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焦慮症:為什麼學了那麼多課程,還是覺得不夠用?

2020-09-19 洪門三少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特別渴望知識,我報了很多網絡課程,有營銷的,有國學的,有寫作的,有管理的,諸如此類很多很多,不一一枚舉。除此之外,還加入各種學習型社群,還關注了很多知識類、技巧類帳號,那段時日大部分時間都在忙著學習。


那時並沒有問自己為什麼要學習那麼多知識技能和技巧套路,只知道應該學習,因為大家都在學習,都在不斷地提升自己,如果我不學習,我就落後了,落後就要被挨打。


而且那些課程或者社群的營銷文案寫得非常棒,它會告訴你如果不學習會怎樣,如果不掌握某種套路,你又會失去什麼,總之就是利用人的恐懼心理,激發人們的購買慾望。我那時對此等文案的免疫力很低,有時候自己就主動說服自己去購買了。


直到有一天,我被各種學習弄得筋疲力竭苦不堪言的時候,才停了下來,然後問了自己一系列問題:我為什麼要學那麼多東西啊?真得對我有用嗎?學了那些所謂的知識和套路,我真得得到提升了嗎?


如果現在回頭來看的話,這些問題真不叫問題,但是在當時這些問題著實讓我糾結了一段時間。


靜下心來就會發現,現在很多人學習,並不是為了真正掌握知識,而是源自於內心的焦慮,對於知識的焦慮。



為什麼會有焦慮,因為我們堅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而且那麼多人都在學習,自己作為一名要求進步的人,怎麼能夠落下呢?


學習的那些知識真得能用上嗎?就拿我曾經報名的一個營銷課程來舉例,初聽的時候感覺很新鮮,有種豁然開朗的意思,因為課程裡的內容對我來說是第一次接觸,所以覺得這門課程幫我開啟了營銷的另一扇大門,覺得自己以前做的事情太不成系統了,太缺乏理論支撐了,簡直就是弱爆了,所以我認真地學習。


可是學到的那些東西,我根本就用不上,受到自身行業和所處環境的限制,那些東西就像一把名師打造的利劍,看著的確很厲害,但是於我這樣一個沒有內功不懂劍招劍式的普通人來說,那些東西就顯得假大空了,沒有實用價值,最多只能讓我在朋友聚會的時候顯擺一番,除此毫無意義。


寫作課程的學習,也教出了一二三四,但至今我仍然按照我自己的習慣來寫作,並沒有因寫作教程而提高多少。


所以,學習那麼多知識和技能真沒什麼用,如果不是翻閱曾經的學習筆記,我都快忘記曾經學過這些課程。


在這裡,不禁要問一下,知識是什麼?在我看來,知識就是一種工具,它和人類萬千的工具一樣,僅是一種工具。


既然是工具,那麼有沒有用,主要就看使用工具的人了。


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所處的行業又有不同,並不是每一種工具我們都需要擁有和掌握。


這就好比我一個做文玩的,你給我一臺這個世界上最先進的縫紉機,讓我做一套衣服,雖然這臺縫紉機科技感滿滿,又頗具美感,但是我並不需要它,也不需要掌握它,如果我需要衣服,直接去服裝店選一套即可,為什麼非得親自學習縫紉做衣服呢?


「知識可以改變命運」,這句話沒錯,但前提是知識必須轉化成生產力,具備了生產力產生出價值,才有可能改變命運,否則知識就像一潭死水,缺乏生機。


但是,不得不承認,有時候知識就像潘多拉寶盒,對人有著致命的誘惑力,人們總渴望獲得更多的知識,就像前文提到的曾經的我那樣,瘋狂地去學知識。



如果你讀到這裡,覺得我是在宣揚知識無用論,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人類文明的傳承和發展,離不開知識,因為知識是人類文明的載體。就個人而言,如果能掌握並熟練運用一門知識,就能在這個社會上以此謀生。


知識當然要學,但是在學習之前,我們至少要弄明白,我們為什麼要學知識,要學習哪一類知識,如何將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智力,如何實現自己所掌握知識的價值。


在如今高度發達的網絡社會,最不缺乏的就是知識,只要你有心,打開電腦或手機,隨時都能在網上找到自己所需的知識,關鍵是自己有沒有能力掌握和駕馭這類知識,這才是學習知識的重點。


還有一對概念,我們要區分開來,那就是知識和智慧。


知識不等同於智慧,這點想必是人人皆知的,同時也要明白擁有的知識越多,並不意味著智慧就越多。


知識可以通過學習來獲得,然而智慧卻不可通過學習習得。但兩者又有一定的關係。


知識可以在實踐中生成智慧,譬如我學習了很多建築知識,然後我可以設計建築出自己喜歡的房子。


知識只是教會我建房子的某些建築學原理,而我能依據這些原理建出自己心中房子,那就是因知識而生出的智慧。


智慧經過總結和演繹,也能夠產生出新的知識。這就是我所理解的知識與智慧的簡單關係。


舉個簡單的例子,智慧就像天上的月亮,而知識就像那根指向月亮的手指。知識可以指引人發現智慧,但智慧本身就在那,未必非得通過手指才能發現,或許通過池塘中月亮的倒影也能夠發現月亮本體。



