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解釋什麼是外匯儲備

2021-01-07 騰訊網

作者 / 小六

圖片 / 網絡

小六身邊有不少朋友特別喜歡關注財經新聞,但是對於財經新聞裡的一些專業術語表示一臉懵逼,這不,昨天又被問到了外匯儲備這件事情,那今天小六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新聞裡經常提到的「外匯儲備」。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19日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餘額為31121億美元,較2017年末下降278億美元。

| 中國外匯儲備數量

上圖是我國近十年來外匯儲備(以美元為主)的曲線圖,可以看出在2014年之前,我國的外匯儲備持續增加,而在2015年和2016年兩年間,外匯儲備迅速下降。

還記得在2015~2016年間,外匯儲備持續下降的相關新聞報導鋪天蓋地,一系列仿佛末日來臨的悲觀論調,某種程度上造成了投資者們的恐慌。

回憶前兩年,大家身邊是不是也有很多朋友在這類新聞的影響下,著急地把手頭上的人民幣換成外幣,或是通過各種渠道轉移到海外。

| 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

但是真相是不是真的如此悲觀呢?

從最近10年GDP的發展情況來看,我國在2014年之後,GDP的增長速度確實是慢下來了。但是從增長的絕對值來看,實際上整體還是穩定健康的。

但是為什麼GDP在增長,而下滑的外匯儲備,卻跌回了2012年之前的水平呢?

我們今天就要解讀一下「外匯儲備」是什麼。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資產。

外匯儲備是國家官方儲備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下圖央行提供的表格中可以看出,外匯儲備折合約3萬億美元,而黃金儲備只有740億美元。以前大家想像中代表著財富積累的黃金儲備,只有外匯儲備的2%左右,地位明顯不高。

總的來說,外匯儲備指的是央行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都可以被列入外匯儲備的範圍。

以我國目前情況為例,我國央行持有大量的美國國債,這些美國國債隨時可以在市場上拋售成美元,提供支付結算的需要,是我國外匯儲備的重要組成。

在金本位的時代,各國的貨幣都和黃金掛鈎,所以貨幣之間的兌換很好計算。

一個人出國做生意,如果外國不方便使用本國的貨幣,他只要把本國貨幣換成黃金,再用黃金換成外國貨幣,就可以購買外國的貨物了。

商人如此,國家政府也是一樣。

所以在那個時代,黃金是各國最希望通過貿易換回來的「儲備資產」。

在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戰的各個國家為了維持戰爭的需要,紛紛把國庫裡面的黃金,都拿去國外購買槍枝彈藥和各種生產物資。

結果到了戰爭結束,美國作為二戰後的最大贏家,不但本土沒有受到戰爭波及,而且還因為出售軍火物資而大發橫財。

在二戰後,全世界超過70%的黃金都成為了美國的財富。

由於美國佔據了超然的地位,二戰之後,美國主導了全球經濟和金融方向。

隨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使得美元和黃金掛鈎,成為了「美金」。

從戰後一直到1970年代之前的幾十年裡,美國印刷出的綠色紙片,在全球貿易中起到了等同於黃金的作用。

儘管70年代美元危機發生之後,美元和黃金不再1:1等價掛鈎,但是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的地位還是保持了下來。

由於世界各國的貨幣都不再和黃金掛鈎,那麼在進行國際貿易時,往往就採用美元作為參照物。

比如以前國內企業要出國採購物資,都需要先把人民幣兌換成美元,才能去國外使用;在出口物資時,也是要把賣出商品得到的美元兌換成人民幣,才能在國內購買商品。

在進出口過程中,人民幣和美元互相兌換。

當國內商品出口國外時,貨款流回國內,兌換成人民幣的過程中,就會成為外匯儲備。

舉個慄子 ~~

華為在歐洲賣手機,賣了1億歐元

把這1億歐元匯回國內

由於政策要求,華為要結匯

(外幣不能直接在國內流通)

華為去工行辦理結匯

華為把1億歐元給工行,

工行結給華為7.77億人民幣

然後工行再把這1億歐元和央行結匯

最終這1億歐元,變成央行的外匯儲備

「結匯」的環節是外匯儲備形成的關鍵,具體過程如下:

工行和央行結匯的具體過程:

1、交易場所: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類似於上交所或者深交所,央行、所有其他銀行、具備外匯交易資格的會員單位,統一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交易外匯。會員具備交易資格,遵守交易制度。

