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地相伴,在粗茶淡飯中,品味人生的況味

2021-01-15 肅竹時空

《淡淡的家話》

14

簡單地相伴,在粗茶淡飯中,品味人生的況味

話語如路邊的花,零星地搖曳,卻蕩漾成遼闊

——肅竹《淡淡的家話》

有一些話語,可以拆成碎片,分成若干次去說。有一些話語可以重複很多次,卻也百說不厭。

家話就是一些碎片般的語言,在朝朝暮暮的日子裡,零零散散地拼湊成生活的形狀。

不用去刻意讓生活變得詩情畫意,語言的隨意流淌,便是柔軟的情愫。不用計較措辭與表達,無拘無束的陪伴,才讓生活更具內涵。

我們的話語就如同路邊的花朵,在風中零零星星地搖曳,卻蕩漾成遼闊。

就這樣簡單地相伴著,不必計較也不必刻意,那些被面具遮蔽的世界與我們無關,我們只是在粗茶淡飯中,品味人生的況味。

我們把詩情種在我們走過的路旁,我們聆聽著江畔的風聲和白鶴的鳴叫,我們被這熟悉的聲音打動,仿佛聽到的是動人的詩話。

這樣的人生,總會在平靜中找到驚喜,就如同在我們日日走過的路旁,對著熟悉的花草樹木,談論我們的往事,如花般零零星星卻又連綿遼闊。

肅竹2020.7.29.22:03於勉縣

淡淡的家話,淡淡的愛情。本文為肅竹長篇愛情散文詩《淡淡的家話》第14章。

「家話就是一些碎片般的語言,在朝朝暮暮的日子裡,零零散散地拼湊成生活的形狀。」《淡淡的家話》正在創作中,每日一章,本號首發,未經肅竹本人書面授權,嚴禁任何形式使用。

