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劉志華,也是《超級記憶力訓練法》和《快速閱讀訓練法》兩本書的作者。
在你的身邊肯定有這樣一些人,他們似乎天生都是記憶高手,任何需要記憶的材料在他們看來都是小菜一碟,記憶起來毫不費力。他們之所以記憶資料如此輕鬆,是因為他們早就學會了相關的記憶技巧,長期地運用,已發展成為自己的一種潛意識能力了。只要你掌握鏈式記憶法的技巧,你潛在的記憶能力也會如火山般噴發出來,並對你的工作和生活帶來莫大的幫助。
鏈式記憶分為兩種,一種叫鏈式環扣法,另一種叫鏈式串聯法。都是通過創造性的聯想思維,找到材料與材料之間最好的連結點,形成一條記憶鏈條,相互聯繫,從而更快、更簡單、更輕鬆而且更加牢固地記住大量的資料。鏈式記憶法非常適用於記憶較多的、相互沒有聯繫的資料,只需要在記憶的時候將資料與資料相互按順序連結起來就好。對於日常資訊、地理城市、皇帝年號、工作流程、演講內容的關鍵點等,不管使用鏈式記憶中的環扣法還是串聯法都可以進行非常好的記憶。
記憶資料的轉換
我曾經看過美國一個記憶研究專家洛雷的表演節目,他隨手拿起一副撲克牌,隨機抽取了十幾個觀眾把撲克牌順序打亂後攤在他的面前。當洛雷把每張撲克牌依次看過一遍後,現場的觀眾起身把撲克牌合在一起。這時,洛雷讓觀眾任意說出一張撲克牌,他馬上可以說出這張牌的位置。後來,還有觀眾直接提問:「第29張牌是什麼?」洛雷馬上答道:「是紅桃3。」主持人翻開一看,果然是對的,觀眾又相繼問了另一些撲克牌,洛雷每次都能答對,現場的觀眾都非常驚訝洛雷的記憶能力。其實洛雷就是大量運用了資料的轉換法則,並對轉換後的資料與資料之間進行了有效的連結,從而輕鬆完成記憶的。
在講記憶資料轉化法則的時候,我都會做一個實驗,現場測試一下學員們的記憶力。我首先給每一個學員30個亂七八糟的抽象詞語,用10分鐘的時間,看看他們現場能按照順序記住多少個。測試完成後,休息10分鐘後又進行第二次測試,這次我給的30個詞語全部是形象的,用同樣10分鐘的時間現場按順序記憶。兩次測試的結果發現,同樣的時間,30個形象詞語大多數同學都能夠記住20個以上,而30個抽象詞語能只有少數幾位能記住15個以上。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我們在學習的時候遇到的是兩種記憶的材料,即上面實驗時的形象材料和抽象材料。形象材料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一看見這些材料,大腦就能直接快速地提取出它們的圖片,記憶起來就比較輕鬆無負擔。例如大樹、鴨子、雨傘、帆船、手套、襪子、玻璃杯、汽車、火箭、運動員等。而抽象材料既沒有形象,也看不見摸不著,在沒有掌握記憶方法的時候只能靠死記硬背,例如提示、適合、偉大、邏輯、親自、超級、命運、榮譽、精神以及在學習過程中大量出現的文章思想、概念、法律條文、各種公式、定律等。許多學生害怕英語、歷史、政治以及數理化這些科目,都是因為這些科目抽象材料比較多,而且要記憶的內容也比較多,由於沒有學會正確的記憶方法,大大增加了學生們記憶的難度。
因此,在學習中,為了提升記憶的速度和效率,不管遇到的是形象材料還是抽象材料,在記憶的時候,都要進行轉換。運用正確的轉換法則,我們就能把佔據記憶材料60%以上的抽象材料給大腦以一個直觀、鮮明、穩定和整體的感知,大腦在接收到這些感知的時候就會迅速聯想發散,引發人的情緒色彩,產生跳躍式的想像,形成形象思維,深深地印在腦海中。通過這樣的處理後,我們記憶起來就容易多了。當你需要使用這些材料時,只需要回憶和想像,大腦就會自發地重現當時的表現。那到底該怎樣轉換呢?
