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吐奶還在豎抱拍背?小心越拍越嚴重

2020-12-20 居家的小男人

小寶寶吐奶是很常見的一件事,經常是剛餵完奶,「譁」一下就吐出來了:

有時候奶是順著嘴角流出的,或者伴隨著打嗝流出;有時候寶寶情緒激動,或動作幅度比較大時,奶可能會猛地從嘴巴、鼻孔裡湧出;誇張的時候,一天就能吐十多次。 為什麼寶寶這麼容易吐奶?這樣到底正常嗎?

寶寶為什麼會吐奶?

對小寶寶來說,吐奶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這主要和寶寶消化系統不成熟以及進食情況有關

成人的胃裡有兩扇「門」,胃和食道的連接處是「賁門」,和腸道的連接處是「幽門」。賁門處的肌肉比較緊,所以食物一般不會往上跑。

但寶寶的賁門肌肉還沒發育成熟,比較鬆弛,再加上他的胃呈水平狀,不像大人那樣垂向下方,並且容量又小,一旦吃太多,奶就很容易從食道返流出來,從嘴巴中吐出。

這就好比一個開著口、放倒的瓶子,如果裡面裝了太多水,稍微一晃動就會流出來。

不僅如此,如果寶寶吃奶的時候太急,吸入了大量的空氣,那麼之後在給他變換姿勢時,比如洗澡、換紙尿褲,這些空氣就容易從胃裡跑出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打嗝」,喝下去的一小部分奶也會跟著湧上來。

不過寶寶吐奶的時候,一般只會吐小部分的奶,大部分還是會被正常消化、吸收的,所以不會影響生長發育

大多數寶寶到 6 個月左右,賁門處的肌肉就會強壯起來,而且這時候很多寶寶已經可以坐起來了,胃會慢慢垂下來,不會頻繁吐奶了,少數寶寶的吐奶情況可能會持續到 1 歲左右。

吐奶後應該怎麼處理?

遇到寶寶吐奶時,有些爸爸媽媽的第一反應就是把他豎著抱起來,幫他拍拍後背,這樣的方式其實是錯誤的!

因為寶寶除了會在餵奶後發生吐奶,還可能一邊吐一邊咳嗽,引發嗆奶。要是在寶寶嗆奶時就把他豎著抱起來,不僅不能將奶液排出,反而會使奶水進入呼吸道更深處,導致嗆咳更加嚴重。

因此,寶寶吐奶時,我們首先要確定他有沒有嗆奶

如果沒有嗆奶,一般不用處理,幫他清理掉吐出的奶液,換件衣服就好了。

如果嗆奶了,我們應該先觀察下寶寶嗆奶的程度。輕輕咳嗽幾下的話,可以讓他側躺好,把臉側向一邊,幫他拍背。嗆奶比較嚴重時,可以讓寶寶俯臥在大人腿上,用力拍他的背,讓奶液流出。

另外,寶寶在吐奶的同時,如果還伴有一些異常,比如體重長勢不好、進食困難、哭鬧不易安撫,或者嘔吐物呈紅色、咖啡色、黑色、黃綠色等,那就要引起警惕了,需要醫生判斷吐奶是否由疾病引起。

如何減少吐奶的發生?

雖然小寶寶吐奶主要是胃腸道不成熟導致的,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注意正確的餵養方式,否則也很容易引起寶寶吐奶。

01

別等寶寶餓急了才餵奶

如果等到寶寶餓壞了才給他餵奶,他就會吃得很急,這樣容易吸入較多空氣,引起吐奶。

雖然寶寶餓的時候不會用語言告訴你,但他其實會通過一些表現向你傳遞信息:

第一階段:有點餓。寶寶會張開嘴巴,舔舔嘴唇,有明顯的覓食動作,稍稍有點不安。

第二階段:比較餓。寶寶會吮吸手指,身體的動作會變多,比如用力拉扯媽媽的衣服、往媽媽胸口尋找乳頭、發出哼哼唧唧的聲音等。

第三階段:餓壞了。寶寶會大聲哭鬧,小臉漲紅。

當你發現寶寶剛開始有飢餓的表現時,就要及時給他餵奶哦,儘量別等到他餓壞了才餵奶。

02

注意餵奶姿勢

餵奶時儘量不要讓寶寶完全平躺,需要幫他抬高一點頭,可以在他身下墊個枕頭,讓他的頭高於身體。過程中不要逗引他,以免喝進去的奶反流出來。

如果寶寶是母乳餵養,需要讓他用正確的含乳姿勢吃奶,避免吸入過多空氣,導致吐奶或脹氣:

