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地雞毛中看到況味和哲理,這部上海話劇打動的不止上海人

2021-01-15 百家號

淡淡的憂傷,在生活裡流淌——一部反映老年知識分子面對拆遷老屋所思所想的上海話劇《家客》獲得國家藝術基金的滾動資助之後,昨天在滬舉行了「二改」專家修改會。來自全國的專家對如何打磨這部話劇中心出品的劇目提出了評估意見。

該劇2019年度得到了國家藝術基金的滾動資助。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雷喜寧介紹道:「滾動資助,就是在原來基礎上『優中選優,好中選好』,進一步提升。」去年7月30日,該劇首先在北京組織召開了「一改」專家修改會。中國兒藝原院長歐陽逸冰開門見山道:「這不是一般的研討會,而是專家評估會,有評有估。」

圖說:話劇《家客》 官方圖

人就是客

專家都認為該劇是一部看似一地雞毛,實則充滿人生哲理和況味的劇目。中國藝術研究員話劇研究所所長宋寶珍引用了小說家米蘭·昆德拉的說法形容該劇:「這部戲體現的就是——世界,就是人的狀態。」 她進一步闡釋道:「《家客》的名字就很有意思,居家不是客,客居不是家,到底誰是主人,誰是客?」劇中一座即將拆遷的老屋,一對70歲左右的夫妻,忽然迎來了一位消失了40年的男人。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這樣的往事?

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李龍吟認為:「中國一樣的戲不少,但這一部不一樣。它點穿了家也都是臨時住所,不管你是繼承來的、分配來的,甚至因娶妻『娶』來的,最終你還是要離開它。對固定的家而言,人可能就是客。說到底,就是提醒我們怎麼過一生。」

圖說:話劇《家客》充滿人生哲理和況味 官方圖

低音抒情

全國專家對於上海編劇喻榮軍如何能精準把握退休知識分子的內心戲都頗為好奇。《追夢雲天》編劇王儉表示,該劇體現了老一代知識分子的精神困頓,是如何在生活中流淌……

文藝評論家毛時安說:「它是高八度喧囂的背景下出現的一部中低音抒情性作品。我們現在看戲像是趕火車、趕飛機。高鐵講究效率,藝術追求品位。我們不能把藝術和高鐵劃等號。」他認為該劇有點像是契訶夫的劇作,帶著憂傷讓大家思索。觀眾可以感覺到每個人物都很無奈,帶著淡淡的憂傷在生活。這種憂傷會把我們引向哪裡?我們每個人為什麼活著?像契訶夫作品還有一點是——劇中有很多頗有意味的沉默。

圖說:話劇《家客》是一部中低音抒情性作品 官方圖

上海質感

就像是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這是只有上海獨有、上海才能出品的革命歷史題材,《家客》也是只有上海才能出品的現實主義作品。毛時安表示,該劇有質感地體現了上海人才有的生活形態、生活思索。尤其是宋憶寧的表演,體現了非常典型的上海女性。她有著很多精確到位的小動作,體現了雖然過去了40年,但是她依然對生活有著執著甚而頑強的留戀——即便貌似蘊含在一地雞毛的瑣碎之中。他還說:「我個人希望該劇能加工成一部具有濃鬱上海特點,又有普遍人性觀照的劇目。最好每個人一看都看得出是上海的戲,但是依然能打動北京朋友,乃至外國友人。要把這一點琢磨好、琢磨透。」

據悉,國家藝術基金從2014年起至今,對上海製作的推動力度逐年提高,去年扶持上海的項目達到了70個,資助金額5000萬元,5年來計資助了上海238個項目,資金總額達到2億元。這也是該基金看好上海獨有、上海品質的明證。(新民晚報記者 朱光)

