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去長輩家拜年,然後可以做什麼呢?
語言行為課程的陳老師有個不錯的點子:
鼓勵孩子給老人按摩(在家裡可以先練習一下),還可以編兒歌,一邊按摩一邊唱:捏捏手,捏一捏,輕輕捏,重重捏。敲敲背,輕輕敲,重重敲.
這樣從中可以學:動詞:捏,按,敲.,形容詞:輕和重,身體部位:肩膀,後背,手臂,腿.,還能學習律動:)
▼
大多數的孩子都喜歡玩ipad,怎么正確地玩?玩哪些APP好呢?
擔任語言行為教學的張老師給大家推薦好玩的APP遊戲以及玩法:
其實電子產品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合理的使用可以幫助孩子語言的發展。相對於紙質圖書,電子產品上內容有立體的聲音和精美的圖像,可以讓孩子接受更豐富的感官刺激。但在使用的過程中,家長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嚴格控制好使用的時間:
我們一定要事先跟孩子商量好,先完成什麼內容或者任務,然後可以得到玩手機或者平板的機會。用這樣的方式來讓孩子更有動力去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玩手機或平板的時間可以精確到分鐘。五分鐘,十分鐘,二十分鐘等等, 不同的時長可以對應到不同的任務難度。
2)電子產品是很好的強化物,那相應的,有時候家長會遇到當要收走時,孩子可能會出現情緒問題。
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在玩之前,可以設置好倒計時,隨著時間的臨近,不斷提醒孩子,還有幾分鐘需要歸還,最後半分鐘可以進行讀秒來提示孩子。如果孩子能按時歸還,記得要給孩子大大的鼓勵哦。如果時間到了,孩子卻不願歸還,開始出現情緒問題,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教孩子一個替代的溝通行為,比如用更合理的語氣來表達「我還想再看一會」,能給孩子一個緩衝的機會。
這裡可以推薦一個倒計時的APP:Countdown Timer 通過視覺化的方式來看到時候,結束的時候還會有動畫效果,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3)有家長表示,有的孩子會對特定的聲音和或者動畫特別感興趣,可能會反覆觀看。我們需要視情況而定,如果特別影響到孩子了,我們可以通過「搭配」的方式,要求孩子先看一段他沒那麼喜歡的內容,然後才可以轉到他「特別喜歡」的那一段,不然只能收走了。然後慢慢調整比例,增多看別的內容的時長,減少看偏愛情節的時間。注意循序漸進,靈活調整比例。
4)無論家長孩子要適度娛樂,注意休息,放鬆雙眼,多做運動,保持合理的生活習慣哦。
這裡再推薦一個APP :Kids ToDo List, 用視覺的形式,幫助孩子來做任務的規劃,還可以自定義孩子的圖片,完成後還有聲音效果和貼紙獎勵。
▼
春節是一個傳統節日,所以還有一些特別的習俗,比如貼對聯、福字,收壓歲錢,看春晚等活動,每一個活動都可以嵌入教學目標。
擔任TalkAbility語言擴展教學課的朱朱老師的建議:
如果家裡有一些關於過年的繪本或者互動書,從裡面抽出一個點進行拓展便是很好的活動,比如帶領孩子一起寫對聯貼對聯、做點心,或者是從中練習過年的一些社交禮儀,亦或是和孩子聊天,包括回憶、計劃,或者對新年的願望,送禮物的想法,有些喜歡神話故事的孩子還可以講講"年"的傳說等等.
▼
語行工作室孩子王Z老師(社交課)在春節假期來臨之即,給爸爸媽媽們出個題:
過年了,緊繃的神經和疲憊的身體應該得到放鬆。遊戲的文章和視頻很多,我們只要記住遊戲首要目的是開心,但通常我們會對孩子加入這個那個的目標,今年過年想別出心裁,玩個不一樣,對大人也設目標。家長大挑戰:你一天能不能換多種不同的,別出心裁的方式,語氣去誇獎你的孩子,你認為會達到幾個,在實際中又能做到幾個。遊戲中哪怕孩子做錯了,走神了,你能不能從這件你認為不對的事上去發現孩子的優點,找錯容易換個角度找對可不是那麼簡單的。
▼
爸爸媽媽們希望孩子在春節期間每天過的快快樂樂,但難免也會碰到孩子情緒問題導致行為失控,在戶外碰到這些情況,如何處理?
語行工作室的BCBA H老師給家長的建議:
1.選擇目標:剛開始戶外教學時,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需要選擇一個教學目標或者通過評估結果,選擇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可以是安全技能,指令跟從,學習正確乘坐交通工具,學習正確使用公共設施,甚至脫敏,和實用語言練習。無論是哪一個目標都需要從孩子的實際需要出發。假如目標比較多,建議把目標按照最影響孩子日常生活和人身安全排序。孩子剛剛開始戶外技能練習的話,不要太貪心,一次一個技能地進行。
2.選擇地點:選擇人少,離家較近的地點行為練習,特別對有情緒問題的孩子。
3. 提早預習:假如孩子對於陌生環境比較排斥,可以製作流程圖或者地點提示卡,甚至使用實際地點視頻給孩子打預防針。在戶外時,也可以帶著這些提示卡,輔助孩子理解現在要去哪裡,要做什麼。就算孩子對陌生環境不排斥,提早給孩子預習一個將要外出的地點和流程也是一個語言練習和鍛鍊計劃能力的機會。
4.帶上強化物:提早預習只是一種前事策略,真正能讓好行為在未來持續增加的還是後果。建議家長可以帶上孩子喜歡的零食,為了方便攜帶,可以放進食物保鮮袋裡。也可以使用手機和平板電腦,這些比較方便攜帶的強化物,大件玩具就不建議攜帶了。家長也可以使用代幣,然後用活動作為被換取的獎品,例如孩子攢滿代幣後,媽媽可以帶他去玩滑滑梯等。
5.讓孩子提早學習個人信息:例如自己姓名,家人姓名和父母電話號碼和家庭住址,孩子背下來,比寫胸牌更方便。最近有一個孩子走丟了,多虧之前教他背過媽媽手機才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