用乳頭碰觸寶寶嘴巴周圍,讓他張開嘴巴;當他把嘴巴張到最大的時候,讓他的下巴碰到乳房,含住乳頭和大部分乳暈。

如果寶寶是奶粉餵養,需要注意溶解奶粉的方式。不要上下搖晃奶瓶,這樣容易產生氣泡。最好輕輕地水平旋轉晃動,或者將奶瓶握在手心輕輕搓動,如下圖所示。

要是不小心搖晃產生氣泡了,可以將奶瓶先靜置一會兒,等奶液中的氣泡消除後再給寶寶喝。

在餵奶時,可以將奶瓶傾斜 45 度,讓奶充滿整個奶嘴,避免寶寶吸入空氣。

另外,奶嘴孔的大小也要合適,如果孔太小,寶寶吸奶困難,容易在哭鬧時吞入空氣;如果孔太大,奶液流速太快,寶寶很容易嗆著。

你可以在泡好奶粉後,將奶瓶倒過來觀察,如果奶嘴滴出幾滴奶後就不再繼續流出,就說明奶嘴孔大小是合適的。

03

別讓寶寶一頓吃太飽

前面說過,寶寶的胃容量很小。出生前兩天只有 5~7 毫升,大概只有一顆彈珠或櫻桃那麼大,之後幾天增加到 30~60 毫升,即使到了 1~3 個月,也只有 90~150 毫升,一旦吃過飽,很容易吐出來。所以,當寶寶有飽意時,我們就要停止餵奶了。

當寶寶有以下表現時,他可能已經吃飽了:

吃奶速度明顯減慢,吃吃停停;聽不到吞咽的聲音,更多的是含著乳頭玩;開始東張西望,對媽媽的乳頭或者奶瓶不再感興趣;吐出乳頭或奶嘴;乳房或奶瓶嘗試餵奶時,閉上嘴巴或轉過頭避開;露出滿意的表情,不再哭鬧;安靜而滿足地睡著了。不同寶寶的表現可能不一樣,這需要你在日常生活中仔細觀察,儘快了解自家寶寶的表現特點。

04

多給寶寶拍嗝

在餵奶的過程中,比如吃到 1/3 或者 2/3 的時候,可以停下來給寶寶拍拍嗝,然後再接著喂。

餵完奶後,也不要急著和寶寶玩耍,或立即改變他的姿勢,比如換紙尿褲、讓他平躺等,而應該將寶寶豎抱 15~30 分鐘,豎抱時再拍一會兒嗝。

正確的拍嗝方法是:將寶寶豎抱起來,讓他趴在你的肩頭,然後五指隆起、手掌中空、從下往上輕拍他的背部,幫他排出吃奶時吞入的空氣。可以提前在自己肩膀上墊一條毛巾,防止衣服被寶寶吐出來的奶弄髒。

對寶寶來說,吐奶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現象,我們不用過於緊張。只要別在寶寶太餓時餵奶,餵奶時注意正確的方式,一般都能很好地緩解他的吐奶問題。

