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存在著大量的語文學困生,這些學困生的存在對於提高學校的整體語文教學質量是一種障礙。所以要改變這些學困生的學習現狀。本文先分析了學困生的成因,再探討如何讓這些語文學困生不再學困。
具體表現在:對學習無興趣或興趣的持久性差;學習動機不強烈,抱著無所謂的態度;缺乏堅強的意志,不願動腦學習,遇到一點困難就動搖、退縮;缺乏學習自信心,常因成績上不去而產生自卑心理,沒有向上的學習動力;課堂上缺乏自制力,對非學習行為缺乏有效的制約。再加上這些學生往往把自己在學習中的失敗、挫折歸為自己內在的穩定因素,如能力和天賦等,久而久之,他們不能掌握每節課應要掌握的內容,逐步成為學困生。
農村學校的學生大多來自知識層次較低的家庭,由於家長的思想覺悟低,知識水平有限,又忙於做農活或掙錢,對孩子的學習漠不關心、放任自流;有的家長只給孩子物資上的關懷,忽視對孩子的教育、引導,對其學習不聞不問;認為識幾個字能打工掙錢就行,對孩子沒有正確的引導,也沒有一定的期望;很多父母都在外打工,將孩子丟給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帶,隔代教育的弊端造成了學困生的增多。
學校布局不合理,教育投入的不足,部分學校教學管理的滯後。部分教師缺乏愛心和責任心,關愛優生有加,而關愛學困生不足。有的教師不能以人為本,對學生不夠尊重、不夠耐心、評價偏頗,損傷了學生的自尊心。再加上有些教師知識儲備不足,教學水平低,教師教育觀念陳舊,教學方法單一、枯燥,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社會上新一輪讀書無用論的影響,還有學校周圍不良環境的影響造成大量語文學困生的存在。
要給他們客觀的鼓勵。課堂應有學困生的聲音。首先教師的心中應該有學困生的地位,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能照顧到學困生,從一些相對簡單的操作和提問來培養學困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比如讀寫字詞,回答全文有幾個自然段等;還有在學法設計上,儘可能設計幾個合作交流的環節,讓學困生在小組交流中獲得鍛鍊的機會。其次,在課堂教學中對學困生的點滴表現都要用鼓勵的語氣和讚賞的心態,以消除他們的膽怯和自卑的心理。再次,可以運用「你能行」的心理暗示的手法,間接地激起學困生學習語文的熱情,重樹學習語文的信心。
教給學困生正確的學習方法。由於學困生學習成績較差,理解能力較慢,特別是現在教學進度快,課文容量大。如果不預習,上課無法跟上老師的思路。所以,平時我多次講預習的重要性,並檢查學生是否預習。語文教學離不開抄寫、默寫、背誦。很多學困生碰到記憶類的東西就頭疼。比如每個單元的詞語盤點、要求背誦的課文,我就讓他們分開背,一天背一部分的詞語;而且背前先讀熟與理解,然後背。遇到容易寫錯的字,先分析一下原因,再識記,從而提高記憶的質量。及時鞏固所學知識。很多學困生的差距是不能及時鞏固所學而造成的,所以每教完一篇課文,我都要明確告訴學生哪些知識要默寫,哪些需要理解,讓他們心中有數。
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有了這位「最好的老師」,學生才有可能學得好。豐富多彩的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泉。因此我教學生學會去「愛」,愛山,愛水,愛名勝古蹟;愛父母,愛老師,愛周圍的人;愛植物,愛動物,愛小物件;愛看書,愛收集……正是由於在語文教學中貫穿這些,學生有物可愛了,有話可說了。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電化教學設備創設良好的氛圍。因為學生掌握知識是以感性知識或經驗為基礎的,電化教學設備可以把知識直觀化、形象化,這更容易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為了更好地引導學困生閱讀和作文,我定期讓學生交流讀書心得體會,或以講故事、開辯論會等形式來鍛鍊口才,再通過辦牆報、手抄報等形式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學生通過廣泛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從古今中外優秀的文藝作品中汲取到健康的思想和藝術精髓,同時也積累了大量詞彙和作文素材。通過閱讀,學生視野開闊了,思路就很容易打開。而寫日記是提高他們寫作能力的最好手段,通常我讓他們把一天裡發生的是用自己的話先寫下來,然後讀給同學們聽,聽的負責幫助訂正,慢慢的學生們寫作水平提高了有了興趣,日後再布置作文他們也不怕了。
只要我們用心這些學困生將不會再學困。
作者:李小光(桂平市麻垌鎮鷓鴣小學)
採編自《兒童大世界》雜誌,略有刪減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