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價修飾調控異染色質區基因表達

2020-12-11 MedPeer

在基因的表觀遺傳調控中,不同位點不同類型的組蛋白修飾通常代表了不同的基因調控事件。組蛋白修飾H3K4me3常與基因的活躍轉錄相關,而組蛋白修飾H3K9me3和H3K27me3則與基因沉默相關,雖然兩種組蛋白修飾的基因組分布很不相同,但在特定基因表達狀態切換的特殊時期兩種修飾存在基因組上的共定位。

H3K4me3和H3K27me3在胚胎幹細胞的基因組中存在共定位,這些二價修飾的基因組區域使發育關鍵基因處於蓄勢待發的「暫停」狀態,以便快速響應外界的分化信號。另有文獻報導,組蛋白修飾H3K4me3和H3K9me3在滋養層幹細胞(trophoblast stem cell,TSC)和胚外內胚層幹細胞(extraembryonic endoderm stem cell,XEN)的基因組上存在共定位並介導發育關鍵基因表達「暫停」狀態,儘管二價修飾所介導的基因調控事件非常重要,但這一過程中的下遊效應因子還很不清楚。

近日,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李海濤課題組針對此問題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雜誌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Molecular basis for histone H3 「K4me3-K9me3/2」 methylation pattern readout by Spindlin1」。這項工作發現Spindlin1可以以超強親和力識別組蛋白二價修飾H3「K4me3-K9me3/2」,複合物晶體結構表明,組蛋白修飾H3K4me3和H3K9me3/2可以同時被Spindlin1第二個和第一個Tudor結構域芳香籠識別。該識別事件使下遊基因表達處於一個「暫停」狀態,以便使基因快速激活或沉默,這一過程可能在胚胎發育早期細胞命運決定的關鍵基因以及對外界營養狀態敏感的rDNA基因的表達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

研究人員首先利用ITC技術體外測得Spindlin1對於H3「K4me3-K9me3」多肽的親和力為16nM,是目前已知的Spindlin1對各種組蛋白甲基化多肽的親和力中最強的一個。Spindlin1-H3「K4me3-K9me3/2」複合物結構表明,H3K4me3和H3K9me3/2分別被Spindlin1的第二個和第一個Tudor結構域識別。進一步的突變體實驗表明,第二個Tudor結構域對H3K4me3的識別主導了該結合事件,第一個Tudor結構域對H3K9me3/2的識別進一步增強了Spindlin1與組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

體外結合實驗表明,其它H3K4me3的「閱讀器」對於H3K4me3的解離常數在微摩水平,且H3K9me3的存在會進一步減弱其親和力,相比之下,H3K9me3不僅不會減弱反而增強Spindlin1對組蛋白H3的親和力。ChIP-Seq實驗表明Spindlin1與H3「K4me3-K9me3」修飾存在兩種共定位模式,Spindlin1 與二價修飾集中分布於基因的啟動子區域,另一方面,Spindlin1可以識別H3K9me3廣泛存在的基因組區域中的H3K4me3,表明Spindlin1是一個異染色質的H3K4me3的「閱讀器」。值得一提的是,超過40%的共定位基因參與了基因轉錄調控過程,這些基因包括鋅指蛋白,表觀遺傳酶和效應因子等,另外其它共定位基因包括非編碼RNA和rDNA基因等。

Spindlin1識別組蛋白二價修飾介導基因表達「暫停」狀態

在胚胎早期發育細胞命運決定時期,H3K9me3介導的異染色質是細胞實現基因組重編程的主要「能壘」,研究人員認為,基因組重編程過程中,H3K9me3/2廣泛存在的異染色質區域可以被H3K4甲基轉移酶加上H3K4me3修飾,此時,組蛋白二價修飾H3「K4me3-K9me3/2」可以有效招募Spindlin1,進而使下遊基因表達處於「暫停」狀態,以便快速響應外界細胞分化或代謝信號。

綜上所述,該工作首次鑑定到Spindlin1是異染色質區域的H3K4me3的「閱讀器」,識別組蛋白雙修飾H3「K4me3-K9me3/2」。這一識別事件可能在胚胎發育早期細胞分化的關鍵基因和細胞核仁中rDNA基因的表達調控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據悉,本研究在清華大學醫學院完成。李海濤教授為通訊作者,趙帆博士為第一作者。清華大學張奇偉課題組的劉雨楠同學完成了ChIP-Seq實驗數據分析工作。其中,蘇曉楠博士,宋雨桐同學對本工作有重要貢獻。該研究工作得到了清華大學高軍濤教授,NIH糖尿病研究所戈凱教授和Ji–Eun Lee博士的大力支持。同時,該課題也得到了上海同步輻射光源和清華大學X-ray晶體學平臺的大力協助。

