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口才的基本要求
簡單來說,應對口才的特點,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2、正中要害,應答的話語,能做到精幹簡短,句句說在點子上;
從這幾點就可以看出來,敏捷的思維的能力,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快、準、狠」,通過恰當的回應,就能夠讓「挑釁者」啞口無言。
在某個候車室內,一位男青年把痰吐在潔白的牆壁上面,旁人見此,就他說:「這位大哥,難道你不知道『不能隨地吐痰』嗎?」
「既然如此,看來我可以把握在手中的垃圾扔給你了,畢竟我並沒有隨地丟垃圾。」
還有一個關於歌德的著名笑話。
這位批評家十分傲慢無禮地說:「我從來都不給傻子讓路的。」
如果說,第一個故事是語言技巧的反擊,那麼第二個故事,則結合一些動作的成分,作為了敏捷的應對。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你首先要培養出幾種能力。
想要讓自己有效地發揮出敏捷的思維,一些基本的能力你最好要掌握。
第一、足夠的自信力。
當你沒有自信的時候,對於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就會有一種逃避或者退縮的傾向,很容易被動地去接受那些不好的事情。
不管你想不想成為一個思維反應敏銳的人,培養自信對你百利而無一害的。
能讓我們專注目標,並且能夠根據目標,恰當調節行動以及自我心理期待的能力,往往就是意志力。
如果你情緒一直消極懈怠,態度猶豫不決,始終處於一種心理壓力的狀態,就很難專注目標作為應變了。
能夠調動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解決的問題上,是讓我們成功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只要你在意識十分敏銳的狀態下,你才有活躍的思維支撐你產生應變需要的頓悟。
第四、靈動的創造力。
只有這樣,你才能夠讓不同的思維形式,如邏輯思維、聯想思維、發散思維、聚斂思維、逆向思維等共同和諧配合,讓自己的大腦迸發出巧妙的答案。
既然如此,我們要怎麼培養它們了。
所謂「軟方式」,就是通過思考不同的IQ題,或者思考題,積累一定程度的思維經驗,從而讓思維獲得提高的方式。
我們可以運用訓練辯論的方式,去訓練我們的思維反應能力。
1、自問自答;
3、順語反詰;
用這四種方式去訓練自己的語言反應能力,基本上就可以處理日常生活大部分遇到的談話問題了
所謂「自問自答」,就是自己問自己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然後自己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去回答它們。
當你能夠調整思路去回答這些問題,甚至「跳出」常規的應答方式去回答問題,你自然就能夠從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
為什麼要給自己問出這些問題呢?
而這些「反常而不友好」的問題,卻離開大腦的舒適區,這樣大腦就會強迫自己運用新的方式去應對問題,從而激活我們的思維反應。
訓練要求:
2、給自己限定回答的時間,如30秒內完整回答到問題,以此提高對問題的反應速度。
這個訓練不一定要局限於自己去做,也可以請朋友幫忙設計一些問題,然後試著去回答。
這個訓練方法,可以訓練我們「對答如流」的能力,不管別人問什麼,我們都能夠瞬間回答出來。這種高強度的思維運用活動,會強迫我們用最短的時間去思考答案。
訓練方法有哪些呢?
這些問題,由近及遠,步步逼近,回答的反應時間不應超過三秒。也就是說,問題一旦問出來,你就要立刻反應去回答,讓自己有一種回答迫切感。
1、回答的速度最重要是迅捷。最好兩個人在一起訓練,一個人負責問,另一個人負責回答。不管是問的還是答的,都能夠起到訓練的作用。
3、對於答案,無需過於苛刻,只要大致能夠回答到點上,就可以通過了。
前文舉出的那兩個故事,都是順著對方的邏輯進行反駁的例子。對方的語言已經隱含著他自己的思維邏輯,我們只要利用這個邏輯去造句,就能起到反擊對方的作用。
例如有這麼一個故事。
女記者問:「不知道閣下對於女性有什麼想法呢?」
大臣這個回答,就是順著對方「想法」這個邏輯,予以否定,從而起到反擊對方的作用。
問:難道你的脾氣一直都這麼不好的嗎?
問:你作為一個窮人,是怎麼看待人際關係的?
問:我很好奇,你那個窮爸爸是怎麼把你培養成「人才」的!
當然,如果你回答的速度也很快,而且也能夠「正中要害」,說明你的思維反應已經非常敏捷了。
發散思維去曲解話語的意思
爸爸在訓斥兒子。
兒子:對不起爸爸,我以後不會背著你抽菸了,我會當著你面抽。
這種曲解訓練方法,可以開闊我們看問題的思維,活躍我們解決問題的思路,從而提升我們思維的反應能力。
例如當你看到「我們之所以能夠做朋友,是因為我們比較投緣」這句話時,思考一下,哪個地方可以曲解呢?
又如「貧賤不能移」,現在很多人都曲解成「貧窮的人,是不能移民的」,這就是意思上的曲解。
訓練要求:
2、根據學到的技巧,試著利用這個技巧仿造出相同的情況,看看自己能不能熟練去運用它們。
堅持通過這四種方式去訓練自己,你的思維反應能力,自然會變得越來越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