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土地流轉,盤活農村經濟

2020-12-22 農視網

農機網 政策導讀】土地流轉主要是指土地使用權流轉,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將土地經營權(使用權)通過轉包、轉讓、入股、合作、租賃、互換等方式轉讓給其他農戶或經濟組織。在不改變家庭聯陳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把股份制引入土地制度建設,讓一部分農民獲得股權後安心從事二、三產業;另一部分農民可以擴大土地經營規模,實現規模化生產。

然而,農村歷來便是講究「熟人辦事好說話」,熟人社會特色鮮明。在土地流轉過程中,只定下口頭協議的現象普遍存在,權責不明為之後可能產生的糾紛埋下隱患;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很多地區土地流轉缺乏整體規劃布局,最終以許多流轉大戶紛紛退租或分片轉租甚至撂荒告終;此外,流轉大戶與農民之間的利益協調問題等也經常引起糾紛。可以說,這項政策帶來的後果卻並不盡如人意。

那麼,如果加快農村土地流轉呢?近日,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對政協委員關於加快農村土地流轉的提案,經商銀保監會、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做出了答覆。

完善相關制度規定,推動流轉

國家一貫重視農村土地流轉工作,出臺了《農村土地承包法》和一系列制度規定。2014年,印發《關於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對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等提出了明確要求。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關於修改農村土地承包法的決定。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著力貫徹落實中央要求和農村土地承包法,加強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規範管理和服務,進一步完善「三權」分置制度政策體系。修訂完善農村土地承包法配套規章,研究制定全國土地流轉合同示範文本。指導各地農村土地流轉市場規範運行,建立健全工商企業等社會資本通過流轉取得土地經營權的資格審查、項目審核和風險防範制度,確保土地流轉規範有序進行。

充分發揮農戶的主體地位,主動流轉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結合普法教育,採取多種方式宣傳農村土地承包和流轉的法律政策。農業農村部每年舉辦5期全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培訓班,培訓省級骨幹,推動各地宣傳貫徹農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組織開展法律政策諮詢服務,在鄉鎮、集市擺攤試點,現場宣講,開闢「行風熱線」,定期在廣播電臺、電視臺、報刊等媒體為農民答疑解惑,宣傳法律政策。通過培訓宣傳,使農民充分認識到土地流轉的主體是農戶,土地經營權流轉必須建立在農戶自願的基礎上。

培育土地經營主體,促進流轉

近年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快速發展,已經成為推動傳統農業改造、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總數超過300萬家。

2017年,《關於加快構建政策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意見》,從財政稅收、基礎設施建設、金融信貸服務、保險支持、營銷市場、人才培養引進等方面建立健全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政策體系;2018年中央財政用於扶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的資金分別達到5億元和14億元;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涉農貸款餘額為33.71萬億,普惠型涉農貸款餘額為5.87萬億。

建立和健全土地流轉中介組織和市場,服務流轉

農業農村部於2016年出臺了《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交易市場運行規範(試行)》,明確了在流轉交易市場進行交易的相關規程。目前,已有21個省份出臺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的指導性文件。全國有1200多個縣(市、區)、18000多個鄉鎮建立了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服務中心,還有一些村也設立了交易服務點,為流轉雙方提供信息發布、價格指導、政策諮詢等服務。

完善工作機制,保障流轉

健全土地流轉激勵機制。從2017年起,中央財政上述轉移支付實行「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方式,資金採取因素法分配切塊下達地方,同時將任務清單區分為約束性任務和指導性任務。

建立健全相應的社會保障機制。高度重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全國所有省份都在中央確定的最低標準之上提高了基礎養老金標準,正式啟動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

建立有效的勞動力轉移機制。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綜合計劃,提升農民工職業技能;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引導產業有序梯度轉移;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

