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韞匿
幾經波折,學大教育創始人金鑫強勢回歸,即將拿到紫光學大的控制權。
學大教育為紫光學大核心子公司,成立於2001年9月,是一家教育服務領域的高科技公司,創始人為金鑫。
天眼查APP顯示,學大教育2007年10月完成1000萬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為鼎暉投資;2010年11月2日完成4800萬美元的戰略投資,投資方為華平投資。同日學大教育通過IPO上市公開發行獲得1.28億美元的投資。
2015年,學大教育從納斯達克退市,同年8月,學大教育借殼銀潤投資回歸A股,此後更名為紫光學大。
不過,曾與新東方比肩的學大教育,怎麼也不會料到,淪落到多次被出售的悲慘境地。
2017年4月,紫光學大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冠上了「ST」的稱號,同年5月,學大資產首次被出售,又在不足1月後取消被出售;2018年1月,紫光學大又發布公告,以現金方式出售所持Xueda Education Group及學大信息全部股權,然而又因為市場、政策等因素而終止出售。
2020年9月15日,紫光學大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擬以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方式購買天山鋁業100%股權,作價236億元,同時將處置學大教育和學大信息等資產。
連續3次差點被出售,學大教育這波借殼回A股的操作,看起來似乎並不是那麼高明。
紫光學大2019年財報顯示,紫光學大線下教育收入佔總收入的98.70%,在線教育收入佔到總收入的1.3%。
2020年發生公共衛生事件,在線教育迅速崛起,線下教育機構倍感艱難。學大教育營收和淨利潤都有了不同程度下降。
紫光學大子公司學大教育的線下教學2020年上半年出現停滯,進而對紫光學大2020年春季、暑期課程招生和業績、利潤產生直接產生了重大影響。
紫光學大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學大教育實現營收13.13億元,其中教育培訓業務收入12.80億元,同比下降了22.66%;實現淨利潤1.07億元,同比下降31.99%。
此外,紫光學大2020年三季報顯示,紫光學大帳面上有15.45億元的短期借款。
據了解,此前學大教育回A股時,紫光學大為此向紫光卓遠借款23億元。紫光學大2016年半年報顯示,短期借款為23.90億元,同比增1607.14%,主要原因是紫光學大為收購學大教育集團及學大信息借款所致。
從2016年到2020年4年多的時間,紫光學大收購學大教育的欠債僅還完了三分之一左右。按這個速度,紫光學大這個「驚天大窟窿」,至少還需要8年的時間才能完全補上。
2020年,學大教育營收和淨利直線下降,這讓紫光學大的還帳之路更是遙遙無期。
如果說命運坎坷的話,學大教育算是其中之一。
2015年紫光學大通過收購學大教育的股權成為K12教育培訓服務領頭企業,教育部成為學大教育實際控制人。
然而,僅1年之後,學大教育的實際控制人又發生了變化。2016年,學大教育被銀潤投資所收購。
那麼此時,學大教育的創始人金鑫去哪裡了呢?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4年,學大教育變身為紫光學大的時候,作為學大教育的創始人,金鑫選擇了轉讓學大教育控制權。
自2019年底,金鑫又開始大幅增持紫光學大股票。2020年,金鑫通過旗下控制平臺積極增持學大教育股份,並承諾認購學大教育非公開發行股票份額,預計非公開發行完成後,金鑫將再次成為學大教育實控人。
早在2019年11月29日,天津安特與銀潤控股、銀潤投資籤署《浙江台州椰林灣投資策劃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協議》,工商變更完成後,天津安特將成為椰林灣的唯一股東,從而獲得紫光學大12.93%的股份。
天津安特的實際控制人正是學大教育創始人金鑫,2018年9月27日,天津智士受讓天津安特80%的股份,成為天津安特的控股股東,金鑫持有天津智士99%的股份,為天津安特的實際控制人。
2020年5月14日,紫光學大發布詳式權益變動公告,天津安特以直接與間接的方式,合計持有紫光學大2303.02萬股,佔總股本的23.94%,超過紫光學大當前第一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成為紫光學大新的第一大股東。
至此,學大教育創始人金鑫「翻盤」。
金鑫為何能夠逆勢翻盤,在這場「權力的遊戲」中勝出呢?其實這跟紫光學大的前期實控人廖春榮的暗地「推波助瀾」有很大關係。
天眼查APP顯示,天津安特是由金鑫、天津盛宸分別認繳0.01%和99.99%的出資。廖春榮旗下的華澳潤城間接持有天津安特的股權比例高達59.02%。
不過,在一系列的變動中,天津安特對外披露的實控人始終是金鑫。
無實控人的紫光學大,在金鑫入主後,危局真的能解決了嗎?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