相關焦點

  • 生物物理所等揭示轉座子在近著絲粒異染色質區調控機制
    異染色質是指基因組中用DAPI染色較深、相對不開放的區域。這類區域被認為是基因組中的「黑洞」。以往研究認為,異染色質的基因組通常處於沉默狀態。隨著轉錄組學測序技術的發展,研究發現異染色質並非一直保持沉默。基因組學研究發現,細胞間期異染色質的穩定可以保證基因組結構的穩定。
  • The Plant Journal|清華大學孫前文組揭示內含子中異染色質抑制轉錄起始的重要機制
    該研究發現植物基因組內含子中轉座子介導形成的異染色質可以抑制非正常的轉錄起始從而調控宿主基因的表達,並闡明相應的分子機制。 真核生物基因組中的轉座子在調控染色質結構、基因表達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對於基因內含子中的轉座子如何調控宿主基因的表達尚不完全清楚。
  • 哥倫比亞大學賈松濤團隊發現染色質重塑複合體INO80調控表觀記憶遺傳
    真核生物基因組DNA與組蛋白和其他蛋白結合,並摺疊形成染色質。組蛋白的共價修飾、染色質重塑、以及DNA修飾等在程序性的基因表達過程中都發揮著重要的調控作用。在相同類型的母代細胞和子代細胞中,基因表達圖譜往往是相似甚至一致的。這是因為在母代細胞中,染色質形態一旦建成後便形成了表觀記憶(epigenetic memory),從而可以被子代細胞所繼承。
  • 一種近距離染色質互作形式-chromatin loops 的研究進展
    按:3D基因組的發展讓我們對染色質的結構有了深入的認識,對基因的表達調控有了新的見解。本文綜述了植物中一種近距離的空間互作形式chromatin loops的形成和功能,沒事看看,相信會加深你對基因表達調控的認識!我們都知道,在真核生物中,基因的表達與染色質的濃縮狀態緊密相關。異染色質(heterochromatins)摺疊壓縮程度高,處於聚縮狀態,常染色質區(euchromatic)則相對開放,基因轉錄表達比較活躍。
  • 第十六章 基因表達調控
    間接作用:形成蛋白質-蛋白質複合物,再與DNA結合參與調控。⑤基因表達調控呈現多層次和複雜性1)DNA層次:擴增;DNA重排;DNA甲基化等(遺傳信息水平);2)RNA層次:轉錄調控(基因表達調控的最重要、最複雜的一個層次)、加工修飾、RNA編輯等(轉錄水平、轉錄後加工水平);3)蛋白質層次:直接、快速。
  • 上海生科院解析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的新機制
    該研究揭示了染色質修飾與mRNA轉錄起始及加工的相互依存關係,兩者協同作用,以提高成熟mRNA及基因表達的水平。  生物體內編碼基因要正確執行其功能,需要經歷DNA的複製、轉錄和翻譯過程,即基因表達過程。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轉錄前水平調節是基因表達調控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mRNA前體的轉錄起始在表觀遺傳學水平上受到多種轉錄因子以及染色質修飾與重塑的調控。
  • 組蛋白修飾酶及其相關染色質修飾在轉錄調控中的作用
    組蛋白修飾酶及其相關染色質修飾在轉錄調控中的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 21:26:23 美國西北大學Ali Shilatifard等研究人員重新評估了組蛋白修飾酶及其相關染色質修飾在轉錄調控中的作用
  • New Phytologist | 一種近距離染色質互作形式-chromatin loops 的研究進展
    ,對基因的表達調控有了新的見解。本文綜述了植物中一種近距離的空間互作形式chromatin loops的形成和功能,沒事看看,相信會加深你對基因表達調控的認識!我們都知道,在真核生物中,基因的表達與染色質的濃縮狀態緊密相關。異染色質(heterochromatins)摺疊壓縮程度高,處於聚縮狀態,常染色質區(euchromatic)則相對開放,基因轉錄表達比較活躍。
  • 【中國科學報】我國科學家解析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新機制
