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利來領帶創始人曾憲梓逝世,捐款超過12億港元

2021-01-09 電影電視劇娛樂

2019年9月20日,原全國人大常委、香港金利來集團創辦人曾憲梓在家鄉梅州因病去世,享年85歲。得知消息後,小編有些傷感,因為我也是梅州人,在上初中時就聽說過他的大名,那時要考高中,了解到梅州最好的兩座高中是東山中學和曾憲梓中學,其中東山中學的入學成績最高,曾憲梓中學排在第二。

作為一個愛國商人,曾憲梓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至今,前後1400多次捐資支持國家教育、航天、體育、醫療等社會公共事業,累計捐款金額超過12億港元。他離世之後,社會各界人士紛紛致以沉重悼念。

曾憲梓做公益事業從不吝嗇,但對自己,他卻一直節儉、嚴苛。去香港幾十年,他從沒去過夜總會、舞廳和卡拉OK,也不喝酒、不賭博、不抽菸,開普通的汽車。

1934年,曾憲梓出生在梅縣一個農民家庭,4歲時,他父親在泰國做生意時不幸去世,他母親藍優妹含辛茹苦撫養他兄弟倆(哥哥曾憲概,比憲梓大5歲),供他們上學。1945年,16歲的哥哥跟著叔父一家人去泰國。曾憲梓念完小學後,12歲便輟學在家幫助母親,開始放牛幹農活。梅縣解放後,在家鄉工作人員的支持下,曾憲梓進入了水白中學就讀,後來他又考入了梅縣重點中學東山中學,並憑藉優異的成績和出眾的能力,當選為班主席。後來,他考入中山大學生物系,1961年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廣州農業科學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工作。東山中學是梅州最好的高中,中山大學是廣東省最好的大學,可以看出,曾憲梓的成績很優秀。

父親離世後,工廠由叔父接管,哥哥去泰國後,為了遺產和叔父爭得不可開交。於是哥哥讓他去泰國幫忙助陣,1963年,曾憲梓辭去了廣東省農科院的工作,帶著妻子前往泰國。因為他不希望家人因財產而反目,最終以放棄繼承遺產終止了哥哥和叔父的爭奪。

在泰國,曾憲梓賣掉一隻普通手錶和一部普通相機,找客家鄉親借了一臺縫紉機,開始了自己的創業,做領帶到唐人街賣。

那期間,對這個不愛錢的侄兒很有好感的叔父曾桃發,曾多次表達要幫助他的意思,但曾憲梓拒絕了。叔父給他錢,他不要,給他換房,他拒絕。實在沒辦法,叔父將自己本來要做西裝的布料給他,讓他幫忙加工成領帶,付給他10倍於正常的加工費,變著法地幫他。為了生活,單子他接了,但多的錢,他一分沒要。

1968年,曾憲梓帶著母親、妻兒回到了香港。沒多少傍身的資本,起初曾憲梓只能一邊跟家人寄居在親戚家裡節省度日,一邊琢磨適合自己的路,一番觀察、分析後,他決定重操舊業,繼續做領帶生意。

當時的香港,雖然穿西裝、打領帶已是男士出席正式場合的標配,但香港市場上的領帶多為進口產品,這讓曾憲梓找到了突破口。曾憲梓用6000塊港幣做本錢,租下60平米的一套房子、買來一臺縫紉機,自己選購原料、做設計、上手縫製,拉開了日後商業帝國的帷幕。開頭很不順,日夜趕工生產出第一批領帶卻沒有店家願意承銷,因為比起市場上受歡迎的進口產品,曾憲梓的手工領帶款式單一、用料也不夠好,實在擺不上檯面。

廉價路線走不通,曾憲梓把做好的全部領帶賣給了擺地攤的小商販,開始潛心研究高級貨。他下血本買進了一批進口面料,以國際名牌做樣本,學習對方的做工,再加入自己的設計,做出了4條新樣品。為了做測試,他把自己做的領帶跟進口名牌混在一起,拿給行家看,結果對方完全分辨不出,這讓曾憲梓信心倍增。

市場反應沒有讓曾憲梓失望,不輸進口產品的質量、加上低廉的價格,他的領帶很快打開了銷路。一段時間後,曾憲梓的領帶價格儘管比普通香港產領帶6元一條的價格高出三成多,依然供不應求。

