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早晨7點左右天仍然不亮,氣溫大多在0度以下,可以稱得上寒氣逼人。
這時,長長的寂靜的街道漸漸繁忙起來,沒有什麼比騎自行車或者電動車送孩子上學的「媽媽軍團」(包括一些爸爸)更引人注目的了。
在寒冷的冬天,只有騎電動車送孩子上學過的家長,才能體會到其中的心酸。
身體健康受損
這是許多媽媽一天的開始:一大早起床為孩子做早餐,叫醒孩子,給他穿衣穿鞋,騎電動車送孩子上學。
北方的冬天早晨寒冷刺骨,騎電動車必須全副武裝。羽絨服,帽子,圍巾,手套,面具,擋風玻璃......不能少。寶媽也不能冷著,也需要全身武裝,上半身:保暖衣服,毛衣,羽絨背心,羽絨服,內外三四層夾克,下身:秋褲,保暖褲,加上天鵝絨厚厚的緊身褲,長靴......裹著大圍巾。
很多女人已經害怕寒冷,冬天手和腳都冷了,尤其是出生後的孩子,失血,身體變得越來越空虛,經不住風吹。但是為了節省時間,為了方便兒童的交通,他們仍然選擇騎電動車,每天在冷風中穿梭,那種寒冷,只有親身經歷才有發言權。
許多家庭現在都有汽車,但是如果他們開車接孩子,他們很容易在學校前面造成交通堵塞。電動汽車車身小、方便、快捷,更實用。
我曾經是這樣,風雨無阻。但現在我已經退出了強大的電動車軍隊,因為小編的膝蓋已經受傷了,一吹風,膝蓋便刺骨的疼。到了晚上,我的膝蓋又冷又痛,所以我無法入睡。我不得不用膏藥貼。
所以,在這裡,我要向仍然堅持騎電動自行車送孩子們在寒風中上學的母親們致敬。
為什麼早上送孩子的爸爸更少?
即使許多母親有工作但收入不比父親低,但做家務和撫養孩子的負擔仍然落在母親身上。
在現代社會,婦女地位不斷提高。然而,在傳統的「男人高於女人」觀念的影響下,中國許多家庭仍然習慣於「男主外,女主內」。母親除了工作,她們必須承擔做家務和照顧孩子的責任。許多父親下班回家時都帶著「客人」的態度,等待寶媽準備飯菜,並覺得這些應該由兩個人共同來做。當然,現在有一些「貼心」爸爸,值得表揚!
因此,強烈呼籲父親了解母親的艱難和困難,主動參與家務勞動和兒童保育。你的關心和體貼是你母親幸福的直接因素。爸爸愛媽媽,是一家人的幸運,是給孩子最好的家教!
我記得讀過新聞。有一天,一位母親帶著電動車把孩子送到了學校。在回來的路上,當一輛汽車開著車門時,它倒在地上,緊挨著它。一輛公共汽車經過,車輪被母親無情地翻過來,造成了母親的悲慘事故。很難想像那個早上,剛剛跟媽媽說再見的孩子,在中午回來的時候再也見不到她母親......這是多麼難以忍受!
因此,父母騎自行車送孩子上學時必須注意安全。他們不應冒險將潛在的安全隱患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