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農辦、農科院、南農大300專家代表共話鄉村振興

2021-01-11 四川發布

新農人如何助力鄉村振興?如何打造一支覆蓋生產、流通、營銷全產業鏈的農村雙創力量?新農人又如何嘗試網際網路+技術? 11月21日,在2020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農村雙創與科技分論壇上,南京農業大學鄉村振興長期觀察網絡宣布啟動建設。

300 位國家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崗位科學家、農業科技工作者,及涉農企業代表、網際網路電商平臺代表,與投身新農業建設的青年創業者相聚一堂,來自拼多多平臺的十餘名新農人代表與全國各地數十名農業工作者成為首批由南京農業大學聘任的鄉村振興長期觀察網絡觀察員。

本次論壇由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指導,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學會、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主辦,南京農業大學等7家機構和高校承辦。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劍平、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梅旭榮、中央農辦和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委員會委員程國強等出席論壇並發表講話。

▲鄉村振興長期觀察網絡正式成立, 新農人代表「受聘」鄉村振興長期觀察網絡,成為「觀察員」(張謙 攝)

沒有明星光環的新農人觀察員

「十四五」時期中國將著力推進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脫貧摘帽地區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大力發展鄉村產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返貧。同時,把脫貧攻堅形成的政策、制度和工作體系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辦法移植到鄉村振興中,全面推進鄉村產業、人才、生態、文化、組織五大振興。

鄉村振興長期觀察網絡負責人、南京農業大學金善寶農業現代化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俞建飛介紹,該網絡旨在通過選擇一批沒有明星光環的「非典型」村莊作為長期觀察點,以鄉村基層幹部、農村「雙創」者、家庭農場主和種養大戶等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觀察員,對各地鄉村進行長期跟蹤,了解三農政策落地情況,反映鄉村民情民意,為三農政策和農業產業研究提供真實的一手材料,開展農情和科普教育等活動。

▲拼多多新農人代表(張謙 攝)

新農人是下鄉創業的城裡人,是返鄉創業的新農民,也是投身農村的新村民。在場的新農人們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浙江金華 90 後二代園藝人種出新品種柑橘園;南農 " 鴿 " 碩士在南京建鴿業孵化基地; 如何通過拼多多平臺把煙臺蘋果和鎮江草莓賣的更火爆;「多多農研」大賽如何實現AI+草莓技術……

95後女生何爽眼睛大大,一頭披肩直發,是來自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會理縣的一位新農人代表,「以前是空姐,現在賣石榴」。身邊的很多親友一度不理解她的選擇,三年來,她帶著本地新農人在拼多多開了水果店,在今年8月拼多多的第二屆「農貨節」裡,何爽的會理石榴成為熱銷商品,三天累計銷售20萬斤,當地縣領導走進了拼多多助農直播間,親自為會理石榴代言。

何爽在現場交流中說,網際網路為涼山本地農產品的區域品牌帶來新機會,農業合作社的新農人們通過學習完善供應鏈,短短三年已經實現了千萬級銷售。未來,還將投入資金補齊倉儲、冷鏈等短板,拓展農產品新銷路,招聘更多本地年輕人擴大農業人才隊伍。

同樣來自「三區三州」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新農人代表馮常俊則分享了當地藜麥產業利用農業新技術,培育壯大健康飲食產業的故事。他欣喜地發現,他的拼多多網店通過入駐「海西消費扶貧館」、參與扶貧助農直播等模式,店鋪名列拼多多「雜糧組合暢銷店鋪」榜單第三名,日銷量從以前的600單上升到現在的1500單,其中「高原藜麥」單品還獲得了拼多多雜糧類目銷量第一名的好成績。

「以後,我們還將繼續通過拼多多平臺,連接7億消費者,為本地農戶增收,也為喜愛美食和健身的新興消費人群提供更豐富的飲食選擇。」馮常俊信心滿滿地說。

▲鄉村振興長期觀察網絡第一次正式會議召開,拼多多新農人與高校專家交流(張謙 攝)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農業大學教授蓋鈞鎰對新農人們與網際網路的結合表示肯定,並鼓勵新農人帶好頭,把中國的農業從1.0時代推向直跳到4.0時代。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國家穀子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刁現民提到,農業產業體系中有兩千多個崗位專家和綜合實驗站站長,迫切需要和新農人結合,加強互動合作,共同解決問題。

新電商是銜接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新任觀察員、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熱經所黨委書記、副研究員、怒江州脫貧攻堅扶貧先進工作者李進學在會上講述了自己的故事,怒江州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拼多多聯合了以中國工程院院士鄧秀新領銜的院士工作站、雲南省農科院柑橘創新團隊提供技術支撐,結合瀘水橘櫞項目探索新的扶貧模式,「感謝新電商助力貧困地區的三農發展」。

新電商平臺在連接農業產區和消費市場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是銜接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也是新農業人才的主要聚集地之一。