於是曾憲梓開始擴大產能,並創立了自己的品牌金獅。時間一長,曾憲梓發現產品銷量增長不如自己預期。多番了解,曾憲梓發現原來是品牌名稱出了問題,在粵語發言中,「獅」與「蝕」相近,「金獅」讀音近似於「金蝕」,一個跟賠本沾上邊的名字,自然不受人待見了。

曾憲梓決定重新起個品牌名,他想到金獅的英文是goldlion,而lion的讀音很像粵語的利來,於是把金獅改成金利來,象徵著好意頭。果然換上新品牌名後,曾憲梓的生意更好了,到1970年,曾憲梓正式註冊成立了金利來(遠東)有限公司,並於次年在九龍買地建起了一個小有規模的領帶工廠。

二十世紀80年代,金利來卻放棄了在海外拓展業務的計劃。曾憲梓投資100萬美元,引進4條國際先進的領帶工業技術設備,與梅州市對外經濟發展公司合辦中國銀利來有限公司。

1988年,金利來集團承包了銀利來產品製造和管理,在中國各地設立直銷金利來、銀利來產品專櫃。兩年之後,曾憲梓正式成立金利來(中國)有限公司。

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前,曾憲梓精心策劃了「先聲奪人」、「產品未到,廣告先行」的創意廣告,使金利來領帶日益深入人心,然而產品卻遲遲未露面,讓宣傳和銷售有了一段時間間隔,以此造成市場飢餓,形成強烈的購買慾望。之後金利來不慌不忙地進入內地市場,消費者積蓄已久的購買慾望一下子迸發出來,使得金利來領帶一上市就形成旺盛勢頭,為此金利來有限公司獲得巨額利潤。金利來的這次營銷,成為了飢餓營銷的經典案例。

1992年,金利來在港交所上市。截至2019年11月7日,金利來集團的市值是24.5億港元。2018年,金利來集團實現營業額約16.81億港元,同比增長4.90%,淨利潤3.76億港元,同比增長16.75%。總的來說,輝煌一時的金利來在國內激烈的競爭中,因為轉型不利,現在已經處於下風。

