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小技巧,有效訓練1-3歲孩子認知能力!

2020-12-12 王老師講感統

1歲-1歲半

1、觀察能力的培養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的感覺知覺活動,是發展智力的主要途徑。

兒童觀察事物是通過各個感覺器官來進行的,因此,培養兒童的觀察能力,應從發展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感覺能力入手,從他們感興趣的、注意到的事物開始,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去觀察事物。

識別大小教小兒比較物體的大小,開始可選擇形狀類似,大小差別顯著的物體來練習,如大娃娃與小娃娃,大杯子與小杯子等。 

識別形狀可用同種顏色的紙板,剪成兩套形狀不同的圖形如圓形、橢圓形,讓小兒和家長分別拿一套,教小兒把他手中的圓圈重疊到家長的圓圈上,指給他看,這兩個圓圈的形狀是一樣的"都是圓的。"

再讓他把圓圈與其它形狀的紙板比較,告訴他是不一樣的。

識別顏色先從基本的顏色紅、黃、藍、綠進行識別。一次教一種顏色後,教會後再教另外一種。

2、發展幼兒注意力

注意力的穩定性幼兒注意力短暫,不穩定,成人應幫助小兒更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於一個物體上或一種遊戲中。

如小兒玩皮球一會兒就扔掉,正要開始做其他的事情,母親可拿起皮球,教他一些新的玩法,如教小兒用手使皮球在地面上旋轉,或對著牆壁滾動皮球,使皮球碰向牆壁自動滾回來,或用球投籃等。

擴大注意的範圍教注意物體之間的聯繫,發展注意力的穩定性和注意的分配能力。

在培養小兒觀察力時,應多帶小兒接觸大自然,注意引導孩子調動多種感覺器官參與觀察活動,可教小兒看日出日落,風吹草動,聽鳥語、聞花香等等。

3、記憶力的培養

小兒的記憶是由感覺器官獲得的信息積累而成的。有了記憶,小兒才能呈現出日新月異的進步。

實物記憶練習讓小兒根據記憶尋找所需要的玩具,如先讓小兒看一個小球,然後把它收起來再讓孩子在其他的玩具中找這種小球。

強化記憶練習父母可以選擇一些形象直觀,與嬰兒本人關係較為密切的東西和他感興趣的事物來訓練他的記憶。可教小兒認識爸爸、媽媽,自己的名字、五官和身體的主要部位,間隔一段時間,情景再重複。

4、思維能力的培養

小兒的思維活動是以周圍的實物和具體的活動為基礎的。

因此,在促進嬰幼兒思維能力發展的諸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給小兒創造一個有利於動手動腦的環境。 

發展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用語言指點並鞏固孩子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所取得成果,幫助他用動詞如"伸出"、"倒轉"、"挪動"等來表達他找到的解決辦法。

詞可以幫助孩子自己選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擴大在解決類似問題時使用這種方法的可能性。 

發展思維的靈活性教小兒用同種玩具進行不同的玩法並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小兒注意觀察一種物體的多種用途,以發展小兒解決問題的技巧。

如教小兒用鑰匙可以開鎖,也可以撬開奶粉罐上的鐵蓋,捅開飲料瓶口的紙封,還可以當筆在泥地上畫畫等等。筷子是用來吃飯的,但偶爾也可用它攪拌漿糊、藥液,甚至當燈籠的提手等。

5、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培養

辨別音響給孩子聽不同的聲響,讓孩子判斷是什麼東西發出的聲音。 

手影表演成人可利用燈光或陽光下的投影用手做成小鳥飛等動作,引導小孩子觀看、想像。

看圖片通過看圖片,認識圖片中的人物、物品,說出"是誰?","在做什麼?","是什麼東西?","做什麼用?"。

1歲半-2歲

1、觀察能力的培養

培養上下、裡外、前後方位意識如遊戲時說:"球在箱子裡。","小車在箱子外面。"等等。

辨別多少如分糖果給家人,看看分的是否一樣多,放桌上比比看誰多誰少。也可以用專門的圖畫,訓練孩子認識多少。

比較高矮讓小兒看爸爸比媽媽高,孩子比媽媽矮。

用玩具比比看,哪種動物高,哪種動物矮,或直接帶小兒到動物園實地比較一下,也可看動物的畫片,如小烏龜和小兔,猴子和長頸鹿,誰高誰矮?若小猴子爬到高高的大樹上,是不是比長頸鹿更高了?

