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除了祭掃還有更多文化內涵

2020-12-18 東方網

  現在一到清明,公墓墳地,車水馬龍,人頭攢動。紙灰飛舞,香菸繚繞。眾多天南海北的遊子們來去匆匆,趕到先人們墓前祭奠親人。

  對很多人來說,現在的清明節和農曆的七月十五、十月初一一樣,只是簡簡單單成了一個上墳的節日,失去了清明節本來的文化含義,甚至成了一些在外遊子的一種負擔。只不過農曆七月十五、十月初一沒有清明節如此隆重而已。

  清明本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春分後十五天,「氣清景明,萬物皆顯,故名清明,」。後來漸漸地和寒食節合而為一了,成為一個節日。而寒食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是古代人改火取火的日子,又附會了介子推的故事。寒食一般在清明的前一兩天。

  在歷史的沿革中,清明節不止包含了寒食節,還融合了上巳節(農曆三月三)的一些習俗。上巳節是春秋時鄭國的風俗,《韓詩》記載,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兩水之上,招魂續魄,秉蘭草,拂不祥」。曹魏時,這個節日固定在三月三,人們在水邊洗濯汙垢,祭祀祖先。因而,傳統的清明節包含的內容很多,蕩鞦韆、踏青、碰蛋、放風箏等等。

  四十年前,筆者小的時候,在鄉村,清明節還是十分熱鬧。那時,鄉村的絕大多數人只知道寒食節,而不知道清明節。就像現在一樣,很多人只知道清明節而不知道寒食節。

  寒食節來臨時,村裡都要在寬敞的院子裡豎起幾架高大的鞦韆。鞦韆都是村民自發豎起的。大人孩子都喜歡蕩鞦韆,尤其是村裡的大姑娘們,更是三五成群的一起去蕩鞦韆。寒食前幾天,婦女們用石臼把麥子、高粱、玉米等的皮舂去,準備熬飯。

  清明節的早晨,母親烙薄餅、煮雞蛋、炒雞蛋,家裡每個人都有幾個水煮的雞蛋,中午熬飯。

  孩子們把煮熟的雞蛋用殘留在大門上的春聯染紅,在一起比蛋的大小,碰蛋。碰破了,就吃掉。

  在鄉村,天天生活在田野之間,本來用不著踏青。但是,「百花千草寒食路」,寒食時節,野外百花盛開,人們還是被吸引著到野外遊玩採花。

  那時的寒食節,十分有意義,尤其是小孩們,更是喜歡,可以蕩鞦韆、春遊、鬥蛋、放風箏等,都十分有趣。不像現在,清明節就是去上墳,而沒有其他的活動,寡然少味。

  祭奠先人,寄託哀思,只是清明節的一項內容。除此之外,清明節還有很多豐富的文化內涵,也需要我們加以繼承,使清明節更加有意義,更加豐富多彩。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相關焦點

