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怡親王弘曉真如宮廷劇演得一無是處嗎?

2020-12-16 敘說史話

怡親王弘曉:是聖祖康熙帝第十三子怡賢親王的嫡幼子,怡親王鐵帽王爵的第一任繼承人。

第一代怡親王胤祥

前一段時間網上火熱播出的《延熹宮略》電視中怡親王弘曉:勾結後宮貴妃高氏巴結重臣高斌,指使侍衛陷害宮女事發被皇帝教訓,只在皇宮擔任乾清門侍衛,稷祖時未配小刀,食用熟肉被關押宗人府,整天怨天尤人,被皇帝罷免職務,常被乾隆帝敲打。

電視劇播出後網上掀起一片議論,認為弘曉是虎父犬子,是扶不起的王二代,老爹文武雙全是軍機領班,議政王大臣而他卻只得了個乾清門侍衛還被撤了,也有人認為乾隆翻臉不認人罔顧孝義。

那麼史實記載怎麼樣呢?難不成怡親王弘曉在乾隆朝真的地位特別低所當的乾清門侍衛也只是保安而已嗎?乾隆帝真的對怡親王一脈有很深的成見,故而壓制怡親王?

怡親王弘曉

首先我們來談一下乾清門侍衛這個職務,在現代許多人的眼裡把乾清門侍衛當成了守大門的保安,說實話乾清門侍衛還真不是保安。

在清朝對於侍衛的劃分比較細,分藍翎侍衛,三,二,一等侍衛,乾清門侍衛,御前侍衛,藍翎是六品,三等正五品,二等正四品,一等正三品而乾清門侍衛和御前侍衛地位高於一等侍衛但沒有品級。一二三等加藍翎侍衛歸領侍衛大臣管轄,乾清門侍衛,御前侍衛歸御前大臣(由王公勳貴兼任)管理

侍衛一般都是要出身上三旗勳貴世家,皇親子弟。而乾清門侍衛屬於高等侍衛,皇帝御前近臣,非皇親國戚不可擔任,常有貝勒,貝子以及滿蒙王公子弟擔任此位。皆因皇帝親衛,前程遠大,從皇宮侍衛中出了不少朝庭重臣。

出身滿清八大世家之一的傅恆(富察皇后之弟)初為藍翎侍衛,最後高居軍機大臣,康熙朝宰輔索額圖,明珠都曾經為皇宮侍衛,權臣和紳最初也就三等侍衛,就連康熙朝首輔索尼最初也是侍衛出身,其它的最後由侍衛高升的公侯卿相還有隆科多,鰲拜,阿里袞,海蘭察,肅順等,而弘曉擔任侍衛是在乾隆初年至二年,弘曉九歲襲王爵(雍正八年,雍正在位十三年),此時的弘曉除了王位,沒有任何功勳,只是一個初出毛廬的小子,擔任侍衛可以作跳板,由侍衛轉任重臣高官,這是提升地位最佳選擇。

乾隆四年到五年,弘曉分別擔任了正白旗漢軍都統(從一品),理藩院主官(從一品)。正白旗是上三旗,地位比下五旗高一等,親王兼掌部院事物,權利威勢遠勝其它所以不存在說弘曉地位低。

電視上所說弘曉不務正業,巴結高斌更是離譜,乾隆六年高斌為直隸總督(從一品),此時的弘曉以親王爵為正白旗漢軍都統外統重兵,又兼掌部院重務,論身份地位比高斌有過而無不及。

怡親王弘曉

在歷史上並未曾有弘曉被關宗人府記錄,堂堂親王陷害宮女更是離譜純粹是虛構。

要說乾隆帝壓制怡親王一脈,其實在歷史上也說不過去,在乾隆帝初登大寶之際,宮中每逢大宴,年會以及朝庭站班,怡親王府都是位列最前,總理王大臣莊親王,果親王及御弟和親王都只能排在其後。

後面乾隆對怡親王一脈待遇有所縮減,連帶弘曉也被免去朝庭職務,都是因為理郡王弘皙謀逆事件不少宗室子弟參與,其中有寧郡王弘膠(弘曉兄)之後乾隆開始嚴厲管制宗室,不讓宗室參與朝政,於是有了郡王福彭(議政大臣)怡親王弘曉(正白旗漢軍都統)免職,乾隆親弟親王弘晝,弘瞻也多次受到申斥。

歷史上的弘曉並非是王二代,一無是處,歷史上的弘曉精通詩書繪畫,是有名的收藏家和詩人,並曾受到乾隆帝的好評,在政治上謙瑾恭讓,克勤克檢,深居簡出,這也是他能以親王爵善終的原因。

