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農村語文學困生不再學困

2020-09-09 教研小幫手

農村存在著大量的語文學困生,這些學困生的存在對於提高學校的整體語文教學質量是一種障礙。所以要改變這些學困生的學習現狀。本文先分析了學困生的成因,再探討如何讓這些語文學困生不再學困。


一、農村語文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學生自身原因

具體表現在:對學習無興趣或興趣的持久性差;學習動機不強烈,抱著無所謂的態度;缺乏堅強的意志,不願動腦學習,遇到一點困難就動搖、退縮;缺乏學習自信心,常因成績上不去而產生自卑心理,沒有向上的學習動力;課堂上缺乏自制力,對非學習行為缺乏有效的制約。再加上這些學生往往把自己在學習中的失敗、挫折歸為自己內在的穩定因素,如能力和天賦等,久而久之,他們不能掌握每節課應要掌握的內容,逐步成為學困生。


(二)家庭原因

農村學校的學生大多來自知識層次較低的家庭,由於家長的思想覺悟低,知識水平有限,又忙於做農活或掙錢,對孩子的學習漠不關心、放任自流;有的家長只給孩子物資上的關懷,忽視對孩子的教育、引導,對其學習不聞不問;認為識幾個字能打工掙錢就行,對孩子沒有正確的引導,也沒有一定的期望;很多父母都在外打工,將孩子丟給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帶,隔代教育的弊端造成了學困生的增多。


(三)學校、教師的原因

學校布局不合理,教育投入的不足,部分學校教學管理的滯後。部分教師缺乏愛心和責任心,關愛優生有加,而關愛學困生不足。有的教師不能以人為本,對學生不夠尊重、不夠耐心、評價偏頗,損傷了學生的自尊心。再加上有些教師知識儲備不足,教學水平低,教師教育觀念陳舊,教學方法單一、枯燥,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四)社會的原因

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社會上新一輪讀書無用論的影響,還有學校周圍不良環境的影響造成大量語文學困生的存在。


二、如何讓這些語文學困生不再學困

(一)心理上的幫助

要給他們客觀的鼓勵。課堂應有學困生的聲音。首先教師的心中應該有學困生的地位,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能照顧到學困生,從一些相對簡單的操作和提問來培養學困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比如讀寫字詞,回答全文有幾個自然段等;還有在學法設計上,儘可能設計幾個合作交流的環節,讓學困生在小組交流中獲得鍛鍊的機會。其次,在課堂教學中對學困生的點滴表現都要用鼓勵的語氣和讚賞的心態,以消除他們的膽怯和自卑的心理。再次,可以運用「你能行」的心理暗示的手法,間接地激起學困生學習語文的熱情,重樹學習語文的信心。


(二)學法上的指點

教給學困生正確的學習方法。由於學困生學習成績較差,理解能力較慢,特別是現在教學進度快,課文容量大。如果不預習,上課無法跟上老師的思路。所以,平時我多次講預習的重要性,並檢查學生是否預習。語文教學離不開抄寫、默寫、背誦。很多學困生碰到記憶類的東西就頭疼。比如每個單元的詞語盤點、要求背誦的課文,我就讓他們分開背,一天背一部分的詞語;而且背前先讀熟與理解,然後背。遇到容易寫錯的字,先分析一下原因,再識記,從而提高記憶的質量。及時鞏固所學知識。很多學困生的差距是不能及時鞏固所學而造成的,所以每教完一篇課文,我都要明確告訴學生哪些知識要默寫,哪些需要理解,讓他們心中有數。


(三)激發學習語文興趣

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有了這位「最好的老師」,學生才有可能學得好。豐富多彩的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泉。因此我教學生學會去「愛」,愛山,愛水,愛名勝古蹟;愛父母,愛老師,愛周圍的人;愛植物,愛動物,愛小物件;愛看書,愛收集……正是由於在語文教學中貫穿這些,學生有物可愛了,有話可說了。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電化教學設備創設良好的氛圍。因為學生掌握知識是以感性知識或經驗為基礎的,電化教學設備可以把知識直觀化、形象化,這更容易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拓展讀寫空間

為了更好地引導學困生閱讀和作文,我定期讓學生交流讀書心得體會,或以講故事、開辯論會等形式來鍛鍊口才,再通過辦牆報、手抄報等形式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學生通過廣泛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從古今中外優秀的文藝作品中汲取到健康的思想和藝術精髓,同時也積累了大量詞彙和作文素材。通過閱讀,學生視野開闊了,思路就很容易打開。而寫日記是提高他們寫作能力的最好手段,通常我讓他們把一天裡發生的是用自己的話先寫下來,然後讀給同學們聽,聽的負責幫助訂正,慢慢的學生們寫作水平提高了有了興趣,日後再布置作文他們也不怕了。