形象材料的轉換
首先,我們來看看下面這些需要記憶的形象材料:
1.老虎——洗衣機2.駱駝——麵包3.雨傘——牛奶4.花生——武士5.孫悟空——鴨蛋6.鉛筆——電話機7.太空人——玫瑰8.鸚鵡——藥酒9.紅領巾——貓10.遊泳池——禿鷲11.氣球——鬧鐘12.司令——蝴蝶13.扇子——油漆14.二胡——鴛鴦15.西瓜——棒球16.鬧鐘——方便麵17.米飯——漏鬥18.青蛙——牛奶19.教師——酒樓20.酒窩——巴士
一看見這麼多毫無規律和邏輯關係可尋的20組材料,很多人頭都已經大了。但是,只要啟動我們的大腦,運用想像力和創造力,把這些材料的圖像組合起來,記憶就變得非常簡單了。
例如:1.老虎——洗衣機。我們首先在腦海中把老虎和洗衣機這兩種材料的形象或者畫面呈現出來後,接著把兩個畫面組合在一起。我們可以聯想到一隻老虎背上扛著一臺洗衣機;還可以聯想到老虎用腳踩壞了一臺洗衣機;也可以聯想到一隻老虎盤腿蹲在洗衣機上面;或者更加刺激一點,我們可以聯想到一隻老虎鑽進了正在轉動的洗衣機,結果撞得頭破血流。總之,越誇張,越生動,給大腦的衝擊力就越強,我們記憶起來就越容易。
再舉一個例子:6.鉛筆——電話機。一看見這組材料,你的大腦已經把這組材料中的兩個個體圖片呈現出來。我們現在開始組合,你可以想像你將一捆鉛筆插在一個紅色的電話機上;你也可以想像,自己用鉛筆去敲打電話機的鍵盤;你還可以想像你用腳踩壞了很多的鉛筆和電話機;你甚至可以想像用鉛筆把電話機釘在桌子上。聯想的方式越多,聯想的畫面越清晰越具體,我們記憶的效率就越好。
或許,你會覺得這樣的轉換很滑稽,甚至很無釐頭,但正是因為這樣天馬行空的創造力,我們的世界才會變得越來越美好。現在,請開啟你充滿想像力的大腦,參照上面的舉例,將下面這些材料轉換一下。
2.駱駝——麵包
你的聯想是:
3.雨傘——牛奶
你的聯想是:
4.花生——武士
你的聯想是:
5.孫悟空——鴨蛋
你的聯想是:
7.太空人——玫瑰
你的聯想是:
8.鸚鵡——藥酒
你的聯想是:
9.紅領巾——貓
你的聯想是:
10.遊泳池——禿鷲
你的聯想是:
11.氣球——鬧鐘
你的聯想是:
12.司令——蝴蝶
你的聯想是:
13.扇子——油漆
你的聯想是:
4.二胡——鴛
你的聯想是:
15.西瓜——棒球
你的聯想是:
16.鬧鐘——方便麵
你的聯想是()
17.米飯——漏鬥
你的聯想是:
18.青蛙——牛奶
你的聯想是:
19.教師——酒樓
你的聯想是:
20.酒窩——巴士
你的聯想是:
認真做完這些聯想練習後,我們又進行了一次腦力激蕩,在提升記憶能力的065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每天堅持做5~10分鐘這樣的練習訓練,堅持21天,你對形象材料的轉換和記憶能力都有非常大的提升。
抽象材料的轉換
在2010年的春晚上,有一個叫王仙妮的小女孩現場記憶百家姓,讓全國所有的觀眾對她的超強記憶驚訝不已。節目播出後,很多電視臺都對這個被譽為「記憶神童」的小女孩進行過採訪,紛紛探討她有如此強大記憶力的奧秘。
很多看過這個節目的人可能會想,培養這樣一個「記憶神童」要花費多少心血。然而事實是,只要經過專業的培訓,20個課時足以讓每一個孩子和成人都能跟王仙妮一樣。其中的奧秘只有一個,那就是把數字和姓氏經過抽象轉化後進行聯結組合就可以了。
當我們把抽象的材料進行轉換後,以前利用左腦死記硬背的模式就自動切換到右腦的創造模式了。但遺憾的是,現在有90%以上的人在學習的過程中都不知道如何進行抽象材料的轉換,其實我們的老祖先們是最擅長把抽象的材料進行轉換以記憶的高手。古人在沒有出現文字的時候,就是把各種事件用圖像轉換的方式來記憶和書寫的,比如遠古的巖畫、商周青銅器上的銘文以及甲骨文字等。當我們在學習的時候,運用圖片化等方式把抽象詞語轉換過後來記憶,比如:「吹牛」這個抽象的詞語可以這樣來轉換,你可以直接想到一個人對著一頭牛在吹氣,或者你想到一個人吹著口哨在指揮一頭牛。這樣一來,大腦儲存起來就容易多了,不是嗎?
