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音樂老頑童鼓搗古箏獲國家專利
日前,魏縣農民音樂家田全良通過近十年的努力,成功破解古箏變調難題,獲得國家專利。這一消息不脛而走,田全良也成了當地的名人。拿到專利證書的那一刻,他十分激動:「古箏是我最喜歡的樂器,聲音很好聽。希望更多的人掌握這個變調的技術,讓古箏的應用場合更廣泛,讓我們的傳統民樂發揚光大。」
探訪
自幼喜歡玩音樂,變廢為寶制胡琴
田全良今年69歲了,自幼喜歡音樂,十幾歲時就跟著文藝團體學唱歌。後來,雖然迫於生計,他不得不放下音樂夢想,但生活中從未缺少音樂。
特別有意思的是,田全良不僅玩笛子、二胡、簫等樂器玩得得心應手,還能變廢為寶自制不同材質的胡琴。廢塑料桶、奶粉桶等,到了他手中,都能被製作成胡琴。
「我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做法、不同的規格,做出了這些胡琴,都可以拉出不同的音樂,而且都非常好聽。」田全良說,他已經送了很多把給親友,現在家裡還有二三十把自製的胡琴。更好玩兒的是,他善於鑽研,曾設計製作了一把奇特的胡琴:在一根琴杆上安裝了兩個琴筒,琴筒各安琴弦,演奏時琴弓可在兩組琴弦上自由切換,拉出兩種不同的琴聲。
「不管什麼曲子,即便是沒有樂譜,我聽上幾次,就能用樂器演奏出來。」田全良老人說。也正是因為有著這樣令人稱奇的音樂天賦,愛玩音樂的他被當地人視為農民音樂家。
揭秘
年過五十初識古箏,摸索制琴自學演奏
田全良與古箏結緣是在十六七年前。那時,他在木器廠工作,並在廠裡第一次見到古箏。
田全良說,當時的他對古箏是全然陌生的,甚至不知道名字。但憑著對樂器的敏銳感知,他摸索了一番就彈奏了一曲,頓時震驚了身邊的人。
「那音色太好聽了,清脆、圓潤、優美。我覺得是我聽過的最好聽的樂聲。」田全良說,後來他通過看電視才知道,廠子裡那件樂器就是古箏。
古箏美妙的聲音令田全良震撼,他萌生了自己製作一架古箏的想法。
「我到書店買了一本古箏的教材,看著教材中的古箏形狀,憑著自己的木工功底,自己做了一架古箏。」田全良說,他在木器廠見到的那架舊古箏是16根弦的,自己參考教材做的那架是21根弦的。「古箏做好了,雖然能彈,但存在一些問題。於是我就一直做,一次比一次做得好。直到做第七八架時,我覺得自己做的古箏已經很完美了,跟商店裡賣的古箏的工藝流程基本一樣了。」
田全良說,自己製作了古箏,他又通過學習教材和觀看古箏教學視頻學會了彈古箏。於是,古箏就成了他玩音樂時最好的夥伴。
走心
給人伴奏圈粉無數,古箏變調難題壓心頭
平時,田全良喜歡騎著電動車,馱著古箏到公園給唱歌的朋友們伴奏,經常引起圍觀並贏得稱讚。很多人還找到他拜師學藝,他也因此帶出不少學生,附近不少村民跟他學會了彈古箏。
說起創新古箏變調,田全良坦言,十年前就有了這個想法。「我在公園給人家伴奏時,不同的歌曲需要變調,不同的人唱同一首歌也需要變調。但是,古箏變調需要時間,有時會跟不上演唱,而且古箏變調後沒有時間調試。我就想讓古箏變調更快捷更方便些。」
「樂隊演奏中很少配置古箏,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古箏變調難,表現空間較為狹小。其他樂器,比如弦類樂器是手法變調,鋼琴、揚琴、電子琴等是錯位變調,都相對容易實現。笛子、口琴、嗩吶等,則是換琴變調,也很方便。古箏體積較大、五音定弦決定了變調難。所以,彈箏者就把古箏封鎖在固定的場地、固定的樂曲及有限的領域。」田全良解釋說,古箏演奏者通常是通過擰弦軸變調,存在的問題是轉換耗時長,移碼變調碼距不夠、音準也差,而且容易損傷琴面;有的還在琴面上安裝滑道變調器,但壓重琴面會影響發音。傳統的古箏變調法,是靠箏碼右移或左移,也就是通過將原弦位的音高升高或降低半音而實現變調。比如,箏碼右移可以使D調轉G調,G調轉C調,C調轉F調,F調轉降B調,而且必須按順序來,若要從D調轉F調,就需要先從D調轉成G調,再從G調轉成C調,再從C調轉成F調。
能不能縮短古箏變調時間,使某個調直接轉換為另外任何一個調?田全良說,過去的十年間,他嘗試了無數次,還曾在網絡上查找變調方法,但都沒有達到他想要的效果。其間,他還嘗試在古箏上增加一些裝置,比如在古箏調弦盒裡增加裝置等,效果也不是很理想。但是,既然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也沒有放棄,一直堅持各種嘗試。
圓夢
改良古箏破解難題,獲得實用新型專利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十年的嘗試,田全良最終找到方法破解了古箏變調難題。
田全良說,這個方法就是在每個琴碼頂部往下一釐米處再開一個弦槽,鑲嵌耐磨的牛骨,並在古箏後嶽山右邊增加了兩行「變調碼」。「這樣做為的是讓每個碼快速降低或升高半音,每個琴碼從頂部往下移動一釐米,通過琴弦張力的改變達到降低半音的效果,再向上移動就升高半音,短短幾秒鐘就能從一個調轉換為另外任何一個調,操作方便、快速,而且音準很好。」田全良說,他開始進行嘗試時,心裡並沒有底,不知道自己設想的半音效果能不能實現。令他喜出望外的是,經過測試,他的這個方法能夠在幾秒內實現古箏變調,而且音準能達到百分之百。
破解了古箏不方便變調的難題,田全良把他的成功歸結為「幸運」。目前,他的這項創新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為了推廣這項古箏變調技術,他還將互變調公式製成表格並編成《雙弦槽古箏變調碼》,便於演奏者更好地學習掌握。
在田全良看來,古箏是世界上發音最好聽的樂器,其音色和氣勢是別的樂器不能比的。他說,自己在公園裡彈奏古箏,會吸引不少人駐足聆聽,「這不是我的彈奏技術有多好,而是古箏發出的聲音太美妙。」
田全良還說,以前,古箏因不方便變調應用場合受到限制,他感到很遺憾。「我希望幹點有意義的事,把古箏變調技術傳給更多喜愛古箏的人,並將我們的古箏技藝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