相關焦點

  • 鄭雲龍首演話劇《漫長的告白》,追憶上海1980年代
    早在2015年排演音樂劇《猶太人在上海》時,導演徐俊就被鄭雲龍憂鬱的雙眸打動,想邀他合作,遺憾未成行,此番牽手合作話劇,雙方終於實現了夙願。「戲劇表演對音樂劇演員來說很重要,話劇又是語言的藝術,所以我很想嘗試一下。」鄭雲龍說。
  • 小劇場話劇《晚安媽媽》「玩」的就是對話(圖)
    隨著《求證》、《哥本哈根》、《懷疑》等普利茲獲獎劇目的中文版先後上演,上海觀眾對這類國外獲獎劇目已不再陌生。但這些哲理深刻的嚴肅劇作,如果存在題材的文化隔閡、欠妥的導演處理,也很有可能使它們失去原有的光環而變得沉悶。對於《晚安,媽媽》這樣只靠對話取勝的純粹話劇,是否更會如此呢?
  •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大幕重啟」,話劇人齊聚「佐臨獎」
    2019年5月11日晚,安福路上的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再一次燈火通明,人潮湧動。在經歷了400多天的劇場修繕工作之後,上海話劇中心話劇大廈迎來了大修後的首批觀眾。當晚也是第22、23屆佐臨話劇藝術獎頒獎儀式。
  • 上海「大世界」百年歷史將排成連臺本話劇
    與此同時,一部以大世界百年沉浮為題材的話劇這幾天正在緊張創作中。該劇由上影演員劇團三代演員聯袂滬劇、滑稽名家共同演出。上海戲劇學院副院長郭宇導演此劇。由於上海大世界的百年歷史太過豐厚,主創團隊將首次嘗試連臺本戲式的話劇。原創話劇《大世界》(上)將於9月24-26日在與大世界相鄰的共舞臺劇場首演。而下部預計在兩年後問世。這部劇也被列入上海市重大文藝創作作品。
  • 上海iShow國際英語《匆匆那年》英文話劇走進上海工程大巡演
    並於晚會中場iShow學子和老師聯袂出演了《那年匆匆》純英文話劇,得到現場老師和觀眾的呼聲連連、一致好評!iShow學子和老師合影      《匆匆那年》這是以電視劇改編的持續10多分鐘的英文話劇。(劇照2:遇見男神,一顆心撲撲地狂跳)
  • 詩情話劇《漫長的告白》 5月將演 呈現永不褪色的「上海愛情故事」
    、上海徐俊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聯合出品,詩情話劇《漫長的告白》日前在上海思南文學之家舉行新聞發布會。  據了解,這部由上海徐俊戲劇藝術中心製作的詩情話劇《漫長的告白》取材於法國著名劇作家埃德蒙·羅斯丹的經典悲喜劇《大鼻子情聖》,背景移植到了上海80年代。青春激昂的校園裡一群情感真摯、富有理想的青年,熱誠又果敢地追索著人生的真諦。  跨界主創,引人期待  話劇《漫長的告白》,由曾執導「上海三部曲」的滬上著名導演徐俊執導。
  • 全球最大單體溫室在奉賢誕生,種的是上海人最喜歡的雞毛菜~
    基地主種品種為雞毛菜、菠菜、莧菜、茼蒿、芥藍等上海消費者偏愛的葉菜,預計明年底項目竣工後,全年可上市蔬菜170萬噸,約佔上海市場全年蔬菜需求量的1/5。「全球第一」保供應「上海是特大型城市,對農產品供應規模和品質都有很高要求,所以要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不斷優化農業資源要素配置、產業結構、空間布局和管理方式,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 「讓眷村故事一代代講下去」——臺灣經典話劇《寶島一村》在上海...
    新華社上海7月2日電(記者許曉青)20多名演員,20多名技術工作人員,耗時近10年,巡演超過220場,觀眾突破20萬——講述海峽兩岸半個多世紀來眷村記憶的經典話劇《寶島一村》1日下午在上海舉辦創作回顧座談會。  「我是眷村的第二代,我覺得有責任把眷村的故事講出來。
  • 常小川:話劇人生中傳遞正能量
    這部劇是我人生第一部登上正式舞臺的話劇,後來得了很多全國的獎。」  因這部劇,常小川和南京市話劇團結緣,2005年正式在市話劇團工作,劇團的一位前輩評價常小川就是「天生站在舞臺中間發光的主角」。常小川也不負眾望,連續在很多大戲裡飾演女一號,但常小川說,她不在乎主角還是配角,「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  常小川的話也得到了印證。
  • 簡單地相伴,在粗茶淡飯中,品味人生的況味
    《淡淡的家話》14簡單地相伴,在粗茶淡飯中,品味人生的況味話語如路邊的花,零星地搖曳,卻蕩漾成遼闊——肅竹《淡淡的家話》有一些話語,可以拆成碎片,分成若干次去說。有一些話語可以重複很多次,卻也百說不厭。
  • 這些大IP、大製作的「第一站」選擇了上海
    記者近日從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獲悉,在距年末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裡,將有一連四部精彩話劇陸續上演。打頭陣的是將於本周五首演的《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這部改編自同名日本暢銷IP的中文版話劇由張靜初領銜主演,主創團隊特意把作品的首演首秀放在上海,正是看準了上海文化大碼頭強勁的市場基礎。  緊接著,沙溢、胡可「夫妻檔」主演的話劇《革命之路》將重回申城舞臺,這也是該劇今年巡演的「第一站」。
