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應長遠規劃,要加強美育,培養孩子優良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家庭美育不可缺失。」11月13日下午,益陽市教育研究所藝術教研員李敏教授應邀在蕎麥園村小的家校聯繫會上做了「美育對孩子健全人格的影響」的專題講座。她強調了美育在孩子成長,性格形成,品德健全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她指出,美育不能僅僅依靠學校,家庭的美育更能直接影響孩子的健全人格形成,而美麗的家庭是孩子美育的基礎,美麗家庭建設包括四個要素即家庭環境美,家人自覺修煉心靈美,家人的言行美,家庭成員的和諧美。孩子在美麗的家庭中成長,自然會陽光,積極,向上,至真至善。她用音樂,美術,書法等藝術的美育功能為例子,指導家長如何對孩子實施美育,讓孩子愛美,審美,創造美,實現和而不同,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理想境界。全校111位家長全部到場,準時來參加家校聯繫會,他們與李敏教授互動,發言踴躍,場面熱烈,與班主任老師真情交流,諮詢育人的「真經法寶」。老師也毫不保留,把孩子的學習情況,潛在的能力,尚待提升改進的方面以及解決的措施都一一向家長「傳經送寶」。整個現場充滿著友善和諧的氣氛。
「走進校園,有種美的享受!」一位從外地趕回來的家長走進校園,不禁感嘆。
校園雖小,從2019年與益陽市人民路小學「捆綁」集團化辦學後,無論從辦學理念,辦學思路,辦學目標,師資力量,校園環境等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把尚美列為學校的校訓之首。」可見美育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校從去年起,秉承人民路小學的優良辦學傳統,以「團結、實幹、改革」為宗旨,著力打造管理有品位、教師有發展、學生有能力的現代化農村名校,堅持走「科研興校,質量立校,特色強校」之路,讓每個孩子都能成就自己。
為了實現這一育人目標,蕎麥園校區著力打造雅靜素簡的育人環境,碧綠的操場,250米紅白相間的環形塑膠跑道,參差不齊,錯落有致的樟樹,長方形的對稱花壇,勻稱的布局在校園裡,澄明清新,美不勝收。「要讓每一個角落會說話,讓每一面牆都有育人的功能。」夏念紅校長指著圍牆上的校園文化告訴筆者。「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二十四節氣的古詩,配上每個節氣的畫,每個節氣的來歷,都舒展在雪白圍牆上,書法的蒼勁,美術的飄逸,農事的力度,都一覽無遺的展現著各自的美,又那麼勻稱協調的渾然一體,相互滲透,和諧得像一幅音詩畫的長卷,時刻薰陶著這裡的孩子們。
「敬,淨,靜,競」彰顯著班級文化的獨特魅力,教室布置,簡潔,大方,素雅,不繁雜,不灼眼,不凌亂,尊師重道,回歸自然,但又積極向上,與時俱進,勃發生機。孩子們返璞歸真,但又不壓抑個性,各美其美。豐富多彩的的社團活動,讓他們在傳承傳統美德的同時,創新發展自己的獨特個性。剪紙,美術,書法,音樂,體育等社團但孩子們喜不自禁,他們學會了剪戲子雙「喜」字,學會了把課本中的古詩意境畫出來,學會了唱《我和我的祖國》,學會了端端正正寫中國漢字,堂堂正正做中國人。在這動靜相宜,力美統一的社團活動中,感受美,熱愛美,表達美,創造美。教室裡,校園裡,衛生間,都看不到一張紙屑,一片落葉,隨處可見,都是美的風景,都能聽到「老師,您好!同學你好!」清脆的問候聲!
美的課堂,讓孩子們沉浸在知識的海洋裡,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在編教職工8人,高級職稱2人;學歷達標100%,其中研究生1人,本科學歷4人,市級名師1人,省特級教師1人。 在省特級教師夏念紅的帶領和培養下,年輕教師在專業教學中都迅速成長,她們追求詩意課堂,追求高效課堂,追求美麗課堂,低年級識字教學,努力創設教學情境,重在習慣培養,閱讀教學,注重方法指導,習慣培養,數學教學,重在科學探究,生活拓展,在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吸收知識,悟出文化,成為有文化的人才。團體的集體備課獲省一等獎,張瑞老師個人的說課比賽在省裡也獨領風騷!學校申報的市級課題也成功開題。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的姿勢很美,實現夢想從讀書開始。學校為了培養孩子們的閱讀習慣,在每個班的教室裡,學校為孩子們準備了很多的好書,早晨到校的時候,下課的時候、中午休息的時候,孩子們隨時可以捧起自己喜愛的書本去閱讀!為了激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根據孩子喜聽故事的特點,開闢了午間講故事時間,每天1:00,由學校五位老師定時為孩子們講成語故事、神話故事、童話故事、寓言故事、歷史故事、民間故事,「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通過讀書,引導孩子以書為友,多讀書、讀好書,陶冶情操、滋潤心靈,學會關注自然、關心社會、關愛他人。
勞動的樣子最美。勞動,是是知識,力量,幸福的源泉,熱愛勞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學校利用農村小學的優勢,開創學農基地,讓孩子們在勞動中體驗勞動的辛苦和收穫的喜悅,利用相關節日、二十四節氣等日子讓走近大自然,走向田地,在「小菜農實踐樂園」識菜、除草、美校,挖紅薯等親子活動,今後將繼續開展「小菜農大樂園」為主題的農耕文化教育活動,自理能力大賽、我是班級小能手挑戰賽,讓學生以勞動為榮,以勞動樂,以勞動為美。
「美育,貫穿在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清風拂起夏念紅校長飄飛的髮絲,望著稻浪翻滾田野,一臉微笑和自豪。通過美育,促進孩子的德、智、體的發展,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和而不同。(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