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意」而為架結構》
——說理文主體結構法突破(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學習導入
展示老莫(所授課班級班主任)和我的照片:挺直的脊背。引出:結構(黑板板書)如脊骨,好的結構讓文章力道盡顯。
那麼,為什麼莫老師的身板如此硬朗挺直?(半生舞蹈、一身正氣),那麼劉老師為什麼這樣的英氣偉岸?(玩笑)
萬物皆應深探其源方可得真,今天我和大家一起來探探文章結構之源。
二、結構認知(結構溯源)
1.結構內涵(設問:結構是什麼?)
語詞典兩個核心義項:
①構成整體的各個部分及其結合方式:經濟~。文章~。
②文藝作品的內部構造。即作品的各個部分(包括內容和形式)之間有機的組織聯繫。
綜上釋義,可以歸結文章結構應包括:層意及其有機關聯,如竹。
那麼在我們完成審題立意後,如何來搭建文章結構?
2.結構框架(設問:說理的大框架是什麼?)
說理目的。
引用張開的話:「作文說明一個道理,闡述一個觀點,起到說服的的趣功用」。「說服」解讀:就某一問題現象等,說服對象信服我的觀點,從而按我的觀點去行事。(屏顯)
按照上句對勸服的解讀句,說理過程可分為哪三個階段?(即說理的大框架可分為三個階段)
「就某一問題現象等」 ——提出問題(亮觀點)
「說服對象信服我的觀點」——分析觀點
「從而按我的觀點行事」 ——如何做到
設問:以上三步重點在哪一步?重點在分析觀點,這也是說理文的主體結構所在。
過渡: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重點探究文章的主體結構問題,其必要性是?(寫作實戰中在結構上問題突出,困惑很多。我們先來看昨晚下發的要大家預習的一篇考場實戰文章。
三、問題認知
以2019長沙高三聯考考場習作《以「責任」武裝自己》為例,對學生考場寫作實戰中常出現的問題進行發掘與分析。(提前布置預習:分析下列習作,對照後附高考作文評分標準為其評分,並指出在立意與結構上存在的問題)
【作文題目】
(2019年長沙市高三聯考試作文題)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材料一:光緒二十二年(1906年)1月,魯迅課間觀「日俄戰爭教育片」,深受剌激,決定棄醫從文,以喚醒國人為己任。那一年,他25歲。
材料二:2008年7月,石磊從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畢業後,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他說:「未來怎樣,沒有必要刻意去設計,踏實走好每一步,認真辦好一件件小事,對群眾負責,對自己負責,對後來的大學生村官負責就好。」那一年,他20歲。
材料三:1993年,馬化騰大學畢業後進入深圳潤迅通訊發展有限公司做編程工程師,專注於尋呼機軟體的開發。該段經歷使馬化騰明確了開發軟體的意義就在於實用,而不是自娛自樂。1998年,馬化騰和同學張志東註冊成立「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那一年,他27歲。
學校要組織以「生涯規劃」為主題的徵文活動,請你結合閱讀這幾則材料時生發的聯想、感悟或思考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考場習作】
以「責任」武裝自己
「你受光於庭戶,就照一堂,受光於天下,就照四方。」處在新時代的我們,無論是立志照四方,還是照一堂,在樹立目標時,都需將責任二字放心中,無論想成為怎樣的人,責任都應當是我們樹立的目標。
展望來時路,有「天下興亡,人人有責」的愛國之責;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報國之責;有嶽飛的精忠報國,有魯迅在觀看完影片後,棄醫從文,以喚醒國人為己任的救國之責,我們生長的年代,若許沒有戰亂紛飛,國運衰微,但愛國精神應是亙古不變的主題,盡到自己的愛國之責,是世世代代青年的責任,既背負責任,就當勇毅前行!以敦敦愛國責來引導自己朝著未來走下去,愛國責任在肩!
放眼四海中,當下的每一位公民無論哪一個崗位,無不在儘自己的職責。有瀋陽的消防員在大水中身體結冰仍奉守職責,有環衛工人五點多起床清掃路面。在我們目之不及的地方,邊疆戰士正默默守護著國土,無論在何地,無論是何種職位,只要認真辦好每一件事,盡到自己的責任,負責了就好。職位本就不分貴賤,改革開放40年以來,無數個默默盡奉獻,盡職盡責的人鑄就了中國新的輝煌!只踏實走好每一步路,對自己負責,對他人,對社會負責,人的一生便都是有意義的。
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應當對自己的國家負責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或許理想並不遠大,無妨,只要踏踏實實,有一顆負責之心,便是有意義的一生,不將注意力專注在自己,而是放眼四海之中,置身時代之潮,不僅僅是對自己負責任,更是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負責任!