  • 《上海月亮》:當魯迅用標準的日語演話劇
    《上海月亮》海報魯迅和許廣平之間講話,總歸是不會用日語的。我不是在說笑,只是看了野村萬齋的魯迅和廣末涼子的許廣平在話劇《上海月亮》的舞臺上,講著流暢緻密的標準日語臺詞,感到有點恍惚。井上廈編劇的《上海月亮》是一部老劇本了,1991年由井上本人創立的「小松座」劇團首演,之後多次重演。
  • 國家話劇院三部新作相約2019上海演出季
    話劇《人間煙火》劇照(攝影:王昊宸)東方網記者包永婷9月23日報導:記者從中國國家話劇院2019年上海演出季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話劇《人間煙火》《三灣,那一夜》《豆汁兒》將於10月25日至11月16日在滬上演。
  • 國家話劇院3部新作「相約」2019年上海演出季
    王昊宸 攝中新網上海9月23日電 (王笈)中國國家話劇院2019年上海演出季新聞發布會23日在滬舉行。國家話劇院3部原創話劇《人間煙火》《三灣,那一夜》《豆汁兒》將於10月25日至11月16日在上海上演。其中,《三灣,那一夜》將參演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人間煙火》則納入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藝術天空」系列活動。
  • 推陳出新 2016-2017年度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回顧與展望
    與此同時,鼓勵扶植綜合類高校非戲劇專業大學生戲劇作品的「第十三屆上海市大學生話劇節」、關注國內青年戲劇人作品的「第八屆先行創意戲劇節」、鼓勵扶植中學生戲劇作品的「第四屆上海市中學生話劇節」、推介國內外最前沿當代戲劇的「第十二屆上海當代戲劇節」、推介殿堂級戲劇作品的「經典戲劇·上話重繹」等口碑一流的戲劇節和演出季成功舉辦,為國內外各類優秀戲劇作品提供了展示的平臺,亦為觀眾提供更多選擇。
  • 「快閃」、話劇、演講……上海高校這樣吸引大學生入伍
    據上海徵兵部門介紹,2012年至2016年,上海大學生新兵佔全市徵兵人數比例已連續五年攀升,達到近八成。華東理工:排演軍旅話劇華東理工大學以本校退伍生真實故事排演話劇。華東理工大學廣泛發動大學一至三年級男生,由校武裝部組織徵兵政策的宣講,在800人劇場進行,每場約700人。宣講會邀請早期入伍的大學生與在校學生進行交流分享,激發學生當兵熱情;對一些學生提出的問題,武裝部現場進行解答。
  • 話劇《撒嬌女王》登陸上海 顏嘉樂精彩出演
    《撒嬌女王》繼結束北京演出之後,將在上海藝海劇院進行演出。網易娛樂12月5日報導 12月6日至17日,由何念導演的話劇《撒嬌女王》繼結束北京演出之後,將在上海藝海劇院進行演出。據悉,《撒嬌女王》以京滬港臺四城記的獨特形式,在上半年的演出市場中脫穎而出,此次二輪演出由在臺灣素有「舞臺劇硬底子美女」之稱的顏嘉樂,接棒臺灣演員劉美鈺,給臺北的故事賦予了新的風採。
  • 原版話劇《霧都孤兒》將登陸 上海上演黑色幽默
    而男演員扮演老年婦女帶來的極其強烈的黑色幽默效果,正是TNT和狄更斯的風格。」  舞臺上只有一個絞刑架,襤褸長衫、腰間扎一根帶子的費金走上絞刑架。費金是英國文學大師狄更斯的名著《霧都孤兒》中的人物,在原著中,他是盜竊團夥的頭目,最終被處死。在舞臺上,臨刑前的費金狂傲地向上帝發問:「上帝在需要的時候去了哪裡?」他不認為自己是惡人,相反,是善人。
  • 英國國家劇院話劇《深夜小狗離奇事件》內地首站上海站盛大開演
    這也開啟了上汽·上海文化廣場與英國國家話劇院今後更多的系列合作。《深夜小狗離奇事件》改編自英國作家馬克·哈登(Mark Haddon)的同名暢銷小說, 自2012年於英國首演以來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該劇曾於2013年創紀錄地斬獲包括最佳新話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在內的七項奧利弗獎,於2015年獲得包括最佳話劇在內的五項託尼獎,並被英國《泰晤士報》譽為「故事講述與視覺衝擊的非凡組合」。
  • 江蘇原創話劇《朝天宮下》上海展演獲盛讚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李卉 記者 李鳴)10月29日、30日,江蘇省文化投資管理集團製作、江蘇大劇院出品的原創話劇《朝天宮下》獲邀參與 「藝起前行」優秀新創舞臺作品上海展演,在上座率上限為75%的情況下,一票難求,全場售罄,演出當晚掌聲、喝彩聲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