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泉州一老人患「飛蛇」 疼痛難忍喝農藥自殺
我們的熱線接到一位特殊的爆料者打來電話,來自二院疼痛科的王醫生,他剛剛接收一位病人,患了一種比較常見的病,卻因難忍疼痛,喝農藥自殺,究竟是什麼樣的疼痛會讓一個人難以忍受走向極端?
王醫師所說的病人,就是來自晉江的黃先生,他今年60多歲。經過搶救已經脫離危險,不過身上的病痛尚未治癒,還需繼續住院治療。黃先生為什麼會走極端呢?原來20多天前,他突然感到身體不適,渾身酸痛,「那時還沒檢查出來是什麼病,醫生說是風溼。停了兩三天背後發了兩個水泡出來 ,再去看就給我吊瓶了三天,越吊就發得越厲害。那我就怕了,農村說可能就是飛蛇」。
農村裡治療「飛蛇」的土方法很多,可是黃先生嘗試了很多療法,用了很多草藥去塗,病痛卻更加嚴重,經常疼得在地上打滾!黃先生依靠吃藥、打止疼針等方式止痛,效果都不明顯,在連續治療三周之後,黃先生的神經疼痛達到頂峰,再也無法忍受。幾天前,他一時想不開喝下老鼠藥,被家人發現後立即送往醫院,經過皮膚科及疼痛科的聯合治療,如今黃先生的病症正在迅速好轉!
這種讓黃先生痛不欲生的「飛蛇」究竟是什麼病症,該如何防治呢?據了解,「飛蛇」在醫學中被稱為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膚病。部分患者感染病毒後,不發生症狀而成為帶病毒者,由於病毒具有親神經性,感染後可長期潛伏於脊髓神經後根神經節的神經元內,當抵抗力低下或勞累、感染、感冒時,病毒可再次生長繁殖,並沿神經纖維移至皮膚,使受侵犯的神經和皮膚產生強烈的炎症。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疼痛科副主任醫師王宏梗表示,帶狀皰症是一個挺常見的病,「就是類似一場感冒可能會比感冒來得更重一點,大部分人在一周之內他能夠出現水泡,60%的人長在胸背部,還有少部分人長到腰或四肢,甚至有個別人長到頭面部、三大神經的位置。」。成人是帶狀皰疹的易發人群,發病率隨年齡增大而顯著上升,患者年紀越大,神經痛越嚴重。春秋季是帶狀皰疹的多發季節,因為這個季節人的抵抗力較差,潛伏病毒容易被激活。
在泉州,不少人患有帶狀皰疹喜歡用民間的土方進行治療,對此,醫生表示,一些土方有一定的醫學性,是可以治癒部分病患,但也有患者因為過分信任土方,耽誤治療,造成嚴重後果。「如果在一兩周之內經過中醫中藥的塗抹 他疼痛明顯緩下來 經過休息是會好的。但如果經過這樣的處理病人的疼痛持續加重 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去治療!」。當然,病發之後最好還是儘快到正規醫院尋求治療,畢竟科學的醫治才是避免造成誤診的最佳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