相關焦點

  • 這部《何以為家》值得細細品味其中的人生況味
    下面就讓小編帶你走進影片,來細細品味其中的人生況味。宏大的主題,細緻的表達影片講述戰爭下底層人民顛沛流離、居無定所、溫飽無門的真實生活,表達戰爭、生活與愛這樣的宏大主題。難得的是,它並沒有因主題宏大而顯得空洞單調,而是藉助大量真實緻密的細節抓人眼球,將觀眾拉入到情景之中,與角色共悲喜,同苦辛。
  • 一日三餐粗茶淡飯,簡單平凡的生活
    生活可以安靜,生活也可以多姿多彩,生活還可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過著。生活中的一日三餐是離不開的,一日三餐是家庭的良好習慣也是一個家庭日常生活規律。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我們每天三餐吃的都是給自身保持充分的體能,有了體能我們才好去學習和工作。
  • 人生況味寄「書衣」
    從《孫犁書話》一書中你會領略到他讀書之多、讀書之廣。《孫犁書話》作為「現代書話叢書」之一,深受讀書人的喜愛。此書的編者金梅在「編選後記」中說:「孫犁是一位富於創造性的文體家。他嫻熟地把握了書話這一特殊文體的特徵,善於從書中抓取一點因由,一點使人感興趣的材料,然後舉重若輕地隨意說些自己獨特的感想。新穎輕快,意趣盎然。」而我尤其喜歡其中的第五輯「書衣文錄」。
  • 人生滋味,用心品味(深度好句)
    1、煙火人生,種種況味,嘗多了,也隨之改變著,有時心也會不由所控,不知所想,也不知被何所傷,自是無法控制;但要學會自我療傷,自我堅強。靜待花開,有約從容趕赴,無約靜待如初,不應緣分接踵而至而措手不及,也不應緣分未來而默默憂傷,從容應對一切。
  • 在一地雞毛中看到況味和哲理,這部上海話劇打動的不止上海人
    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雷喜寧介紹道:「滾動資助,就是在原來基礎上『優中選優,好中選好』,進一步提升。」去年7月30日,該劇首先在北京組織召開了「一改」專家修改會。中國兒藝原院長歐陽逸冰開門見山道:「這不是一般的研討會,而是專家評估會,有評有估。」圖說:話劇《家客》 官方圖人就是客專家都認為該劇是一部看似一地雞毛,實則充滿人生哲理和況味的劇目。
  • 積極的人生始終與高雅的情趣相伴!
    是的,高雅的情趣,可以提高我們的生活品味,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擁有了高雅情趣,我們就能夠 從平凡的生活中體會更多的精神內涵。積極的人生始終與高雅的情趣相伴。高雅情趣,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生活品味,提高人的生命質量。高雅的情趣,可以提高我們的審美能力。它能促使我們發現美,欣賞美,更好地感受美,領略自然、藝術和社會生活中的美。高雅情趣並不排斥物質消費,但它更強調精神享受。擁有了高雅情趣,我們就能夠獲得心靈深處的愉悅,使生命得到升華,讓靈魂得到了洗禮。
  • 詩詞|生活,在粗茶淡飯中生香
    只願放下煩憂,放下勞作,閒來竹籬信步,倦看雲捲雲舒,讓生活,在粗茶淡飯中生香。《與具氏子書中》宋·陳著柴門任風開閉,茅屋盡日虛閒。站揍粗茶淡飯,報答流水青山。一日三餐,粗茶淡飯,三兩好友,閒敲棋子,最幸福的生活,也最簡單。
  • 人生的路上,快樂和憂傷總是相伴而行的
    人生的閱歷不是一段時間,是一種優雅;人生的沉澱,不是一次積累,是一種淡然;>人生的靈魂,不是一個塑造,是一種生命一種無悔一種精彩。人生的路上,快樂和憂傷總是相伴而行的。聆聽時光,靜謐如秋之水深厚卻不露聲息,寧靜中隱匿著多少青澀的酸楚;品味時光,清香如宋之詞雅致卻不乏浪漫,感懷中飄零著多少難忘的思緒;
  • 參觀林宥嘉和丁文琪的家,夫妻倆喜歡簡約生活,在家都是粗茶淡飯
    參觀林宥嘉和丁文琪的家,夫妻倆喜歡簡約生活,在家都是粗茶淡飯林宥嘉是一個特別出色的歌手,在音樂道路上他發展的越來越順利了。他專門會挑自己喜歡的一些歌來唱,也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生活裡的他更是一個大暖男,丁文琪嫁給他也太幸福了。
  • 生命中真正的陪伴是靈魂相伴,願得良人,相伴餘生
    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陪伴。就連我這個習慣了獨處的人,內心裡也期待著能得遇良人相伴左右,一起品味人生、笑看風雲。只是太多時候,即使身邊有人相伴,仍會感到孤獨!因為這樣的相伴不是真正的陪伴。01真正的陪伴不是照看記得小的時候,特別希望有父母陪,希望從他們那裡得到愛與關注,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就會害怕地想哭。他們也會很好地照顧好我的起居,送我上學接我下學,為我準備可口的飯菜和禦寒的衣物……只要是同學們有的,他們都會滿足。