拼多多副總裁韓東原在論壇上表示:「疫情讓原來線下的很多產業加快線上化速度,農業也是其中之一,鄉村振興的關鍵是產業振興,核心是人才振興,平臺助力產銷高效對接,同時也幫助農業產區培養更多農業人才。」

截至2019年底,拼多多已經直連農業生產者超過1200萬人,累計帶貧人數超百萬。「多多大學」線下課程已經覆蓋了21個省份,在全國帶動超過10萬新農人進行返鄉創業。在「農地雲拼」體系增量市場需求的帶動下,農業成了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成了有吸引力的職業。2019年全年,拼多多平臺來自國家級貧困縣(含2018年和2019年已摘帽地區)的電商主體達36萬家,其中「三區三州」的電商主體達15.7萬家,年銷售額48億元。

相關焦點

  • 南農大研究生培養「蓄能」鄉村振興 搬進大山裡的研究生工作站
    原標題:南農大研究生培養「蓄能」鄉村振興 搬進大山裡的研究生工作站「我們熟悉了這裡大山的氣息,熟悉了酸湯魚的味道,難忘這段駐足麻江的時光,希望我們的研究能讓麻江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7月21日,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碩士研究生劉淑敏和趙晨曉,在南農大貴州麻江研究生工作站待了45天,就要啟程回家。
  • 群賢畢至曜暖冬 鄉村振興正當時——第二屆鄉村振興學術論壇成功舉辦
    本網訊 12月15日,由中國農業大學主辦,人文與發展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承辦的第二屆鄉村振興學術論壇在人發學院成功舉辦。300餘名聚焦鄉村振興領域的專家、學者相聚一堂,共同為鄉村問題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方案展開深入學術討論。
  • 萬安縣開展「江西省農科院博士走進萬安」活動助力鄉村振興
    萬安縣開展「江西省農科院博士走進萬安」活動助力鄉村振興 2020年11月18日-20日,萬安縣開展「江西省農業科學院博士走進萬安
  • 鄉村振興觀察網開建,湖北「鴨司令」等拼多多新農人成首批觀察員
    300 位國家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崗位科學家、農業科技工作者,及涉農企業代表、網際網路電商平臺代表,與投身新農業建設的青年創業者相聚一堂,來自拼多多平臺的十餘名新農人代表與全國各地數十名農業工作者成為首批由南京農業大學聘任的鄉村振興長期觀察網絡觀察員。
  • 2018浙江·臺灣合作周鄉村振興專場活動在杭州餘杭舉行
    9月12日,2018浙江·臺灣合作周鄉村振興專場——鄉村振興產業對接活動暨海峽兩岸美麗鄉村產業園啟動儀式,在杭州市餘杭區塘栖鎮丁山河村順利召開。省市有關部門領導,全省各市農辦及有關縣(市、區)、鄉鎮、村代表,來自臺灣鄉村旅遊協會、兩岸經營者俱樂部、臺灣農村專業技術服務協會、海峽兩岸公共事務協會等臺灣嘉賓,以及兩岸農文旅產業代表230餘人齊聚餘杭,共謀合作、共促發展。與往屆相比,今年參與活動的臺灣嘉賓面更廣,並首次把活動場地放在村裡舉辦,合作交流活動更接地氣,體現了把服務鄉村振興的平臺移到鄉村,聚焦鄉村產業振興的目標。
  • 鄉村振興·東營策|中國農科院東營耐鹽作物研究基地:從吃飽到吃好
    編者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東營市實施了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今年以來湧現出了許多好典型。大眾網·海報新聞開設「紮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專欄,記者走進農村和農業產業園區,為您展示鄉村振興「東營策」。
  • 助推鄉村振興戰略落地生根——新時代廣東鄉村振興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在梯面紅山村順利召開
    為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以學促幹,知行合一」 ,把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到具體工作中,3月23日,新時代廣東鄉村振興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在廣州市花都區梯面鎮紅山村召開。理論研討環節,廣東省委農辦調研員楊葉飛在致辭和演講中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廣東推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回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重要舉措。
  • 這場全省鄉村振興「大閱兵」,南莊這個村獲獎了!
    12月19日晚,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廣東特色名村」系列評選活動發布會成功舉行。省直和各地市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以及新聞媒體代表200餘人參加了此次盛會。
  • 鄉村振興中的僑界力量 ▏李廣華:專注農機創新振興鄉村的僑界企業家
    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正確領導和省僑聯大力支持下,濰坊廣大海內外僑胞、僑商僑企不忘鄉愁,情系故裡,主動融入鄉村振興、扶貧攻堅,湧現出一大批僑界鄉村振興先進典型,為打造濰坊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和對外開放新高地貢獻僑界獨特力量。
  • 省委農辦陳央巡視員到廣州花卉研究中心從化基地開展鄉村振興工作...