現在請看看下面這四組材料:
第一組:1.時間2.自由3.利潤4.格局5.偉大6.獎勵7.克拉8.迷信
第二組:1.原理2.設計3.管理4.考核5.努力6.信任7.創造8.靈活
第三組:1.抽象2.發展3.方案4.矛盾5.機會6.載體7.材料8.奧秘
第四組:1.社會2.政策3.組合4.談判5.運氣6.成功7.鍛鍊8.指揮
上面這四組一共32項抽象材料,如果讓你在10分鐘內依照順序完整地記憶下來,我相信很多人都辦不到,因為它們都非常抽象。如果按照自己的理解、思考、推理、找規律和練習等方式來記憶的話,不但浪費時間,還容易造成記憶疲勞綜合症。看到類似的抽象材料只需要啟動右腦對抽象材料一一轉換,記憶起來就絲毫不費力氣了。抽象材料的轉換經過我多年的實踐運用和教學研究,一共可以分為以下四種,通過這四種方法,可以把抽象材料任意轉換。
第一種:找代表物。當記憶資料是一個或者一組抽象材料的時候,我們就找一個或者一組能代表它的形象物品來進行記憶,在複述、回憶或者運用的時候只需要把實際的形象物品還原成原來的抽象材料即可。例如第一組:1.時間2.自由3.利潤4.格局5.偉大6.獎勵7.克拉8.迷信運用找代表物這個方法,我們可以為第一個抽象材料「時間」找到一些能代替它的形象物品,如鬧鐘、手錶、沙漏、更夫、日晷、鐘樓、手機、電腦、啟明星、影子等。不同的人思維發散的程度不一樣,所找的代表物也是不一樣的,只要你覺得能代替要記憶的抽象資料就好。
同樣,第二個「自由」我們也可以輕易找到代表物,如天空中飛翔的小鳥、海裡遊來遊去的魚、剛出監獄的囚犯,甚至你還可以想到美國的自由女神像等。
那第三個「利潤」的代表物就可以是紅包、金錢、壓歲錢等。
怎麼樣?以上這三個抽象材料你都能在腦海中想像出實際的形象物品圖像嗎?請試著回憶一遍,越清晰越好。
下面的內容作為你的練習,找的代表物越多越好。
1.格局
找的代表物是:
2.偉大
找的代表物是:
3.獎勵
找的代表物是:
4.克拉
找的代表物是:
5.迷信
找的代表物是:()最後,我要特別強調一點,在找代表物的時候,千萬不要找一個「抽象物體」來代表原來的「抽象材料」。比如,「格局」用「胸懷」來代表,「偉大」用「人物」來代表,以抽象代替抽象,顯然達不到快速記憶的效果。第二種:運用諧音。這種方法就是利用漢字或者數字同音或近音的條件,用同音或近音文字來代替要記憶的材料。尤其是抽象的知識要點和長串的數據資料,運用巧妙、大膽、形象的諧音轉換,越是新奇越能極大地調動自己的積極性和提升學習的興趣。
如果我們要完整地記憶第二組抽象材料,就必須對所有的詞語進行諧音轉換。首先,我們對「原理」進行諧音轉換,可以轉換成圓圓的梨子「圓梨」,同樣也可以轉化成果園裡面的「園裡」,還可以轉換成院子裡面的「院裡」,更誇張點的還可以轉換成一個女影視演員的名字「袁立」,如果你身邊正好有一個叫「袁麗」的人,只要你能想到她(他),也是個非常棒的轉換了。再看看第二個詞「設計」,我們可以直接轉換成江山社稷的「社稷」,還可以轉換成打槍的動作「射擊」,如果你童趣大發的話,也可以轉換成拿著彈弓去射一隻雞——「射雞」,你還可以轉換成神話故事中的一個人物「蛇姬」。第三個詞「管理」,我們直接可以諧音成貪官汙吏的「官吏」,也可以諧音成道觀裡面「觀裡」等。
要盡情地讓你的大腦對這些抽象材料進行諧音轉換,想得越多,證明你的思維越發散。但是必須記住兩個關鍵要點:1.不是所有的記憶材料都可以用諧音轉換。 2.運用諧音記憶了以後,在進行複習和回憶的時候一定要通過諧音還原成原來的材料。
現在,請你以下面的材料開始諧音轉換練習,轉換得越多越好。
1.考核 轉換的諧音形象是2.努力 轉換的諧音形象是3.信任 轉換的諧音形象是4.創造轉換的諧音形象是:5.靈活轉換的諧音形象是:
第三種:字面展開。這種方法非常適用記憶力訓練課程的初學者,只通過字面,不去管材料本身的真實意思,運用一些奇異、特別的想法,把沒有生命的詞語進行擬人化,或者直接通過字面把有關的人、事、物等串連到一起,讓其擴展成生動的形象、奇異的場面或詼諧有趣的情節畫面等。
我個人更喜歡把「字面展開」這種轉換方法叫做「浪漫聯想法」,每個人都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對要記憶的材料進行字面展開。這種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思維發散不是胡思亂想,而是讓思維結合材料海闊天空地擴展,但又不是漫無邊際的,要符合「把不合乎思維情理的詞轉換為合乎思維情理的圖像來記憶」這一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