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晚期有兩位文弱書生:一位叫張儀,另外一位叫蘇秦。蘇秦字季子,洛陽東郊人,大約生活在公元前317至275年之間;張儀年齡比蘇秦稍長,但出道比蘇秦要晚,大約生活在公元前360至310年間。
如果對這兩個人的名字很陌生,那麼他們的老師大家應該很熟悉——鬼谷子。
如果你對鬼谷子還不了解,那麼你應該知道孫臏和龐涓,這兩位也是鬼谷子的學生。
好了,這幾個人的關係大致就是這樣,孫臏和龐涓跟著鬼谷子學習兵法以武會友,後來成了死對頭,經常在在戰場上見面罵陣。
蘇秦和張儀則跟著鬼谷子學習謀略以文交手,後來也是一對針鋒相對的冤家,他們倆人的謀略原理有一句成語:合縱連橫。
蘇秦的謀略是「合縱」,就是遊說趙、韓、魏、燕、齊、宋六國「合縱」抗秦,他親自任「縱約長」,一人佩戴六國相印,成了當時名副其實的聯合國秘書長,其權力更是現代意義上的秘書長不能望其相背的。被後人稱為「合縱之父」。
張儀的謀略就是和蘇秦對著幹,在秦國實行「連橫」,分劃瓦解蘇秦倡導和組織的「合縱」陣營。張儀的連橫策略為秦國的東進和崛起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秦的最終統一奠定了基礎。被後人稱為「連橫之父」。
用老百姓的話說,這張儀和蘇秦其實就是靠耍嘴皮子吃飯的人。他們的縱橫捭闔,深刻影響著戰國後期群雄之間並戰爭的形勢,其觀點和思想對後世王朝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孟老夫子的學生景春曾經曰過:蘇、張「一怒而天下懼,安居則天下熄」。
今天我們來聊的是: 張儀,蘇秦,誰更牛逼?
第一項:關於身份
出道成名之前,看,二人均是一介寒儒。
蘇秦:窮得連飯都吃不上,第一次遊說失敗回家,連窮嫂子都看不起他,不給他飯吃,蘇秦只好有一頓沒一頓地硬撐著。
張儀:雖說是名門之後,也不過是個破落戶弟子,但比蘇秦還是要強一些,至少還沒有衣食之虞。
第二項:關於權力
蘇秦:出道較早,身掛六國相印之人了,六國軍政大事圴決於一人,相當於聯合國秘書長。
張儀:出道太晚,只是做了秦國國相,無法與擁有實權的聯合國秘書長相提並論。
第三項:關於謀略
蘇秦:倡導的「合縱」在先,非常成功。
張儀:主張的「連橫」在後,也卓有成效。
從實際操作上看,二人基本旗鼓相當,都是憑著過人的學識和詭譎的計謀,以三寸不爛之舌把各國君王鼓譟得頭大,大事小事悉聽尊便。但最終還是讓張儀用「連橫」之術把蘇秦的「合縱'之策打破,六國終久還是被秦國各個擊破,最終被徹底滅掉。
如此從以上三個方面來比較,二人各有優劣,旗鼓相當,畢竟都是一個師傅教出來,學到的東西都差不多。
其實,像蘇秦張儀兩人這種靠一張嘴混飯吃的智囊人物,自古以來都無法區分誰強誰弱。因為謀略這種東西都是看不見摸不著。如何區分高下呢?
現在,有一種方法可以一決雌雄了。那就是讓張儀蘇秦倆人帶上自己親手製作的好茶,前來參加日春茶業舉辦的「醉西施茶王賽」,通過五位國家級評茶師的仔細品嘗甄別,三輪下來,就可以知道誰牛逼、誰更厲害了。
日春茶業「醉西施茶王賽」,
2016年5月31日,
誰是高手,執壺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