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每天只有20分鐘和孩子讀書,堅持幾年孩子就會不一樣!

2020-09-04 晴天媽媽聊育兒

每天閱讀20分鐘難嗎?對想堅持的家長來說不難,但是對於懶惰的每天只想玩手機的家長來說,太難了!

其實,只要你想,時間總是能擠出來的。20分鐘就是刷朋友圈的時間,就是看小視頻的時間,但是如果我們能用這20分鐘和孩子一起讀讀書,那麼對孩子一輩子來說,可就不一樣了!

我一再呼籲,家長每天和孩子讀書,在生活中很多家長一邊喊著閱讀的重要性,一邊拿著手機在陪孩子讀書,家長的不專注和投入,又怎麼能教出認真和踏實閱讀、堅持閱讀的孩子呢?

如果你工作實在太忙了,每天最多能抽出20分鐘孩子睡前的時間和孩子讀書,那麼這20分鐘的時間你可以這樣來分配:

第一部分:閱讀前的熱身運動(2分鐘)

當孩子選出他們想要閱讀的圖書,你可以花1-2分鐘的時間和孩子進行熱身,溫暖他們的大腦,幫孩子快速的認識和了解圖書,但是更重要的是幫孩子進入閱讀狀態,而不是拿著書跑來跑去。

熱身運動時,可以和孩子讀封面、聊一聊孩子為什麼選擇這本書,也可以是別的親子互動(擁抱等)。

第二部分:開始閱讀(6-10分鐘)

和孩子一起打開書,認真的/大聲的讀書給孩子聽。熱情的演繹書中的故事,也可以邀請孩子一起參與表演,把故事表演完。在此過程中請和孩子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故事的趣味性、親子互動的甜蜜,不要增加太多的問題。

第三部分:對故事進行總結(1分鐘)

當故事讀完之後,邀請孩子對所讀的故事進行總結,如果孩子不願意或者還不能流利的表達,家長可以幫孩子進行總結,也可以通過和孩子的對話式互動對故事進行總結。

第四部分:閱讀理解部分的提問(3-5分鐘)

很多孩子閱讀完之後,就會迅速的放下圖書進入下一本,在這個階段家長通過對孩子的提問,或者一些技巧性的互動,幫助孩子對故事中的內容進行回憶,包括:主題、出現的小動物、表達的情感等等內容。

第五部分:孩子拿著書自主閱讀(2-3分鐘)

當父母和孩子有了一些互動之後,家長可以把書交給孩子(大部分時候親子閱讀時,特別是孩子不識字時,書一般都是拿在父母的手裡),讓孩子再去翻看圖書,找出書中有趣的片段、喜歡的色彩、喜歡的小動物等任何孩子喜歡的內容,或者乾脆從前往後的翻閱。

有了這5個組成部分,一般情況下孩子就能滿足孩子每天的閱讀需要,也基本做到對一本書的粗讀,這樣的閱讀是有意義和價值的,如果每天堅持20分鐘,堅持一年,再堅持10年試試看,你一定會得到一個不一樣的孩子。