指導小兒觀察事物的特徵,有助於隨意注意的形成和發展帶小兒觀察動物、自然景物,如"小貓在吃什麼?","它怎麼叫?","小鳥在哪裡?",自然:"紅色的花在哪裡?""聞聞看什麼東西香香的?"。

2、記憶力的培養

詞彙記憶成人在講述孩子較熟悉的故事,或教小兒念他熟悉的兒歌,或唱他熟悉的歌時,有意識地停頓下來讓孩子補充,由簡到難,開始讓孩子續上單字,以後可逐漸讓孩子續上一個詞、一句話這既可促進記憶力的提高,還可發展小兒的語言能力。

實物記憶讓小兒回憶起不在眼前的實物,可給孩子一件玩具,讓他注視您將玩具放到盒中,蓋上蓋子,讓他說出盒中玩具的名稱。

3、思維訓練

1歲半以後應在孩子的遊戲中增加一些較為複雜的內容,促進小兒思維發展。

比較大小用套蛋、套塔、或大小不同的紙盒等玩具,教小兒依尺寸的大小,將小尺寸的套入大尺寸的玩具中,讓孩子在遊戲中進行比較、概括、並做簡單的分析。

按顏色特徵將物體歸類在遊戲中,成人可讓孩子在各種顏色的物體中,將指認顏色的物體找出來。在遊戲中,還可以讓孩子按顏色分別放置物體。

例如,將紅色的木製小球放到紅色盒子中,而將藍色的小球放到藍色盒子中去等等。 

發展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教小兒用小錘子將小木板釘進潮溼的沙土中,用木棍將手拿不到的環拉到跟前等。 

4、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培養

模仿遊戲遊戲能促進孩子創造性想像的發展。成人可指導幼兒模仿日常生活情節的遊戲,開始可由成人設想遊戲的內容指導幼兒遊戲。

有意識、有計劃地培養孩子繪畫,不僅可以發展孩子認識事物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發展手部小肌肉活動的能力,也有利於對孩子進行審美教育。進而可以逐步發展想像力和創造力,培養感受藝術美、自然美和社會生活美的能力。

繪畫還可培養幼兒獨立活動和專心做事的好習慣,促進智力的發展。

培養聽音樂和欣賞音樂的能力音樂可以給人以美的感受,擴展幼兒對周圍環境中各種不同事物的想像力,促進幼兒情感和智力的發育。

小兒出生後的第一年是其音樂能力發展的起點,可通過培養孩子區分音的高低、音的長短、力度、音色、節奏、旋律等能力,來培養孩子的音樂感受力。熟悉的歌曲、有趣和有節奏的樂曲能發展幼兒的音樂想像力。

2歲半-3歲

1、觀察能力的培養

(1)觀察事物的特性

比較長短也可在紙上劃線段,教小兒比較長短。還可比較長褲和短褲,長袖衫和短袖衫,長鉛筆和短鉛筆,長凳子和小方凳等。

比較厚薄讓孩子拿一本小畫書,你拿一本更厚一點的書,同孩子比較,說"我的書比你的書厚"。"你的書比我的書薄"。然後,鼓勵孩子尋找一本更厚的書,孩子就可以說上邊的話,其後你再找一本更厚的,依此類推。

以後可以倒過來玩,"我的書比你的薄。""你的書比我的厚。"這種遊戲也可以用於比較被子、衣服等其他物品。

綜合比較引導孩子善於發現近似事物中的不同點和不同事物中的相似點,來培養小兒觀察比較的能力。

(2)發展幼兒注意力

教小兒按成人的指示、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情或一種遊戲。成人提示任務越具體,就越容易引起幼兒集中注意,明確注意的目的,在兒童完成作業時成人可不斷給予幫助,讚許,鼓勵幼兒正確的行為,表揚孩子的成績。可利用比賽的形式,激發幼兒積極性,鼓勵他集中精力。

