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小方法,有效幫助提升孩子理解能力

2020-10-04 神州兒女兒童康復

 特殊兒童認知訓練是一個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漸進過程。

  對物體顏色、形狀及各種基本的物理屬性的認識等基礎認知能力,是兒童開展高階認知訓練的基礎。

  這些內容既屬於認知的範疇,又是進行後續教學和訓練的一個先決條件,所以我們把它稱之為基礎性訓練,並將其作為特殊兒童認知訓練內容的一部分。

  

  在與特殊兒童接觸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很多時候,他們對我們的指令無動於衷置若罔聞,並不是說他們不願意與我們溝通,大多是因為他們不能夠理解其意義,所以提升他們的理解能力是很重要的。

  在這裡給大家提供幾個有效的方法,去幫助提升他們的理解能力。

  能夠模仿成人的手部動作

  與孩子面對面而坐,說「拍手」看孩子是否有動作。

  如果他不執行指令或者在做別的事情,要通過一些有趣的活動或聲音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讓孩子與老師保持目光對視,說「拍拍手」然後做出相應的動作,然後再說「拍拍手」,並輔助孩子做出相應的動作,重複練習,直到孩子可以獨立完成,並且做到無論何時何地孩子都可以對這一指令有反應,說明孩子已經理解。

  

  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

  叫孩子的名字(而不是寶寶、貝貝等),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

  觀察孩子在聽到呼叫後的反應,如果完全沒有反應,則要遵循以下步驟進行訓練:

  與孩子面對面坐(近距離),在呼叫他的名字後,吸引孩子與呼叫者保持目光注視,重複練習,在孩子做出正確反應後,要給予獎勵。

  

  通過呼之應答的練習,使孩子眼神的互動及聽覺理解能力得到改善。

  對孩子的正確反應一定要有誇獎,最佳的反應是孩子聽到呼叫後不僅有應答,而且能走過來。

  變換呼叫者,當孩子對家長的呼叫有反應能力時,可以讓其他老師或親友參與進來,直至孩子對任何人的呼叫都有反應的能力。

  在認知中提升

  2005年,有專家用11種基本顏色對3-6歲兒童的顏色命名能力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兒童對11種顏色的命名順序是:白、黑、紅、黃、綠、藍、粉紅、紫、橙、灰、棕。

  兒童在未能對顏色進行正確命名之前,已具有對顏色的分辨能力。

  例如,4個月的嬰兒已經能區別紅、藍、綠、黃四種顏色,與成人相差不大。

  

  對顏色進行正確命名,除了和言語能力發展有密切關係外,還與對顏色的抽象及概括能力的發展有關。

  對於特殊兒童來說,顏色感知水平的發展落後或缺陷,會嚴重影響他們認知能力的發展以及良好個性的形成。

  因此,在開始對特殊兒童進行認知訓練前,應要求他們正確認識一些基本顏色,這是進行後續相關教學與訓練的一個先決條件。

  讓孩子能夠認識顏色

  (1)從卡片中認識顏色,並進行區分。

  (卡片均可由其他實物替代)

  做同一種形狀,不同種顏色的卡片若干張,(主要是紅、黃、綠、藍等常用色),告訴孩子這是什麼顏色。

  因為是特殊無語言兒童(智力發育遲緩、自閉症等),所以可以忽略他不說出來,不過一定要在其過程中引導孩子發聲。

  主要先讓孩子認識2—3種顏色,一段時間後,取其中顏色差別相對大一些的卡片讓孩子進行區分,如果孩子可以區分,再進一步加強訓練。

  

  (2)從實物中認識顏色,並進行區分。

  取同一類型的實物(積木、套塔、套碗等),不同顏色,最好是質地、大小、形狀都完全相同(為了避免孩子是因為其他方面作為判斷標準而進行認知)進行認知,告訴孩子這是什麼顏色做出正確的區分。