在天貓上,金利來有官方旗艦店,一條領帶要一兩百元,錢包一個要幾百塊,皮靴一雙要一千多,外套一件要上千元到兩三千。從價格上,可以看出金利來走的是高端路線。

受健康問題影響,曾憲梓在2018年4月辭任主席及執行董事職務,其職位由副主席曾智明(曾憲梓的小兒子)接任。

相關焦點

  • 「領帶大王」曾憲梓逝世,曾創辦金利來多年熱心慈善
    來源:格隆匯9月20日,金利來集團發布訃告稱,原全國人大常委、金利來集團創辦人、香港著名企業家曾憲梓,因病醫治無效,於9月20日16時28分在家鄉廣東梅州逝世,享年85歲。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0日對曾憲梓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 金利來領帶大王曾憲梓退休,三子曾智明接棒,白手起家捐款超10億
    4月16日早間,金利來集團發布公告稱,現年84歲的創始人曾憲梓因健康原因退任公司主席及辭任執行董事職務。副主席曾智明調任為主席。於上述變動後,曾智明為執行主席及行政總裁。而接棒人曾智明正是曾憲梓的小兒子。截至發稿,金利來集團股票每股報收3.23港元,漲幅為0.94%,總市值31.72億港元。
  • 領帶大王曾憲梓逝世,捐款10億每天只花10元,曾呼籲香港不能再亂
    9月20日,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發布訃告,金利來集團創辦人、「領帶大王」曾憲梓因病醫治無效,於9月20日16點28分在梅州逝世,享年85歲。曾憲梓晚年一直有腎病,提及生死,他異常豁達。「我身體不好。」此前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曾憲梓坐在輪椅上如是說,「換腎失敗,兩次動大手術,腎透析20多年了,明年(2019年)也許就見不到大家了。」
  • 「領帶大王」去世:生前將「報效祖國」寫進遺囑,一生捐款超12億
    來源:界面「領帶大王」去世:生前將「報效祖國」寫進遺囑,一生捐款超12億靠一條領帶打造香江創富傳奇,卻仍然過著勤儉節約、慣於吃苦的生活,終其一生捐款超12億,這就是「領帶大王」曾憲梓先生的個人故事。牧森圖片來源:PIXABAY9月20日傍晚,一則令人痛惜的消息傳來:香港著名企業家和愛國者,金利來集團創始人曾憲梓在廣東梅州逝世,享年85歲。曾憲梓先生有著「領帶大王」之稱——他用一把剪刀締造了金利來王國,品牌一度風靡亞洲乃至世界,同時也憑藉廣告語「金利來,男人的世界」成為具有極高辨識度的知名品牌,受到白領和成功人士喜愛。
  • 領帶大王曾憲梓病逝,白手起家捐款超10億,當火炬手高呼中國加油
    在退休一年後,85歲的領帶大王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9月20日晚間,金利來集團公司發布訃告,公司創辦人、香港著名企業家曾憲梓因病離世,享年85歲。在一年前,2018年的4月16日,金利來集團曾發布公告稱,時年84歲的創始人曾憲梓因健康原因退任公司主席及辭任執行董事職務,由三子曾智明出任執行主席和行政總裁。 (文|AI財經社 實習生 張漫莉 編輯|鹿鳴)曾憲梓是山村裡走出來的大佬。1934年,他出生於廣東省梅州市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中。四歲那年,父親不幸去世。曾憲梓與母親相依為命,生活拮据。
  • 香港領帶大王:白手起家成億萬富翁,一生捐款超10億
    「金利來,男人的世界」,相信對這句廣告語,大家都很熟悉。它的創始人曾憲梓就靠著一條領帶起家做到億萬帝國,還被行內人稱為「主宰男人世界」的人。現如今正值改革開放40周年,曾憲梓還被提名百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對象。
  • 「領帶大王」曾憲梓的家國情懷
    新華社香港9月25日電題:「領帶大王」曾憲梓的家國情懷新華社記者劉明洋金利來集團創始人、香港著名愛國企業家曾憲梓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日與世長辭,享年85歲。這位創立享譽商界「金利來」品牌的「領帶大王」,一生心繫祖國、情牽香港,對己,克勤克儉;為國,慷慨解囊。
  • 「領帶大王」曾憲梓逝世,中甲梅縣主場以其命名
    虎撲9月20日訊 今天下午,原全國人大常委、香港金利來集團創辦人曾憲梓因病在梅州離世,享年85歲。曾憲梓於1934年生於廣東梅縣一個農民家庭,1968年移居香港開啟經商之路,創立了金利來領帶品牌,成為了享譽香港的「領帶大王」。
  • 金利來之父曾憲梓去世,他用一生書寫「獅子山下精神」
    ▲曾憲梓。圖/新京報網金利來集團創辦人,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屆、九屆、十屆委員,香港著名企業家曾憲梓博士20日在梅州逝世,享年85歲。如果說,上世紀70年代,曾憲梓的創業故事曾啟蒙激勵了初識市場經濟的內地創業者,那在今天,更值得銘記的是曾憲梓對於內地改革開放和公益事業的傾力投入。他用大半生的投入,踐行了香港的「獅子山下精神」,也為我們耳熟能詳的「家國情懷」作了他的註解。