2、記憶力的培養

利用遊戲培養記憶力將幾種幼兒熟悉的玩具,如小動物、汽車、球等擺在桌子上,請小孩說出玩具的名稱,然後用布把玩具蓋上,成人從蓋布下取走一個玩具,再將蓋布打開,讓幼兒看一看,少了什麼玩具。

也可以地上放幾個圈,每個圈中放一個小動物玩具,表示小動物的家,然後讓幼兒記住每個動物家的位置,並請小動物出來玩,最後再叫幼兒將小動物逐個送回"家"--即原來的位置。

圖象記憶讓孩子看一張畫有數種動物的圖片,限定在一定時間內看完,開始時時間可長些,逐漸減少看的時間,然後將圖片拿開,讓孩子說出圖片上有哪些動物,如果孩子記住的不多,還可以教他使用一些記憶的方法如,有翅膀、能飛的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小兒記憶如小兒遊玩回來,讓孩子回想一下玩了什麼東西,遇上了什麼人,經過了什麼地方,等等。

還可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小兒按成人說的先後次序去做,逐漸可用語言指導小兒按指令先後做更多的事情。

3、思維能力的培養

學會數數並理解數量的概念利用語言促進思維幼兒在多樣化的活動中發展了直觀具體性思維,並有了簡單的判斷能力和推理能力,學會對各種物體或現象進行簡單的比較、概括。並確定它們之間的聯繫。

可經常用 "為什麼?"、"在哪裡?"、"幹什麼?"、"怎麼辦?"等,引導小兒思考。 

發展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孩子預想事情的結果,從而教會孩子去思考、推理並學會應當怎樣做,如冰糕一直拿在手中會怎樣?讓孩子先預想一下事情的結果後,做做實驗看看。

4、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培養。

角色遊戲隨著年齡的增長,認識能力的加強,孩子逐漸能理解並模仿人們之間的關係。

此時可引導小兒做扮演角色的遊戲,可以讓他注意現實生活中角色的特點,來豐富他的遊戲情節。

如上公共汽車觀察售票員是怎樣工作的?到理髮店理髮,留心觀察理髮師的一舉一動,等等

繪畫在幼兒能畫出一些線條和形狀後,成人可引導小兒將他所畫的東西同實物作比較,這樣孩子會更有興趣在繪畫中想像、構圖。

音樂培養孩子聽音樂和欣賞音樂的能力。

教孩子理解歌曲的內容,感受歌曲的思想感情,並要求孩子在唱歌時用歌聲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想像歌曲提供的音樂形象,從而激發幼兒的想像力。

和孩子一起「玩」出認知,快來試試吧!

