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要什麼樣的親子關係?娃們的學習和生活父母需要做什麼呢?

2020-09-24 小妖媽


爸爸愛媽媽,是給孩子最好的愛的教育

上次和以前的同事聊天,聊到了孩子們,同事突然說,「你的兩個女兒都很優秀,你應該知足了。」我一愣,因為同事的態度不是開玩笑那種,是真的掏心掏肺的說的,是我平時對孩子們太過嚴格了嗎?是我剛才描述孩子們的時候,言辭太過激烈了。——這件事在我心裡留了一個小疙瘩。

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所有的家長都是焦灼的狀態,甚至有的家長從孩子剛上幼兒園就開始了。各種興趣班基本都是從幼兒園開始的,甚至有一少部分孩子,已經開始系統的學習英語。現在網上流傳一句話——「優秀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孩子」。我們對自己家的孩子,從來都是不滿意的。

作為家長的我們怎麼了?難道每天讓孩子學這學那,逼著孩子們去拿各種獎盃獎狀,就是我們想要的嗎?我們不是應該希望孩子健康快樂,無憂無慮的長大嗎?

一、別拿自己家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了,跟童年的我們比一比,就知道孩子有多優秀了,這就足夠了

我們擁有的就是最好的

我周圍的家長大部分都是70後和80後,我們這代人都擁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在那個年代,物質還不十分豐富,但我們每天的課外生活非常的豐富多彩,課間開心的跟同學們踢毽子,跳皮筋兒,丟沙包,周末滿村的跑,釣魚,拍蜻蜓,捉知了,每天就是瘋玩,不亦樂乎。現在回想起來,這些,並沒有影響我們的學業,我們一樣從遙遠的農村考到了大城市裡的大學。

一個足球和一群孩子

再看看我們的孩子們,甚至有的小學校還有課間作業,那意味著什麼——孩子們去廁所上個大號都來不及,經常聽女兒說,半天都沒時間下樓,更別說有什麼課間活動。孩子們的周末更是被各種興趣班,補習班填的滿滿的。我們在用孩子僅有的周末時間,去換個別科目幾分的成績,這真的值得嗎?再說了,即使不上補習班,孩子們自己學習難道就沒有這幾分的進步嗎?

其實把我們當年的學習成績跟孩子的比一比,孩子們真的比我們小時候優秀太多了。是我們太苛刻了,我們只顧著拿別人家的孩子跟自己家的比成績,完全忘了我們的內心最想要什麼。我們想要的應該是孩子們健康快樂的長大,一個溫馨的家,孩子們在父母的陪伴中,度過陽光明媚的每一天。這才是真正的生活!

二、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品格,孩子會受益一生

這幾天放假,我們全家一起又看了一遍《少年的你》,影片當中帶頭霸凌的女孩兒魏萊,是班裡的尖子生,家庭條件也好,但是這個孩子扭曲的性格,偏激的作為,看著都讓人覺得恐懼!

警察到她家裡跟她母親談話時,大家看到了她家裡全是獎盃、獎狀,她媽媽也說她女兒不是那樣的人,跟別的孩子不一樣,對自己女兒犯的錯誤沒有一絲的愧疚。在影片最後,魏萊害怕陳念會報警影響自己的高考,跟陳念說出了她爸爸因為她的復讀,已經一年沒有和她說過話,如果陳念報警,她很有可能還要繼續復讀,就跪下來求陳念,讓陳念拍他的裸照,後來還要幫陳念媽媽還債,也正是魏萊一直的糾纏,陳念才失手將她推下了臺階。

這段大家都感受到了魏萊家庭教育的失敗,學習成績很好,家庭條件很好,但孩子沒有一個好的性格,最終走向了萬劫不復的結局。

這是一個極端的反面教材,這部電影在放映的時候引起的反響很大,這些問題我們不能看過了事,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糾正我們的觀念和行為,讓我們在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不要太過偏激。

三、教導孩子最好的方式從來都是愛,我們要爭取做最會愛孩子的父母

愛孩子是我們每個做父母的天性,從來沒有那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怎麼愛孩子,怎麼做才是愛孩子,這需要我們在跟孩子的相處當中慢慢學習。

1、在生活中,我們要教會孩子——愛,不但要說出來,還應該落實到我們的行動

冰心說過:「有愛就有一切。」

陶行知先生也曾經說過:「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

教導我們的孩子成為一個有愛心的孩子,他們的生活才會變得豐富多彩,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才能體會到真正的快樂,他們也會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2、在對待孩子的學習上,引導孩子的興趣,比給孩子報任何的輔導班都要重要——這也是一種愛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引導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也就是給孩子開啟了一扇大門,這時候的他們不需要更多的管教,就能找到自己的目標。要做到這一點其實比花錢給孩子報輔導班不知要難多少倍,需要我們做父母的對孩子有深入的了解,也需要孩子們對我們敞開心扉,把我們當成朋友。

結語: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信奉老言古語)