2、交易方:各會員單位自由進行市場買賣。案例中是工行和央行雙方進行買賣。

其中:央行既是超級會員(資金量最大,往往出價最高),又是交易所管理員。

央行以市場買、賣方式調節匯率。

注意:央行用於交易的人民幣,來自於自身發行。交易完成後,央行形成外匯儲備,其他交易單位獲得人民幣。央行外匯儲備獨自保管,不得銷毀,不受政府財政幹預,以確保獨立性。

在最後環節中,央行買入其他會員單位賣給央行的外匯,提供人民幣進行交換,這個過程就是人民幣發行的一個重要過程。

也就是說,我們日常使用的人民幣,從印鈔廠「印」出來後,有很大一部分是從這裡「發行」出去,才成為流通的貨幣。

所以我國的外匯儲備量,一般佔了貨幣發行量的很大一部分。這從上圖的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也可以看出端倪。

總結一下,外匯儲備可以大致理解成,是我國進出口業務中的結餘部分。

| 最近十年每個月貿易結餘

賣給外國人東西多了,央行裡就會存下更多的外匯儲備。

這些外匯儲備,可以供我國人民和企業用人民幣兌換,用於購買國外的商品和服務。

外匯儲備越多,意味著我國對外國積累的結餘也就越多。

但是這結餘也不是越多越好的,過於巨大的外匯儲備,就像是存在銀行活期存款裡的巨額現金,不但不能夠轉換成生產物資,反而還會造成損失(比如通貨膨脹下,銀行活期存款實際上一直在貶值,當前美國國債利率2%左右,這差不多就是我國外匯儲備的利率,明顯是不划算的)。