相關焦點

  • 寶寶嗆奶後豎抱+拍背,可能致命你知道不?
    其次,處理嗆奶情況時,下面的誤區也是需要爸媽們警惕的——嗆奶時,豎抱拍拍要不得!曾看到許多新手爸媽在寶寶發生嗆奶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趕緊把他抱起來靠在肩上拍一拍,以為是和拍嗝一樣,把奶液拍出來就沒事兒了。但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甚至會非常危險!
  • 新生兒寶寶吐奶,第一步處置不是抱起來拍,很多媽媽做錯了!
    玲玲也的確是如此做的,每次看到寶寶吐奶後,都會連忙抱起寶寶,放在肩頭輕拍後背,想著讓寶寶吐出多餘的奶液,卻不曾想,經過4個月的吐奶,拍背,本想等著寶寶自行痊癒,卻沒成想寶寶突然高燒,檢查後更是得知寶寶患上了肺炎。
  • 寶寶嗆奶後豎抱、拍背,原來是錯的!
    萬一嗆奶嚴重,記住只有四分鐘急救時間!你有木有頓時感覺養孩子就像新手學溜冰,隨時可能滑倒……【喝著喝奶突然咳嗽……嗆奶了】嗆奶是指寶寶在吃奶過程中或者吐奶後,奶液沒有進入食道而是誤入了呼吸道(氣管),類似於我們大人喝水嗆到一樣的現象。
  • 寶寶頻繁吐奶,5個方法來應對,建議新手爸媽收藏
    第一次遇到寶寶吐奶的時候,你是不是緊張壞了呢?帶著帶著就發現,原來寶寶這麼能吐奶,都怕TA把營養吐出來,生長發育跟不上了。吃奶後:4、餵完奶後,把寶寶豎起來用空心掌從下往上拍嗝,拍出嗝後把寶寶放躺下,儘量右側臥位。
  • 預防寶寶吐奶餵完奶記得豎抱拍嗝
    新生寶寶吐奶是很常見的,雖然很多時候寶寶吐完奶後並沒有特別難受,但不少寶媽還是擔心:寶寶是不是生病了?吐奶會不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外科主任醫師朱小春指出,大多數情況下,寶寶吐奶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過也要注意觀察一些異常現象,排除疾病的可能。
  • 有種苦惱叫「寶寶吐奶」,第一步不是抱起來拍,寶媽做錯卻不自知
    幾乎所有的新生兒都會出現溢奶、吐奶的情況,所以「拍嗝」就成了寶媽的日常工作之一,漸漸地會發現,吐奶的情況反而越拍越嚴重? 這樣一來,喝完奶很難自然地流暢下去,出現溢奶、吐奶的情況再正常不過。 這些都屬於正常現象,寶媽不用太過擔心,隨著寶寶月齡的長大和器官的發育,便會漸漸有所改善的。在平日的護理問題上,要注意餵奶的量和次數,奶完寶寶不要立即放下或者玩鬧嬉戲,先要拍嗝或者豎抱一會兒。
  • 寶寶吐奶時,先抱起來還是先拍背?這些方法新手媽媽要學會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許多媽媽在給孩子餵奶的時候,都會發現寶寶經常有吐奶的現象。甚至有些寶寶吐奶還非常嚴重,全身都溼透了。那麼問題來了,在寶寶吐奶的時候,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 寶寶吐奶時,先抱起來還是先拍背?這些方法新手寶媽要學會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許多媽媽在給孩子餵奶的時候,都會發現寶寶經常有吐奶的現象。甚至有些寶寶吐奶還非常嚴重,全身都溼透了。那麼問題來了,在寶寶吐奶的時候,父母應該怎麼做呢?寶寶吐奶時,先抱起來還是先拍背?事實證明,孩子吐奶的時候,無論是抱起來還是拍背都是錯誤的。雖然寶寶吐出了大部分奶水,但是他的嘴巴裡面還殘留著許多的奶水,如果這時候立即把寶寶抱起來或者拍寶寶的背後,是會讓寶寶嘴裡的奶水直接流入孩子的咽喉直至孩子的氣管從而引起孩子氣管堵塞。
  • 出生10天女嬰吐奶致窒息:這個動作會害死寶寶
    而且,吃奶後不宜馬上讓寶寶躺下,拍嗝後可以先豎抱一會兒,然後先側臥再改為仰臥。一般來說,幫寶寶拍嗝,有2種方法可選。>寶寶嗆奶後,豎抱拍背是禁忌很多媽媽一遇到寶寶嗆奶,往往就會很驚慌,下意識就會把寶寶抱起來拍背,以為是和拍嗝一樣,把奶水拍出來就沒事兒了。
  • 寶寶為何會無緣無故吐奶呢?教你快速區分吐奶和嘔吐…
    而吐奶僅僅是胃內容物輕微地反流到口腔中,且常伴隨著打嗝出現。寶寶嘔吐時會有不適的表現,如哭鬧、煩躁不安等 寶寶會吐奶的原因,有以下兩種: 1. 生理性吐奶 對於 1 歲以下的寶寶,吐奶是十分正常的,4 月齡左右的寶寶吐奶尤為嚴重,這和寶寶尚未發育成熟的消化系統以及進食有關係。