希望我們都能成為最好的父母,跟孩子能成為很好的朋友,讓孩子們之間關係和睦。

一家四口

相關焦點

  • 和諧的親子關係需要怎樣做?
    親子關係永恆的話題,有了孩子,父母這一身份永遠不可能改變。所以父母們一定要清晰:你不僅是孩子的權威,還是孩子的朋友,是引路者更是陪伴者。作為孩子的引領者,就是讓孩子看到未來,幫助孩子走出現有的困境(或者改變孩子不良的生活、學習習慣),將孩子從囚的口中引出來,變成一個人。讓孩子看到未來,不是籠統的目標,而是可衡量的有效目標。
  • 焦慮媽媽,學會做覺醒父母,與青春期女兒改善親子關係
    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叛逆的女兒和焦慮無奈的媽媽,也許這樣的例子也曾經在我們的生活裡,而父母苦於找不到解決這種狀態的方法。《父母的覺醒》正是一本可以解決類似問題的書籍,一本從心理和情感層面講述孩子養育之道,打破親子關係構建的難題。
  • 沒時間陪娃?你跟娃的情感連接才是親子關係的關鍵
    ,你跟孩子的關係怎樣,比你對孩子怎麼做要重要的多」。其實有些家長覺得自己太普通又沒時間,還有的爸媽會說,沒經濟沒時間這又怎麼才能讓娃和自己的親子關係更輕鬆和諧?我認為我們不要把問題死死地盯在這裡,而要努力想辦法如何能在家長又忙又普通基礎上想出跟娃在一起的高質量親子時光。
  • 最好的親子關係是什麼樣的?
    在家庭裡家長跟孩子可能會建立不同的關係,不同的關係就會有不同的管教孩子的方法。最好的親子關係是什麼?是媽媽的自我犧牲,陪孩子起跑?還是為孩子領跑,彼此成長?舒適的親子關係讓孩子覺得被理解,被愛護。親子關係的最高境界:不期待,不依賴。父母是孩子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好的朋友,最親的人。
  • 親子關係需要經營,親子溝通需要學習:換位思考才能溝通無障礙
    和諧的親子關係中,溝通是第一位的。只要孩子和父母總有話說,願意和父母說出心裡話,親子關係就不會有什麼問題。親子關係好,父母的話孩子才能聽得進去,才有可能談到教育。有數據顯示,80%的問題青少年不和父母溝通。網癮、厭學、抑鬱症離家出走,這些問題的背後暴露的都是親子溝通的危機。有一位父親對我說:「孩子已半年多沒怎麼和我說過話了,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我感到自己很失敗,已經失去了對他的控制。
  • 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兩件「法寶」,建議父母們收藏!
    孩子沒有問題,如果孩子有問題,那一定是父母的問題。」----薩提亞(世界著名家庭治療師)親子關係是重要的家庭關係之一。對於未成年的孩子而言,親子關係可能影響到他(她)們一生的性格形成和與人交往模式的建立。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所有父母在家庭教育道路上的頭等大事。那麼,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呢?
  • 父母與孩子的關係:矛盾與興奮,工作與學習
    作為孩子的母親,生娃時的劇痛,已經讓她瀕臨崩潰,而之後的餵娃和照顧娃,原來這個可愛的 東西需求竟然這麼多,生活讓人感到絕望,有的母親認為「我永遠做不了一個合格的母親,這太難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偉大的母親克服了短暫的」圍產期抑鬱「,在家人的照顧下獲得了力量。
  • 暑假髮胖、親子關係崩塌?快帶娃來學習強國一起做運動
    開學已經進入倒計時,疫情常態下的這個暑假,你和娃有沒有發胖、親子關係的小船有沒有翻?娃的襯衫是否還能扣上扣子?圖片來自新華社最近,與娃鬥智鬥勇中的小編,又在學習強國平臺上發現了一些居家親子運動的學習資源,趕緊抓住開學前這段時間,重塑形象,迎接神獸歸籠的好日子。
  • 親子關係比教育更重要?心理學: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不能「太好」
    文|明美媽咪育兒原創,歡迎大家轉發和分享經常聽到有人強調「親子關係」的重要性,甚至有人會認為「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比教育本身更重要」。那麼,到底什麼樣的親子關係才是最適當的狀態呢?那些和孩子相互依賴、相互束縛的關係真的是親密的親子關係嗎?
  • 什麼是良好的親子關係?哪些不良信號需要家長特別注意?
    ,那麼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子關係呢?可是,我們卻可以很容易識別親子關係中那些不信任的信號:父母與子女之間,溝通互動不順暢,關係緊張:比如,父母與子女沒有交流,或者交流很少;交流內容單一有限(要麼只談學習,要麼不能談學習);孩子報喜不報憂;子女和父母之間的溝通衝突時候多,和諧時候少等等。
  • 鞏固親子關係,和娃來一場大冒險吧
    ,那麼就跟著書一起和孩子來一場大冒險吧,保證讓你們的親子關係更上一個臺階。傑克修好了挖掘機開始了冒險,這一次他來到了恐龍世界,剛到恐龍世界,就看到很多小恐龍向著一個方向跑,發生了什麼?原來後面有個很大個的霸王龍。傑克想要救小恐龍們,為了趕到霸王龍的前面,傑克大著膽子衝下山坡,終於在霸王龍之前趕到了沼澤,怎麼救下這些小恐龍呢?
