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帶我發SCI論文心得:總結從寫作到發表的全過程

2020-12-17 Ms六先生

來源:募格課堂 作者:Mr.Seven

今天樓主想要跟大家分享關於自己去年在導師指導下發表SCI論文發表的心得,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樓主的導師全程carry,讓樓主快速了解了整個sci從實驗到寫作再到投稿發表的過程。樓主回顧整個過程,總結了寫作到發表過程的4個階段。

第一階段:數據獲取

在這裡樓主跳過了文獻閱讀、實驗設計這個階段,這是因為這也確實是樓主的經歷,因為本身這次的研究相當於導師直接趕樓主上架,樓主主要負責與同門一起進行實驗操作獲得實驗數據。但是這次在獲取實驗數據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由於樓主對實驗設備、專業內容以及實驗流程不熟悉,使得後期才發現有些數據的校準和獲取並未全部獲得。

Tips:

1. 自己進行研究時,文獻綜述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通過文獻綜述尋找研究gap,也是充實自己研究背景和確定研究目標的過程。2. 提前進行研究假設,明確研究變量,有針對性的獲得實驗數據。3. 應熟悉實驗設計流程,避免實驗數據缺失。

第二階段:論文寫作

論文寫作初稿是樓主和同門將引言、方法、結果、討論和結論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的。初稿完成後,導師進行幾輪修改,然後進行英語翻譯後,在進行無數次的修改與調整。這個過程經歷時間最久(將近4個月),幾乎每隔幾天都會呈現新的一版。

Part 1 框架與內容

摘要:論文的靈魂。研究背景、目的、方法和結果要一言以蔽之。

引言:主要目標就是要告訴讀者,你的研究目標是合理的,你通過引用前人的文獻提出研究gap,是一個從普遍到特殊的歸納過程。引言就好比一個倒金字塔,你要吸引讀者往這個金字塔裡面瞧一瞧。引言是一個有邏輯的綜述的過程。將參考文獻作為證據資料不斷推導你的簡單論點,再將多個簡單論點組合形成複雜論點,直至明確你的研究目標和研究問題。

方法:方法是讓你的實驗具有可重複性的必備過程。好的方法的書寫,能夠讓讀者只要擁有相應的設備和環境便可執行相應的操作獲得同樣的結果。因此方法的書寫需要簡潔、清晰。

結果:圖表與文字的雙重展示。將獲得的數據以一定的邏輯框架表示出來。

討論:這一部分是將你的實驗結果提升到理論認識的一個過程,非常的作者的思辨能力。這一部分能夠充分體現研究創造性的內容與研究者的獨到見解。將重要的研究發現和結果與以往的文獻進行比較(局限性、創新性、貢獻度),進而引申個人觀點(研究意義、研究價值)。

結論:結論部分可以理解為摘要的拓展版,討論部分的摘要版,一方面你要突出研究結果的創新點,另一方面是要突出研究目標與貢獻。 Part 2 英語翻譯

當論文初稿完成後,我們便開始進行分工翻譯。雖然有很多介紹sci的論文可以直接用英文寫,但是由於論文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難度,有很多內在邏輯和專業術語需要進行統一明確,所以我們在撰寫論文初稿的時候是以中文進行寫作的。其次,中文的內容也方便作為大論文的一部分,這樣也省去了在從英文翻譯回中文的麻煩。

Tips:

1. 這裡給大家推薦一些有用的翻譯軟體,比如WPS自帶翻譯功能、谷歌和必應翻譯的網頁版、Transmate等,募格學術公共號業推出介紹過非常全面的。

2. 樓主建議大家平日多閱讀英文文獻,若想紮實基礎,也可以參考雅思寫作,大作文其實就是鍛鍊邏輯適用於引言、討論和結論。而小作文對於柱、餅、線、表、流程圖等對結果部分的表達有很大的幫助