相關焦點

  • 認知訓練:1-2歲的孩子必須掌握的9個能力
    很多家長對兒童能力的發展規律不是很了解,特別是對於認知能力的發展規律,不清楚孩子在各年齡階段應該具備哪些認知能力。如何判斷兒童早期的認知能力發展是否跟上了大部隊,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又是家長們最容易忽略的地方。
  • 怎樣訓練2歲男孩表達能力?3個小技巧和1種偷懶訓練法
    3歲以前的小男孩一般都比較「嘴笨」。就算男孩子的閱讀量比同齡的女孩子高出很多,但在實際應用上,小男孩的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還是要比同齡的小女孩晚不少。 所以在說不過女孩時,性子急的小男孩常會選擇用動手來解決。而「打你、打你」也就成了2-3歲之間小男孩在這一階段裡的口頭禪。
  • 3-6歲自閉症孩子認知訓練集錦
    認知過程是行為和情感的中介;適應不良行為和情感與適應不良性認知有關。心理學研究表明:3-5歲的學齡前兒童處於認知能力發展的關鍵期。5歲兒童已能初步理解相鄰數之間的關係,初步掌握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徵,能運用表象進行加減,能初步理解集合與元素之間的關係等。
  • 8個簡單小技巧,輕鬆提升自閉症孩子的認知能力!建議收藏!
    以下是幾款簡單易操作的訓練小遊戲,可以在生活中和孩子練起來!一、說出大小1、利用同樣顏色的5塊大積木和5塊小積木。開始時讓孩子把10塊積木根據大小分成兩堆。孩子學會正確地分類之後,問他:「哪個是大的?」,「哪個是小的?」如果回答正確,就表揚他。2、用包裝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兩包糖果,讓孩子說哪個大哪個小,說對了就把糖果獎勵給他。
  • 幾個小方法,有效幫助提升孩子理解能力
    特殊兒童認知訓練是一個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漸進過程。  對物體顏色、形狀及各種基本的物理屬性的認識等基礎認知能力,是兒童開展高階認知訓練的基礎。  這些內容既屬於認知的範疇,又是進行後續教學和訓練的一個先決條件,所以我們把它稱之為基礎性訓練,並將其作為特殊兒童認知訓練內容的一部分。
  • 思維訓練不是學習加壓!1個趣味方法,3歲開始啟蒙孩子數學能力!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們哦~)比如——不過大多數都比較適合5-6歲處在幼升小階段的孩子,就有很多家長私信問我有沒有什麼訓練3-4歲孩子思維能力的方法。所以今天,我就主要講講低齡孩子如何進行數學早教。1.低齡孩子早教的核心準則孩子的年齡越小,思維能力越薄弱,認知與短期記憶都相對差一些。不斷灌輸給孩子新的、更多的知識點,遠遠不如在孩子已學的知識上,疊帶遊戲,拓展訓練,多角度理解同一個知識點,啟發孩子的思維。
  • 孩子3歲認識上千字,很棒!但無需羨慕,「認知能力」才是基本功
    小朋友學習漢字時,會對易混淆的的生字進行訓練,比如簡單一點的漢字:己、已、巳,複雜一點的漢字:辮、辯、辨,對小朋友們來說分辨相似的字並記住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寶寶在識字的過程中涉及到記憶、儲存、理解等視覺認知能力。
  • 父母課堂 | 自閉症孩子基礎認知能力提升小技巧
    因此,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的首要目的是提高孩子的基礎認知能力,認知能力的發展,關乎自閉症兒童今後對事物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當然,這些活動還不是認知,只能說是認知發展的最初基礎。嬰兒出生4~5個月,還不能認識外界物體是永久存在的。在他看來,存在的只有他直接感知到的東西。譬如,他正在玩皮球,如果皮球滾到地下看不見了,他不會去找皮球,而是轉移注意去看或玩別的東西了。從半歲到2歲,才逐漸認識到物體的永存性。
  • 1歲以內的孩子如何做語言訓練,3個親子互動小遊戲來了
    很多家長以為,孩子在1歲以前根本不需要做語言訓練,因為孩子那麼小,教了他也不懂啊!0-3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今天,我們和大家分享幾個親子互動遊戲,非常適合1歲以內的孩子進行語言啟蒙訓練哦!的時候,媽媽要做著急的動作去抱一抱孩子,然後把瓜瓜撿起來,在孩子面前搖晃幾下,表示「瓜瓜笑娃娃」。雖然1歲以內的孩子還不懂得兒歌唱的是什麼意思,但是他們非常喜歡看爸爸媽媽的表演,也能通過兒歌的韻律和節奏,以及爸爸媽媽的表情來理解兒歌。
  • 如何開發0-3歲嬰兒認知能力?
