兒園11名兒童回家後持續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
  • 發熱、嘔吐、腹痛……天涼了這種病毒又開始興風作浪
    近日,長春晚報記者從長春市兒童醫院了解到,最近,長春市兒童醫院消化內科門診去了不少像淘淘這樣的患兒,症狀多為發熱、噁心、腹瀉、嘔吐、腹痛等。消化內科主任溫鳳說,前去就診的孩子大小不等,兩三個月的、四五歲的、七八歲的、十幾歲的都有。「諾如病毒又稱為寒冷病毒,天越冷它越活躍,生存能力極強,可以在極端溫度的水中和物體表面存活,幼兒、老人和免疫力較弱的人較容易被感染。
  • 腹痛、腹瀉、嘔吐?當心是急性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常被忽視!千萬...
    因早期無特殊異常表現易被忽視。 主要表現有腹痛、腹瀉、腹脹、發熱、嘔吐、便血等。 嚴重者可以出現休克、腸麻痺等中毒症狀以及腸穿孔,可危及生命。 一、急性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有哪些常見症狀?
  • 剛開學,265名學生集體發熱嘔吐腹瀉!檢測結果出了,學校深夜通報!
    9月4日晚間,西北民族大學官方微博發布「關於校內部分同學發生腹瀉等不適症狀情況的通報」稱,截至9月4日18:00時,學校共計265名學生出現不適症狀,已有214人恢復健康正常上課,其餘同學症狀輕微正在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