3. 愛思唯爾或者斯布林格旗下都有專業的翻譯潤色團隊,這些團隊還會對你的內容進行預估評分,如果想要發表在較高期刊雜誌上,專業的翻譯是必備的。

第三階段:論文投稿

投稿的期刊導師選出了幾個中科院認定一區的期刊,然後我們根據期刊裡面對應的文章內容與數目最終確定了一個影響因子在5左右的期刊。(具體的分區大家可以WOS直接搜索)

Tips:

1. 提前確定目標期刊(考慮中科院分區與影響因子),在引用文獻的時候引用數要大於等於該期刊的影響因子數,期刊的主編碼會比較在意這個問題。而且多了解該期刊下與你研究內容相關的文章,這與有助於你定位你的研究內容是否能夠符合該期刊的要求。

2. 不同期刊投稿流程不同,有的期刊直接投遞全文,而有的期刊需要把正文與圖表拆分方便後期排版。有的期刊需要你填寫推薦審稿人和迴避的審稿人,雖然未必能全部採納,但是提前了解,對論文的評審非常有幫助。

3. 投稿的時候不僅需要論文正文,還需要提供Cover letter/Highlights/Conflict of Interest Statement等相關信息。

第四階段:修改與接收

遺憾的是,我們的論文得到的審稿意見一個是修改一個是拒絕,拒絕的主要原因是審稿人覺得文章很好但是方向並不適合該期刊。與導師商定後,最終選擇了一個二區影響因子為3的期刊進行投稿。並且把之前審稿人提出的意見在正文中進行修改,再次投稿之後,結果則非常順利,兩個直接接受,也是給了我們很大的欣慰。

Tips:

1. 論文通過編輯的審核發送到相應的2-3個審稿人後,你就可以暫時休息著手去做其他事情了。這個時間一般在1-3個月內完成。影響因子較高的期刊審稿周期相對較快。一般評價有四個,接受,較小修改,較大修改與拒絕。

2. 一般情況下,直接接受比較少,一般都是得到較小或較大修改,但是這也意味著你的論文發表已經要見到曙光了,但是審稿人都是世界頂級的專家,他們提出的意見和問題都是一針見血的,修改這些問題,可能還需要進行試驗數據的補充等,你也要做好心理準備。

3. 修改一般都會給幾周的時間,你的修改內容要逐條回應審稿專家,回應內容要用其他顏色標記出來。(顏色標記)若你與審稿人在某一問題上存在分歧,你也可以有理由的提出自己的觀點,但是語氣要相對謙遜。而如果一些數據或者實驗無法補齊,也要告訴審稿人真實情況,希望能夠得到諒解。

4. 提交修改稿件再次等待回復的過程相對要快很多,你會很快知道論文修改是否被接受,如果被接受,那麼恭喜你,交了版面費,一篇熱騰騰sci就發表成功啦!

總 結

從實驗到最後發表接近半年的時間,相當於一學期。試想,如果是完全讓我們自己操作,可能現在仍然還在數據整理,或者寫作中苦苦掙扎。但是在導師的指導下,我跟同門快速熟悉了整個論文寫作、發表的過程,也讓我們的科研能力飛速進展。在此,也想感謝導師,讓我們見識了如何將一個研究從無到有一點點實現。

