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於寫作的十萬個為什麼
我相信很多報過各種寫作課的小夥伴都跟我一樣產生過這種困惑:
1 為什麼課程學完了,還是寫不出爆款?
2 為什麼同樣的文章,大號就是10萬+,我的就是兩位數?
3 為什麼我的標題總是起的那麼LOW?
4 為什麼我的內容深度永遠不夠?
5 為什麼別人可以寫出七八種角度,我卻只有兩個?
如果是打造個人品牌,提高影響力,那麼對於寫作這項技能,就不容小覷,畢竟你要跟大家接觸,首當其衝的就是文字,而且寫作提升的不止是寫作的基礎能力,還有運營、營銷等能力。
明確自己究竟為什麼寫,是能夠很好寫下去的關鍵。這就是目標思維。
三。關於寫作的7種方法
在秋葉大叔那本《寫作的7堂課》裡,為大家介紹了7種非常適用於新媒體寫作的方法,相信能夠學會這7種方法的你,一定能將寫作這件事做得更好!
結構化寫作提到結構化寫作,不得不提《得到》,有很多人和我一樣好奇,究竟什麼樣的寫作叫結構化寫作。也一定有很多人費解,怎麼才能讓自己的文字看起來結構嚴謹呢?
在這件事情上,《得到》的課程就做的非常好,你去買一個老師的課程,你就能夠飛快的感受到他的課程深入淺出,看似部分之間毫無聯繫,但是卻層層遞進,讓你看的清楚,學的明白。
亦或者,你去感受一下樊登讀書會的文字稿,那結構之間的關係,也是很密切的。
如果你還是不知道怎麼寫,那麼你可以試著從以下幾種方法中選一種開始。
日記體——「剽悍一隻貓」公眾號,貓叔的公號不光有日記體,最突出的還是——清單體,這兩種方式放在一起,不愁不會寫,寫不出來。
此外還有語錄體,點評體,圖畫體,問答體,互動體、實用體以及雞湯體。
對於剛開始學寫作的人來說,日記體和語錄體是比較簡單的,寫寫身邊的人和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利用名人的經典語錄開始,進而讓自己的內容看起來更有說服度,也是很好的手段。
框架式寫作說道框架式寫作,我認為最簡單的表述方式是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
比如你今天要寫的是演講,你可以列出一個基本的框架。
1 入門
2 基礎
3 專業
4 訓練
如果你寫的是某個人物,那麼你可以這樣列一個時間的維度,列一個空間的維度:
時間:出道之前成長經歷,成名的經歷,以及目前的作為
空間:他的父母,他的朋友,他的公司,他自己
搭建好的框架,把你想要的內容填充進去,如何繼續寫就事半功倍。
複利式寫作到了今天,要是有人還不知道什麼叫作複利,那麼他可能真的太不關注金錢太不敏感了。早在很久之前,巴菲特的投資哲學就告訴我們,你的投資並非一定要猛漲,而是買下並長期持有。
所以讓一次寫作為你帶來多元化回報,讓它成為你的一份優質資產,不僅能夠讓你樹立起個人品牌,還能為你帶來相應的收益、影響力以及市場力,這就是寫作的複利效應。
如果要以這樣的方式進行寫作,你簡單的日更,敷衍的搪塞質量不過關的文字,自然是不行的,與其要求自己日更,不如要求自己每周一篇的文字,比前一周更上一層樓,把標準控制好,才有機會讓你文章在較長的時間段裡實現複利。
當然,以質量為複利的寫作還不夠,還需要你學會以分發為複利的寫作,簡言之就是把你的文章多平臺分發,比如目前最火的今日頭條,以及簡書、微博、知乎、大魚等等,把你的一篇文章,分發到多個平臺,才有機會讓更多人看到你。
以變現和人脈為複利的寫作,需要我們掌握兩個核心的關鍵詞,就是成長和有用。成長和有用這兩種寫作方向,一定是不會過時,且長期增長的選項,如果你掌握好變現的手段和渠道,又待在合適的環境中,那麼持續的高效發展,一定勢不可擋。
變現的寫作,需要我們有一定的功利心,你必須要知道目前什麼是最火的,比如在線課程,在線社群等,在這樣的地方有了發言的機會,不要用過即丟,而是把它變成一個文章,一個PPT,一次分享,一個課程都是實現複利的機會。
不要狹隘的一位變現只是一次性的,而是要把你的資源,回收利用到無限次。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最喜歡的一種複利式寫作方式,那就是以風格為複利的寫作。
這裡我改了一個詞,原詞是「人設」,我給改成了風格,因為我覺得不管是寫作還是做人,真誠才是最根本的東西,不管你是什麼樣的目的開始做這件事,你的文字一定不會出賣人。