相關焦點

  • 雍正嘉獎怡親王胤祥世襲罔替的資格,為何到了慈禧時期,被她廢了
    所以說此後兩百多年裡,只誕生了4位鐵帽子王,他們分別是怡親王胤祥、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慶親王奕劻。怡親王胤祥,就是我們提到的主人公,他是康熙的十三皇子,也是雍正皇帝最器重的弟弟。因為他幫助雍正奪嫡,幫助雍正治理天下,所以得到了鐵帽子王的封號。
  • 《甄嬛傳》中的果郡王和歷史上真實的果郡王根本就不一樣
    還記得當初火熱宮廷大劇《甄嬛傳》嗎,這是一部不錯的宮鬥劇,孫儷和陳建斌的演技都不錯,和以往的宮廷劇不一樣,這部劇著實是一部不錯的古裝劇。 愛新覺羅·胤禮,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異母弟,母純裕勤妃。
  • 怡親王胤祥,而今陵寢何等荒涼:申哥帶你走河北之十
    (胤祥的後輩怡親王(胤祥尊容)這是清朝歷史上最出名的一對然在清代的歷史上,這樣「榮辱與共」的家族,不僅來自顯赫官僚,更是出於帝王之家。而其代表,便是康熙帝的兩個兒子——胤禛與胤祥了。幼年喪母的胤祥,自孩童時起,便與兩個妹妹一道由德妃烏雅氏所撫養。然此時並不顯山露水的德妃,即是後來承襲大統的雍正帝胤禛之母。這種陰錯陽差的安排,正可謂是「老天爺眷顧」,讓胤祥與胤禛兄弟的人生軌跡重疊在了一起。兩兄弟自幼年時代起,便晨夕聚處,感情深篤。
  • 「十三爺」怡親王胤祥的真實一生,為什麼與雍正皇帝關係最好
    康熙對他的孩子都很愛護,胤祥也曾隨駕南巡,拜謁祖陵,看起來很不錯,其實差很多,康熙的皇子都得了郡王、貝勒,參政有大立功的封親王,再差的都能混個貝子,但胤祥直到康熙死都沒給他封號爵位,只是個普通的皇子,實在是尷尬。圖為和碩怡親王,胤祥畫像。
  • 古代王爺真如影視中那麼瀟灑自在嗎?事實很悲慘
    那麼,古代的王爺真如電視劇中那樣嗎?歷史告訴你:古代王爺也不幸福。 首先有一個問題必須回答:什麼樣的人才可以做王爺?古代的王爺並非全然指代的是皇親國戚,事實上,王爺只適用於皇帝家族內部的分封。這裡的家族內部指的是本家的同一個姓氏的男性,即只有皇帝的兄弟叔伯子侄這六種人才可以封王爺,其他人都不可以。
  • 5部高顏值歐洲皇室宮廷劇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我只看過抖森和本尼演的非常正劇,喜歡莎翁和英國歷史的朋友一定要去看!戰爭場面非常震撼,演員演技超棒。抖森念起莎翁臺詞蘇斷腿!!!跟法國公主求婚那段我刷了N遍了本尼演技炸裂!女王和我們都知道她只能愛上艾伯特王子(後來的艾伯特親王)但她的心裡永遠有個地方放著她的lord。第二季婚後生活,主線有點瑪麗蘇了副線也很精彩!比如倆御前侍衛的cp線風中的女王 第一季講述16世界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的故事,整部劇是景美人更美。
  • 歷史上清朝的鐵帽子王很厲害嗎?他們與普通王爺有什麼區別?
    朋友們,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一個歷史小知識是關於歷史上清朝的鐵帽子王,我們總在關於清王朝的電視劇上聽到有人一旦談起鐵帽子王就會肅然起敬,甚至連清朝一品大學士兼軍機大臣見了鐵帽子王都要禮讓三分,那麼鐵帽子王真的有有這麼牛嗎?
  • 除了慶親王,還有誰是「鐵帽子王」?
    第二次出現在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2月3日刊發的署名文章《不得罪腐敗分子,就要得罪13億人民》中,文章提到「在貪腐問題上,沒有人能當『鐵帽子王』。」接著,就是出現在3月2日「兩會」首場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呂新華在答記者問時提到「在反腐鬥爭中…沒有不受查處的『鐵帽子王』。」官方如此頻繁地使用這一清代歷史名詞,究竟有何深意?「鐵帽子王」究竟是什麼意思?又有哪些「鐵帽子王」被奪去了爵位?
