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寶吐奶是很常見的一件事,經常是剛餵完奶,「譁」一下就吐出來了:
有時候奶是順著嘴角流出的,或者伴隨著打嗝流出;有時候寶寶情緒激動,或動作幅度比較大時,奶可能會猛地從嘴巴、鼻孔裡湧出;誇張的時候,一天就能吐十多次。 為什麼寶寶這麼容易吐奶?這樣到底正常嗎?
寶寶為什麼會吐奶?
對小寶寶來說,吐奶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這主要和寶寶消化系統不成熟以及進食情況有關。
成人的胃裡有兩扇「門」,胃和食道的連接處是「賁門」,和腸道的連接處是「幽門」。賁門處的肌肉比較緊,所以食物一般不會往上跑。
但寶寶的賁門肌肉還沒發育成熟,比較鬆弛,再加上他的胃呈水平狀,不像大人那樣垂向下方,並且容量又小,一旦吃太多,奶就很容易從食道返流出來,從嘴巴中吐出。
這就好比一個開著口、放倒的瓶子,如果裡面裝了太多水,稍微一晃動就會流出來。
不僅如此,如果寶寶吃奶的時候太急,吸入了大量的空氣,那麼之後在給他變換姿勢時,比如洗澡、換紙尿褲,這些空氣就容易從胃裡跑出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打嗝」,喝下去的一小部分奶也會跟著湧上來。
不過寶寶吐奶的時候,一般只會吐小部分的奶,大部分還是會被正常消化、吸收的,所以不會影響生長發育。
大多數寶寶到 6 個月左右,賁門處的肌肉就會強壯起來,而且這時候很多寶寶已經可以坐起來了,胃會慢慢垂下來,不會頻繁吐奶了,少數寶寶的吐奶情況可能會持續到 1 歲左右。
吐奶後應該怎麼處理?
遇到寶寶吐奶時,有些爸爸媽媽的第一反應就是把他豎著抱起來,幫他拍拍後背,這樣的方式其實是錯誤的!
因為寶寶除了會在餵奶後發生吐奶,還可能一邊吐一邊咳嗽,引發嗆奶。要是在寶寶嗆奶時就把他豎著抱起來,不僅不能將奶液排出,反而會使奶水進入呼吸道更深處,導致嗆咳更加嚴重。
因此,寶寶吐奶時,我們首先要確定他有沒有嗆奶。
如果沒有嗆奶,一般不用處理,幫他清理掉吐出的奶液,換件衣服就好了。
如果嗆奶了,我們應該先觀察下寶寶嗆奶的程度。輕輕咳嗽幾下的話,可以讓他側躺好,把臉側向一邊,幫他拍背。嗆奶比較嚴重時,可以讓寶寶俯臥在大人腿上,用力拍他的背,讓奶液流出。
另外,寶寶在吐奶的同時,如果還伴有一些異常,比如體重長勢不好、進食困難、哭鬧不易安撫,或者嘔吐物呈紅色、咖啡色、黑色、黃綠色等,那就要引起警惕了,需要醫生判斷吐奶是否由疾病引起。
如何減少吐奶的發生?
雖然小寶寶吐奶主要是胃腸道不成熟導致的,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注意正確的餵養方式,否則也很容易引起寶寶吐奶。
01
別等寶寶餓急了才餵奶
如果等到寶寶餓壞了才給他餵奶,他就會吃得很急,這樣容易吸入較多空氣,引起吐奶。
雖然寶寶餓的時候不會用語言告訴你,但他其實會通過一些表現向你傳遞信息:
第一階段:有點餓。寶寶會張開嘴巴,舔舔嘴唇,有明顯的覓食動作,稍稍有點不安。
第二階段:比較餓。寶寶會吮吸手指,身體的動作會變多,比如用力拉扯媽媽的衣服、往媽媽胸口尋找乳頭、發出哼哼唧唧的聲音等。
第三階段:餓壞了。寶寶會大聲哭鬧,小臉漲紅。
當你發現寶寶剛開始有飢餓的表現時,就要及時給他餵奶哦,儘量別等到他餓壞了才餵奶。
02
注意餵奶姿勢
餵奶時儘量不要讓寶寶完全平躺,需要幫他抬高一點頭,可以在他身下墊個枕頭,讓他的頭高於身體。過程中不要逗引他,以免喝進去的奶反流出來。
如果寶寶是母乳餵養,需要讓他用正確的含乳姿勢吃奶,避免吸入過多空氣,導致吐奶或脹氣:
用乳頭碰觸寶寶嘴巴周圍,讓他張開嘴巴;當他把嘴巴張到最大的時候,讓他的下巴碰到乳房,含住乳頭和大部分乳暈。
如果寶寶是奶粉餵養,需要注意溶解奶粉的方式。不要上下搖晃奶瓶,這樣容易產生氣泡。最好輕輕地水平旋轉晃動,或者將奶瓶握在手心輕輕搓動,如下圖所示。
要是不小心搖晃產生氣泡了,可以將奶瓶先靜置一會兒,等奶液中的氣泡消除後再給寶寶喝。
在餵奶時,可以將奶瓶傾斜 45 度,讓奶充滿整個奶嘴,避免寶寶吸入空氣。
另外,奶嘴孔的大小也要合適,如果孔太小,寶寶吸奶困難,容易在哭鬧時吞入空氣;如果孔太大,奶液流速太快,寶寶很容易嗆著。
你可以在泡好奶粉後,將奶瓶倒過來觀察,如果奶嘴滴出幾滴奶後就不再繼續流出,就說明奶嘴孔大小是合適的。
03
別讓寶寶一頓吃太飽
前面說過,寶寶的胃容量很小。出生前兩天只有 5~7 毫升,大概只有一顆彈珠或櫻桃那麼大,之後幾天增加到 30~60 毫升,即使到了 1~3 個月,也只有 90~150 毫升,一旦吃過飽,很容易吐出來。所以,當寶寶有飽意時,我們就要停止餵奶了。
當寶寶有以下表現時,他可能已經吃飽了:
吃奶速度明顯減慢,吃吃停停;聽不到吞咽的聲音,更多的是含著乳頭玩;開始東張西望,對媽媽的乳頭或者奶瓶不再感興趣;吐出乳頭或奶嘴;乳房或奶瓶嘗試餵奶時,閉上嘴巴或轉過頭避開;露出滿意的表情,不再哭鬧;安靜而滿足地睡著了。不同寶寶的表現可能不一樣,這需要你在日常生活中仔細觀察,儘快了解自家寶寶的表現特點。
04
多給寶寶拍嗝
在餵奶的過程中,比如吃到 1/3 或者 2/3 的時候,可以停下來給寶寶拍拍嗝,然後再接著喂。
餵完奶後,也不要急著和寶寶玩耍,或立即改變他的姿勢,比如換紙尿褲、讓他平躺等,而應該將寶寶豎抱 15~30 分鐘,豎抱時再拍一會兒嗝。
正確的拍嗝方法是:將寶寶豎抱起來,讓他趴在你的肩頭,然後五指隆起、手掌中空、從下往上輕拍他的背部,幫他排出吃奶時吞入的空氣。可以提前在自己肩膀上墊一條毛巾,防止衣服被寶寶吐出來的奶弄髒。
對寶寶來說,吐奶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現象,我們不用過於緊張。只要別在寶寶太餓時餵奶,餵奶時注意正確的方式,一般都能很好地緩解他的吐奶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