與其思考什麼樣的風格適合自己,不如打造出適合自己的風格,讓你的讀者只要看到開頭,就能知道這是誰寫的字。
只有這樣的寫作方式才能夠深入人心,也才能夠流傳的更久。
碎片化寫作碎片化的時代,我們的注意力早就不知道跑去哪裡了吧。
但如果真的把碎片時間發揮出來,你的潛能才是無限的。以前在做運營時候,我們總是會問前輩,為什麼你的精力分配這麼好呀?什麼事情都能做完。
他說:並不是我的精力旺盛,而是我懂得利用我的碎片化時間,可能你有五分鐘的休息時間就用去看抖音了,而我的五分鐘可能在找分享素材,積累關鍵詞。當你們還在想這篇文章如何開頭時,我可能已經整個文章的大框架都出來了,到時候素材一填充,原本3個小時需要完成的事情,一個小時就完成了。
聽完他的話,真的是醍醐灌頂,以前我們總是為自己找不到時間看書找藉口,什麼不喜歡看電子書,喜歡紙質書,什麼讀書需要投入,其實都是為自己不做這件事找的藉口,就是有人能夠五分鐘看完一本書,你應該提升這種能力,而不是抱怨為什麼沒有時間。所以,如果一旦你有了碎片化的時間,就在你的備忘錄上隨時記錄下你的思考和構想,哪怕一分鐘也去搜索你的素材,你就不會擔心一篇文章沒時間完成了。
清單式寫作上面我已經提到過關於清單體的寫作方法,很多人都應該知道,清單就是簡單的12345羅列、不重複且沒有彼此沒有關係。
但是如果你讀過《清單革命》這本書,你就知道清單體是多麼的重要和具有實用價值。
大到生命安全,小的標點符號,利用清單體,都可以完成。
只要你開始動筆時,想的是我的檢查清單體能不能夠在這次寫作中使用,你就沒有辦法不繼續往下寫。
把你的寫作步驟和清單聯繫一起,才能輕鬆書寫,自在揮灑。
復盤式寫作不知道現在有多少人有復盤的習慣,我想絕大多數的人,只是聽說過這兩個字,卻沒有很好的去實踐過。
那麼你可能會問,復盤跟寫作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復盤就是寫作啊,你的文字今天完成的如何,別人的文字好在哪裡,哪些值得你學習,這些都是可以復盤的關鍵。
在這本書裡,有一個拆解長文案的復盤流程可以借鑑:
文章——《她40歲活成少女|穿的講究,才能活的不將就》
1 名人案例導入2 痛點場景描述
3 暗示技能價值
4 全面介紹導師
5 用戶案例見證
6 告知課程價值
7 價值強力共鳴
8 介紹課程體系
9 課程大綱展示
10 課程學員評價
11 課程購買福利
12 課程學員評價
從以上12個方面對一篇文章進行拆解和復盤,更有利於我們掌握好文章的精髓,借鑑其優點。
聯機式寫作最後想給大家介紹的聯機式寫作,這種寫作方式很好理解,就是跟大家一起進行,可以是聊天,可以群內互動,總之你把有價值的內容輸出到自己的文章裡,這就是實現聯機的最好狀態。
很多人會覺得和人聯機就夠了嗎?當然不夠,在這個網際網路的時代,更重要的是利用好手裡的工具。
使用搜尋引擎完成你的素材積累,或者在各類門戶網站中尋找你的網感,我有沒有保持足夠多的閱讀等等。
這些都是聯機式寫作的關鍵,所謂的聯機並非只是你個人的主動出擊,還有藉機,利用好任何一次可以產生聯機的機會。
一個聯機者應該有怎樣的特徵呢?秋葉大叔告訴了我們5點。
第一,從記知識點到記關鍵詞
你能搜到什麼,就取決於你腦袋裡的關鍵詞是什麼。
第二,從泛閱讀到主題知識樹閱讀
你將要從事哪個領域的寫作?
你要閱讀哪些書籍提升自己在這個領域的基礎?
我每周保證自己的閱讀時間能有多少?
第三,從刷屏閱讀到開機閱讀
不要以為你看到的就是全部,朋友圈裡相同領域的朋友多了,就會誤以為這個領域是最好的。只有選擇性的放棄一些別人讓你看到的,你才能夠看到你想看到的。
所以刷抖音的時候,看新聞的時候,不妨試試那些不感興趣的領域。
第四,從跟蹤趨勢到跟蹤行業
只關注一個趨勢是淺薄的,你只有關注到一個行業內部,才有可能看到事情的本來面目,當然,這很難,但你想啊,太陽底下很少有新鮮事,多關注,長關注,自然就能知道了。
第五,從輸入信息到輸出信息
每天問問自己這樣的問題,我有沒有發表至少三個觀點,我有沒有在線上和人進行深度討論,我是否會面對面和人交流。
寫在最後:
今天,依舊會有很多人會問看了一本書總是記不住怎麼辦,我想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它用你自己的話寫下來。同樣,寫出的文章總是不夠好怎麼辦?多去寫,多去看,多去總結,最重要的是把你學來的方法,真正的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