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那麼努力,模電還是學不懂?

2021-02-08 電子工程專輯
為什麼我那麼努力,模電還是學不懂?
凡億PCB 2021-01-10 152瀏覽 0評論 0點讚

模電想必是近來小夥伴們很頭疼的一門課程了。

"老師說第一遍不懂,第二遍還是不懂,第三遍還是不懂。"


網友們是這麼看模電的: 本科模電就夠痛苦了,研究生的高階模電簡直是欲仙欲死。 二極體、三極體、MOS帶入門;運放、震蕩電路、斬波電路顯神通。 模電學起來不算難,應付考試也簡單,剛開始用起來覺得有點難,用的時間長了,感覺越來越難。

……


模電本身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學科,模擬電路(Analog Circuit)的含義是處理模擬信號的電子電路。自然界中絕大多數信號都是模擬信號,它們有連續的幅度值,比如說話時的聲音信號。 模擬電路可以對這樣的信號直接處理(當然需要先轉換成電信號),比如功放能放大聲音信號,廣播電臺能將模擬的聲音信號、圖像信號進行發送。甚至可以認為,所有電路的基礎都是模擬電路(即使是數字電路,其底層原理也是基於模擬電路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於數字電路、可編程器件的迅速發展,體現了很多優越特性。很多電子設備都慢慢數位化,但始終還是離不開模擬電路。目前模擬電路中最重要的器件,則非半導體器件莫屬。最基本和常用的半導體器件有二極體、三極體、場效應管和運算放大器。


大家普遍會感覺模擬電子技術不是太好學,不如數字電子技術容易理解。為什麼好多人會有這種感覺呢?一些教材和資料講解上也存在諸多問題,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看教材就等於看天書!下面總結了幾點學習模電難的原因,大家看看自己有沒有中招。

半導體技術與高中時學的基本電學知識有明顯區別,基本電學知識有些電學的量是很明確的,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但是半導體電子學有些電學量在不同電路中有時要考慮,有時又不需要考慮, 比如三極體的結電容,高頻電路中不能輕易忽略,但是低頻電路中就可以忽略。 比如分析三極體放大電路中常用到的直流等效電路和交流等效電路,分析運放電路中用到的虛短和虛斷的概念等等,都需要有比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才能理解。


模擬電子技術中經常會遇到哪個量遠遠大於另一個量,或者電流電壓值近似相等這種描述,還有一些典型電路中電阻的取值也經常出現經驗值的情況,對於剛開始學習模擬電子技術的小夥伴們可能感覺有點暈菜,不知道哪種情況可以近似,哪種情況不能近似,對於經驗值則更是不知道怎麼取值了。比如要用12伏的穩壓二極體對輸出12伏的直流電壓進行穩壓,輸入電壓是15,18或24伏都可以,但哪個更合理呢?



由於半導體器件參數的分散,存在大的偏差,並且諸如電阻器和電容器的部件通常具有大於±5%的誤差,並且一些甚至更大。因此,盲目追求嚴謹的計算意義不大。因此,應特別注意近似計算的訓練和處理工程問題的方法。要理論聯繫實際,加強電子技術實踐能力和實驗研究能力並培養工程思想。


對於這種情況,其實大家可以通過仿真軟體分析和實際焊接電路進行測試分析,來不斷積累經驗。要把模擬電子電路學好,多想多動手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大家通過網絡獲取信息非常方便,網絡上關於模擬電子技術的知識也很多,但是好多內容都是抄來抄去的,對於新人真正要問的一些問題卻避而不談,導致一些不易理解的內容講解的卻很少,甚至根本沒有講解。這樣接受零散的知識,不便系統學習,自然學著學著也不知道那些會了那些沒學會。