以「責任」二字武裝自己,有著想為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鬥的決心,有著在改革開放中勇立潮頭的壯志。
以「責任」二字武裝自己,將形成更加正確的價值觀,推動人類走向正確的道路,才能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
目標或大,或小,需知,用一顆「負責任」之心武裝自己,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活成想要的樣子,度過平凡卻又偉大的一生。
附:2020高考作文評分標準:
【解析】
1.評分:學生交流、回答;老師公布。
2.析誤:
①立意之誤:
A偏。脫話題談責任,有扣題不緊之嫌。
B淺。
②結構之誤:邏輯斷裂、內容重複(重複是因為層次單薄,單薄的原因是缺漏)。(紅色字黑板板書)。
前後層意銜接斷裂、層次單薄, 這是高中生說理文寫作中結構上常見問題。
四、方法探究
(一)方法初探
1.方法提出
設問1:大家有沒有解決實戰中安排文章主體結構常出現的這兩個核心問題的有效方法?(討論交流,1分鐘)
老師有一靈丹妙藥:單薄就是有缺漏,有缺漏就是應寫而未寫,那麼未寫的是什麼,這就是要從結構的源頭即結構是為什麼服務的上面找,因此我們就應該從我們所立之意上面去找;而解斷裂的鑰匙也應該一樣。所以老師的靈丹妙藥叫做:「立意生發下的結構構建法」。(黑板板書:立意 生發)
設問2:為什麼老師要強調結構應是基於立意而生發構建成的?(見前文:主體結構之「說服對象信服我的觀點——分析觀點」)
*立意回顧
「話題統攝下的關鍵詞激發立意法」已複習完。
插問:在中心論點(所立之意)表達上,我們特別強調了?(明確、簡煉即字數儘量控制15字以內)為什麼要強調表達簡煉?(懸問,後面解決)與結構有關。
2.方法初試
以下是周末自測審題立意訓練中部分同學的立意,請以第2個立意為論點,嘗試擬寫文章的層次內容。(時間不夠,此步可能安排作課前預習)
提醒 設問:勸服別人信服自己的觀點,關鍵在:要把理說得?(全面、透徹、謹嚴、生動)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湖南某考生在今年的高考中,以高分填報了北京大學的冷門專業——考古專業,並透露這是她自己的選擇。選擇考古專業的理由很簡單,因為她喜歡歷史和文物,並被「敦煌女兒"樊錦詩的故事深深打動。
該考生的這一選擇在網絡上掀起熱議。有網友認為,作為農村家庭出身的學生要為家裡考慮,學經濟、金融等專業,將來解決家庭實際困難。也有網友認為,這麼高的分數,就應該填寫競爭力更大的熱門專業不要浪費了機會。樊錦詩女士得知此事後,為該考生送去《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一書,表達對她的祝福和希望,鼓勵她「不忘初心,堅守自己的理想靜下心來好好念書」。全國各大博物館、考古機構紛紛為這位考生點讚,並為她精心準備了「考古豪華大禮包」——考古珍貴資料,希望對她今後的學習有所幫助。
讀上述材料,你有什麼樣的感觸和思考?請你寫一篇演講稿,在班會上與同學交流
體會,分享感受。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立意優選】
立意1:無懼外人眼中的冷門,追尋自己心中的熱門。(李雲祺)
立意2:選擇專業的背後應有情懷與理想的溫度。(楊洋)
立意3:堅守文化初心,開創前途價值。(趙忻哲)
立意4:以清淨之心去雜音,以真我之名判冷門。(周愷健)
立意5:要有選擇冷門的氣度,堅守理想的態度。(黃芊沛)
立意6:學子面對未來規劃時應做一名現實的理想主義者。(徐若萱)
立意7:只要有「火熱」的初心,就沒有所謂的「冷門」。(何典涵)
立意8:(源於「天命」)願聽從本心,讓「天命」更清晰。(黃寒)
立意9:懷揣初心的溫度選擇專業,就無關冷熱。(鄧瑞嘉)
立意10:真的競爭力是熱愛與專注,而不是隨大流的追名逐利。(肖雨芊)
立意11:(源於「喜歡」)喜歡,讓自己和冷門專業互相成全。(張奕丹)
立意12:用熱愛溫暖「冷門」,用堅守向上創造。(佘瑜琦)
(二)方法深探
1.點評深化
請分析下列初擬結構(重點關注主體結構)中存在的問題(設問:有沒有層次單薄或缺漏、銜接斷裂等之病),並提出修改意見。要求:討論修改時,必須要以立意為旨歸提出修改建議,同時以立意為源頭陳述理由。習
評議方式:學生評議為主,老師圍繞後面要揭示的方法適當點撥。
2.老師範構
「選擇專業的背後應有情懷與理想的溫度」。
①結構生成步驟
明目的:通過闡述「選擇專業的背後為什麼應有情懷與理想的溫度」來說服同學們。