  • 綠色祭掃,讓這個清明節更「清明」
    與往年相比,今年清明期間,祭掃方式更趨多元,鮮花祭祀、集體代祭、網絡祭祀等綠色祭祀新風興起。為文明有序開展清明節祭掃,柯橋區積極推行雲端祭奠、免費代客祭掃等服務,為這個特殊的春天增添了一道文明新風景。「以往,園區在清明節期間將迎來近5萬人次的人流量。今年因疫情防控要求,我們從3月20號開始進行了封閉式管理,對前來祭掃的人員進行了勸返。」裡莊村黨支部書記吳榮興告訴記者,村民志願者自發用莊重而簡潔的方式為預約人員代為祭掃,傳達他們對親人的哀思之情,讓逝者安心,讓村民放心。
  • 清明節的文化內涵
    在唐朝之前,人們因寒食節與清明節僅相隔一兩天,往往同時過節,所以清明節亦稱寒食節。唐朝之後,寒食節就逐漸被清明節所取代,鮮有人延續寒食這項習俗。寒食節的起源,記載於《左傳》。關於清明節的真正緣起,歷來眾說紛紜,只有介子推的故事流傳得最普遍。
  • 清明節暫停現場祭掃,其實還有很多祭祀方式可以禮敬先人
    清明節是我國最重要的一個祭祀節日,屬於慎終追遠、禮敬祖先、弘揚孝道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這一民間習俗源自上古時期的春祭活動,人們以此表達對先人的孝敬和緬懷之情。雖然各地的習俗有所不同,但是清明節的主題就是上墳掃墓。
  • 新河縣清明節文明祭掃倡議書
    新河縣清明節文明祭掃倡議書 2020-03-24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挖掘民俗文化時代內涵,汲取更多精神營養
    春和景明、萬物復甦,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已經到來。清明,既是自然節氣點又是傳統節日,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歲時百問》中就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融匯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的習俗,雜糅了多地多種民俗為一體,清明節具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2006年,清明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
  • 為什麼清明節要掃墓祭祖,祭掃的意義和內涵在哪裡呢?
    清明節為什麼要祭掃呢?百度圖清明祭掃 就是我們身體力行的感恩行為。我們對先人報答孝敬、敬畏與感恩。尋根思遠源中華文明有著濃濃的宗親血脈。而長輩帶晚輩祭掃 也是一種示範榜樣和傳承傳統。長輩也希望自己百年以後。後代能效仿他生前對先人的傳統。每年都緬懷他。這也能讓人面對死亡有所安慰,減少焦慮感。
  • 除了祭祖掃墓和踏青春遊,古代清明節還有哪些習俗?
    除了祭祖掃墓和踏青春遊,古代清明節還有哪些習俗?時間:2019-04-06 19:2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除了祭祖掃墓和踏青春遊,古代清明節還有哪些習俗? 今天是2019年4月5日,農曆三月初一,我國傳統的清明節。
  • 【文明祭祀 從我做起】 2020年清明節文明祭掃倡議書
    【文明祭祀 從我做起】 2020年清明節文明祭掃倡議書 2020-03-30 21: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明節習俗風俗 清明節掃墓祭掃祭拜的禁忌與忌諱
    又是一年一度清明時,祭祀和踏青,是許多人清明時期都會做的兩件事,但關於清明節的習俗可遠遠不止這些。在江西,除了掃墓和祭祖,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奇俗,你還記得多少?另外,清明節掃墓時有很多禁忌和忌諱,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小編就給你漲漲知識。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也叫踏青節,關於清明節踏青之說,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那裡。
  • 清明節祭祀祖先有規矩,這些祭掃的注意事項,你知道嗎?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的「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由於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郊遊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個中國傳統節日。當然,清明節祭祀祖先有規矩,這些注意事項,你知道嗎?
  • 廣坪小學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清明節網上祭掃活動