建立多部門聯動糾紛調處機制。2009年制定出臺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規定,發生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的,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也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等調解;當事人和解、調解不成或者不願和解、調解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本文由農機網整理髮布,部分資料來源:農業農村部,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南陽探索農村土地流轉「三權分置」新模式:盤活農村土地,喚醒...
    我市積極創建和發展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增強其發展能力,引領帶動土地流轉,為盤活土地經營權提供堅實基礎和有力支撐,提升了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能力,使更多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加快了農民的職業分化,農民收入實現多元化。
  • 儋州推進農村土地流轉 盤活資源發展現代農業
    袁光平深入大成、雅星兩鎮及八一總場調研農業產業發展情況 人民網訊 10月8日下午,儋州市委書記袁光平到大成、雅星兩鎮及八一總場調研農業產業發展情況,強調加大農村土地流轉力度,盤活撂荒土地,結合實際,積極引進大企業
  • 我市多舉措盤活農村土地資源 兩年累計流轉土地約3.7萬畝,促進農民...
    儋州新聞中心消息     我市積極發揮市鄉投公司陣地作用,多舉措加快推動土地流轉和高效利用,有效盤活農村各類土地資源,紮實做好「土地」文章。創新「土地」運作模式。積極推出「土地租賃+土地整治+產業導入」的運作模式,對於整合流轉到我市的撂荒地、低效用地等農用地,因地制宜招商導入一批優質農業企業。近兩年來,已累計流轉土地約3.7萬畝,有效促進農民增收3000萬元。其中,今年上半年共完成土地流轉合同籤訂面積1.5萬畝,共支付土地租金約720.32萬元。加快資源流轉整合。
  • 加快農村土地流轉 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9月27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姜建軍率隊到遂溪縣調研精準扶貧及鄉村振興工作,要求加快農村土地流轉,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做到機械化生產,規模化經營,加快推動遂溪鄉村振興發展。界炮鎮坦塘村是新時期精準扶貧貧困村,由市府辦和廣東南粵銀行聯合幫扶。
  • 土地流轉訴求激增下的收益再造 延伸農業產業鏈盤活閒置房
    導讀「土地流轉是一個100萬億的市場,每年釋放一點對GDP的貢獻都是極大的。」4月23日,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專訪時,土流網CEO伍勇表示。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首次提出探索宅基地「三權分置」,為進一步盤活農村閒置土地提供了更多探討空間。
  • 農村土地流轉補貼多少錢一畝?2018年農村土地流轉新政策出臺!
    關於農村土地流轉目前還有很多農民朋友並不是很了解,因此經常會有農民朋友詢問到,農村土地流轉是什麼意思?農村土地怎樣流轉?其實農村土地流轉是指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民將土地使用權(經營權)轉讓給其他農民或者經濟組織,也就是保留了自己的承包權,只是轉讓了使用權(經營權)。農村土地流轉現在越來越普遍,小編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幾個農民朋友最想了解的點。
  • 農村土地流轉,有幾種流轉方式,農村的土地是不是越來越有價值?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關於農村土地流轉,有幾種流轉方式。是不是農村土地越來越有價值,下面我們先來說說土地流轉的幾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承包給同村其它的村民,一般的承包價格大概是每畝每年600—700元。再就是這種土地流轉是不是等於永久性退出?答案是並不是的,土地流轉合同都註明了流轉年限,五年或者十年,承包價格也是五年或者十年內有效。五年或者十年後,我們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再決定是否繼續流轉。讀的這裡又會有人問那土地流轉的價值何在?農村的土地會不會升值?
  • 土地流轉再迎催化,要素市場化配置,存量建設用地或被全面盤活
    意見中提出:推進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鼓勵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充分運用市場機制盤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研究完善促進盤活存量建設用地的稅費制度。以多種方式推進國有企業存量用地盤活利用。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深入推進建設用地整理,完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政策,為鄉村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
  • 「典權」入法促進我國農村土地流轉
    1月16日,國土資源部法律中心、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學院舉行「農村土地流轉法律制度改革研討會」,並發布《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土地法律與銀行金融服務研究報告》。《報告》指出,中國現有的農村集體土地制度成為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最大障礙,要進一步推進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關鍵即是農村土地改革,特別是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 王克強:流轉盤活撂荒地 拓寬群眾致富路