  (3)能夠配對相同的顏色。

  首先是卡片與實物配對。

  取形狀、大小、顏色相同的卡片及實物,告訴孩子它們的顏色是一樣的,然後取一個顏色不同,其餘相同的實物(卡片),把兩個實物(兩個卡片)放在一起,並與卡片(實物)相對應告訴孩子拿一樣的。

  如果孩子可以做出正確的反應則把卡片或實物的屬性改變,直至卡片與實物只有顏色相同,其它皆不同,讓孩子拿一樣的進行配對。

  還可以做卡片與卡片的配對,實物與實物的配對。

  

  注意事項

  1.在幫助兒童進行顏色認知訓練時,強調手中正在操作的,例如「寶寶,這是紅色的積木」。

  2.使用是非強調法,例如幫助兒童學習紅色時,儘量多強調紅色,引導兒童拿起紅色積木,當兒童拿對時,說「你真棒,這是紅色的積木」,當兒童拿錯時說「這不是紅色的」。

  3.給孩子創造色彩繽紛的環境,兒童的床單或玩具避免單一顏色。

  4.當兒童在最初學習顏色時,避免一次給予過多顏色,兒童會感到混亂,建議給予一到三種顏色,多強化,使兒童清楚認知後,再增加顏色種類。

  讓孩子能夠認識形狀

  首先從實物入手,讓孩子通過觸摸來感受形狀,有一個感官上的認識。

  例如圓形,通過觸摸感受出它的光滑、流暢;三角形,感受出它的三條邊和三個尖尖的角等等。

  認識實物後通過卡片來加深認識,然後可以進行形狀的配對(實物與實物、卡片與卡片、實物與卡片、卡片與實物)來進一步認識和區分形狀。

  

  注意事項:

  1.在進行訓練時注意激發兒童興趣,利用各種感官感受圖形。

  2.引導兒童注重動手操作,促使兒童將學到的知識與現實實物相結合。

  3.提供不同大小、顏色的形狀,建立圖形守恆。

  寫在最後

  提升特殊兒童的理解能力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應做到循序漸進,找到最適合孩子的方法,誇獎和食物的獎勵也必不可少。

  