    為弘揚傳統文化,緬懷革命先烈,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推動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廣坪小學於3月28日開始積極組織全校師生參加清明節網上祭掃活動。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學校德育處安排了線上祭掃活動,全校學生通過訪問文明網、英烈網、退役軍人網等網站,參加2020年清明節網上祭掃活動,通過向烈士獻花、鞠躬、留言等形式,表達對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 不「疫」樣的清明節!文明祭掃,就是對逝者最好的懷念
    今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們迎來不「疫」樣的清明節。為營造安全、文明的節日環境,各公墓將提供便民可及的祭掃服務,開通移動客服端、微信公眾號、熱線電話等服務渠道,提供代理祭掃等,盡力滿足群眾祭掃需求。網上祭祀Tips:·中華英烈網「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平臺http://www.chinamartyrs.gov.cn/2020qm/·貴州省「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平臺http
  • 清明節全國非現場祭掃方式有哪些 各地掃墓規定
    清明節全國非現場祭掃方式有哪些 各地掃墓規定  根據民政部的要求,今年清明期間,各地推出多種非現場祭掃方式。在上海,當地民政部門鼓勵和倡導大家採用網絡和集體祭掃的方式緬懷親人。  鳴鐘、誦文、鞠躬、獻花、敬茶、撫琴、折柳,共祭儀式從禮儀人員的儀態服飾、祭掃禮儀用品、儀程步驟等都制定了標準規範和紀念主題,使得傳統的集體紀念儀式升級為具有人文內涵和統一範式的「禮祭」。雲共祭過程中,公眾可在屏幕前參與互動留言或點亮祈福愛心,向親人傾訴思念心情。
  • 清明節的起源和文化習俗
    清明節融合了寒食節和上巳節的習俗,最終在宋元時期形成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風俗與上巳踏青等活動相融合的傳統節日,增添了多地多種民俗為一體,文化內涵變得極為豐富。明清大體承接前代舊制,清明節仍然堅持並發展著其在春季生活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大節的地位。
  • 暫停實地祭掃的清明節,深圳人這樣過
    今年清明節,家住福田的深圳白領小朱沒有像往年一樣,與父母回家鄉祭祖,而是在朋友圈發文緬懷,並配上了蠟燭與菊花的黑白圖片。因防疫需要,今年深圳市清明節期間暫停實地祭掃。同時發布《深圳市2020年清明節文明祭祀倡議書》,倡導市民群眾,進行網上祭祀、文明祭祀。4月4日,記者實地探訪發現,深圳在公共墓園周邊道路實施交通管制,市民紛紛選擇「雲祭掃」代替實地祭掃。
  • 山東:清明節花卉市場菊花成「主角」 鮮花祭掃成風尚
    一鮮花批發商在分揀菊花中國園林網3月31日消息:清明節將至,記者昨日走訪發現,隨著文明祭祀觀念日益深入人心,鮮花祭掃這種既低碳又環保的祭祀方式正成為很多市民的首選,花卉市場上素色鮮花呈熱銷態勢,其中菊花更是成了鮮花叢中的
  • 清明節「網上祭掃」全流程,點這裡!
    清明節臨近,由西安市殯儀館、西安長安通支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的「雲祭掃」活動已經啟動,市民可通過「雲祭掃」平臺,選擇網絡祭掃,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清明代親「雲祭掃」平臺,主要向市民提供包括免費網絡祭祀、代客祭掃等服務。
  • 飲食文化丨清明節除了祭祀還有傳統美食清明節美食清單拿走不謝
    而清明節除了祭拜的規矩很多,吃的規矩也很講究。清明節由寒食節演變而來,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軟糯香甜,老少皆宜加上方便保存食用,青團成為了大家清明節必吃的美味。2.原用於清明節上墳祭祖,祈求子孫有福。香甜軟糯,棗兒的甜蜜慢慢的浸入到面裡,5. 饊子寒食節禁火時食用的「寒具」即為饊子,一種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北方饊子以麥麵為主料,南方饊子多以米麵為主料。
  • 清明節的由來\手工\教案\清明文明祭掃倡議書,還沒看的趕緊來!
    活動目的:1、了解清明節的來歷,知道清明節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清明節的活動。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與人之間的親屬關係,懷念先祖、尊重長輩等。(清明)小朋友你們知道幾月幾日清明節嗎?(4月5日清明節)2、教師講述清明節的由來。3、課件:邊放課件教師邊講述,讓幼兒了解老革命烈士的先進光榮事跡。
  • 清明節特刊 | 說說這個不一樣的清明節
    5、清明節中的其他儀式除了掃墓,在清明期間還有什麼儀式可以達到類似的心理康復效果呢?1)、哭喪:對死者念叨、大聲哭訴、放聲吼叫。這個行為有什麼意義呢?2)、祭掃後的聚餐:它是對「社會關係」的維繫。首先就是對親人團聚有很大的幫助,一家人、一個祖先,在一起,這就給了彼此一個機會去相處、溝通。這個機會可以讓一家人更好地有「聯接」。其次是對旁人有很大示範作用。在中國社會,「孝」乃百善之首,反過來說,可能你可就是萬惡之首了!所以,祭掃是一個「團體心理」的部分。