其次,許多問題沒有深入思考,有些問題估計有些工作多年的工程師都沒細想過,只是大家都這麼用,就照著做罷了,而其實對這些基本問題的深入理解恰恰能反映出一名電子設計工程師的水平,當自己對一個知識點的掌握透徹時,自然對這門學科的理解也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下面用幾個模電的重點知識給大家分析。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掌握的怎麼樣,如果都十分清楚那麼最少模電入門了,反之,就要加強基礎知識的積累。 有集電極c、基極b、發射極e、以及兩個PN結:集電結和發射結。集電極面積比較大,基極厚度薄而且載流子濃度比較低。下圖是個NPN型的三極體:
當發射結正偏時,電荷分布會發生變化,發射結寬度會變窄;相當於給電子打開了一扇e到b的大門集電結反偏時,電荷分布會也發生變化,集電結寬度會變寬。相當於打開了阻礙電子從c級跑出去的大門,如下方動畫所示: b級會接一個大電阻RB限制電流Ib的大小,跑到b極的那些多餘的電子就只好穿越集電結,形成電流Ic,如下方動畫所示: 如果基極電壓翻倍,電荷分布會繼續發生變化,發射結寬度會變得更窄,這扇大門變得更寬了,將會有更多的電子跑到b級。如下方動畫所示: 由於RB是大電阻,Ib就算翻倍了也還是很小,所以更多的電子會穿越集電結,讓Ic也翻倍。如下方動畫所示: 運放所傳遞和處理的信號,包括直流信號、交流信號 ,以及交、直流疊加在一起的合成信號。而且該信號是按「比例(有符號+或-,如:同相比例或反相比例)」進行的。不一定全是「放大」,某些場合也可能是衰減(如:比例係數或傳遞函數 K=Vo/Vi=-1/10)。 運放 直流指標 有輸入失調電壓、輸入失調電壓的溫度漂移(簡稱輸入失調電壓溫漂)、輸入偏置電流、輸入失調電流、輸入失調電流溫漂、差模開環直流電壓增益、共模抑制比、電源電壓抑制比、輸出峰-峰值電壓、最大共模輸入電壓、最大差模輸入電壓。 交流指 標有開環帶寬、單位增益帶寬、轉換速率SR、全功率帶寬、建立時間、等效輸入噪聲電壓、差模輸入阻抗、共模輸入阻抗、輸出阻抗。 模電難,但是非常實用啊!可以這麼說,除了硬體工程師外,不管你身處電子行業的什麼崗位,學懂模電極可能成為你的核心競爭力,並為你的職業發展創造更多可能性。 而現在覺得難只是沒有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其實自己腳踏實地的去學,一個一個知識點一個知識點去攻克,會發現這門課程也並沒有那麼難,下面給大家幾個建議。
心理上取得成功是第一步,如果不能克服心理因素,在學習的道路上你會很難堅持下去,遇到困難就容易退縮,這種問題不是我能解決的,還是放棄吧,但是如果你認為模電其實並沒有那麼難,畢竟身邊工程師都能學會,那我覺得我也可以做到,這樣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更加行雲流水,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其實就是首因效應的影響。所以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學懂,就像卡耐基所說:只要下定決心克服恐懼,便幾乎能克服任何恐懼。因為,請記住,除了在腦海中,恐懼無處藏。 如果對模電知識確實看上去就是天書,那麼可以重複學習,不懂多請教身邊的朋友,老師。 比如第一遍是看著教科書學,學的是最基礎的知識,主要目的是掌握一些分析問題的方法以及幾個重要的結論,知道是怎麼得出來的,還有就是學會掌握幾種經典的電路圖。 第二遍學就是從實踐中學習,這才算真正學習模電。通過實踐,就會發現原來書本上的電路圖純粹是為了理論分析的,而實際要實現 他,還必須其他的電路輔助,由此才會學習到退偶,隔離,布線,信號走向等等一系列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知識。這是個漫長的過程,可能幾年,甚至十幾年,這就 是為什麼我老師常說的:模電就像中醫,數電就像西醫。 在實際操作中,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當遇到問題時候,首先要試圖自己去解決,當自己的確經過思考之後還是不能解決的,就要利用身邊資源去解決問題,老師,同學,論壇,這些都是要善於利用的資源。現在的各種製造商的網站都會提供樣片和評估板,還有學習視頻和應用手冊,這些都要充分利用。特別是應用手冊,是避免同學們少走彎路的神器! 久而久之就會發現有很多東西是相似的,可以觸類旁通,這樣再學另一個領域時就不會有種重頭來過的感覺,會讓同學感到輕鬆許多,以上都是我自己總結自身得到的一些感想,希望大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一起開心學模電,成功做設計!