  總之,在訓練教育特殊兒童的過程中,我們不是只與孩子的身體對話,要與孩子的心靈對話,要培養有靈魂的人,讓他們可以做到理解每個微小的動作、每個聲音的意義是最重要的。


相關焦點

  • 小學階段:閱讀理解能力差?3個方法助你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到了小學五年級,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短期內還有可能提高,如果越到高年級提高的難度越大。所以在小學五年級,孩子閱讀理解能力的整體提升是關鍵的一年。但作為小學期間孩子的學習,小學知識量很小,家長也不必太過於在意,有效的幫助孩子輔導一下,就會很快提升,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有效改善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
  • 8個實操訓練方法有效提升孩子語言理解能力
    孤獨症孩子具備了發音說話的能力之後,可以開始向主動性語言過渡。那麼什麼是發音說話的能力?也就是聽到別人說「XXX」他(她)可以跟著去重複,當有這個能力後,我們就可以從語言理解能力訓練開始,通過以下8個方法去幫助孩子主動表達。
  • 孩子理解能力差?這4個方法很有效!
    但理解力的培養是循序漸進的,每個孩子資質不同,理解能力也是有快有慢的,作為家長我們不能隨便給孩子貼上理解力差的標籤,這樣容易讓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也會讓自己失去教育的自信。有些問題在我們看來非常簡單,但是對孩子不是這樣的,所以我們需要有耐心,幫助孩子建立信心,否則孩子有了心理壓力,就會覺得自己不如別的孩子聰明,這對於他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如何提高孩子的理解力想像力和理解力是可以相互促進的。
  • 第三節課:如何做到有效閱讀,提升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
    第三節課:如何做到有效閱讀,提升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大家好,這裡是頭條號小作家起跑線的專欄,歡迎大家收聽。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小學生如何做到有效閱讀,並且通過閱讀,來幫助自己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小學一二年級學生的讀書,先保持自由閱讀,不要做過多要求。
  • 有效提升孩子英語學習的7個方法,你知道幾個?
    在此基礎上,發展孩子用英文的耳朵和用英文思維、想像、審美及觀察等能力。平時家長可以選擇一些適合孩子年齡的優秀經典的英文原版書,一般配有音頻,有些還有動畫,加上一些延伸手工和遊戲,孩子會覺得非常有趣,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會越來越濃厚。聽英文兒歌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事實上,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聽英文歌經常被用來作為提高英語理解力的方式之一。
  • 有效提升孩子閱讀能力的8個必殺技
    我們都知道閱讀不僅能提升孩子的理解力,還能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據調查,有41%的父母表示孩子不喜歡閱讀。因為孩子太小認識不到讀書的重要性,一心只想&34;,畢竟「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家長要正確引導,讓孩子喜歡看書學習,同時也要給時間讓孩子去玩。
  • 孩子討厭數學,成績落後怎麼辦?3個方法提升數學思維能力
    如果一個孩子數學偏科,將是很影響綜合成績,縱觀歷年的高考學霸,數學都是在140幾分以上,也就是說數學學好才是加分項。2、生活需要。學會數學,小到平時逛街、購物,自己都能算清楚。大到職場中、生活中,都需要有一定的數學基礎能力。3、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 想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用這個方法最有效
    經過一年的幹預訓練後,她開始和家人建立親密關係,能夠用動作進行互動,一次能完成20-30個溝通循環。但整體看,她的行為依舊非常刻板,總一遍遍地重複同樣的行為。看完上面的故事,相信很多人可能不理解,玩假扮遊戲對孩子思維能力、社交能力有什麼好處?下面我們來說說假扮遊戲的重要性。假扮遊戲的重要性孩子進入假扮遊戲,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飛躍之一。「如:把箱子當灶臺,把衛生捲紙芯當望遠鏡。」
  • 這是一篇給孩子看的文章,幫助孩子找到真正有效的學習方法
    學習究竟是誰的事,在很多家庭中都顯得本末倒置,家長做很多事去讓孩子好好學習,孩子拿不到理想的成績,接下來家長就會找更多方法去影響孩子,孩子感到更加的難受,成績不僅沒有提升,還可能滑落更多。想要遠離這個怪圈,家長一定要清楚一件事,放手讓孩子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包括學習。
  • 3個方法提升寶寶語言表達能力,家長多堅持,孩子「能說會道」
    3個方法提升寶寶語言表達能力,家長多堅持,孩子「能說會道」1、常與孩子探討意見平時多跟孩子保持有效的溝通,通過交流的方式即時性的與孩子探討某件事情的看法與建議,在孩子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和意見之時,家長對孩子不要持否定意見,適當的肯定孩子並表述自己的看法,不僅能提升孩子的即興口語表達能力,還能讓孩子全方面、多角度的思考問題,形成更加嚴密的邏輯思維