只要我們用心這些學困生將不會再學困。

作者:李小光(桂平市麻垌鎮鷓鴣小學)

採編自《兒童大世界》雜誌,略有刪減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說不盡的語文學
    書中頗多現身說法,從我自己的學術經歷和它與語文學的關聯出發,探討作為一種學術方法的語文學對於現代人文科學研究之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性,和作為一種世界觀的語文學對於人類於今日這個世界何以才能和平共處的重要意義,並向學界再度發出了「回歸語文學」的呼籲。
  • 農村學生語文學不過數學,為哪般
    市區一初中,老同學任教導主任,聚會閒聊中說起,他們雖是市區初中,可每年將近有一半的新生來自周圍郊區和農村小學,有拆遷上去的,有特地為孩子上學買房上去的。他發現一現象,農村學生的數學大多能跟城裡學生不相上下,但是語文和英語的學習成績總體不如城裡學生。
  • 高中學困生優勢培育的行動策略 000 前言
    高中學困生優勢培育屬於個性發展教育的範疇。 高中是指普通高級中學,筆者研究的對象是永州市祁陽縣第一中學和祁陽縣第四中學的學生。學困生就是班級裡在學科學當中集呆學、厭學、低分於一身的那些學生。優勢,通常是指一方壓倒另一方的形勢,這裡借喻學生個體獨佔鰲頭的學科素養。培育是生物學術語,是指使幼小生物長大、成熟的培養過程,這裡借喻教師促進學生素養完整發展的過程。
  • 沈衛榮:陳寅恪與佛教和西域語文學研究
    陳氏關於中亞(西域)語文學的文章寥寥數篇,卻別開生面,成為中國最早的、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現代西藏學和蒙古學(蒙元史)研究成果,不但開創了佛教和西域語文學研究的學術新風,而且也為中國傳統漢學研究注入了「虜學」(西域學)的新養分。
  • 一代有一代之文本:一場關於「語文學和大歷史」的對談
    如前所述,在當時的語境下,所有人文科學研究都必須是歷史學的和語文學的研究,後者整體代表了對人文的科學的研究。當時的人文科學遠還沒有在文學、史學、哲學、宗教學,乃至語言學、考古學和美學等學術領域之間做出嚴格和明確的分野,所以歷史學和語文學就代表了整個人文科學研究。
  • 走進西班牙語文學的「她世紀」
    走進西班牙語文學的「她世紀」 2016年10月13日 10:1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楊玲 字號 內容摘要: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巴爾加斯·略薩在其一篇題為《文學與人生
  • 漢藏佛教語文學專題研習營關注黑水城出土文獻與漢藏密教研究
    作為一次佛教語文學學術方法的具體實踐,首屆「漢藏佛教語文學專題研習營」不久前在昆明寶華寺舉辦。作為可與敦煌遺書媲美的多語種文獻寶庫,它是研究十一至十五世紀西域和絲路之歷史、社會和文化的最重要的歷史資料,不但為現代西夏學研究的建構奠定了基礎,而且也為西域其他民族的語言、宗教和歷史的研究提供了極為豐富的資料。黑水城文獻目前分有俄藏、英藏和中國藏三大部分,其中俄藏共有8000餘件編號文本,漢文文獻500多件,是其中最重要和最有價值的部分。
  • 語文學得好不好,真的有那麼重要嗎?聽聽他們怎麼說?
    語文學得好不好,真的有那麼重要嗎?語文能力極度下降,人是開心和瘋狂了,但是,什麼也沒學到。為什麼現在大家都覺得語文突然這麼重要了?2、現在的語文古時候,語文就是天下,一個語文學得好的人,必定是達官貴人!到了現代,我們就把古人的東西忘了!
  •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直言:孩子語文學不好,別的是學不通的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在演講中,對蘇步青這句話表示贊同,竇桂梅更是直言: 「孩子語文學不好,別的是學不通的。」 「三個一」目標 作為一名特級教師,很多老師和家長都想知道竇桂梅是怎麼教孩子學語文的,竇桂梅校長將自己30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為「三個一」:「一手好漢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
  • 農村小學生語文成績差?原因不僅僅只是老師不會教和學生不會學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農村學生的成績普遍都比較差。及格率低,平均分低,優秀率低,農村學生的成績成了「三低」。這種現象在偏遠農村學校較為常見。相比城市小學生平均分九十多還在班上墊底的情況,農村小學生如果三科主課都能有九十多分,那就已經能在年級裡排上不錯的名次了。尤其是語文這門學科,在人們看來只是簡單的學拼音學漢字寫作文,卻有不少學生只能勉強及格。在筆者曾經執教的農村學校,語文及格率普遍在百分之六七十,能超過百分之八十已經算好的了。
