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哥:海峽兩岸是一家 在忠孝東路感受鄉愁

2020-12-20 網易體育

記得羅大佑寫過一首老歌,就是童安格唱的《讓生命去等候》:「走在忠孝東路,閃躲在人群中……」當我乘著歌聲,腳穿「內聯升牌」布鞋,也踏上忠孝東路的那一刻,才真正感覺到:咱哥們兒也到臺北了!

身在忠孝路,頓起孝順心。突然間想起了我爹,那位參加過遼瀋、平津戰役的第四野戰軍炮兵營長。他一生的革命理想就是解放祖國的寶島臺灣,還要把勝利的紅旗插到臺北,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臺灣人民,過上「吃得飽,穿得暖」的生活。

所以,我在臺北滿街找旗杆,設想著我爹把紅旗插在什麼地方最合適?還真就找到了一處好地方。若是父輩的理想能實現,就把勝利的紅旗,插在臺北101大樓上,五百多米的世界第一高樓的頂端。

這次來臺北的目的,還要去臺灣故宮博物院看看國寶,查查1895年的文史資料,尋找國際奧委會向大清政府發出的參加1896年雅典奧運會的邀請函。

中央電視臺拍攝的《故宮》,應該僅算是「上集」,若要表現完整的故宮,必須有臺北的內容。因為,所有喜歡文物和歷史文獻資料的人們都知道……

故宮半壁在臺北

臺北故宮,又名「國立故宮博物院」,是于右任先生題寫的館名。

一直很崇拜于右任先生,對他的書法更是五體投地。兒時就聽說過,有一于右任先生的書法愛好者,把他老人家「不可隨處小便」的告示,重新裝裱為「小處不可隨便」的警世名言。這次臺北之行,看到於老先生的「國立故宮博物院」真跡已是欣喜,更多感慨在於重讀他的詩作《望大陸》——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惟有痛哭!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望。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

與我同行的魏紀中老前輩,70歲。中國奧委會原副主席、秘書長,亞奧理事會執委,國際排球聯合會第一副主席。關於「1895年奧運邀請函」的事,他對我說:「別去查了,不太可能有。因為顧拜旦主張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是業餘體育組織的,他不可能給清政府發邀請函。即使發,也是發給某個體育組織,比如中國奧委會,但那時還沒有奧委會呢。」

我在臺灣省的忘年交傅達仁,73歲,山東人,1949年16歲去臺灣。原臺灣電視公司體育部經理,資深體育記者,現為東森電視臺巨蛋體育館總監。傅達仁鼓勵我:「如果大陸找不到,肯定就在臺北故宮。」

魏紀中老先生幫我引見了「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林柏亭副院長,並向他說明我要查閱1895年顧拜旦給大清國發出的「參加第一屆雅典奧運會邀請函」一事。林柏亭先生極其重視,他說:「我知道這份文史資料,對於即將舉辦2008年奧運會的北京有多麼重要,一定會安排專家認真查閱,並將結果告訴你們。」

有這句承諾就夠了!臺北故宮的文物、書畫、資料,走馬觀花,就令人深受震撼:不論是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還是元代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後半卷,哪怕就是那棵「翠玉白菜」,都是舉世國寶。據說北京故宮的文物多次去臺北展出,而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文物,一直未能返回大陸巡展,就是擔心北京故宮要求「物歸原主」。

我對林柏亭副院長說:「您要是找到顧拜旦的邀請函,給我一個複印件,或者掃描發個e-mail都行,真跡還留給你們。」林柏亭先生說:「我們和大陸故宮,一直有資料文獻的相互提供,請你放心。」

儘管在臺北的時間倉促,沒有時間細細查找「顧拜旦邀請函」的蹤跡,但參觀了臺北故宮,已是心滿意足。還是身旁一位老朋友說得好:「就憑這些文物,臺灣與祖國大陸的淵源就分不開。陳水扁想搞『臺獨』,他敢先把文物送回去嗎?」