最後,模擬電路是一門非常複雜的學科,涉及的知識遠不止上面所提的那些。通過課本的學習還遠遠不夠,因為書上都是按照工作原理大致介紹,簡化了很多難以理解但實際中必須考慮的問題,因此實際電路和書上的差距非常之大。比如模電書中用運放搭建的三角波發生器,用於實際電路十有八九不能工作。
不過實際電路的主要原理和書中描述是一致的。因此設計模擬電路往往需要大量的經驗,有很多東西甚至難以解釋無法計算得出。只有學習好理論基礎的前提下,多動手實踐,培養自己的工程思維才能把模電攻克。 凡億90天硬體工程師全能線上特訓班 第二期 招生中

關注公眾號『凡億PCB』,後臺回復對應關鍵詞,領100G學習資料包(已有100個關鍵詞,如:封裝規範、模電、PCB規範、開關電源、凡億知新、直播匯總...)


免責聲明: 該內容由專欄作者授權發布或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站亦不保證或承諾內容真實性等。如若文章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繫本站刪除。侵權投訴聯繫: nick.zong@aspencore.com!

熱門推薦

當您想到有汽車電子產品及專長的半導體公司,您會首先想到哪幾家公司? 當你提到物聯網產品的半導體公司,您會想到哪些公司?