相關焦點

  • 科技類SCI論文的寫作技巧,一位博士生導師的心得-英輯官網
    在如今的研究型大學中,學術是一個被大家反覆提到的一個詞,想要做好學術,基本功要紮實,寫作能力要過關,寫作能力的培養應該貫穿本科教育的全過程。學術寫作和傳統的工具性、創意性、文學性寫作不同,本質上是鍛鍊思維能力、邏輯性、縝密性、說服力和獨立學習的能力。
  • SCI 論文發表心得
    前期在論壇上看到博士畢不了業,對導師以死相逼。究其原因僅僅是因為一紙論文。發表 SCI 論文真的有那麼難嗎? 筆者看來有實驗結果 SCI 論文發表其實不是一件難事。這裡實驗結果不一定就是國內的教授們的「首次報導」類的結果。如果你的試驗結果可以組織成一個合理的 story,完全可以去 SCI 論文投稿。1. 論文寫作 論文寫作非一日之功。
  • sci論文發表要潤色,如何有效的潤色
    凡是未潤色過的sci論文,總是在發表過程中「栽跟頭」,成為一篇本很優秀的論文卻不能發表sci的常見原因之一。所以,發表sci論文的作者,千萬不能忘記「潤色」。那麼,sci論文發表要潤色,如何有效的潤色呢?
  • 南大核心、SCI論文發表難的三個原因及寫作小技巧
    在這個總體目標定位下,對論文、對作者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所以發表的難度也只會越來越大。第二是因為現在評職稱對論文等級要求也越來越高了,比如中級職稱,雖然職稱要求的是發表省級論文,但為了比別人更有優勢,很多都選擇發表省級以上論文,你發國家級,我就發核心,你發核心,我就發南大核心,一年就那麼幾個職稱名額,競爭太激烈,小學教師發核心論文的情況屢見不鮮。
  • sci期刊發表論文比國內核心複雜嗎
    sci期刊發表論文比國內核心複雜嗎?sci期刊和國內核心期刊是兩個不同的分類,每個分類中都包括很多本符合篩選標準的期刊,不同的期刊對於收錄發表的論文有要求。在不確定具體sci期刊和國內核心期刊時,誰發表論文更複雜,很難說清。
  • 英文不行怎麼發sci論文
    發sci論文,要匹配sci期刊。大多數sci期刊的語言要求是英文,這讓英文不行的作者很是困惱,擔心自己寫作的sci論文會因自己的英文不行而無法發表。那麼,英文不行怎麼發sci論文?對我國作者來說,英文不行是發sci論文路上的絆腳石,解決不了英文語言問題,就無法保證文章的質量,成功發表就變得非常渺茫。而解決英文不行的方法,一是可以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但這個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來不及;二是找英文好的人來翻譯潤色,比如有過發表sci論文經驗且英文水平高的人。簡單地說,就是自己英文不行,找英文行的人來做。
  • sci論文發表多長時間能從網上檢索到
    發表學術論文,論文必須被檢索才能在特殊領域發揮作用,比如研究生畢業、博士生畢業、晉升職稱、評優等等,僅僅見刊的文章是無法達標的,也就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所以檢索至關重要,sci論文發表多長時間能從網上檢索到?
  • 研究生、博士全程只靠自己能否發一篇sci
    研究生、博士全程只靠自己能否發一篇sci?當然能。多數研究生、博士發表sci論文,找專業人指導,並不意味著研究生、博士全稱不能靠自己發,只是相對來說,自己操作會因經驗不足、專業不夠,麻煩多一些、成功率低一些。
  • sci論文發表成功的標誌是什麼
    sci論文發表有失敗和成功之別,拒稿是失敗,那成功呢?發表sci論文過程中要經過多個步驟,什麼狀態下才算是sci論文發表成功了,我們要學會識別標誌。那麼,sci論文發表成功的標誌是什麼?卷號和頁碼。卷號和頁碼,是sci論文發表成功的標誌。
  • 985高校博士生發表21篇SCI論文!總結保持高效寫作的科研心得