回頭一看,說這話的是……

臺灣體育見證人:傅達仁

傅達仁沒有港臺腔,卻吸收了許多祖國大陸體育播音員的解說特點:即有韓喬生語錄般的山南海北、張冠李戴,也有孫正平鼻音狀的字正腔圓、專業點評,更有宋世雄昂揚氣的京劇高腔、激情澎湃,還時不時有點劉建宏深沉的為人師表,憂國憂民。自從1990年共同合作北京亞運會以來,15年了,與傅達仁先生就沒斷過聯繫。

傅達仁先生是個孤兒。16歲跟著國民黨軍隊去了臺灣後,因為籃球打得好,進了臺灣省代表隊,後來又當過馬來西亞國家隊教練。退役後,傅達仁先生進入臺灣電視臺當體育評論員。上世紀八十年代,電視圈就有「大陸宋世雄,臺灣傅達仁」之說。

傅達仁先生1960年第一次採訪羅馬奧運會,率先報導了田徑奇才,臺東原住民楊傳廣奪取銀牌的故事。1964年在東京奧運會上,他又跟蹤報導楊傳廣,並為他僅得第五名而大失所望。1968年在墨西哥奧運會上,當紀政打破世界紀錄並獲得銅牌的時候,傅達仁先生率先發出了「東方羚羊」的讚美。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會,傅達仁在為臺灣省抱得「鴨蛋」成績而失望的同時,目睹了巴勒斯坦「黑九月」製造的奧運慘案。1976年加拿大蒙特婁奧運會,由於加拿大政府反對「製造兩個中國」的陰謀,拒絕給臺灣代表隊發籤證。雖然傅達仁先生已跟隨臺灣體育代表團到達底特律轉機,但還是沒能採訪這屆奧運會。

傅達仁先生的經歷,簡直就是一部臺灣體育發展史。退休後,傅達仁為《世界日報》寫專欄,時常罵罵陳水扁的「臺獨」謬論;後被返聘到東森電視臺,擔任巨蛋體育館的總監,負責場館的運營。

北京2008年奧運會後,那麼多的體育場館如何運作?如何不依靠政府財政,自己養活自己?這次參觀巨蛋體育館,受益不少。巨蛋體育館今年不僅在《雪狼湖》等大型演出方面收穫了火爆票房,還提前預訂了有姚明參加的,中國國家隊赴臺灣省的比賽。在場館其他商業活動開發方面,巨蛋體育館也設計了非常合理的模式。

臺灣之行,雖然參加的只是體育文化交流,但切身感到……

海峽兩岸是一家

我心中一直還有一個謎,就是1993年9月23日北京第一次申辦奧運會時,國際奧委會的臺北籍委員吳經國是否投了北京的票?這件事一直有多種版本說法。

一種說法是:正因為吳經國沒投北京這一票,投給了雪梨,才使北京與雪梨差了兩票。還有一種說法是吳經國本意是要投北京的票,但是李登輝告訴他「投誰都可以,就是不能投北京」,所以吳經國即沒投北京,也沒投雪梨。

吳經國先生自己說,去蒙特卡洛投票前,母親告訴他「你是中國人,應該知道把票投給誰」。國際奧委會有保密原則,所以吳經國補充說:「假如有一天國際奧委會文件解密,大家會知道我是怎樣一個人。」

不管謎底如何,北京2008年奧運會確是讓兩岸人民高興的事。在臺灣工作的一周,處處都被問及北京奧運會的籌辦情況。臺灣各家媒體,不僅加大了北京奧運會籌備的報導,還增添了臺灣省運動員備戰奧運集訓的系列宣傳。臺灣省體育系統的奧運會準備工作,也跟中國足協謝亞龍一樣,特強調「奧運戰略」。還提出了在北京奧運會上,要奪取7塊金牌的目標。

臺灣《中央日報》為喜愛籃球和棒球的臺灣球迷,開闢了大陸《體壇周報》記者董路的「足球專欄」。臺灣朋友看後問我:你們元旦發簡訊,內容都是「世界盃年好」吧?