相關推薦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那麼努力學模電,還是學不好?
    "老師說第一遍不懂,第二遍還是不懂,第三遍還是不懂。"網友們是這麼看模電的:本科模電就夠痛苦了,研究生的高階模電簡直是欲仙欲死。二極體、三極體、MOS帶入門;運放、震蕩電路、斬波電路顯神通。模電學起來不算難,應付考試也簡單,剛開始用起來覺得有點難,用的時間長了,感覺越來越難。
  • 為什麼我那麼努力學模電,還是學不好?
    "老師說第一遍不懂,第二遍還是不懂,第三遍還是不懂。"網友們是這麼看模電的:本科模電就夠痛苦了,研究生的高階模電簡直是欲仙欲死。二極體、三極體、MOS帶入門;運放、震蕩電路、斬波電路顯神通。模電學起來不算難,應付考試也簡單,剛開始用起來覺得有點難,用的時間長了,感覺越來越難。
  • 模電=魔電,為什麼學習模電難?
    模電難,但是非常實用啊!可以這麼說,除了硬體工程師外,不管你身處電子行業的什麼崗位,學懂模電極可能成為你的核心競爭力,並為你的職業發展創造更多可能性。而現在覺得難只是沒有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其實自己腳踏實地的去學,一個一個知識點一個知識點去攻克,會發現這門課程也並沒有那麼難,下面給大家幾個建議。
  • 模電並沒有你們想像中的那麼難,分享多年積累模電資料+教學視頻
    模電是電子相關專業必須掌握的專業課,很多剛接觸模電的初學者都覺得模電很難,「模電太難了,根本學不會」、「上模電課就像催眠曲」、「聽不懂啊,根本不是學習的料」……模電之所以難是因為很多參數計算既抽象又複雜,而且模擬電路千變萬化、包羅萬象。
  • 為什麼我那麼努力地記筆記,還是學不好英語?
    用成年人的例子:我天天辛辛苦苦上班工作,為什麼還沒有老闆天天吃喝玩樂掙的錢多?我也想月入百萬,走上人生顛峰,贏取白富美呀?用孩子能理解的例子:我也整天打遊戲,查看攻略,一個英雄我能玩上千局,為什麼還天天被別人像小菜雞一樣虐,天天摁在地上摩擦?
  • 電路設計必備:怎麼學好模電
    很多初學者學到模電時,都是一頭霧水,感覺很難,完全聽不懂,也看不懂,上課就猶如聽天書,感覺像催眠曲,一聽課就犯困,打瞌睡。我相信學過這門課的朋友絕大部分都有這種感覺,小編剛開始學習時也是如此。很多人對模電都非常困惑,這是專業課裡比較難啃的骨頭,當然還有更難的,比如信號與信息系統,簡直是噩夢,哈哈,不過這麼課很少用到。
  • 為什麼英語學了那麼久,出國還是聽不懂?
    我那個年代英語四級考試還是100分制,我只考到38分,因為對自己現狀的不滿決定考研,後來研究生沒考成,卻陰差陽錯走上了自學英語的道路,一路披荊斬棘,有幸在北京國家交響樂聯盟擔任同傳和交傳員。再後來,我在北京的一個英語演講俱樂部裡認識了從加拿大回國的GJ,帶著對英語教育事業的熱愛,GJ離開老東家新東方,和我一起聯合創辦微學英語,至今已是第6個年頭了。
  • 學英文的一點乾貨分享,為什麼那麼努力學了那麼多年還是半桶水?
    很多學生學了很長時間的英文,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然後英語水平還是不盡如人意。這裡面有很多原因,有的早早的就因為各種原因,對英文產生厭倦乃至厭學。有的很認真學習但記不住。 有的記住了很多單詞但聽力卻聽不懂,想表達的表達不了。過早對英語產生厭倦的,很多是學習方式不對。
  • 為什麼你那麼努力,卻還是不夠優秀?
    作為鄰居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同學眼中崇拜的對象,我身邊環繞太多的光芒。然而,我一直對一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我憑什麼可以在成績榜上成為佼佼者。憑智商嗎?高中由於成績優秀,被推選去參加一個智力競賽,結果我敗得一塌塗地,我還曾因此一度懷疑自己的智商低於別人。憑努力嗎?即便是在高三披星戴月的日子裡,班裡每天都會又很多同學去教室比我早,回宿舍比我遲。
  • 三本大學大二上學期模電課程設計
    時間:為期一天的模電課程設計開始時間:大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周前後小編專業是電氣專業,全日制學生。大一下金工實習後,大二上學期開了門模擬電子技術,很厚的一本書。不一步一步反覆學,小編根本學不會,就是體育課考個跆拳道動作,小編都要別的同學晚上休息了,學習了,自己還要去水房,在網上找跆拳道視頻,反覆學,反覆記……這麼不適合,不聰明幹嘛越位上大學哩?為了活著,沒退路。小編基本忙乎一天,左右逢源。
