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首發|悅文春秋
今天是母親節,盤點一下我國歷史上的四大賢母,我們與歷史名人之間,只差一位賢母?「世上只有媽媽好」、「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全天下都要給母親獻上最誠摯的祝福,母親是第一個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的人,也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母親是否知書達理,品行端莊,是否教子有方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一個家庭中好女人可以「富」三代。歷史上四大賢母:孟子的母親孟母、嶽飛的母親嶽母、陶侃的母親陶母、歐陽修的母親歐母,她們都是單親媽媽,獨自撫養孩子成才。
孟母仉氏是戰國時期鄒國人,喪夫守節,靠織布養活孟子。大家都知道她為了孟子更好地成長,搬家多次,可見她是懂得學區房重要性的母親。一開始她家在墳地旁邊住,孟子就去學人家哭墳;後來她搬家到市集,孟子就學人家叫賣;後來孟母搬到學堂旁邊住,孟子就開始學習讀書。最終孟子成了家喻戶曉的大思想家和大學問家。《三字經》、《韓詩外傳》、《列女傳》都有關於孟母三遷的記載。孟母多次搬家,就為了給孟子更好的學習環境,最後把孟子培養成了「亞聖」僅次於孔子,與孔子合稱「孔孟」。
陶母湛氏是東晉名將陶侃的母親,她也是早年喪夫,靠紡紗養大陶侃。她懂得叫孩子結交有文化有水平的朋友,知道交友的重要性,一個人的成功在於他選擇跟什麼樣的人交往。「截發筵賓」是陶母支持陶侃結交優秀之人的佳話、「封壇退鮓」是陶母教導陶侃清白做人為官的典故。《晉書》卷九十六《陶侃母湛氏傳》、《重修陶母基記》等都相關的記載。
北宋歐陽修的母親歐母鄭氏,在歐陽修四歲時就守寡辛苦拉扯兒子。人窮志不窮,沒有錢買紙筆墨硯,就畫荻教子。歐陽修五歲時就開始在母親的教導下學習寫字,沙子當紙,蘆葦杆當筆。高中進士,後因支持範仲淹新法而被貶謫。母親鄭氏沒有抱怨兒子仕途不順,而是寬慰兒子安貧樂道。歐陽修不只是學而優則仕的政治家,還是滿腹經綸的文學家。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醉翁亭記》寄情於山水,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面對挫折的泰然自若都離不開母親的薰陶教導。
嶽飛的母親嶽母姚氏,嶽飛大家都知道是南宋的抗金名將,《滿江紅》裡面的句子大家也耳熟能詳,「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十二金牌調嶽飛,精忠報國。嶽飛家也是遭遇了一場洪水之後,家裡只剩下母親。那個戰亂的年代,嶽母能夠為了民族大義教育嶽飛精忠報國,女子如此深明大義,是女中的楷模。
我們與歷史名人之間只差一位賢母?母親的教育非常重要,但是還有自身的努力和修養。良好的環境,更多的良師益友,自身的修養和努力才能叫我們有更好的發展,活出自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