  • 再好的親子關係,都扛不住這幾種娃,媽媽們深有感觸!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初為人母的2年內,媽媽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一般都很好,充滿了愛的氛圍。可隨著孩子的成長,親子關係一次次的遭受到來自孩子的挑戰。孩子越大越淘氣,這就像一個魔咒一樣束縛著媽媽們,使得媽媽的血壓飆升,脾氣越來越暴躁,良好的親子關係也開始被孩子折騰出了裂痕。很多媽媽都會說,每次遇到孩子不聽話或者是淘氣時,我十分想控制自己的情緒,儘可能的用平緩的語調來安撫孩子,可真的控制不住,你越若他越強,每次都被逼到歇斯底裡的模樣。
  • 想要修復親子關係,打破「自我防禦機制」是關鍵
    每一個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會給自己的家長惹來各種各樣的麻煩,也讓很多家長感到特別的憤怒,有一些人在特別憤怒的情況下總是忍不住來打自己的寶寶,可是如果我們做出了這種事情之後就很容易傷害到我們和自己寶寶之間的親子關係,最終導致我們和寶寶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遠,雖然有不少家長在做了類似的事情之後都會產生後悔的心理。但是如果想要改善親子關係卻是非常困難的。
  • 失敗的父母,大都沒弄明白親子關係的真相
    我還清楚地記得,這位媽媽當時在說起他們父子關係時眼神中透出的那份焦慮和擔憂。至少在這位媽媽看來,這種局面就像一個潛藏在家裡的定時炸彈,誰知道今後會引發什麼事情?在我們身邊,類似這樣的家庭並非少數。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很多父母都忽視了一個教育的真相——良好的親子關係是處理孩子教育問題的基礎。
  • 宅家帶娃,親子關係緊張,做好3件事,和孩子建立親密關係
    該交作業了,孩子還沒做呢。看了這情形,家長能不上火嗎?家長也不能一直坐在孩子身邊陪同學習,不得已也會讓孩子自己學習。但是中途又不放心,悄悄地趴在門上聽聽孩子學習了沒有,一旦發現沒學習,破門而入,一場母子大戰在所難免。從心理上來說,這段時間工作和生活都受到很大影響,心理壓力自然會大。總是憋在家裡,不能外出活動,身體的整體健康狀況也出現小問題,影響了我們面對壓力的恢復能力。
  • 如何建立優質的親子關係?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土壤。作為一名兩個孩子的媽媽,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如何和孩子建立成長有益的親子關係呢?《小王子》一書中說,我們曾經都是個孩子,只是我們都忘記了。讓我們回到小時候,看看孩子心裡渴望和父母建立什麼樣的關係?1、渴望陪伴。80後的父母,大多是獨生子女,小時候孤獨是常態。
  • 孩子沒出息和父母關係大,想要孩子成大器,得堅持培養這幾個習慣
    一些兒童教育專家認為,大部分父母所秉持的教育原則並不對,但是父母卻沒有意識到。 1)溺愛孩子 你只要好好學習就好了,剩下的什麼都不用管,媽媽絕對會幫你處理好的。明天穿什麼、吃什麼這些你都不用操心。每天只需要學習就好了,想那麼多幹什麼,父母都會幫你做好的。
  • 每天讓娃學習和練琴,不吼不叫、親子關係還能升溫,是妄想嗎?
    她是怎麼做到的呢?一起來看看吧~到現在為止,練琴是件正能量的事,不僅沒有傷害親子關係,甚至還讓我們的母女關係升溫了,我們有種母女並肩作戰、一起在前進中享受樂趣的感覺。這讓我鬆口氣,意識到原來不一定都要逼著罵著才能讓孩子學琴練琴,「愉快的琴童」是可以存在的。孩子是天生就坐得住、愛學習、愛練琴的嗎?
  • 為什麼說:親子關係,決定了我們與世界的關係?
    為什麼說親子關係決定孩子的一生?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我們每個人和世界的關係問題,都能從童年和父母的相處方式中找到答案。和父母相處的方式也會投射到一個人的行為習慣、思維模式、情緒處理方式、以及與他人相處的模式上。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父母的影響是最大的,這也就是我們要如此重視親子關係的原因。
  • 親子關係真的會影響孩子一生!改善親子關係,從改變自己開始
    親子關係,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從字面的意思上來說它就是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係。親子關係是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份關係,這種關係無論是對於父母還是孩子都是很重要的一種關係。同時,親子關係也有好壞之分。良好的親子關係會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而不好的親子關係則很有可能會對雙方都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