相關焦點

  • 孩子不是讀書的料,但選擇堅持就會是一片天
    如果您家的孩子不是讀書的材料,您會放棄還是堅持?我有一個朋友,他的孩子就不是讀書的材料,他沒有放棄,一點一點地苦苦堅持,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孩子考上了高中,箇中辛勞只有自己知道。這幾天,朋友向我講述了他這幾年的經歷。下面以第一人稱來記述整個事情。
  • 45歲董卿堅持每天閱讀:讀書和不讀書的人生,到底哪裡不一樣?
    董卿的優雅和氣質,來源於她每天的堅持,她說:」女人外表的美都是短暫的,唯有用知識和涵養修飾自己才能美麗一生。」 哪怕已經年過45歲的董卿,哪怕已經主持了,這麼多優秀的讀書類節目,哪怕已經在主持界,拿到了特別高的成就,董卿仍然堅持,每天在睡前,都要看一個小時的紙質書。
  • 請告訴孩子: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請告訴孩子,不要抱怨讀書累,帶著孩子去看看這個世界吧。沒有文化的人,終究是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如果想未來有自己選擇的權利,就要擁有一份體面的工作。今天你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今後不一樣的人生。1.所有偷過的懶,都會變成打臉的巴掌小學報了學習書法的班,每次周末都要背著墨水去學習。有一次,裝墨水的瓶子沒有擰緊,墨水把書包都弄髒了。
  • 2020年高考:每天堅持20分鐘,作文成績不一樣
    所以讀起來,每天花5分鐘時間認真去閱讀,用閱讀改變自己的成績。第二,每天花三分鐘積累一句名言,仿寫一句名言。每天閱讀的時候,把優美的名言積累下來,構建自己的優美語言素材庫。高考作文沒有好語言,怎能提高作文成績?怎能提高語文成績?我們堅持 每天積累一句名言,寫作文的時候直接引用名言,會給高考作文增色不少。如果作文題目不能直接引用名言,怎麼辦?
  • 請告訴孩子: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要是讀書與不讀書能有多大差距,不同的人當然有不同的見解。對於家境十分好的人來說,讀書和不讀書還真沒多大區別,但是對於家境不好的人來說,讀書不不讀書的區別還真的特別大。讀再多的書,還不是回到一座平凡的城市,打工,嫁做人婦,洗衣做飯,照顧孩子,何必折騰呢?這樣的家長我可以負責任的說他們對自己的女兒十分不負責任。女兒上學沒有用真是可笑,別的不說,如果你有一個高學歷,有文化,接觸的人肯定也不是不一樣的,那麼找的老公肯定也是不一樣的,你找一個上班的老公和找一個工地上的老公,哪個過得更幸福呢?更何況,讀書多的女生肯定也不甘於自己做一個家庭主婦吧,也想有自己的一番事業。
  • 如果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4個地方看看,勝過你吼1000句!
    很多媽媽總是說:孩子不想讀書,每次勸勸他,開始還有點兒用,可是只有三分鐘熱度!該怎麼辦呢?這個問題想必很多父母都曾煩惱過,怎麼辦呢?某位考研名師講過一段話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你家孩子不想讀書,那就帶他去四個地方看看:帶孩子去看看,那些在長途汽車站擠大巴的人穿著什麼樣的衣服,說什麼話,是什麼樣的素質。然後再帶孩子去火車站看看,去高鐵站看看,去機場看看。看下這幾個地方的人又是什麼樣的穿著,什麼樣的素質。最後問問孩子,未來你想成為哪一類人?
  • 孩子無法堅持?父母了解「50小時法則後」,再幫孩子「刻意練習」
    相信1萬小時定律大家都聽說過,只要你能在某個領域專注1萬個小時,那麼你在就是這一領域的專家。而現在很多的孩子,做事情都是三分鐘熱度,不能夠長久的堅持,甚至不知道自己每天上學下課是為了什麼,純粹是為了完成家長或者老師交給自己的任務一般。
  • 「做偉大型父母05」堅持多年讀書給孩子聽
    6.給孩子讀書都變成了我的事,我老公就是不做,哪怕在看電視、玩遊戲,也不願意給孩子讀書;7.我普通話不好,我初中上完就出去賺錢了。我給孩子讀書,很多字讀錯了,孩子都說我笨,我很生氣。……面對這些問題,我一一回復著。我知道堅持讀書給孩子聽很難很難。2004年春天,我開始做整本書閱讀。
  • 想讓孩子做讀書筆記,卻又不知道怎麼做,這回手把手教給你
    要想辦法把兩者聯繫起來,將閱讀的輸入,與寫作的輸出打通,使其流動起來,像水一樣,只有動起來才有強大的力量。 我提倡孩子讀書的時候要動筆,做讀書筆記。有些家長很疑惑,這個筆記要怎麼做?可能大人們把讀書筆記想複雜了,得總結個主旨,深挖一下書中的思想,明白作者的意圖什麼的。其實,對孩子完全不必提要求。
  • 每天20分鐘只需一年,英語零基礎的孩子英語聽力水平達到小學六年級...
    …… 因為重複率很高,芮芮已經對這些句型爛熟於心,看到圖片聽著錄音立刻就能做出判斷——不需要經過翻譯成中文這一步驟了。現在每關聽20多個句子拿100分已經是So Easy。 孩子是覺得太簡單了,但成功率高了人就有自信,有了自信就能堅持下去。
  • 老師要求學生每天堅持閱讀,你家孩子是否打開了正確的閱讀方式?
    眾所周知閱讀越來越重要,從小學開始老師就會要求孩子閱讀不同種類的書目,每個學期老師都會推薦給家長孩子的必讀書目,有些家長堅持讓孩子閱讀,養成了閱讀的習慣,有的家長覺得沒有必要,就會不當成一回事,有的家長會自己讀給孩子聽,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