  • 孩子語言能力提升慢?著重鍛鍊這2個腦區,提升孩子信息處理能力
    ,並不是靠簡單的刷題就可以解決,沒有技巧沒有方法的練習,對於提升孩子的語言理解和表達幫助很小,反而加重他們的負擔,使孩子對自己失去信心。這時候就需要用專業的讀寫訓練去幫助孩子,競思高效讀寫訓練是專門針對語言、閱讀、書寫能力較為薄弱的孩子研發,並根據每個孩子的不同問題和需求設置訓練方案。讀寫訓練能夠提升孩子聽說讀寫方面的接收能力、理解能力、記憶能力,有效改善閱讀漏字、跳行、錯字等現象。
  • 孩子壓力大,4個方法,有效幫助孩子緩解壓力
    所以平時儘量鼓勵孩子,讓孩子放輕鬆,但一提起學習孩子好像更煩躁了。周女士又換著方法,選擇陪著孩子一起學習,但孩子非常不樂意還把自己關起來了。幾輪下來,周女士發現孩子似乎並沒有什麼改善,反而好像狀態更加不好了。面對孩子的壓力,周女士感到擔心和焦慮,但是也不知道該怎麼辦。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比起上一輩的人好了很多,不愁吃穿,好像沒有什麼煩惱。
  • 認知能力是基礎能力,如何幫助寶寶提升認知?從這幾個方向開始吧
    認知理解能力不光是幫助孩子認識理解事物,同時也對他們的語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有著促進作用既然認知理解能力如此重要,那麼,我們家長應該怎麼幫助寶寶提高他們的認知呢?咱們可以看看以下幾種小方法。例如,我們要求孩子把所有的紅色放進最小的盒子裡,媽媽把所有的綠色珠子放進第二小的盒子裡,看誰先放完。先放完的會得到一塊小餅乾的獎勵(強化物力量大著呢)。簡單的遊戲既可以幫助孩子認識大小,也可以認識顏色。
  • 如何給孩子解釋數字0?3個小方法,幫助孩子輕鬆理解難懂的0
    但是,家長有沒有發現,教孩子數數的眾多方法中,數字0一直是缺席的。 縱觀家長對孩子的數學啟蒙,很多時候家長沒有像孩子傳達數字0的概念,孩子也是不理解的。 我曾經就遇到一個孩子,他主動問了家長數字0是什麼,家長告訴他是沒有的意思。 孩子非常疑惑,既然數字0是沒有,那麼為什麼要有它呢,就用沒有就好了。
  • 分享四個少兒英語教學方法!助孩子提升英語能力
    關注@每日口語秀,輕鬆學英語~四個少兒英語教學方法,幫助你提升少兒英語。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孩子的英語都是他們比較操心的事情。孩子天生就很強壯,強迫學習不僅會讓他們不快樂,而且往往學習效果也很差,特別是學習英語。孩子們怎樣才能更好地學習英語?事實上,孩子學習英語是一個遵循的規則。今天,我推薦四種少兒英語教學方法,幫助他們快速學好英語。
  • 注意力訓練的5個小妙招,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和學習力
    其實很理解這位媽媽的感受,作為家長,有時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真的感到吃力和無助。但也正因為如此,父母才需要不斷學習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只有這樣,才能跟上孩子的成長節奏,做好孩子的教育。 正如面對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父母的抓狂與責問都無助於孩子改善問題。只有掌握孩子注意力發展規律,運用科學的培養方法,方能有效解決問題,提高孩子專注力。
  • 一年級語文:提升孩子造句能力的幾個小技巧
    今天,我們來聊聊小學一年級語文:提升造句能力的幾個小技巧。1、用比擬詞造句,藉助聯想與想像讓句子生動形象。2、在理解詞語意義的基礎上,加以說明造句。3、用一對反義詞或者用褒義詞貶義詞的組合來進行造句,強烈的對比有較好的表達作用。
  • 聽聽這幾個方法,可以幫助少兒提高聽說讀寫能力!
    少兒英語學習也是大家熱度關注點之一,我們知道孩子學英語最好的年齡是幼兒時期,這個時期需要家長好好引導,主要培養少兒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和日常英語的簡單交流,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可以讓孩子對英語更加感興趣,也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是有很多家長不知道怎麼樣引導孩子學習才對孩子有幫助,哪個學習方法才是適合孩子的,今天我們就來聽聽這幾個方法,很多家長用了這幾個方法,幫助自家孩子提高了聽、說、讀、寫能力!
  • 幾個小技巧,有效訓練1-3歲孩子認知能力!
    發展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用語言指點並鞏固孩子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所取得成果,幫助他用動詞如"伸出"、"倒轉"、"挪動"等來表達他找到的解決辦法。詞可以幫助孩子自己選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擴大在解決類似問題時使用這種方法的可能性。 發展思維的靈活性教小兒用同種玩具進行不同的玩法並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小兒注意觀察一種物體的多種用途,以發展小兒解決問題的技巧。
  • 提升孩子英語學習的有效方法,你知道嗎?
    想要提升孩子的聽說讀寫能力,也是有技巧可言的。1·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的老師」。興趣是成功之母。有興趣才有求知慾,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學習。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自己感興趣的事就容易堅持下去,而不感興趣的事,是很難堅持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