    2019年4月12日下午,廣東省委農辦陳央巡視員到廣州從化開展「珠三角全域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專題調研。實地察看了廣州花卉研究中心優質花卉示範基地,聽取中心黨支部謝偉平書記關於花卉科技創新和花卉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示範帶動情況及改善鄉村環境、帶動本地農村勞動力就業等情況的介紹。
  • 三夏助力鄉村振興——德州市農科院科技特派員在行動
    6月18-19日,德州市農科院科技特派員李子雙帶領資環服務隊深入三夏農忙一線,開展助農幫農大行動。市農科院資環服務隊走訪了慶雲縣崔口鎮、東辛店鎮和尚堂鎮的20個行政村,詳細了解小麥收貨和玉米種植管理情況。
  • 佛山三水:探路全域鄉村振興的「三水經驗」
    在為全省探路的過程中,三水如何既結合自身實際振興鄉村、形成三水特色的探索實踐,又能提高站位、放眼長遠,形成可複製推廣的經驗體系? 重任在肩,砥礪前行。三大片區各成立一個聯合黨委,均由區委常委擔任書記;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形成片區內鎮街之間的正向合力,協同推進示範片區建設。目前,三大片區已完成超過300個項目,誕生了一批「網紅村」「打卡地」。 謀定而後動,動而有章法可循。有了總綱領、大方向以及清晰、細緻、具體的布局,全區上下更堅定地闊步向前,更好更快有序推動落實鄉村振興。
  • 曹王鎮鄉村振興葡萄示範基地揭牌開園
    9月15日上午,博興縣曹王鎮在葡萄規範化栽培及複合種養技術示範基地隆重舉行鄉村振興葡萄示範基地揭牌暨開園儀式。  出席開園儀式的領導、專家等在中國農科院植保研究所王忠躍教授的帶領下,到葡萄園中進行參觀交流,發表感想、共享收穫。
  • 連樟鄉村振興學院 再添新牌
    11月9日,國務院扶貧辦全國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碧桂園連樟村)培訓基地揭牌暨首次開班儀式,在英德市連江口鎮連樟村鄉村振興學院舉行。學院創新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育模式,為貧困地區培育創業致富帶頭人,建設強基層組織,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
  • 廣東鄉村振興「大閱兵」,佛山三水斬獲三項大獎
    據了解,此次系列評選活動歷時半年,全省共有123個美麗鄉村、124條美麗鄉村精品線路、329個特色名村參與評選,先後經過了申報推薦、網絡票選、專家走訪、綜合評定等多個環節,是一場名副其實的全省鄉村振興「大閱兵」。「此次獲獎的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和特色名村,是三水推動鄉村五大振興成效的集中體現。」
  • 讓大王精神在火熱的鄉村振興工作中升華--省派大王鎮鄉村振興服務隊周年工作有感
    我們雖未共同經歷血與火,但我們共同應對了災難和病魔;我們雖未共同抗敵衛國,但我們共同美化了鄉村田陌。我們戰鬥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說了算,定了幹,幹就幹好,敢為天下先」的大王精神在具體的幫扶工作中得到體現,在火熱的鄉村振興中不斷升華。
  • 推進城鄉融合 實現鄉村振興丨中國鄉村振興高峰會議暨第二屆縣(市...
    12月5日上午,眾多「三農」領域的領導,來自部分推進鄉村振興舉措有力、成效顯著的縣(市、區)黨政負責人,「三農」領域著名專家學者和助力鄉村振興的知名企業家代表齊聚成都市郫都區,共同參加由成都市郫都區會同清華大學、農民日報社在四川戰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聯合舉辦的中國鄉村振興高峰會議暨第二屆縣(市、
  • 朱家林辦論壇研討鄉村振興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鄭燕峰 通訊員 麻傑)一場以鄉村振興為主題的三農論壇,讓山東朱家林2019中國農民豐收節有了很濃的學術氛圍。9月23日是我國第二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作為山東省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朱家林田園綜合體以「豐收的田園」為主題,從9月23日到10月7日持續開展22項活動,讓農民真切感受節慶氣氛,共同分享豐收喜悅。其中這場論壇是重點活動,吸引了全國多位三農專家到場。
  • 潮州市工商聯助力鄉村振興
    日前,潮州市工商聯、市委農辦、市扶貧辦聯合召開「萬企幫扶萬村,助力鄉村振興」行動工作推進會,全市30多個有關部門、89個幫扶企業負責人和45個省定貧困村第一書記、村書記參加了會議。潮州市委副書記林壯森出席並講話。會議由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工商聯黨組書記黃雁鵬主持。
  • 南京江寧:打造區域特色品牌土橋大米奏響鄉村振興曲
    近年來,為突破農產品品牌「多、小、散」且知名度不高的現狀,加快提升江寧農產品的整體知名度,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江寧區積極推動區域農業發展,通過打造特色品牌助力鄉村振興。「我們通過嚴格品牌的授權及退出機制,以標準化生產,以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為落腳點,切實實現品牌與市場需求對接,打通全區農業科研、生產、加工、營銷全產業鏈。」江寧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淳化街道的土橋大米就是江寧區農業發展的典型案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