嚼論點:咀嚼關鍵詞及關聯,多層面深入思考論點語意,以形成論證層意。
構框架:按照一定邏輯思路,安排論證層次,多層面搭建框架。
②結構生成範例
從「專業」的層面:
對專業的理解,如終身、與大業的小大關係。(內涵)
從「選擇」的層面:
選擇應是由心而生,而心即靈魂,靈魂應有溫度;(內涵)
沒有溫度的專業選擇會怎麼樣?(就是冰冷的「偶」)。(危害)
從前提義的層面:
有人可能認為利益即是靈魂的溫暖。什麼才是「溫度」?私我溫度(私我溫度下的擇業,時代的「冷」度)與大我溫度。(對立面批駁、內涵)
從「情懷與理想」的層面:
什麼才能讓靈魂真正有溫度?情懷與理想。
為什麼?情懷是動力、理想是指引(原因、價值)。我所說的情懷是?天下情懷。理想是?(濟世理想)。
只有循帶上情懷與理想的溫度選擇專業,才能傳送溫情、傳遞價值、傳承文化(意義)
3.方法歸結。(以老師的結構為方法歸結來源,或者以學生的與師生的點評為方法歸結來源)
①以「論點」為心。(源頭、中心)(屏顯)
也可以立意的變體即標題為中心。說理文的標題就是中心論點的直接或形象的表現。
②以「論意」為綱(綱:魚網上的大繩。指文章的主體層意)。(屏顯)
「論意」即論點語意,也可理解為要論證的語意。二者並不矛盾,文章所要論證的各語意層次應該是中心論點所內含的各層語意。
③以「角度」為目。(目:網上的眼。每層道理論證的具體展開角度)(屏顯)
常見角度:內涵、實質、原因、價值、危害、對立面批駁(屏顯)等。此點,將另備課時予以深析與強訓。
4.運用關鍵
設問①:以上所總結的結構法在運用時關鍵在?
A立意為先。
B品解論意。
C深剖角度。
D勾聯層意。
(屏顯)
設問②:就結構的構建而言,以上三個關鍵中的關鍵是?
品悟而解讀論點語意。也可將它理解為品悟而分解論點語意。
設問③:品悟而分解論點語意的關鍵又在於?
我們對文詞語句的感悟與思維能力。即四大核心素養中的「語言的建構與運用」及「思維的發展與提升」兩大素養。
設問④:品解論意,雖是對語言與思維素養的考驗,但仍有觸點可倚。大家根據老師提供的參考結構,並結合自己的寫作體會,思考:論點語意常可從哪幾個角度進行深入剖析分解?
參考:前提意、對立意(屬言外意),關鍵詞意、關係意(屬言內意)。(黑板板書)
如(老師所供結構的語意歸屬)
總結:順(黑板板書)意而為才可架(黑板板書)構好結構
5.釋解前疑
要能清晰明確地分解論點語意,有一個小前提是?
解:論點的表述力求精練(儘量15字以內)。如果表述過長或囉嗦,在品悟分解時就會無所適從而顯雜、亂。
△勾聯層次,即將各層意按一定次序有機串聯起來。這一點,只要層意來了,處理難度不大。以竹為喻。由於時間關係,下堂課再予以訓練引領。
五、悟以致用
(一)運用「話題統攝下的關鍵詞激發立意法」及「立意生發下的結構構建法」「拯救」2019長沙市聯考習作《以「責任」武裝自己》的立意與結構,但不得改變原文的「以責任武裝自己」這一核心立意。
(二)以四月月考題為例,運用「話題統攝下的關鍵詞激發立意法」重新立意,並運用「立意生發下的結構構建法」構建說理框架。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材料一:
自2004年起,教育部等10個部門聯合進行了幾次國民體質檢測,檢測顯示我國學生體質嚴重下降,超重與肥胖以及視力不良率在持續上升,運動所需要的核心素質在進一步下降。
材料二:
2020年8月26日,瀟湘晨報報導,湖南長沙的一位老爸羅格對9歲的兒子羅漢提出硬性要求,每天要有足夠的戶外時間,「不玩夠兩小時不準做作業」,到目前為止,羅漢已經熟練掌握了划艇、漿板、竹漂、爬樹等戶外活動技巧。
材料三:
2020年9月21日,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體育總局 教育部關於印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意見的通知》。該通知指出,要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將體育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納入中考計分科目,科學確定並逐步提高分值,啟動體育素養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
以上新聞事件,在培華中學引起熱議,學校要求體育老師從此硬性布置體育課外作業。請你以培華中學學生會體育部部長的身份,就學校將要布置體育課外作業一事寫一封公開信給家長。
要求:結合材料,聯繫生活,觀點明確,自擬題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