  • 「領帶大王」的一生,愛國的一生
    他是香港「獅子山精神」的注釋,從夫妻檔起家,篳路藍縷,最終自立品牌成為「領帶大王」。他是出手慷慨的慈善家,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捐資支持國家教育、航天、體育、科技、醫療與社會公益事業,歷年捐資逾1400項次,累計金額超過12億。
  • 祖國資助他讀大學,他成為億萬富豪後,捐款1400次,捐出一半財富
    其中,田家炳不僅捐贈了自己大部分的財富,甚至還出售自己住了30多年的別墅,並從銀行貸款來做慈善,被譽為「捐款捐成窮人的億萬富豪」。當然,出了田家炳老先生之外,在香港還有一位富豪,他甚至沒有登上富豪榜(財富沒有超過10億美元),但是歷年來累計捐贈了1400多次,捐款金額超過10億元,他就是有著「香港領帶大王」之稱的曾憲梓。
  • 「領帶大王」走了,校園裡的憲梓樓還在
    ,其創始人曾憲梓因病在老家梅州逝世,享年85歲。曾憲梓逝世的消息傳開後,有人在網上懷念起從前打拼的日子,「系過你的領帶,穿過你的襯衣。」曾憲梓自創領帶品牌「金利來」,逐步將一間小作坊發展成大型服裝公司。當時,很多男性參加工作前的第一件事,就是攢錢買一條他的領帶。那句「金利來,男人的世界」,成為幾代人熟知的經典廣告語。
  • 為祖國捐12億,自己卻吃盒飯,享年85歲的老先生靠賣領帶發家
    根據央視新聞報導,金利來創始人曾憲梓先生於2019年9月20日在梅州去世,享年85歲,新聞一出,無數人都表示了自己的沉痛心情。今天剛好是老人家去世十天的日子,曾憲梓老先生出身於梅州,憑藉一雙手一把剪刀打造出自己的商業帝國,帶領自己的集團越走越遠,成了世人皆知的「領帶大王」。
  • 「紅色紅色資本家」曾憲梓:香港發達靠內地圖
    面對記者,為祖國捐款共計6.3億元的老人家堅定地說。  人物傳奇  44年不賭馬不跳舞的富翁  無論經商還是從政,曾憲梓都被看作是一個傳奇。他靠新中國的助學金讀中學、大學,他移居香港,創立了享譽世界的「金利來」名牌,有「領帶大王」美譽。走上政壇後當選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13年,以錚錚直言著稱。
  • 這個香港人捐給國家10多億,每天生活費不到50元
    痛心不已中,他賣掉所有財產——一隻普通手錶和一部普通相機,找客家鄉親借了一臺縫紉機,開始了自己的創業:做領帶到唐人街賣。【3】1968年春節前,曾憲梓回到香港,原計劃找好房子後再家人團聚,但房子還沒著落,已不想在泰國多留一日的母親和妻兒就跟隨到了香港。愁眉不展之際,叔父輾轉匯來一萬港元,解了燃眉之急。
  • 「京華獎」獲得者曾憲梓:一把剪刀闖香港
    :一把剪刀闖香港  作者陶煌蟒  上世紀60年代末,一個從廣東梅縣輾轉泰國到香港的年輕人,用叔父給的6000元港幣買來尺子、剪刀和一架「蝴蝶牌」縫紉機,與妻子一起動手製作領帶,然後乘大巴沿街推銷。推銷領帶時,他曾遭遇顧客的呵斥,卻在第二天登門向人家請罪求教。  誰也不曾預料,這個年輕人憑著毅力和耐心成為日後享譽世界的「領帶大王」,由他創立的「金利來」一度被譽為「中國品味男人」的象徵。而在其13年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的政治生涯中,又以直言上諫著稱於世。他就是著名華商、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憲梓。
  • 「領帶大王」20年不換粵A88888車牌,吃飯50元卻捐款超10億!
    王思聰也喜愛購買勞斯萊斯,所以有錢人以及富二代的豪車匹配上連號車牌是標配,粵A88888的車主壕到無底線的曾憲梓。他早年間與妻子在香港的服裝市場獲利,並且引領了金利來領帶的商機,從小作坊一直努力創立了享譽國內的金利來品牌,積累了百億身家也是讓無數人眼紅。
  • 曾憲梓教育基金會在京頒獎
    曾憲梓教育基金會在京頒獎 2007-12-22    12月21日下午,曾憲梓教育基金會第三期「優秀大學生資助獎勵計劃」2007年度頒獎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 曾憲梓,那個引領我走進男人的世界的客家人走了
    領帶大王」金利來集團創始人曾憲梓先生走了……童年的時候,頑劣不羈的我曾受到做老師的父親嚴格管束,於是那時我以為,男人的世界就是說一不二和讓人敬畏。步入社會之初,金利來領帶特別的廣告語「金利來,男人的世界」風靡一時。它曾經讓我簡單地覺得,男人的世界就是風度和氣質。而大約在二十五年前起,曾憲梓先生的一言一行讓我覺得,男人的世界裡更有沉沉的責任擔當和厚厚的家國情懷。
  • 「灣仔碼頭」 創始人臧姑娘去世,曾被要求「共享」富豪丈夫,最終...
    --臧健和   2月12日零點,知名水餃品牌「灣仔碼頭」官方微博帳號發布消息稱,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已於近日永遠離開了她熱愛的事業和家庭。   2月8日,臧健和逝世,終年73歲。  上一次聽到臧健和的消息,是央視的一期跟她有關的專題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