  • 新課標+新高考:語文學什麼?考什麼?
    語文學什麼?考什麼?2017年版的新課標指出,語文學的是「語文核心素養」。什麼是「語文核心素養」?新課標說: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創造思維,就是語文的「核心素養」。學什麼,考什麼。實際上,語文考的是「核心素養」,五大思維。1.
  • 小學語文學6年,必背古詩考6年,6年古詩全匯總,分類記憶全背完
    小學語文學6年,必背古詩考6年,6年古詩全匯總,分類記憶全背完!由此可見,古詩詞在小學語文中的重要性,小學語文學6年,必背古詩詞就要考6年,如果每個學期應該掌握的古詩詞沒有掌握好,就會增加後面複習的壓力。所以,家長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進行引導,小學階段必背的古詩詞都是經典之作,它們之所以流傳千年,皆因詩詞所傳達的美好情感,在我們現代也能引起共鳴。
  • 班主任坦言:小學語文學6年,文學常識要抓好,不然考試要吃虧!
    名校班主任坦言:小學語文學6年,文學常識要抓好,不然考試要吃虧!附小學文學常大全,孩子在家一定記熟,升學考試100%會考到!隨著語文教改的逐步深入,小學語文考試框架正在發生變化,以前不被學校所重視的文學常識,正逐步列為考試必考項。
  • 對陳寅恪佛教語文學研究能力的迷思——以童受《喻鬘論》為中心
    學界普遍認為陳氏在歐美特別是德國受過長年的佛教語文學訓練,通曉梵語等多種西域語文,回國之後又保持了多年這方面的興趣,因此他的佛教語文學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他逐漸放棄這一領域的研究工作乃是客觀環境所致。這些看法粗看頗似合理,實際經不起推敲。
  • 學術發展應有「困學守望」境界
    在學校48周年校慶之際,通過校友劉亞東的慷慨捐贈,中國科技大學正式設立「困學守望」教學獎,首次為承擔數學、物理等基礎課教學的優秀教師頒發獎狀和獎金,以促進學校長期保持高質量的基礎課程教學水平。中國科大常務副校長侯建國院士說,「此獎的設立就是鼓勵那些潛心鑽研、清心治學、為本科基礎教育事業盡心盡力的老師」。
  • 認識當今的希伯來語文學
    以色列希伯來語文學的全方位革新,應該說在20世紀80年代便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規模。許多作家開始厭倦大是大非,厭倦為猶太民族的命運進行吶喊,甚至開始懷疑具有《聖經》、《塔木德》等文化意義暗示的希伯來話語,在世界上感到孤獨,在家園內感到無力。
  • 學易筆記 ——困卦的啟示及萃卦的體驗
    2020年12月20日 ,這是我第三次步入易經學習班了,還像前兩次那樣,早早地來,早早地感受這濃濃的學習氛圍,真是一件愉悅充實的事情,這正是以兌卦的心態來學習本次的困卦。這一次, 由張豔紅學長給大家講解身處困卦之境的解困之法。張豔紅學長每周引領大家學易,但聽她講卦,對我來說,還是第一次,自然充滿期待。
  • 2016年華語文學英譯:數量明顯增長,題材更趨廣泛
    根據英國BBC2014年的報導顯示,相比翻譯文學在斯洛維尼亞市場中佔的70%,在法國、西班牙等文學大國也佔到的27%,英國似乎還是困在所謂的「2% Problem (百分之二的問題)」中。相似地,在美國,羅徹斯特大學推廣國際文學的專頁也叫做「Three Percent (百分之三)」,意在強調美國讀者對譯本的忽視。當然,這些數據不乏偏頗之處。
  • 研究古典學不能張口就來
    我們現在常說的古典語文學(KlassischePhilologie)最接近於沃爾夫當時註冊的專業。然而隨著古典學在西方的發展,現代意義上的古典學(KlassischeAltertumswissenschaft)內容比沃爾夫時代更為廣博。不僅僅包括古典語文學,還涵蓋古代歷史、哲學研究,以及古典考古學等專業,還涵蓋了紙草、銘文和錢幣的專門研究。
  • 北大古典班組團訪學巴黎
    古典語文學項目(簡稱「古典班」)是北大人文基礎跨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平臺,始於2009年,迄今已招九屆學生,共201位,三個年級在校人數90餘人。該項目從一開始就高度重視學生的國際化培養,每年都有學生在海外名校留學或訪學,通常是留學半年至一年,也有同學到歐美名校參加暑期學校或學術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