我說:那是中央電視臺叫張斌的朋友發的。我的簡訊是「反對臺獨,統一祖國」。

在臺北忠孝東路的超市裡,看著董路那篇《德國世界盃,值得期待的盛會》,我心裡說:「行啊,董老師,掙上新臺幣了」。臺灣球迷喜歡足球,這也為將來統一後,在臺灣省搞支中超或者中甲培育了球迷基礎。

該回祖國大陸了,還要去廣州參加「四國女足錦標賽」的工作。離開臺北,唱的還是羅大佑那段:「走在忠孝東路……讓生命去等候,等待下一次漂流。」

本文來源:體壇周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忠孝東路:臺灣最貴的一條路
    而忠孝東路也是臺灣音樂人最喜歡描寫的一條馬路,包括1991年羅大佑的《大家免著驚》、2001年的動力火車《忠孝東路走九遍》,陳綺貞的《九份的咖啡廳》中有「這樣的午後,我在忠孝東路的咖啡店」,陳昇的《拿起來放下》中有「忠孝東路你走一回,你有沒有認得誰」。這些歌曲,都在在描寫出忠孝東路的多樣性,從淘金、維權抗議到高不可攀的房價。
  • 鑑賞:中國頂級步行街之臺灣忠孝東路
    就連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1914華山文創園,也誕生於忠孝東路。忠孝東路,在東區興起後,成為購物者的天堂樂園,不論是矗立在忠孝東路上的眾家百貨公司,或是隱匿在巷弄中的琳琅滿目的獨特商店,都訴說著東區為臺北這城市的消費重鎮。忠孝東路,有一種特別的氣氛,讓每個人在絡繹不絕的人潮中,行走地仍優雅,穿著得流行適切,而這必定是逛街這件事所帶來的歡樂感受。
  • 歡歌傳真情 兩岸一家親
    下午的決賽,我們精神飽滿鬥志昂揚,除了高水平表演了《數蛤蟆》外,還演唱了一曲婉約悠長的《送別》,雖說是無伴奏合唱,但這首頗具傷感的歌曲將海峽兩岸幾十年風風雨雨的旅程,被我們合唱團同學用歌聲深情的演繹了出來,激起了全體觀眾的共鳴,獲得了一致好評,歡歌傳遞出了兩岸渴望和平統一的無限真情。  在緊張的比賽之餘,我們欣賞了寶島旖旎的風光、感受了臺灣民眾暖暖的熱情。
  • 忠孝東路 臺北的「第五大道」
    很多人都是從童安格《走在忠孝東路》和動力火車《忠孝東路走九遍》的歌詞中,知道臺北的忠孝東路的。 忠孝東路是臺北市最貴的地段,兩邊的大樓都不高,大多是連在一起的,也就是所謂的「親嘴樓」。  這裡為臺北市中心最熱鬧之商業區,捷運系統與公交車路線星羅棋布,臺北一半以上百貨公司都在忠孝東路上,整條忠孝東路仿佛是以百貨公司為地標架構而成,而百貨公司同時也代表了其提供商品的類加別與多樣化,吸引了不同的購物者,找尋消費目標;然布就其類型,到東區風購物的人潮,絕大多數仍以購衣為主要大宗,這些知名服飾品牌除了在百貨公司中設立專櫃,此外,亦有許多開設了獨立的旗艦店或獨立店面,讓消費者擁有更多的選擇
  • 特色廟會寓舌尖於鄉愁 同源美食吃出"兩岸一家親"
    若果真如此,參加第七屆海峽論壇兩岸特色廟會的近200家展商真就迎來了一個好彩頭。12日下午,海峽論壇的重要配套活動——兩岸特色廟會在廈門海滄市民文化廣場拉開序幕。國務院臺辦副主任龍明彪、福建省副省長鄭曉松冒雨出席廟會開市儀式,並在開市後走訪了兩岸展售攤商,與他們親切交流。龍明彪更自掏腰包,在臺灣展商攤位前購買、品嘗了寶島美味小吃。
  • 走在忠孝東路,讓生命去等候
    走在忠孝東路 閃躲在人群中 在我的內心深處 隱瞞著一段錯誤 我在恐懼中逃避 那無名的譴責而第一句走在忠孝東路,已經是歌迷一直記在心中的一個地點,一個謎。忠孝東路不只是一個情結,也是一個個浪漫的故事。動力火車有一首歌《忠孝東路走九遍》唱道:穿過陌生人潮搜尋你的臉有人走的匆忙有人愛的甜美誰會在意擦肩而過的心碎……