  • 歷史上的「鐵帽子王」是怎麼回事
    有讀者對此感興趣,歷史上的「鐵帽子王」究竟是什麼樣呢?  有清一代近三百年,以王爵世襲罔替者僅有十二家,他們是禮親王、鄭親王、睿親王、豫親王、肅親王、莊親王、克勤郡王、順承郡王、怡親王、恭親王、醇親王和慶親王。 北京俗語稱他們為:「鐵帽子王」。十二家鐵帽子王的殊榮,有的是由於軍功,有的則是其他的原因。
  • 英國歷史宮廷劇推薦!有美劇有英劇!
    2.白公主 沒錯 就是白王后的閨女 女主又美又冷 歷史和亨利明明是很甜的一對 電視劇拍的虐心啊 應該還有兩集沒有更 迷你劇看的真是不過癮3.都鐸王朝這部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了 也是我看的第一部美劇吧 為啥呢 因為一上來就是滿屏的啪啪啪啊 亨利 嗯
  • 清史:奕賡保持著凌霜傲骨,無意於在官場上趨炎附勢,爭名逐利
    百家原創作者:香香講歷史清朝厚待天潢,費用不貲,凡宗室婚喪,皆有恩賜。他們生活舒適,地位顯貴,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形成儒雅嗜學的作風。有一部分享有詩名的宗室成員,他們多是些爵位顯赫而又終生政治地位穩定的貴族,思想感情上與皇權正統較為接近。如輔國公永璥、禮親王永恩、怡親王弘曉、貝子弘旿、輔國公弘曣、質親王永瑢、成親王永瑆等,他們的詩集中,雖不乏精審之作,但輯入了許多為皇帝歌功頌德的應制之作,內容乾癟,語言枯燥,以致影響到詩集的質量。許多宗室貴族不僅能詩,而且善畫。清前期幾位皇帝均雅好書畫。
  •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4部歐洲宮廷劇帶你見證女王成長史
    宮廷劇之所以能夠火爆,與它們那跌宕起伏的劇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再加上演員們精湛的演技以及精心製作的各種服飾,無一不在吸引著觀眾們的眼球。但是人的審美總會疲勞,看多了宮廷劇之後,總要換另一種風格的電視劇看看。國內宮鬥劇那如履薄冰的驚險感無時無刻不在緊繃著觀眾們的神經,而國外的宮廷劇同樣是險象環生、危機四伏。今天就讓我們來介紹幾部優秀的歐洲宮廷劇吧,每一部劇可都是戰鬥力滿滿,各種人物對抗一觸即發。
  • 真如的文化符號
    外地友人來滬,我常帶他們去看看僻靜的真如寺。人的腳步往往痴迷遠方,乘上火車、飛機去追夢,對於身邊的名跡卻不珍惜,甚至不屑一顧。本市西北的真如寺,就是這麼一處雪藏在市區的絕佳勝跡。外地有人來滬,我常帶他們去看看僻靜的真如寺。許多朋友驚訝,不曉得上海還躲著這麼個質感的去所。真如寺距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南宋嘉定年間成寺,歷經宋、元、明、清、民國,幾經焚毀,幾度修繕,穿越無數風雪,到了今日,才根基永固。
  • 韓國宮廷劇「混搭」成主流
    男主是韓流明星李敏鎬(下圖),女主金高銀也在韓國小有名氣,宮廷劇+奇幻背景+明星演員,陣容、噱頭全部「拉滿」的《國王》沒播幾集卻遭遇大量質疑,也沒能複製之前《大長今》《宮》等韓國宮廷劇的收視神話。而劇中的「大韓帝國」、國王李坤等設定均為虛構,因此該劇屬於混搭宮廷劇。本劇設定基於平行世界概念,即故事在平行的時空中來回跳躍,每個人都有兩個「自己」,這一套在韓劇中屢見不鮮。除了設定,金編劇筆下的愛情戲也「走形」了。劇中男主策馬穿越平行世界之門,在大街上遇到小時候救過自己、正駕駛警車值班的女主,便立刻把她摟進懷中,但這一「瑪麗蘇」操作只讓人感覺尷尬溢出屏幕。
  • 皇后和高貴妃將下線,滿是BUG的《延禧攻略》還要繼續追嗎?
    於正出品的古裝宮廷劇《延禧攻略》上線以來話題不斷,演員、劇情、製作,甚至「莫蘭迪」風格的調色,都成為網友們關注的焦點。不得不說,這部劇的大方向,以及種種細節上的把握都很成功,一部沒有流量明星的古裝劇能在社交平臺攪起這麼大的熱度於正居功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