  • 為什麼還是聽不懂?
    學英語的過程中,你可能曾經有這樣的感覺:暴擊!為什麼還是聽不懂? 我自己經常這樣感嘆。 大一剛入學時,我們學校舉行了英語分班考試。 做完聽力部分的題後,我心裡在想:暴擊!為什麼我幾乎完全聽不懂呢?然而,事實上,那時我打開一部無字幕電影,還是有很多地方真的完全聽不懂,暴擊… 可以說,很長一段時間,無論我聽力考試成績如何,只要聽到原生的材料,比如新聞、講座、電影等,我就有可能產生這種感覺:暴擊!為什麼還是聽不懂? 但每一次暴擊過後我都會默默繼續學習… 直到大四,我變成一個中美合資企業的翻譯員。
  • 《送我上青雲》:你那麼努力了,為什麼生活還是一團糟?
    我努力學習,努力工作,我那麼努力,還是要死。——《送我上青雲》當姚晨扮演的盛男在電影《送我上青雲》中,憤怒的喊出這一句話時,我鼻子一酸,眼淚流了出來。最近,姚晨因為《送我上青雲》中,女主角勇敢的喊出一句「我想和你做愛」被刷上了熱搜,這部劇出現了兩極分化。喜歡的認為:很深刻,講述了都市女性的困境;不喜歡的覺得:太偏激,太大女主了。其實就像電影中講述的,沒有一個人的性格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有自己陰影的一面,也有自己可愛的一面。
  • 互相鄙視的「模電」和「數電」約了一架,結果。。。
    從此後,村裡但凡有大事,都會去找數電,只是在需要幹力氣活的時候才會想起「模電」。眾mm也紛紛離開了「模電」,競相向「數電」獻殷勤。「模電」心生嫉妒,但知道自己頭腦差,也只能默默咽下這口氣。可是,有一天,「模電」發現自己最後的粉絲「電源」mm也跑去給「數電」暗送秋波,積攢了多時的怨氣終於爆發了。
  • 「我那麼努力,為什麼還是失敗?」簡單6步,教你學會巧用失敗
    無數個日夜的辛苦努力換來一敗塗地的結果,再加上周圍人的質疑、嘲笑、批評,讓人實在喜歡不起來。人們更喜歡談論成功。這個字眼光是聽聽,就讓我們僵硬的心思漸漸活絡起來。如果恰好遇到哪個功成名就的人在分享經驗,我們更是立馬湊上去,看看別人是如何成功,自己能不能學個三分。
  • 作家李尚龍:為什麼我很努力,人生卻沒有什麼起色?
    01許多年前,我的心智還沒開啟的時候,經常會產生這樣的想法:為什麼我這麼努力,大學只考了個很差的學校?為什麼我這麼努力,工作快10年了,還沒成為名師?無論學生時代還是工作後,我給大家的印象都是很認努力。
  • 考研誅心反問:為什麼他們那麼努力,卻還是失敗了?
    【2】你要真正的「學習」   有了一個學習習慣,比如:上午學數學,下午學專業課,晚上看英語和政治,那麼究竟上午該如何學數學,這個習慣的效率如何呢?你在schedule上寫你9:00到12:00學習數學3個小時。
  • 辛辛苦苦學英文 為什麼去了國外大學還是聽不懂?
    這個聽不懂的時期也因人而異,短的也就兩三周,長的甚至有一個學期。聽不懂課的原因也有兩種:其一,語言障礙;其二,專業障礙。前者容易克服,後者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毅力才能克服。假如你的問題是專業上的障礙,那就需要更多的努力和付出了。
  • 當年不知模電貴 今年枕著模電睡!女教師「吐槽」式授課獲學生點讚
    今年枕著模電睡!悔當初沒好好學!現在狂補中!!」2月26日,中原工學院電子信息學院教師李曉荃在其教授的《模擬電子技術》課程PPT中,加入了「吐槽這門課程」的段子,由於授課方式新穎,受到學生歡迎。上課學生稱,雖然這門課程掛科率較高,學起來較難,老師通過有趣的方式讓學生在正式學習之前了解這門課,對學生來說還是有好處的。
  • 知識焦慮症:為什麼學了那麼多課程,還是覺得不夠用?
    那時並沒有問自己為什麼要學習那麼多知識技能和技巧套路,只知道應該學習,因為大家都在學習,都在不斷地提升自己,如果我不學習,我就落後了,落後就要被挨打。我那時對此等文案的免疫力很低,有時候自己就主動說服自己去購買了。直到有一天,我被各種學習弄得筋疲力竭苦不堪言的時候,才停了下來,然後問了自己一系列問題:我為什麼要學那麼多東西啊?真得對我有用嗎?學了那些所謂的知識和套路,我真得得到提升了嗎?
  • 每天堅持英語學習,為什麼還是學不好?
    很多問題都可以歸屬到這個「為什麼我這麼努力卻沒有成功」系列,今天有空,我們來聊一聊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