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一個非常傳統的觀念,那就是收入可以體現一個人的能力所在。甚至成為了評判一個人的標準,這是非常現實的事情,我們不能說這個觀點有錯誤,畢竟生活在21世紀,收入的確可以直觀的體現一個人的價值。如果用中國的標準來評判國外人群的收入會如何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據相關消息了解到,和中國人同一種膚色的韓國人,平均的月收入為230萬韓元。相當於人民幣13000元左右,作為亞洲的三個發達國家之一,韓國人的收入達到這個標準也不足為奇,其實韓國的人均GDP水平早就已經超過了1萬美元的「及格線」。此外,雖然韓國人均收入很高,但是貧富差距的問題一樣是存在的,還有生活成本也在不停地提高。
去年的時候,韓國的GDP總值已經高達1782萬億韓元,相當於人民幣10萬億左右。雖然僅僅佔據了中國的11%左右,但是人均GDP已經突破了3萬美元,而中國去年的人均GDP還不到9800美元。
再來看看中國,去年的一項數據調查顯示,中國居民的收入可以大致分為四個層次。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人群佔據38%,屬於底端。月收入2000元至5000元的人群佔據46%,月收入5000元至10000元的人群佔據13%,月收入破萬元的人群僅有3%。
看到這裡是不是想到了網上的短視頻,鋪天蓋地的年入百萬人群,先不說百萬了,年入12萬元以上的人群才3%,更何況是百萬。只是為了效果而包裝的身份罷了。也就是說,按照韓國的平均標準來算,韓國有50%的人月收入站在了中國人群收入的頂端。
那麼美國又如何呢?美國的人均GDP已經接近6萬美元,大約是韓國的2倍。同樣的,美國也存在著貧富差距問題,這是不可避免的。從一項數據中得到結果,月收入1200美元至2000美元的人群,屬於底端,相當於人民幣8300元至14000元左右。2000美元至4500美元之間的,屬於中等人群,折合人民幣約為14000元至32000元。
看到這組數字,再看看自己的工資,你是否達標了呢?毫無疑問,小編肯定是沒有達標,就連我國的中等人群都算不上。中國的GDP總量雖然很高,但是人口數量一樣很大。不過慶幸的是,中國的人均GDP一直在穩定增長,GDP總量有望超過美國。
不過在中國還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坐在辦公室的人群佔據了很大一部分,但是工資水平卻遠遠不及工廠裡面的工人,如今三四線城市的工資更是低得可憐。甚至坐在辦公室裡的人,就等於是變相的在工廠上班,做著機械化的事情,拿著固定的工資。看起來似乎和十年前的工廠差不多,可能大家還在回味其他國家的人均收入。
其實我們也不需要羨慕,在這些國家,他們的生活成本一樣比我們高出很多很多,只是大體上看,他們可支配的收入是比我們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