    而作為一名交通人,肩負著要推動我國的交通事業發展的使命,其光榮感與責任感成為郭子健堅持發表論文的源動力。「一年內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四篇SCI一區論文」,這聽起來,好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事,而郭子健做到了。四篇論文,方向迥異,時限一年,任務艱巨。對此,郭子健說:「我習慣於就寫完一個再寫另一個,沒有刻意去規劃每一篇要用多久去寫,只能在時間上只爭朝夕。」
  • SCI 論文的發表心得
    說的世俗一些,一篇 SCI 論文 (哪怕是 IF 低於1.5 分的期刊) 會為一名碩士帶來不少榮耀。當然了,對博士研究生而言,SCI 的 IF 是關係到其能否順利畢業的保證。前期在論壇上看到博士畢不了業,對導師以死相逼。究其原因僅僅是因為一紙論文。發表 SCI 論文真的有那麼難嗎? 筆者看來有實驗結果的SCI 論文發表其實不是一件難事。這裡實驗結果不一定就是國內的教授們的「首次報導」類的結果。
  • 如何提高SCI論文的成功發表機率?
    發表一篇SCI論文可不是那麼容易的,SCI論文發表的過程是很複雜的,還需要經過檢索系統審核,要知道SCI發表對論文的要求是很高的。  提高SCI論文錄用命中率的方法,我們可以選擇國內與自己或自己導師熟悉的學者,畢竟熟人好說話嘛,但最多只能一個;其次,我們可以選擇那些與自己學術觀點相同的國外評審人,投稿之前要儘量介紹自己的研究背景或基礎。  4.自己尋找潛在的審稿人,這很重要。
  • SCI論文順利發表的十個要點
    投稿之前,一定要對擬投的雜誌要了解,特別是發表周期。這可從最近發表或ONLINE的文章看出,接收日期、接受日期、ONLINE日期等,如果時間拉得很長,說明稿件量很大,隊伍排得很長,如果急需看出的話不宜投稿。提高SCI論文錄用命中率的方法一般有意識的選擇的都是月刊,季刊或半月刊很少投。
  • SCI論文發表的流程是怎樣的?
    發表SCI論文流程這個問題儘管說過很多次,但還是有一些醫學工作者不知道具體應該怎麼做。為了讓醫學工作者更加了解SCI論文發表流程,今天我們就來詳細SCI論文發表的具體步驟。
  •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當然可以。一個領域的sci期刊,都不止一本,每本sci期刊都有其既定的發行周期和排刊要求,只要投稿發表的論文水平與投稿的sci期刊要求一致,就能夠比較順利的安排發表,否則會耽誤不少的時間。
  • sci論文發表的具體價格是多少?
    kittyxier(我的朋友圈經常分享職稱、論文以及各省市相關政策及常識) 對於現在的很多作者來說基本上都是想要發表sci論文的,但是對sci論文的全包費用並並不是怎麼了解的,其實sci論文價格多少跟選擇的服務模式及發表的sci期刊影響因子大小有關係,並不能一概而論,下面小編也結合以往的發表經驗,給大家講解sci論文發表三種服務模式,以及全包相關費用,要發表論文的作者可以作為參考
  • SCI論文發表過程中常遇到的7個問題
    在SCI論文發表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以下七個問題 1、如思路或意思表述不充分 長期從事科研與論文寫作的一線醫學工作者的經驗告訴我們,如思路或意思表述的不充分多半就是源自文獻閱讀量不夠。
  • SCI論文從寫作到發表步驟攻略
    刊登SCI論文的期刊,受高影響因子標準限制,只錄用符合期刊投稿標準的高質量文章,導致SCI論文拒稿率高達80%。研究者只有攻克SCI論文從寫作到發表的難題,才有機會向拒稿說NO。01、SCI論文寫作首先,寫作前的準備。
  • 發sci三區論文技巧匯總-英輯編輯
    但認可度與二區期刊相比要稍顯遜色,有作者打算發表三區論文,三區的刊物在sci期刊中算是難度適中的刊物,但與國內期刊相比難度依然要出好幾階,發sci三區論文需要作者掌握一定技巧,發sci三區論文技巧匯總:
  • sci論文寫作中常犯的6個語言錯誤
    一篇sci論文可能只要解決了語言上的不足,就可以被錄用見刊,足見英語語言對我國作者發表sci論文帶來的不利影響。關於sci論文寫作中常犯的6個語言錯誤,闡述如下。sci論文寫作中常犯的6個語言錯誤1、存在簡單的漢英互譯現象我國科研工作者或畢業生發表sci論文,通常都是先寫中文,再翻譯成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