我們人類真正需要的是智慧,知識能夠為我們發現智慧提供便捷,雖然便捷但卻不是唯一途徑,所以我們沒必要迷信知識。


保持清醒的頭腦,對知識有足夠的認識,對自身有清晰的認知,才不至於陷入知識的泥沼中而不能自拔,才不至於那麼盲目地去獲取知識,這樣關於知識的焦慮才不會出現吧。

我是洪門三少,紅木學者,沉香愛好者,期待與您一起交流探討。也感謝您的關注、評論與轉發。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會越學越焦慮?你可能患上了知識焦慮症
    這也導致了身邊的朋友都會覺得我是一個非常「自律」的人,但我一直想要告訴他們的是:我從來都不認為自己是一個自律的人,只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心中一直有著一種某名的焦慮感,讓我一刻也不敢停不下來。而這一種感覺來的最強烈的時候,就是每當自己覺得已經學得差不多,已經可以出師的時候。
  • 看了那麼多育兒知識,應該關心下自己,是否患上了「育兒焦慮症」
    報名英語班,比較了全城也覺得沒主意,總想給孩子最好的。但是孩子上幼兒園沒多久,就出現了各種問題,注意力不集中,搶玩具,愛挑食等等。閨蜜覺得自己了「育兒焦慮症」,到底怎麼教孩子?今天我們全面解析這些「症狀」,自查一下吧。一、「育兒焦慮症」是什麼?
  • 為什麼學了很多知識,但依然覺得很迷茫?
    多數的時間,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即你學了很多的知識,看了很多的書,報名了很多的課程,依然覺得派不上用場,乃至覺得迷茫。 這裡面到底存在什麼問題,到底要如何強化知識,以及所學的東西呢?
  • 為什麼你學了那麼多的家庭教育課程卻沒有用?
    然後……然後,又重新開始新的一輪……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為什麼在這個家庭中無效?而且不僅僅是這個家庭,有很多人都覺得專家講的家庭教育的方法用不了,實施不下去,用不上。為什麼?還是在生自己的氣呢?還是在生你愛人的氣呢?」你一定是通過「生氣」這種情緒,去表達你心中對於孩子、對於愛人的某種期待。再比方,你昨晚看到孩子不寫作業,你很生氣。一怒之下,你吼了他,甚至動了手。你也一定是通過「生氣」這種情緒,去表達你心中對於孩子另外的期待。這些期待,有時候讓你真的覺得無能為力。
  • 心理學:為什麼年紀輕輕的你,總覺得時間不夠用?
    你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學好專業知識,然後參加職業考試。儘管並非很容易,但是由於你比更多人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所以你會有更多精力去定向提升自己的價值。在這個過程中,你早已經比大多數人領先一步了。單純想要成為老師,而不去計較教什麼年齡段,相信經過專業的學習,應該很容易通過考試。
  • 「為什麼我學了那麼多刷屏課程,卻依然沒有牛逼起來?」
    可在做匯報時,老闆卻不高興了:「你不是學了很多營銷課程嗎?怎麼還是和以前一樣的水平!」是啊,學了那麼多,為何工作中都沒用上呢?01 沒有建立這種思維,學再多都是白費最近,我觀察身邊熱愛學習的小夥伴,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 知識焦慮症
    那時並沒有問自己為什麼要學習那麼多知識技能和技巧套路,只知道應該學習,因為大家都在學習,都在不斷地提升自己,如果我不學習,我就落後了,落後就要被挨打。而且那些課程或者社群的營銷文案寫得非常棒,它會告訴你如果不學習會怎樣,如果不掌握某種套路,你又會失去什麼,總之就是利用人的恐懼心理,激發人們的購買慾望。
  • 收藏了那麼多Excel文章,為什麼你的水平還不高?
    然後的然後,文章就一直默默的躺在收藏夾中,也許再也等不到你所謂的日後的那一天的來臨,而你的Excel水平也也不會因為快速瀏覽這篇文章而有所提升,反而耗費了你的時間和精力,看的越多,就越發覺得自己要學習的知識有很多,就越追求更多的知識,付費買更多課程,然後繼續收藏,陷入無限循環之中,慢慢的引發知識焦慮症。
  • 為什麼我那麼努力,模電還是學不懂?
    為什麼我那麼努力,模電還是學不懂? 這樣接受零散的知識,不便系統學習,自然學著學著也不知道那些會了那些沒學會。