  • 寶寶吐奶馬上抱了起來!小心害了寶寶!
    不要讓寶寶平躺著吃奶,平躺著吃很容易吐奶。若是用奶瓶,可以將奶瓶呈45度的角度來喂,奶嘴裡應該充滿奶,奶嘴大小要符合寶寶的月齡,大小也要合適,這樣可以減少吞入更多的空氣。拍嗝:在餵完寶寶奶後,要注意把寶寶豎著抱一會兒,大概15~30分鐘左右就可以,這期間可以給寶寶拍拍嗝。
  • 錯誤的拍嗝手法,導致寶寶吸入性肺炎?娃吐奶後千萬別這樣做
    育嬰師只見小慧豎抱起寶寶,用手掌在寶寶後背上輕拍,每次給寶寶拍一下,寶寶的身體都是不安地扭動。育嬰師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原來小慧給寶寶拍背的姿勢根本就不對。,換成飛機抱也可以,但需要你注意讓寶寶身體傾斜、上身高於腹部,這樣氣體才能往上走。
  • 寶寶嗆奶,爸媽可不要再豎抱拍背了,這種做法對娃傷害很大
    相信每一個媽媽都經歷過寶寶吃奶吃著吃著就突然猛地咳嗽,毫無徵兆,自己沒有遇到過類似的情景,就很慌,會下意識地豎著抱起寶寶拍後背,企圖讓寶寶快點吐出來。要知道,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寶寶還很小,豎著抱起寶寶會讓嗆著的母乳直接進入肺裡面,這是十分危險的,嚴重的會影響到孩子的生命安全。
  • 寶寶嗆奶了,不是立馬抱在手上拍背,很多寶媽第一步就做錯了
    寶寶嗆奶了,不是立馬抱在手上拍背,很多寶媽第一步就做錯了先給大家講一個真實案列,一個6個月大的寶寶,最近一段時間老是咳嗽,家長以為是普通的感冒也沒怎麼在意,可是用藥後發現問題越來越嚴重了,就帶著寶寶去了兒童醫院,經過一番檢查,醫生說寶寶患上了肺炎
  • 寶貝(嬰幼兒)中耳炎之不知道怎麼給寶寶拍嗝?吐奶溢奶解決方案
    ,胃內空氣越積越多,也會讓寶寶感覺不舒服,進而哭鬧起來。這個姿勢的好處是,用力也不會拍疼寶寶。注意千萬不能是「鼓掌」的手勢,這樣的手勢拍背,大人和寶寶都會不舒服。拍嗝的姿勢,比較推薦的拍嗝姿勢有兩種:方式一:把寶寶豎著抱起來,面對面,然後貼身擁抱,讓寶寶的頭靠在大人的肩膀上,寶寶的胸腹部和大人的胸膛貼住。然後一手扶住寶寶腰部固定,另外一隻手順著寶寶的背部,從下往上拍背。
  • 寶寶吐奶像豆腐渣樣是怎麼回事 寶寶吐奶豆腐渣樣
    針對寶寶吐奶,媽媽應該注意:1、提倡抱起餵奶,必須臥位哺乳時,採用頭高腳低位。母乳餵養者,每次哺乳前溫開水擦洗乳頭,並以四指託起乳房,拇指置於乳頭上乳暈處,減慢乳汁的流出;人工餵養者每次哺乳前開水泡洗奶具,奶液充滿奶頭後在給予哺乳,乳頭孔不易過大。哺乳後直立抱起並拍背,使新生兒將吞咽的空氣排出,哺乳後不易短時間內抬起下肢更換尿布。
  • 豎抱、斜抱、靠肩抱,出生不久的寶寶該怎麼抱?正確抱姿學起來
    這天寶爸豎抱起孩子,興奮地和家人說:「快看我女兒身體多棒,現在就能豎著抱起來看風景了。」他這一喊不要緊,嚇壞了孩子奶奶,趕緊接過了孩子。「孩子脖子還沒長成呢,你就這樣抱她,小心受傷。」奶奶一邊心疼地摟著孫女,一邊訓斥寶爸太過魯莽。
  • 關於寶寶豎抱,除了姿勢需要get,4個豎抱「冷知識」一個也不能少
    豎抱還可以幫助寶寶消化,吃完奶豎抱著拍拍嗝,就會減少吐奶的機率,提高奶水的吸收率。此外,豎抱還會對寶寶的身心健康帶來好處。第二,新生兒豎抱的標準姿勢,可能很多人都已經掌握了提到豎抱,必然要提到豎抱的姿勢,這可能是老生常談了,以至於很多寶爸都學會了豎抱寶寶,不過這裡還是要提一下:第一種抱:豎抱的時候,一定要一手託著寶寶的頭,一手託著寶寶的屁股,新生兒最重的地方就是頭部
  • 寶寶吐奶,媽媽別總去拍背了,用這幾種方法,可減少寶寶吐奶次數
    有了寶寶後,寶寶會出現各種小狀況,常常弄得寶媽措手不及,其中有一項挑戰就是寶寶吐奶,寶媽們時常很苦惱,認為自己已經很用心了,寶寶喝完奶,就去拍背,但還是不見效果,依然吐奶,這種情況讓不少寶媽頭疼,那麼到底要怎麼做才有效果呢?
  • 掌握正確的豎抱寶寶的方法,對寶寶有很大好處,新手寶媽不能錯過
    寶寶出生一個月時,橫抱寶寶睡覺,她就哭鬧嚴重,露露嘗試豎著抱寶寶,結果發現寶寶一會就睡著了,之後每次哭鬧豎著抱就好了。,如果寶寶哭鬧嚴重,掌握正確的方法才能夠有利於寶寶的骨骼發育。如果豎著抱娃並且拍他們後背的時候,娃的下巴會自然落在寶媽們的肩上,此時頸部就有了支撐點,不利於寶寶的頸脊椎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