    0~3歲嬰兒具有驚人的學習能力,在嬰兒成長過程中,不同時期可通過不同方法來提高嬰兒的認知能力。認知能力主要包括感知、注意、學習、記憶、想像和思維等多種能力。下面介紹幾種開發嬰兒認知能力的有效方法。3.感知溫度遊戲適合年齡:10~12個月練習方法:準備3個玻璃杯,分別裝入涼水、溫水、熱水(熱水的溫度不宜超過60℃)。抱著嬰兒讓嬰兒摸一摸3個玻璃杯,先從涼的開始,並依次告訴嬰兒:「涼的,這是涼的;溫溫的,這是溫溫的;熱的,這個冒熱氣的,好燙!」
  • 兒童認知發展能力及認知訓練順序
    認知是個體知識獲得的歷程,其中包含知覺、記憶、想像、辨認、思考、推理、判斷、創造等複雜的心理活動,大致指一個人學習、思考、應付環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一種適應生活的能力。 一般兒童的認知發展會隨著年齡而增長,並遵循一定的模式發展。
  • 幾歲分房睡,訓練孩子自己入睡,掌握3個時機
    獨睡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也訓練孩子不過度依賴父母。孩子不敢自己睡,要求多,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孩子分房睡不是不能訓練,是可以隨著孩子的心智能力的發展,要有不同的做法。分房睡也是有技巧的。分齡訓練。0-2歲的寶寶沒有辦法自行入睡非常正常。在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孩子沒有辦法自行入睡,可以同房不同床。也是一種漸進式的訓練。
  • 訓練0-3歲寶寶注意力,可以玩這幾個小遊戲
    0歲開始,孩子2歲左右大腦就基本發育完全,6歲左右大腦成型。物體慢移從孩子出生到5個月,寶爸媽可以對孩子進行移動物體的訓練。移動物體的訓練對孩子的視覺刺激、視覺掃描和觀察力都有幫助,每天幾分鐘,做和不做的差距非常大。
  • 專注力訓練的4個小技巧,幫助孩子提升注意力
    很多家長都在為孩子專注力不足而煩惱,網上有很多專注力訓練小技巧,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家長的配合也十分重要。下面小編分享4個家長日常和孩子時需要注意的小技巧,有助於更有效地進行專注力訓練。1、不要給孩子貼標籤即使你家的孩子專注力不強,也不要責罵孩子。
  • 孩子2歲還不會說話?醫生:可能是認知能力發展落後
    信息時報訊(記者 劉俊 通訊員 張小瑞)「寶寶快2歲了,還不會說話,這是不是發育落後啊?」最近,一位寶媽來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諮詢,對此,該院兒科心理測評師林健芬表示,這位寶媽的意識是對的,寶寶的認知能力已經落後了。很多父母並不知道怎麼判斷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情況,有時候就會錯過認知能力訓練的最佳時期。
  • 3歲孩子認得上千字,很棒!但不必羨慕,視覺認知能力才是硬功夫
    最近和一個朋友聊到2歲的孩子該不該認字這個問題,她說她們小區有一個小朋友,今年3歲,已經能認好幾百個字了,還會背好多唐詩,特別聰明,感覺自己的孩子已經落後在起跑線上了。其實我最近也遇到這樣的困惑,早早識字有沒有必要呢?早識字是不是就能早一點獨立閱讀了啊,家人也時不時的開始教墨仔認字,我該如何處理?
  • 訓練孩子專注力的幾個小妙招
    孩子的專注力,作為羅媽媽孩子系統能力鍛鍊最基礎的能力之一,在羅媽媽這裡也是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羅媽媽一直強調孩子的幾個基礎能力,觀察力 表達力以及專注力,組成了孩子的認知能力。
  • 【必看】孩子2歲還不會說話?醫生:可能是認知能力發展落後!
    林醫生表示,這位寶媽的意識是對的,寶寶的認知能力已經落後了。很多父母並不知道怎麼判斷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情況,有時候就會錯過認知能力訓練的最佳時期。認知能力影響孩子智力開發林健芬醫生解釋道,認知能力指接收、加工、儲存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它是人們成功的完成活動最重要的心理條件。
  • 1-2歲寶寶認知發展訓練怎麼做?有這九個訓練遊戲就夠了
    當寶寶進入1~2歲的年齡階段,TA們與外界溝通越來越頻繁,獲得的信息量與日俱增,聰明的大腦一刻不停的在汲取外界的養料,思維、語言、記憶等能力相比較一歲前,都有質的飛躍,小嘴越來越能說會道了。學會走路後,探索的範圍也越來越廣了,自我意識正在形成,也越來越有主見,儼然是一位小大人的模樣。Hello,大家好,我是跳爸!
  • 3 歲前必備的翻翻書,訓練寶寶認知能力,一本只要 7.9 元
    -廣告-這套《小手翻翻認知書》是專為 1~3 歲寶寶設計的一套幼兒雙語學習啟蒙手掌翻翻書。採用翻翻互動形式,160 個互動翻頁,320 個動態變化,雙語認知,掃碼跟讀,培養孩子雙語能力。3 歲前孩子的身心發展還不完善,「規規矩矩」的圖畫書並不能完全滿足他們的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