  • 茶道精華:喝茶中品味文化,人生百味盡在一杯茶
    茶本是一片樹葉,最初和我們相遇是為了解毒,現在不僅是一杯茶,還是一種文化,它散發著靈魂的清香,沐浴著整個世界,幾千年來自然的與我們融合,在喝茶的世界裡,有人明白了人生真諦,有人學會了知足感恩,有人發現了詩與遠方,有的人成就了養生之道。
  • 「詩詞鑑賞」初聽新蟬第一聲,感悟人生況味!
    夏日聽蟬,不同的人品出不同的人生況味,有人聽出苦難,有人聽出歡樂,有人聽出悲涼,有人聽出欣喜……在悠長的夏日午後,庭院幽深,海榴綻放,碧紗窗下,伴著一聲聲蟬鳴,感悟人生的況味!
  • 純粹向度丨張清華:趙雪松詩中的禪意,既有人生的況味,有對萬物的...
    這個禪意是一個很複雜的概念,很難一下說得清楚,大概是既有人生的況味,有對萬物的頓悟,也有一種出世的人生觀在裡頭」,張清華教授表示。據悉,趙雪松擁有多重身份,其在詩歌、散文、隨筆、書法、國畫等領域均有建樹,曾創辦民刊《詩歌》,出版詩集《前方,就是前面的一個地方》《我參與了那片葉子的飄落》、散文隨筆集《穿堂風》《我的徒駭河》等。
  • 農村老人常說粗茶淡飯,粗茶指的是什麼?
    特別是在農村的老人,即使生活很樸素,粗茶淡飯,但依然過好每一天,還有些老人不斷追求老有所樂,在平凡中活出不平凡的樣子。 「粗茶淡飯」是來自於北宋著名文學家黃庭堅的一首詩,名字叫做《四休導士詩序》: 粗茶淡飯飽即休,補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滿過即休,不貪不妒老即休。 這首詩描繪出黃庭堅那無欲無求、樂觀豁達的心境。不求錦衣玉食,只要簡單的飲食就足以。我們要知道,宋代是茶文化的巔峰時期,有成熟的蒸青制餅技術,最知名的便是龍鳳團茶。
  • 一蔬一飯、一詩一茶,便是人生嚮往的生活
    會喝茶的人,可閒適安靜、雲淡風輕;也會開闊健談、自信從容;愛茶的人是人生贏家,有愛,有家,有知己。說起這幾年的最受歡迎的綜藝,《嚮往的生活》絕對名列前茅。一杯清茶,於茶葉浮沉間品味禪意,享受這份寧靜致遠與悠然自得。茶是健康國飲,於天地間生長的細小葉片,汲取日月精華,用甘甜順滑的滋味滋潤著人們的生活和心靈。喝茶,是一種心境,於氤氳茶香中,放鬆身心,感悟人生;喝茶,是一種情調,與友人圍坐相談,與戀人舉杯齊眉。與茶相伴,是人生樂事!
  • 像一枚稜鏡,透視生命的況味——淺談楊曉升散文集《人生的級別》
    作者:馮祉艾(青年作家)  楊曉升在散文集《人生的級別》(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20年9月出版)中,寫出其人生履痕下的洞察與體驗,從他細碎而溫馨的生活記錄中,抵達對人性深處的探討。  從散文的創作上來談,相較於別的文學體裁,散文顯然有著更新鮮和隨性的表達方式。楊曉升曾經在訪談中將小說比作建築、散文比作自由生長的樹木野花。
  • 韭菜黑木耳炒蛋,恬淡生活的好處,是把品味的過程也變得充滿樂趣
    韭菜黑木耳炒蛋,恬淡生活的好處,是把品味的過程也變得充滿樂趣 周忠應 我喜歡韭菜,也喜歡蛋,如果韭菜炒蛋再加一上一些黑木耳,那麼就更具美味了,而做法也非常的簡單。首先,準備少量的黑木耳,提前用冷水泡軟,將它們充分清洗乾淨後,再將它們放入熱水中,焯燙1分鐘撈出,控幹水分後,裝盤備用。另外,準備3個新鮮的雞蛋,將它們充分攪散後倒入熱油中,將它們快速炒散、炒熟後,單獨裝盤備用。雞蛋是一種百搭的食材,炒什麼都好吃。
  • 【心情日記】簡單生活
    從來不想人世太過複雜,我只願自己生活在簡單的世界,擁有小小的夢想,懷揣大大的擁抱,享受人間的些許冷暖,享受絲絲的況味,如此,便是簡單的幸福。細細的品味五味的人生,靜靜的看看花開與花落,沒有紛爭,不與世爭,眼裡只保留美好,心中只珍藏愛意。我願做一個簡單的人,擁有簡單的詩意生活,在月光下小酌,在雨聲裡閱讀,在飄雪裡歌唱,在陽光下舞蹈。
  • 「打工人」一夜爆紅,在百般況味中找尋尊嚴
    「打工人」仿佛一夜爆紅,讓人想起十多年前網上那句「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也是一樣「莫名其妙」地流行,被闡釋,被「解構」,被四處埋「梗」。「打工人」,為什麼這麼火?有人說,「打工人」流行背後,是年輕人對於生活重擔的調侃,是對於高壓環境的不滿,也是對於平凡人生的不甘,是屬於成年人的一種黑色幽默。
  • 柴米油鹽醬醋茶,人生酸甜與苦辣
    正所謂:「人生酸甜與苦辣,柴米油鹽醬醋茶」。人生百態,萬般皆有味。人活一世,自然少不了粗茶淡飯,少不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看似平淡、瑣碎,但卻是趣味,是生活,也是人生。要讓和你接觸的人感受你熱情的能量,你的熱情,會不斷地傳遞,甚至感染身邊的人,一個沒有熱情的人,同樣無法得到別人的熱情,相互之間的傳遞才會影響更多的人,和一群熱情四射的人做同一件事,也會倍感輕鬆。燃燒過的人才懂得,這是珍貴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