  • 廣州北京路臺北忠孝東路 路路不同
    每個城市都有那麼一兩條街道是最讓人不能忘懷的,比如北京的王府井大街,臺灣的忠孝東路。在廣州這條北京路步行街上,總有各種各樣的聲音,比如叫賣聲,音樂聲,汽車行走的聲音,還有行人騎自行車經過的聲音,但是唯獨聽不到人的腳步聲,也許是其他的聲音太大而掩蓋了腳步,或者原本快節奏的生活,讓腳步變得輕盈。宋代滅南漢後,拆南城牆,將南城沿至江邊,建「雙闕」。
  • 「憶故鄉」海峽兩岸書畫展在廈門海滄中醫藥文化館開幕
    「憶故鄉」海峽兩岸書畫展在海滄中醫藥文化館開幕   同根同源,同祖同宗,臺海兩岸一家親。故鄉,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永遠的鄉愁。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廈門海滄)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以下簡稱「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同步推出的配套活動「憶故鄉」海峽兩岸書畫展在海滄中醫藥文化館開幕。
  • 第四屆海峽兩岸嶽飛文化夏令營交流活動成功舉辦
    新華社重慶7月14日電(記者劉恩黎)為推動海峽兩岸青少年交流互動,弘揚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精神,第四屆「弘揚嶽飛精神,共鑄忠孝之魂」海峽兩岸嶽飛文化夏令營13日在重慶復旦中學開展集中交流活動。180餘名兩岸「小嶽飛」代表、在渝臺胞、嶽飛協會代表、嶽氏宗親和重慶復旦中學師生參加了交流活動。
  • 動力火車《忠孝東路走九遍》
    動力火車《忠孝東路走九遍》2001年02月22日17:31:24 網易報導    曲目:  01.酒醉的探戈  02.忠孝東路走九遍  03.我若不曾愛過你  04.寄生人  05.亂亂的  06.酒醉的探戈  07.回家  08.Selena
  • 大型特稿:第四屆海峽兩岸嶽飛文化夏令營活動紀實
    (嶽飛網綜合報導)由重慶市嶽飛文化交流協會、臺灣泰安旌忠文教公益基金會聯合主辦的「弘揚嶽飛精神,共鑄忠孝之魂」——第四屆海峽兩岸嶽飛文化夏令營活動於2020年4月20日啟動,7月13日結束,先後開展徵文比賽、分散交流、集中交流三大板塊活動 。
  • 忠孝東路四段是臺北最時髦的地方
    如果你以為有著101大樓的信義商圈,是臺北流行時尚的唯一重鎮,那就可惜了,臺北本地居民都知道,忠孝東路四段才是臺北最時髦的地方。臺北市的忠孝東路四段,數十年來一直是臺灣最時髦的地方。一般稱之為」東區」。
  • 海峽百姓論壇:打造「兩岸一家親」的百姓平臺
    海峽百姓論壇從2007年9月創建以來,已先後在閩臺兩岸成功舉辦了十屆,成為兩岸民間人文交流的一個重要平臺。剪不斷的血脈親情在交流中共鳴、在合作中升華,見證著兩岸一家親、共圓中國夢的生動實踐。「我們秉承『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希望通過海峽百姓論壇這一平臺,不斷增強臺灣同胞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中華民族的歸屬感,促進心靈契合,提升文化自信,共築兩岸和平發展的社會基礎。」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會長莊奕賢表示。&nbsp&nbsp&nbsp&nbsp「看到大致相同的民俗、飲食、信仰,看到葉氏祠堂時,我深信這就是我的根,我的血緣就是從這裡出發的。」