  • 每年那麼多師範生畢業,為什麼老師還是不夠用?今天總算弄清楚了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但是每一年湧入師範類大學中的學生還是十分多的,可是現在卻有一種十分奇怪的現象,為什麼師範類大學中有著眾多的學生,但是每一年老師似乎似乎還是不夠用呢?,這也就是為什麼老師的數量總還是不夠的原因之一。
  • 報了那麼多寫作課,為什麼還是寫不出10萬+?
    關於寫作的十萬個為什麼我相信很多報過各種寫作課的小夥伴都跟我一樣產生過這種困惑:1 為什麼課程學完了,還是寫不出爆款?2 為什麼同樣的文章,大號就是10萬+,我的就是兩位數?3 為什麼我的標題總是起的那麼LOW?4 為什麼我的內容深度永遠不夠?5 為什麼別人可以寫出七八種角度,我卻只有兩個?
  • 我感覺自己好像得了「知識焦慮症」!
    「我感覺自己好像得了知識焦慮症!」我的一位朋友小飛告訴我。他的每一段碎片化時間都不想浪費,恨不得分分鐘都在學習。他的一天是這樣度過的:叮鈴鈴——早晨鬧鐘響起。他眼一睜,立馬抓過手機,打開某APP,「完成了30分鐘的音頻學習。」上班地鐵上,再打開視頻平臺,「抓緊學習了《10天教你成為高級經理人》。」
  • 為什麼大學生的課程那麼少,大學生能學到東西嗎?
    老師為什麼這樣說?還不是大學的課少唄。再也不會為了過高考這座獨木橋而從千軍萬馬中拼殺,再也沒有家人和老師每天跟在身後逼著你學習,終於可以放鬆了,想想都覺得幸福。可真是這樣嗎?不錯,到了大學有許多同學感覺好放鬆啊。離開了家長到了新的環境,再也沒有人主動去約束你學習。
  • 為什麼我那麼努力學模電,還是學不好?
    "老師說第一遍不懂,第二遍還是不懂,第三遍還是不懂。"網友們是這麼看模電的:本科模電就夠痛苦了,研究生的高階模電簡直是欲仙欲死。二極體、三極體、MOS帶入門;運放、震蕩電路、斬波電路顯神通。模電學起來不算難,應付考試也簡單,剛開始用起來覺得有點難,用的時間長了,感覺越來越難。
  • 心理小知識科普——焦慮症
    焦慮症的主要原因是對恐懼的逃避,焦慮是一種恐懼,一種對未來所發生的事情無法應對的恐懼,為什麼會恐懼了,因為我們無法確定我們是否能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事,而一旦無法應對,我們就會被傷害,而我們無法反抗,所以我們恐懼,當未來我們覺得無法應對時,我們就會恐懼,如果我們不去處理我們的恐懼,而是逃避它時,這份恐懼就會化為焦慮,而壓抑,逃避的恐懼太多的時候,這些恐懼就會變為焦慮症的症狀,提醒我們他們的存在,希望我們注意他們,這就使焦慮症的緣由
  • 抑鬱焦慮症:為什麼總覺得別人比你過得好?
    一個女孩抑鬱焦慮症,伴有精神性症狀,總是後悔、糾結、擔心,出現了幻聽,總能聽到一些莫名其妙、難以啟齒的聲音。 總是與朋友攀比,與同事攀比,總認為別人比自己過得好,嫁得好,心裡不平衡,後悔自己的婚姻:為什麼要嫁一個窮小子呢! 總是糾結過去。
  • 為什麼學了這麼多的「得到」課程,卻沒什麼得到?
    為什麼你在「得到」上聽了很多課程,你還是你自己?為什麼你在「樊登」裡聽了很多本書,你還是不高興?為什麼你在「混沌」中學了很多模型,你還是很混沌?因為你的輸入、輸出、反饋都有問題。他們只負責販賣知識,但是不負責學習效果,這些課程雖然很好,但是他們只是知識提供商,但至於達到什麼效果,就看各位的領悟力,執行力了。
  • 為什麼學那麼多知識卻無法調用?教你5步建立知識體系,信手拈來
    另外,知識還要定期回顧,如果是重要的知識,認為是「發現了新大陸」的知識,那麼記錄到知識架構裡,作為知識體系的一部分。(4) 將知識與問題關聯很多人都覺得:我明明學了很多知識,為什麼解決問題的時候還是沒有任何思路?
  • 焦慮症患者學遊泳是什麼樣兒的感受?
    一不小心說了這麼多,還是繼續來說我學遊泳吧。每次一提起童年趣事,我總會滔滔不絕,總有一天,也要寫一本自傳才好啊,哈哈!當然,說我小時候的膽大包天,也是為了反襯我現在的膽小如鼠。現在,我是個不折不扣的膽小鬼。別說,像我這樣雷厲風行的人。學遊泳,卻是下了很久的決心的。
  • 為什麼你的時間總是不夠用?高效工作法,送給即將復工的你
    一個月是這樣,三個月還是這樣,一年還是這樣,難道我的一生就這樣了嗎?雖然很殘忍,但我還是忍不住告訴她真相:你最大的錯誤,就在於把80%的精力都放在一堆瑣事上。雖然每天他還是有很多事務要處理,但是他會把每件事務通過清單的方式記錄下來,一件件地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