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海龜:亦稱海龜,是各種海龜中體形較大的一種,其成龜背甲直線長度可達90到120釐米,體重可達100千克以上。因其體內脂富含主要食物,即海草之葉綠素而得名。然而,它的腹甲為白色或黃白色,背甲則從赤棕含有亮麗的大花斑到墨色不等。識別法為背甲中央為五盾,左右列各為四盾,眼睛上方具鱗片一對,綠海龜俗稱黑龜或石龜,可能與耳身軀遠望過去像個大黑圓石有關。成龜的性別很容易辨認,尾巴的長短是性別的特徵。一般而言,公龜的尾巴要比母龜長得很多。
▲
綠海龜和其他海龜一樣,除了上岸產卵外,終其一生都在大洋中渡過。它廣泛分布於熱帶及亞熱帶海域,並產卵於溫度達25℃以上的沙灘。為草食性動物,是海龜裡唯一攝食較多海藻的種類。覓食區多為海草豐富的淺水區。幼龜偏肉食性,長大後變為雜食。一生中大多的時間都在海中生活,但演化過程中仍然保留了部分祖先的生活方式,所以必須回到陸地上產卵,繁育後代,形成了一種較獨特的生活習性。
▲
綠海龜是體型最大的硬殼海龜之一。因其身上的脂肪為綠色而得名。它的身體龐大,體長80-150釐米,體重65-136千克。最大的背甲長可達153釐米,體重250千克。外被扁圓形的甲殼,只有頭和四肢露在殼外,頭部略呈三角形,前額長有鱗片,僅一對,為暗褐色;縮頭時會被卡住,因此無法把頭完全縮進殼裡。兩頰黃色,頸部深灰色。
▲
終生棲息水中。而海龜在海中的分布與水深有密切關係,大多集中於0-50米深的水域。根據研究發現,海龜於海域中的分布主要是在靠近洋流邊緣且接近岸邊的水域,於洋流主軸中的並不多。另外海龜本身的攝食習性、產卵活動亦會影響海龜的分布。海水的溫度及深度也是影響的環境因子,海龜會選擇靠近岸側,水溫較高,水深較淺的大陸棚海域,且此處的食物亦較充足。
▲
綠海龜為大型洄遊性海龜,會在固定的區域覓食,並在另一處產卵。以海藻為主食,偶爾也吃軟體動物、節肢動物或魚類。常在長滿海藻的淺海域攝食,幼龜偏肉食性,長大後變為雜食,是海龜裡唯一攝食較多海藻的種類,也是唯一會上岸曬太陽的種類。
▲
綠海龜是用肺來進行呼吸的,但胸部不能活動,是一種吞氣式的呼吸方式,每隔一段時間便要將頭伸出海面來呼吸。但也可以比較長時間地在水下生活,因為它還有一種具特異呼吸功能的肛囊,即直腸兩側的一對薄囊,在肛囊袋的壁上密布著許多微血管。當綠海龜在海中棲息時,能有節奏地收縮著肛門周圍的肌肉,使海水在肛門、直腸和肛囊間進出,此時微細血管內的紅細胞即可從海水中攝取氧氣,不必把頭伸出水面進行呼吸了。夜晚綠海龜就躺浮在海面上睡覺,暫時停止肛囊的呼吸作用,而改用肺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