  • 關於讀書,家長請告訴孩子: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如果連我們自己都不懂得如何閱讀,又怎麼去引導孩子進行正確的閱讀呢?所以,開始閱讀的「姿勢」非常重要!沒錯,就是你和孩子閱讀時的姿勢。當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在和孩子閱讀時,要把孩子抱在身上,一邊攤開書本一邊念給孩子聽。或者,讓孩子看著自己的臉,念給孩子聽。
  • 孩子的專注力只有三分鐘?
    生活中很多父母會抱怨孩子寫作業不專注,聽課不認真,邊吃飯邊看動畫片,做事磨磨蹭蹭……覺得孩子的這些行為都反映出孩子專注力差的問題。無數家長都想找到一個秘訣: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其實很多爸爸媽媽都進入了一個誤區,認為孩子的注意力如果沒達到40分鐘,就可能是有注意力渙散的問題!40分鐘,對於學齡前的孩子們來說可是個不小的考驗。
  • 孩子 ,我知道你讀書很苦!當你堅持不下去時 ,看看這些圖片吧
    孩子,我知道你學習很苦,每晚十二點才睡覺,早上五點多又起床讀書。不可否認,學習確實辛苦。孩子,你每天早起上學,回到學校以後上午五節課,下午四節課。各科老師輪番上陣,布置下來的作業,一科科作業都」要晚自習下課前完成。雖說有兩節晚自習時間,可是有一節自習課用來完成小測試。只有一節自習課要完成當天所學科目的作業。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我知道你辛苦啦!
  • 孩子,逼不逼自己,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如果你問,魏凱倫的人生苦嗎?當然苦。十幾歲,最是青春洋溢的年紀,可魏凱倫的青春卻是寂寞無趣的。可是,沒有年少時逼自己一把,魏凱倫恐怕還得回到那寸步難行的大山,重複他父輩們艱難的命運。所以,孩子,你要相信,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很多時候,你不逼自己一把,生活就會反過來逼你。
  • 孩子每天堅持閱讀30分鐘,就是看不出成效,老師:謹防孩子假閱讀
    自從倡導大語文以來,很多家長都開始認識到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關係到孩子語文成績的好差,都非常注重孩子的閱讀。但儘管很多的家長把孩子的閱讀當作常規作業來抓,甚至從小就按資深老師的建議要求孩子每天堅持閱讀半小時,堅持了三四年,奇怪的是並沒有看出什麼成效,孩子的語文閱讀能力沒有多大提高,語文成績也不見好,這是什麼原因呢?
  • 家長告訴孩子:每天讀書一小時,將來受益一生,你這種觀點對嗎
    ,每天讀書一小時,將來受益終生。課本加大了古詩的背誦和文言文的學習,就是要學生加大閱讀量。讓學生努力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閱讀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情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幾年的高考,大家都在網上看到專家解讀說,高考的閱讀量在大大的提升,目前語文的閱讀量,文字量達到七八千,將來還要達到一萬字的閱讀量。考生在兩個半小時內閱讀那麼多的內容,如果平時不加大閱讀,就難以應對。閱讀就是考生一道邁不過去的坎。
  • 孩子不愛讀書很可能是方法不對
    ,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如果孩子不愛讀書,從今天開始用這40種方法嘗試一下吧。給喜歡的玩具或寵物讀書讓孩子試著認真地給寵物讀書,就像大人認真給孩子讀書一樣。如果孩子能把給寵物讀書當成一件有趣的事,如果還能堅持,那真是了不起。在閱讀過程中,流利朗讀,和寵物或玩具之間的假裝性互動,都是對孩子語言、思維能力最好的訓練。14.
  • 「育兒」如果孩子不想讀書,暑假就帶他去這4個地方看看
    很多媽媽總是說,孩子不想讀書,每次勸勸他,開始還有點兒用,可是只有三分鐘熱度!該怎麼辦呢?就比如文章前面提到的四種交通模式,如果你用心觀察就會發現:大部分經常坐高鐵、飛機的人,肯定比經常擠大巴的人學歷要高,素質也相對較高。
  • 楊絳:讀書和不讀書的人生,是完全不一樣的
    楊絳:讀書和不讀書的人生,是完全不一樣的楊絳先生曾在《讀書苦樂》中寫道:「讀書就好比到世界上最傑出的人家裡去串門。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而且可以經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還可以不辭而別,或者另就高明,和他對質。」小的時候,我們總是躲避讀書,覺得十分痛苦,為什麼要讀書呢?直到長大後才明白,讀書才是最輕鬆自在的事情。最近網上流行這樣一句話,你連生活的苦都肯吃,為什麼不願意吃讀書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