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加速央企重組 承擔國資委部分職能
國資委:國有資本可通過國新公司實現合理流動
國資委:央企條件成熟一家重組一家 確保企業穩定
國資委:劃入國新企業不關係國家安全
央企重組思路生變 年內百家不強求中投二號緩行
國資委:國新不是投資平臺 定位國資整合平臺
新華網北京12月22日電 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成立 助力中央企業布局結構調整優化
記者何宗渝、安蓓、劉劼
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22日成立,首期註冊資本金45億元,成為中國國務院國資委下屬的第三家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公司。原寶鋼集團董事長謝企華將擔任國新公司董事長,國資委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劉東生將擔任國新公司總經理。
「根據《國務院關於組建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有關問題的批覆》的規定,結合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的實際情況,我們把國新公司定位為配合國資委優化中央企業布局結構、專門從事國有資產經營與管理的企業化操作平臺。」國資委主任王勇在國新公司成立大會上說。
他特別強調,國新公司是一家企業,與其他中央企業完全相同,其任務主要是在中央企業範圍內從事企業重組和資產整合。「國新公司是資產經營與管理公司,不是生產經營企業,更不是投資公司。」
正式成立之前,資本市場已閃現國新公司的身影。五礦發展日前發布的公告顯示,國新公司已成為五礦集團整體重組改制的戰略投資者之一。
「有人將國新公司稱為『中投二號』,這種說法是不恰當的。」曾任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副局長的資深國資專家周放生說,中投從事的是外匯資金投資管理,國新公司則是要幫助國資委在更大範圍、以更多方式進行資產經營管理,助力中央企業布局結構進一步調整優化。
國資委相關負責人就成立國新公司答記者問時表示,2003年國資委成立以來,通過重組整合,中央企業已由196戶減少到122戶,但這是中央企業重組取得進展的外在表現,更重要的進展是國有資本等資源優化配置方面取得的實效,特別是對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產生的促進作用。
2009年入圍美國《財富》雜誌世界500強企業中,中國中央企業已有30家,而後續將有更多中央企業進入世界500強。
但王勇表示,目前的122家中央企業中仍有一批不屬於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規模較小、實力較弱,與其他大型中央企業關聯度不大;還有一些規模較小、因承擔公益性等特殊職能不宜進入其他企業;一些中央企業整體上市後留下的存續企業資產和其他非主業資產,依靠企業自身整合存在一定困難。
雖然國資委22日沒有公布目前進入國新公司的企業數量和名單,但上述類型的企業無疑將是被重組整合的重點。
王勇表示,國新公司將持有進入國新公司的中央企業的國有產權並履行出資人職責,在股權改革包括重組上市、資本金注入等方面對具有潛在市場競爭力的企業或優質業務、國家產業政策鼓勵的業務、產業優勢明顯的科研項目等予以支持;對於承擔公益性等特殊職能的企業或業務,國新公司將在業績考核和薪酬管理等方面充分考慮其特殊性,保障其完成國家交給的各項任務;對於喪失持續發展能力的企業或業務板塊,國新公司將在支付改革成本等方面給予支持。
此外,國新公司還將配合中央企業整合存續企業資產和非主業資產。「雖然這些資產佔中央企業總資產的比例不高,但總量不小。整合好這些資產,對於優化中央企業布局結構、提高國有資產總體運行質量,具有積極促進作用。」王勇說。
根據《國務院關於組建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有關問題的批覆》的有關規定,國資委還將委託國新公司參與中央企業股份制改革,參與中央企業的非上市股份制改革,對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其他產業進行輔助性投資,支撐相關產業前期發展等方面的經營活動。
「國新公司的工作具有很強的探索性和挑戰性,既要積極探索,又要謹慎從事,探索有效的運作模式,更好地發揮應有的作用。」王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