    他強調,要抓住鄉村振興戰略帶來的難得機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流轉盤活撂荒地,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促進農民增收,不斷提升農民生活質量,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工作。  王克強指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尖嶺村委會要加強鄉村治理工作,綠化美化村莊環境。以尖嶺、海漫和南來村為示範點,通過村旁、路旁、宅旁基本綠化,促進農村生態和生活環境明顯改善,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 全文|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了規範農村土地經營權(以下簡稱土地經營權)流轉行為,保障流轉當事人合法權益,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及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土地經營權流轉應當堅持農村土地農民集體所有、農戶家庭承包經營的基本制度,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遵循依法、自願、有償原則,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或者阻礙承包方流轉土地經營權。
  • 中國探索發展生態莊園經濟盤活農村閒置資源[2013-10-02]
    隨著中國城鎮化加速推進,移民搬遷步伐加快,造成大量「空殼村」出現和荒山、荒地等資源被閒置。為盤活農村閒置資源,中國各地探索發展生態莊園經濟,逐步走出了一條新路。山西省左權縣營圪道自然村就是一個典型,該村位於太行山深處,原有居民15戶56口人,耕地300畝,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四荒」總面積3000畝。
  • 四川農村土地流轉協議書範文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委託流轉協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實施辦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政策的規定,甲方自願將以下土地承包經營權委託乙方進行流轉,經雙方協商一致
  • 國務院正式頒布農村土地流轉意見 5年內基本完成確權
    > 《關於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全文如下。 伴隨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農戶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流轉明顯加快,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已成為必然趨勢。
  • 關於南譙區農村閒置宅基地和閒置住宅盤活利用改革試點方案的政策...
    二、制定意義和總體考慮: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強化指導服務,注重示範帶動,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以提高農村土地資源利用效率
  • 京郊萬億農村產權 如何盤活助力鄉村振興
    京郊農村。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萬億農村產權如何盤活在北京市農村產權交易平臺上,記者看到,像尹各莊村小學這樣掛牌交易的農村集體產權項目,還有很多,大部分是土地和房產,但也有農機具、機動車等集體資產。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馮興元,曾長期研究農村資產的問題,在此前舉行的北京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十周年成果展上,他表示,農村產權市場化的完善,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然需求。他還介紹,截至2019年底,我國清產核資工作已經基本完成。
  • 探索創新土地關係依然是當前深化農村改革的根本任務
    通過清產核資、確權登記、頒證賦權等工作,體現農民和集體對各類資產的佔有權和所有權;通過股權設置,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量化和盤活經營等措施實現農民對集體資產的收益分配權;通過建立產權流轉交易信息平臺、制定產權流轉交易規則和集體資產股權管理辦法等措施,促進產權有效流轉和市場交易,建立農村產權制度,從而最終形成「產權清晰、歸屬明確、權能完整、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具有完全意義上的現代農村產權市場。
  • 農村土地流轉和土地買賣的區別在哪裡?為什麼土地買賣是違法的?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在農村是有許多的閒置土地的,一些有地的農民想要把自己手中的土地換成錢,如果籤訂合同的時候不注意,可能就會違法。土地流轉和土地買賣的區別在哪裡?為什麼土地買賣是違法的?
  • 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流轉實踐與探索——基於寧波市的分析
    農村宅基地是農民通過農村集體組織的分配而獲得的重要財富,它是農民生存的基礎,涉及農民的切身利益。農村宅基地的流轉現象不僅廣泛存在而且十分頻繁。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宅基地使用權私下流轉、村民違法違規建房等問題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解決宅基地使用權流轉問題已迫在眉睫。
  • 最高人民法院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 促進深圳土地資源合理流轉
    觀點地產新媒體查閱獲悉,在服務保障要素市場化配置方面,意見指出,支持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依法妥善處理涉歷史遺留用地、城市更新、建設用地出讓及轉讓等糾紛,促進深圳土地資源合理流轉。以盤活利用土地為目標,妥善審理涉及國有企事業單位改革改制土地資產處置、存量劃撥土地資產產權界定、上市交易等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