    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何躍輝課題組發現,染色質修飾與mRNA轉錄起始及加工有著相互依存關係,兩者協同作用,以提高成熟mRNA及基因表達的水平。相關成果2月29日在線發表於《自然—植物學》雜誌。  據了解,mRNA前體的轉錄起始在表觀遺傳學水平上受到多種轉錄因子以及染色質修飾與重塑的調控。
  • 進展|單分子力譜定量解析泛素修飾對基因調控
    核小體是染色質的結構和功能的最基本單元,其中DNA纏繞在組蛋白巴聚體周圍約兩圈,完成對DNA的第一次組裝壓縮。為了讀取基因密碼,染色質中的DNA需要時刻從組蛋白八聚體上解離,信息讀取完畢後DNA快速正確地結合組蛋白八聚體恢復染色質結構。因此染色質結構高度動態的開合是細胞核內染色質的主旋律。
  • 單分子力譜定量解析泛素修飾對基因調控研究獲進展
    核小體是染色質的結構和功能的最基本單元,其中DNA纏繞在組蛋白巴聚體周圍約兩圈,完成對DNA的第一次組裝壓縮。為了讀取基因密碼,染色質中的DNA需要時刻從組蛋白八聚體上解離,信息讀取完畢後DNA快速正確地結合組蛋白八聚體恢復染色質結構。因此染色質結構高度動態的開合是細胞核內染色質的主旋律。
  • ...Molecular Biology:擬南芥基因組水平組蛋白修飾與基因表達研究
    該文章通過ChIP-chip技術, 對擬南芥基因組水平組蛋白修飾與基因表達之間的關係進行了研究。組蛋白H3的賴氨酸9位點可以被乙醯化及單、二或三甲基化,這些組蛋白的修飾狀態對基因的表達以及染色質的組織結構有一定的影響。在擬南芥中,H3K9ac幾乎毫無例外地與轉錄激活相關,而H3K9me2則主要位於組成型異染色質區。
  • 冉冉升起的新星:非組蛋白的巴豆醯化修飾及其調控
    Kcr修飾最早由芝加哥大學趙英明教授實驗室鑑定,文章發表在2011年的Cell (文章第一作者譚敏佳博士現為中科院藥物所研究員)。該修飾通常出現在轉錄活躍的染色質區的組蛋白上,Kcr修飾和生殖調控密切相關,參與精子細胞發育基因的調控。上述研究分別被Cell雜誌和Faculty1000評選為表觀遺傳領域的研究亮點。
  • Nature背靠背|組蛋白H1調控染色質結構
    Skoultchi教授的研究題為「H1 histones control the epigenetic landscape by local chromatin compaction」,該研究發現組蛋白H1通過調控染色質結構來影響表觀遺傳修飾H3K27me3和H3K36me2的豐度,從而影響基因表達的機制。
  • 非常規PRC1介導的H2AK119ub1蔓延可能受到染色質高級結構的調控
    責編 | 兮真核細胞內,DNA與組蛋白八聚體纏繞1.7圈形成核小體結構,然後核小體串珠經過逐級壓縮形成高級的染色質結構。表觀遺傳因子通過調節染色質結構的開放與關閉,控制了基因的表達與沉默,從而維持了不同譜系細胞內基因的差異表達。
  • 基因表達調控
    2.簡述乳糖操縱子的結構及調控原理。3.轉錄激活調節的基本要素是什麼?4.真核基因表達調控的特點是什麼?5.簡述真核基因啟動子、增強子及轉錄因子的概念、結構和功能。6.RNAi是在什麼水平上對基因表達進行調控的?
  • Nature Plant | 染色質將永遠不會忘記(接不依賴於 RNAi 重頭 DNA 甲基化)
    不依賴於 RNA 幹擾(RNAi)機制可在上一代丟失沉默標記的異染色質區轉座因子上重建 DNA 甲基化。結果表明即使在 non-CG 和 sRNA 完全被擦除的突變體中,染色質仍能記住 TE 基因的古老沉默狀態,一旦 non-CG 甲基化機制再次發揮作用,即可恢復原狀。
  • 南方醫科大學夏來新/肖姍揭示RNA修飾調控組蛋白修飾過程
    南方醫科大學夏來新/肖姍揭示RNA修飾調控組蛋白修飾過程 2020-08-11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Cell亮點|凝聚狀態的染色質呈現膠狀而非液滴狀
    但是對於染色質形成的具體機制以及染色質區室化等現象的形成機制仍不明確,另外對於細胞核在外界機械力壓力下保持完整的原因也不明確,一些研究提示細胞核內的染色質結構對於細胞核在機械力刺激下保持完整性起著重要作用。細胞內的液-液相分離為染色質的結構的調控以及區室化等現象提供一些新的解釋。2019年9月19日, Michael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