  • 忠孝東路四段是臺北最時髦的地方(圖)
    如果你以為有著101大樓的信義商圈,是臺北流行時尚的唯一重鎮,那就可惜了,臺北本地居民都知道,忠孝東路四段才是臺北最時髦的地方。臺北市的忠孝東路四段,數十年來一直是臺灣最時髦的地方。一般稱之為」東區」。
  • 臺北忠孝東路 情侶最愛的「第五大道」
    臺北的忠孝東路是臺北市最貴的地段,兩邊的大樓都不高,大多是連在一起的,也就是所謂的「親嘴樓」。這裡充滿了繁華與熱鬧的元素,是臺北極有人氣的一條街道,商店、吃食店林立,很多情侶會選擇到這裡來逛街。
  • 臺北:忠孝東路走九遍,有人走的匆忙,有人愛的甜美~
    清代來往於臺灣海峽兩岸的船隻,多為木造大帆船,為免船身易因浪大而搖晃,故常在船艙底下裝滿石條,回程時則以臺灣的米糧取而代之,後來石條遂被本地人民作為建材。龍山寺的前殿共闢五個門,中央五開間稱為「三川門」,門前有一對銅鑄的龍柱。
  • 走忠孝東路、逛西門町 看美女不得不說的地方
    忠孝東路如果你以為有著101大樓的信義商圈,是臺北流行時尚的唯一重鎮,那就可惜了,臺北本地居民都知道,忠孝東路四段才是臺北最時髦的地方,當然也是美女雲集薈萃的地方,周末來忠孝東路看美女可謂大飽眼福。  臺北市的忠孝東路四段,數十年來一直是臺灣最時髦的地方。一般稱之為」東區」。
  • 福州舉辦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 魅力民俗鬧元宵
    原標題:福州舉辦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 魅力民俗鬧元宵 以「魅力民俗展海絲風採,兩岸文化承同源一脈」為主題的2017年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在福州花海公園啟幕。   主辦方表示,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創辦於2008年,由「閩都民俗文化節」發展而來,今年為第十屆。本屆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延續往屆傳統,立足福建與臺灣的地理優勢,著重引入海峽元素,向福州市民展現豐富多彩、一脈同源的臺灣傳統文化,彰顯心相系,血相融的兩岸骨肉親情與中華文化的強大感召力。
  • 第九屆海峽兩岸電視主持新人大賽
    「第九屆海峽兩岸電視主持新人大賽」將在福州舉行      央廣網福州11月19日消息(記者林駿)11月20日至24日「第九屆海峽兩岸電視主持新人大賽」將在福建福州舉辦,該賽事是第六屆海峽兩岸電視藝術節的重要活動,列入國臺辦對臺交流重點項目,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福建省文聯主辦,
  • 動力火車翻玩忠孝東路創回憶殺 新歌MV演續作
    兩首新歌以搖滾翻玩、致敬青春為主概念,《永遠不回頭》復刻電影《七匹狼》的經典主題曲,而日前才在花蓮首唱的《跳上車子離開傷心的臺北》則翻玩自己的代表作《忠孝東路走九遍》,打造經過二十年後的續曲篇章。為了貼切地延續二十年前的故事,此次邀來《忠孝東路走九遍》的原作詞者鄔裕康填詞,並以經典歌詞《跳上車子離開傷心的臺北》為歌名,讓許多人一眼就覺得相當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