所以當我們下次再看到外匯儲備下降時,先要搞清楚原因,不要一驚一乍地急著散播悲觀情緒哦~

相關焦點

  • 外匯知識:外匯儲備通俗解釋
    外匯儲備是什麼?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資產。
  • 外匯儲備是什麼意思
    專題摘要 金投外匯網,中國外匯投資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財經門戶,關注外匯儲備,國家外匯儲備等新聞資訊,及外匯儲備是什麼意思和什麼是外匯儲備
  • 外匯儲備是什麼?我國外匯儲備擁有3萬億美元,如何影響個人?
    12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最新的外匯儲備數據更是亮眼:截至11月末,中國外匯儲備金額達到31784.9億美元,比10月增長了505億美元,創四年來的新紀錄。 一.外匯儲備的定義 可能有朋友對外匯儲備感到「雲裡霧裡」,到底是什麼呢?對此官方的定義是:國家為了應對國際支付需求,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資產。
  • 通俗的解釋國債、債券、股票、證券、基金、期貨、信託和外匯
    金融產品不複雜,通俗的解釋國債、債券、股票、證券、基金、期貨、信託和外匯在諸多概念中有些是重合的,比如國債屬於債券,債券和股票都屬於證券,基金信託可能投資股票、債券、期貨和外匯等。國債國債就是國家發行的債券,以國家信用作為擔保。
  • 香港外匯儲備超4300億美元,內地外匯儲備近3.1萬億美元,什麼概念?
    來源:小白讀財經據央行數據,5月我國外匯儲備較上月增加102億美元至31017億美元。香港金管局也表示,香港有44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支持,彈藥充足。顯然,外匯儲備作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小金庫」,具有重要的作用。
  • 馬來西亞外匯儲備回穩
    據《星洲日報》12月23日報導,馬來西亞國家銀行出臺政策,在外匯儲備上月底跌破4000億馬幣關口後,截至12月15日已恢復穩定,外匯儲備提高1億馬幣,從3996億馬幣增至3997億馬幣(約合964億美元)。
  • 我國首次披露外匯儲備幣種結構等數據
    國家外匯管理局年報中也首次披露了我國外匯儲備貨幣結構,美元佔比從1995年的79%下降至2014年的58%。 【名詞解釋】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是指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reserve assets in foreign currencies),即一國政府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並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
  • 外匯管理局: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增至31785億美元
    記者7日從國家外匯管理局獲悉,截至11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785億美元,較10月末上升505億美元,升幅為1.61%。外儲規模變動的原因是什麼?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11月,我國外匯市場運行穩健,市場預期保持穩定,跨境資金流動總體均衡。國際金融市場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及疫苗研發進展、主要國家貨幣及財政政策預期等影響,美元指數下跌,非美元貨幣總體上漲,主要國家股票、債券等資產價格上升。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上升。
  • 央行、外匯局就我國全口徑外債、外匯儲備、黃金儲備等答記者問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就我國全口徑外債、外匯儲備、黃金儲備等情況答記者問為進一步提高我國涉外數據質量和透明度,充分體現人民幣國際化成果,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公布特殊標準(SDDS)公布了我國外匯儲備、黃金儲備等數據,相應調整了我國外債數據口徑,公布了包含人民幣外債在內的全口徑外債
  •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就2020年9月份外匯儲備...
    問:國家外匯管理局剛剛公布了最新外匯儲備規模數據。請問造成2020年9月外匯儲備規模變動的原因是什麼?今後的外匯儲備規模趨勢是怎樣的?答:截至2020年9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426億美元,較8月末下降220億美元,降幅為0.7%。
  • 中國連續減美債後,外匯儲備三連漲,黃金儲備兩連漲,意味什麼?
    外匯儲備就如同一個經濟體的護城河,一個擁有寬廣外匯儲備護城河的經濟體抵禦風險的能力,遠遠高於那些外儲薄弱的脆弱經濟體。例如,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誘發金融危機並席捲全球多個市場時,中國市場依然保持著良好的增長。
  • 馬匯: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是指各個國家為了唐塞國際付出的需求,由各國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組織所會集掌握並可以隨時兌換成外國錢銀的外匯資產。通常狀態下,外匯儲備的來歷是貿易順差和本錢流入,會集到本國央行手中構成外匯儲備。
  • 外匯頭寸_外匯頭寸是什麼意思_什麼是外匯頭寸-金投外匯
    專題摘要 金投外匯網,中國外匯投資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財經門戶,關注頭寸,外匯頭寸等新聞資訊,及外匯頭寸是什麼意思和什麼是外匯頭寸相關介紹
  • 一文讓你讀懂什麼是外匯
    外匯是指以外國貨幣表示的可以用於國際結算的各種支付手段。通俗的說,就是英鎊、美元、歐元、日元、加元、澳元、港元等外幣。  什麼是外匯投資  通俗的講,類似股票一樣開個外匯帳戶,在帳戶裡和買賣股票一樣,買賣外匯匯率便是外匯交易。
  • 阿根廷央行對美元實施極端管制以控制外匯儲備不斷失血
    央行外匯儲備拉響警報  阿根廷人對美元的需求與日俱增。7月份,有390萬人購買了7.53億美元,而8月,估計有500萬私人儲戶購買了1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來自中央銀行的儲備。 以這種速度,估計9月份的需求可能超過12億。
  • 什麼是外匯頭寸_外匯頭寸指的是-金投外匯網-金投網
    專題摘要 金投外匯網,中國外匯投資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財經門戶,關注頭寸,外匯頭寸等新聞資訊,及外匯頭寸是什麼意思和什麼是外匯頭寸相關介紹
  • 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佔比連續兩季下降
    來源:新浪財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周四發布的數據顯示,三季度美元在向IMF報告的外匯儲備中所佔比重從二季度的61.2%降至60.4%,連續第二個季度下降。在全球各國央行持有的外匯儲備中,美元仍佔最大份額。一年前,美元在全球外儲中的佔比達61.5%。它的份額已經連續兩個季度下降。IMF數據還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全球外匯儲備升至創紀錄的12.254萬億美元,高於二季度的12.012萬億美元。
  • 穩定幣設計依據:各國外匯儲備的貨幣構成
    以上這些原因以及新冠肺炎的大流行,都可能會進一步加速各國央行外匯儲備的轉變。現狀目前大約有180種國家貨幣,但只有少數幾種被廣泛用於國際交易,例如開發票,支付進口貨款,發行債務或在海外投資。這些貨幣包括美元,歐元,在較小程度上還包括日元,英鎊和其他一些貨幣。當危機來襲時,公司們和投資者通常會依靠美元來尋求安全。
  • 每日一詞∣外匯儲備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中國人民銀行10月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0924億美元,較年初上升197億美元,升幅0.6%。8月份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在31070億美元。圖片來源:中國日報【知識點】外匯儲備又稱為外匯存底,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並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廣義而言,外匯儲備是指以外匯計價的資產,包括現鈔、黃金、國外有價證券等。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國際清償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對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有重要的影響。
  • 國家外匯局就2020年11月外匯儲備規模變動情況答問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就2020年11月份外匯儲備規模變動情況答記者問  問:國家外匯管理局剛剛公布了最新外匯儲備規模數據。請問造成2020年11月外匯儲備規模變動的原因是什麼?今後的外匯儲備規模趨勢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